【MaxFood for Thought】面對陌生又困難的新事物,怎麼踏出第一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嗨嗨,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Max,妳/你這禮拜好嗎?如果這封信有為你帶來想法或是感觸什麼的,都歡迎回信與我分享。
Email:Maxupport@gmail.com
當面對到陌生但卻無可迴避的人事物時,「躺平」或是「裝死」常是小手無處安放的自己的第一個想法,面對這樣的難題,例如最近自己遇上的前瞻產業以及外國工作文化,習慣追求完美交付、迅速解題的自己雖然短時間內無處著手,但往往會從「不做不錯」的角度切入,用各種方式延後動手時機,但,這樣真的好嗎?
大部分的時候,我知道這樣以拖待變並不會帶來更好的結果。而且這樣的拖延不僅會影響到任務或工作本身,還會反噬自己,把自己的自信水平吞噬殆盡。大學時候,我曾因為這樣被吃掉了整整三年,而最近這樣的感覺又再度襲來,唯一不同的,是逃避的小角落從電腦遊戲變成了手機遊戲。
有經驗了,所以就能更快意識到自己的狀態變化,所以我馬上參考「精實創業」的概念為自己規劃了一組行動方案,並且強迫自己立刻開始行動,透過類似PDCA的模式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不怕錯只怕不移動地反覆 目標 - 假設 - 驗證 - 成果檢視 這個程序,一步步執行1個月後,所有事情就慢慢上了軌道,或許還沒有到優秀的地步,但已經慢慢可以開始為自己驕傲;更重要的,是我從開始行動的那一秒就脫離了那個逃避不願面對的心理狀態。
現在的網路時代最重要的原則,絕對是必須隨時關注現實反饋並因應調整,越有調整彈性且快速升級的人越有機會突破重圍、透過跨界或是跨領域來取得先行者優勢,這一點在很多成功的新創身上都能發現這個特性。
而在自己人生上,其實也是如此,人生充滿選擇,每次選擇都能帶我們到不同地方,在學生時期,學校或是我們的環境給了明確可見的選擇,成績分數、書卷獎或是各種傲視同儕的頭銜一字排開,在工作崗位上,各種薪資福利頭銜以及榮譽更是明確可見。但在設計好的環境中,總容易在各種前輩帶領或是環境引導下,不自覺的往那些眼前的目標努力靠近,因為這往往是最快有成效,而且帶有明確因果關係的行動選擇;時間一長,身處其中的人不但會忘記自己還有更多人生成就可追尋,甚至可能會為了維持手上已擁有的而裹足不前,因此選擇在同樣環境裡,穩定且平靜但卻但點遺憾地終老,這樣因追求完美而自我設限的心態,其實是非常非常可惜的。
所以,即便日常生活已經忙碌且充實,但我會隨時提醒自己,永遠保留一點點時間超脫地把頭抬起看看世界,想到什麼就開始著手推進,不管是讀書、找人諮詢或文章衝浪都好,重點就是始終為自己而非別人的持續保持行動狀態,持續設立目標、嘗試並驗證並留下足跡,適合自己的未來,真的會從這一點一滴的努力中慢慢被形塑出來。
以夢想為地基、以行動及眼界為磚瓦,再以時間及開放心態來黏著,屬於自己的偉大建築不在巴黎羅馬,或是任何地方,自己心中那一畝三分地,就能是築夢踏實、全球逐鹿的最高殿堂。
--
Maxaupport臉書專頁已經上線,可至臉書搜尋:「Maxupport 瑪克思個人專屬生涯教練」也歡迎到「評論」留下你的看法與回饋~https://www.facebook.com/MaxupportUrDecision--
嗨嗨,感謝妳/你讀到這邊,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與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如果你看完有什麼想法或感觸歡迎直接回信。如果你需要找人聊聊,也歡迎填寫下面問卷讓我知道。
生涯教練諮詢報名:https://forms.gle/5xuAFq5WvmZ4HCgh9
若你希望把這每週一次的誠懇分享推薦給朋友,歡迎幫我邀請他們,一起成為人生中繼續向前的夥伴。
All the best,
瑪克思 Max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週一中午前,我都會寫封信給你,與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這是我們間的對話,而不是額外打擾你的廣告,以文字為主,不會有太多額外花俏。 (方格子的內容更新估計落後信件至少4週) 如果需要聊聊,也歡迎填寫問卷讓我知道。 |生涯諮詢:https://forms.gle/5xuAFq5WvmZ4HCgh9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嗨嗨,我是Maxupport生涯教練的瑪克思Max,這禮拜好嗎? 這禮拜,我花了不少時間關注台灣在東京奧運的表現,從體操、柔道到舉重與拳擊、再從網球、桌球到羽球,無論哪個項目總是看的緊張不已,深怕自己帶賽不小心影響了哪場比賽的勝敗。 今年奧運,我觀察到台灣選手一個與之前我印象中不太一樣的地方,之前的
嗨嗨,我是Maxupport生涯教練的瑪克思Max,這禮拜好嗎? 這禮拜,我花了不少時間關注台灣在東京奧運的表現,從體操、柔道到舉重與拳擊、再從網球、桌球到羽球,無論哪個項目總是看的緊張不已,深怕自己帶賽不小心影響了哪場比賽的勝敗。 今年奧運,我觀察到台灣選手一個與之前我印象中不太一樣的地方,之前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Thumbnail
一步步每天堅持執行,習慣煉化肌肉記憶,把目標刻在思維裡、通勤中、讀書時、睡夢裡。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面對追求快速成功的思維下,透過 Miula 的經驗分享,探討追求快速成功是否值得,以及如何克服人生職涯路上的三大障礙。 Miula 將為我們剖析年輕人常遇到的三大難題:恐懼失敗、過度內卷的競爭心態,以及對分享助人的猶豫。
Thumbnail
通過經歷低潮,我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是裹足不前。在細讀《底層邏輯》後,我領悟到了放棄的智慧,並且選擇了開始行動。我將嘗試《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中的概念,並在暖身的四月思考未來七個月的重點。最後,我總結了自己對快樂的理解和所需的努力。因為心情沒有不好,不等於快樂,所以快樂是需要下功夫的。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是一本告訴你 360行,行行出狀元的一本書,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想要做的,你就能夠達成自我實現,這或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為什麼難以實現,原因就是「標準化」,社會對成功的定義有一個框架,絕大多數人都依這條路步行而上,只是把別人定下的規則「複製,貼上」,那麼你將很難找到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在成長之路上,正視自己的不足是必經之途。達克效應啟示我們,只有適應變化的人才能生存,這概念同樣適用於職場。首先,正視不足需要勇氣,推動追求更高專業知識。持續學習是關鍵,透過吸收新知識強化專業能力。其次,與同事合作攻克挑戰,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最後,勇於接受新挑戰是通往成功的出口。
Thumbnail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提出對於改變進行妥善的計劃,可以讓「自我損耗」有效的降低。但問題是,計劃可以控制生活中可預測的部分:我們知道下一步該去什麼地方、遇見哪些人,做哪些事情,所以我們能做好準備。有了計劃,當面對事情發生時,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但是在計劃之外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Thumbnail
一步步每天堅持執行,習慣煉化肌肉記憶,把目標刻在思維裡、通勤中、讀書時、睡夢裡。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面對追求快速成功的思維下,透過 Miula 的經驗分享,探討追求快速成功是否值得,以及如何克服人生職涯路上的三大障礙。 Miula 將為我們剖析年輕人常遇到的三大難題:恐懼失敗、過度內卷的競爭心態,以及對分享助人的猶豫。
Thumbnail
通過經歷低潮,我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是裹足不前。在細讀《底層邏輯》後,我領悟到了放棄的智慧,並且選擇了開始行動。我將嘗試《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中的概念,並在暖身的四月思考未來七個月的重點。最後,我總結了自己對快樂的理解和所需的努力。因為心情沒有不好,不等於快樂,所以快樂是需要下功夫的。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是一本告訴你 360行,行行出狀元的一本書,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想要做的,你就能夠達成自我實現,這或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為什麼難以實現,原因就是「標準化」,社會對成功的定義有一個框架,絕大多數人都依這條路步行而上,只是把別人定下的規則「複製,貼上」,那麼你將很難找到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在成長之路上,正視自己的不足是必經之途。達克效應啟示我們,只有適應變化的人才能生存,這概念同樣適用於職場。首先,正視不足需要勇氣,推動追求更高專業知識。持續學習是關鍵,透過吸收新知識強化專業能力。其次,與同事合作攻克挑戰,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最後,勇於接受新挑戰是通往成功的出口。
Thumbnail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提出對於改變進行妥善的計劃,可以讓「自我損耗」有效的降低。但問題是,計劃可以控制生活中可預測的部分:我們知道下一步該去什麼地方、遇見哪些人,做哪些事情,所以我們能做好準備。有了計劃,當面對事情發生時,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但是在計劃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