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一個人去做手術,我至今有兩次經驗,依據量表,是屬於能忍受孤獨的最高等級。由於本人非常耐痛,平日即以各式疼痛為伍,對於身體的各種警訊絲毫不在意,往往都是痛到不行了才去看醫師,當然也包括那兩次突如其來的開刀。
第一次開刀,當時年紀還算輕,的確有感受到一絲孤獨,但一向不喜歡麻煩別人,總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不希望別人為了這一點事情來特地陪伴,連自己的親友也不例外,後來才知道,這也是「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的一個症狀:「非得獨力完成任務的個人主義者(Soloist)。當碰到困難或者是陷入瓶頸時,往往不會開口尋求他人的協助,因為尋求協助就等同於承認自己的無能與失敗,在這種價值觀的影響下他們往往會為了避免失敗而選擇逃避。」
不只在工作上喜歡獨立完成所有事,就連生老病死也想一手掌握。那次,除了護士要找人簽同意書,我說我自己簽有點尷尬之外,去聽麻醉須知時,人人都有親友陪伴,唯有我單身赴會,內心也曾有一絲絲的悲傷感。以至於開完刀後,為了避免護士每次進來換藥或送藥時都要問一次:「今天沒有家屬來陪妳嗎?」我回:「沒有。」那種怕旁人聽到抱以同情的不舒服感(其實旁人並不會理你,全是自己想的),而選擇住單人房。從此,就像隻快樂的小鳥般,請家人來的時候帶很多本小說,把病房當旅館住,等到點滴拆掉,甚至還去樓下買宵夜上來吃,護士進來看到我似乎很自在,也就不多問什麼了。
第二次開刀,因為仍然是個耐痛之人,同樣等到受不了才去看醫師,當天下午就一定要辦理入院、晚上立刻手術,隔天,我把家人趕回家後,又要求住單人房,準備展開我把病房當旅館住的行程。但這次因為是開盲腸,手吊點滴之外、肚子上還插進一根管子,動輒得痛,即便如此,我還是自己抱著東西、手推點滴桿子,一小步一小步移動腳步更換病房,晚上自己起來上洗手間、自己去茶水間倒水。我甚至沒錯過任何一項工作,護士每次進來看到我身上都是書稿,還以為我是什麼大作家呢^^
習慣孤獨要更愛自己多一點
或許,不喜歡麻煩別人、覺得自己的小事情不值得他人花心思,這樣的心態並不全然正確,但我必須說,這是我最自在的養病方式。也因為我的不當一回事,旁人自然不會噓寒問暖,你說我會覺得孤獨、寂寞嗎?還真的不會。
當然,這不代表我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應該要輕忽,反而因為習慣孤獨、習慣與自己相處,必須更加在意。這世界上,最應該關心照顧的人,就是自己。每個人自在的方式不同,沒有非得怎樣的選擇才是正確,旁人的關心不必推辭,但也不刻意渴求,期待他人的同情或付出,假使不如你意,會感到更加孤獨。倘若,每件事都發自內心自然而然去做,因為關心、因為在意,自發性的去愛別人,那這樣不求回報的愛,才是我們需要的。
擁有健康的身體,最應該感謝的是自己,相信擁有堅定愛自己的心,當任何疾病發生、任何狀況要去面對時,我們都能毫無畏懼的迎接,形單影隻不悲傷,悲傷的是你因為他人的行為而受傷,那才是真正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