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元觀點:沙威瑪法學─老闆,您真的要點檢察巨獸套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文發表時間2017-04-26 07:00
司改國是會議第三組李佳玟委員在昨日提出了檢察官定位改革的提案,這個提案讓我感受到許久未見的驚嚇感。李佳玟委員認為,法務部長透過掌握檢察官人事權,長期躲在背後操弄個案,卻又不用為這個權力負責,根本是掛羊頭賣狗肉。為使法務部長權責相符,所以提案檢察官應改為行政官,檢察總長必須向法務部長負責,法務部長每年又必須就檢察效能的整體表現向國會負責,接受預算監督與質詢,以使法務部長對個案的影響力能夠陽光化、透明化。
首先,檢察一體有他存在的必要性,檢察一體有積極和消極兩種作用,積極作用是整合檢察資源,對外進行犯罪偵查,消極作用是『即時』制止檢察官的錯誤行為。但為免檢察一體遭濫用,檢察體系最高首長目前是檢察總長,因為檢察總長是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任期四年,不得連任。此種任命方式與大法官相同,都是為了避免檢察總長和大法官為了連任而違背自己對法律的確信,失了客觀中立,只有以此任命方式的檢察總長,才能盡量避免在政策、政黨傾向下,對個案為不當的指揮。而行政權下的法務部長、行政院長、總統因天生性質相左,這些首長都有政策、政黨、選票壓力,實在不適合給予他們任何對個案干預的空間。
其次,台灣的憲政體制是所謂的雙首長制,也就是行政權分屬於總統與行政院長兩個首長,但會因為總統與行政院長所屬政黨在國會的人數比例,使行政權在兩者之間擺盪。說是這麼說啦,但看看過去十幾年來,行政院長的任命、行政院各部會首長的任命實質上全都操諸總統之手,一屆的總統可以換好幾個行政院長,行政院要總辭好幾次,實際上行政權完全掌握在總統之手。
如果以李佳玟委員提出的改革方案來看,『理論上』仍然只有檢察總長可以對檢察官的個案進行干預,但『實際上』檢察總長必須對法務部長負責,法務部長必須對國會及對行政院長負責,行政院長又必須對國會及總統負責,這樣層層負責的結果是,基於實質影響力,從總統-行政院長-法務部長-檢察總長-檢察官達成一個完美的行政一體,從而造出一個自總統往下到達檢察官的一體式行政檢察巨獸。這時這個行政檢察巨獸的舉動,既然是服從於行政權的政策,究竟是體系式的中立客觀,或體系式的濫權,完全仰賴當權者的良心以及當時的政策目標,最壞的結果是,在面對異己時這隻巨獸會伸出猛爪,而在面對財團權貴時卻會忽然沈眠,這樣的行政檢察巨獸您們真的要?

事實上, 我們首要釐清的是,檢察官應該是什麼?請問你們希望的是服膺於法律的客觀中立檢察官?還是要服從政策與績效的檢察官?如果我們都認為,檢察官應該超越黨派,只服膺於法律且客觀中立,那對於法務部長具有透過人事權影響個案的可能,應該是以改善檢察官的升官圖、改善一二審檢察官勞逸不均、改變法務部長對檢察人事的決定權去著手,讓所有可能影響檢察官判斷的利害影響降到最低。如果,認為有個別檢察官濫權,我們應該做的是加強個案評鑑的功用。如果認為現在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應該做的是查緝這家狗肉店,給他斷水斷電,絕不應該是決定請你把狗頭掛出來,然後說從現在開始你可以合法賣狗肉,但必須接受衛生檢查。
各位老闆,真心的懇求大家,現在的檢察體系確實有很多需要改變的地方,我們也支持針對這些弊端來修正,就像如果認為檢察官評鑑委員會發揮不了效用,那就增加外部委員,增強評鑑委員會的功能和權力。我們也知道,擁有多少權力,相應的就應該接受多大力道的監督。但是,任何改革都應該先正視台灣社會、政治現實,並在考量此等前提下去決定改革方向。身為第一線的執法者,我們看多了法制面極其理想化,實際執行起來效果卻大打折扣,甚至產生反效果的法律。這些都是源於搞不清楚現實,未考量到所有條件而過於理想化所為的修法。真心不騙的告訴大家,檢察巨獸套餐不僅飽含反式脂肪,而且更是充滿了多氯聯苯、塑化劑、戴奧辛、重金屬等毒素,吃下去真的會死人,而且立馬見效,不會等您過20年再發作。所以,各位老闆,您們真的決定要點檢察巨獸套餐?要不要來份沙威核未被破壞,會自然生長的沙威瑪就好呢?
原投書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25618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宗元律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文發表時間2017-03-29 07:10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3組在3月22日的第3次會議中,會議一開始陳重言委員提出臨時動議,希望能夠將死刑存廢的議題納入該組的議程中討論,到了會議結束前,經過一番討論後,表決結果僅5人同意將死刑相關議題列入議程,其餘委員均未贊成或反對,故死刑存廢議題再度被擱置。
原文發表時間2017-03-22 07:10 近日李念祖律師及林孟皇法官相繼投書,批評檢察官權力過大,要求將刑事訴訟法中所有的強制處分權改為全面法官保留,亦即均由法官事前審查許可,檢察官只有聲請權。對於這樣的改革要求,其實我沒有意見,但對於其二人主張的論據,我很有意見。以下簡評之: 一、法律保留原則
原文發表時間2017-03-16 07:00 耳聞有愛吃頂呱呱的李教授和愛旅行的張作家投書,張作家基於過去幾十年的經驗、李教授則基於她所聽說的事情(簡稱傳聞),認為檢察官和法官非常適合出演『我們這一家』這部卡通,以便他們能在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上,有機會把刀砍向檢察官。但我覺得要和法官合演這樣的一部卡通
原文發表時間2017-03-13 07:10 這個社會上有許多張靜們,總喜歡話古當今,依憑著過去幾十年的印象(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認識)來評判現況,死不承認現今的社會已有極大的不同與改變,筆者不知道如此作為是惡意、是為譁眾取寵,抑或是對過去的時代仍然感到無比懷念,但筆者實在感到憂心,因為司法改革實為
原文發表時間2017-03-29 07:10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3組在3月22日的第3次會議中,會議一開始陳重言委員提出臨時動議,希望能夠將死刑存廢的議題納入該組的議程中討論,到了會議結束前,經過一番討論後,表決結果僅5人同意將死刑相關議題列入議程,其餘委員均未贊成或反對,故死刑存廢議題再度被擱置。
原文發表時間2017-03-22 07:10 近日李念祖律師及林孟皇法官相繼投書,批評檢察官權力過大,要求將刑事訴訟法中所有的強制處分權改為全面法官保留,亦即均由法官事前審查許可,檢察官只有聲請權。對於這樣的改革要求,其實我沒有意見,但對於其二人主張的論據,我很有意見。以下簡評之: 一、法律保留原則
原文發表時間2017-03-16 07:00 耳聞有愛吃頂呱呱的李教授和愛旅行的張作家投書,張作家基於過去幾十年的經驗、李教授則基於她所聽說的事情(簡稱傳聞),認為檢察官和法官非常適合出演『我們這一家』這部卡通,以便他們能在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上,有機會把刀砍向檢察官。但我覺得要和法官合演這樣的一部卡通
原文發表時間2017-03-13 07:10 這個社會上有許多張靜們,總喜歡話古當今,依憑著過去幾十年的印象(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認識)來評判現況,死不承認現今的社會已有極大的不同與改變,筆者不知道如此作為是惡意、是為譁眾取寵,抑或是對過去的時代仍然感到無比懷念,但筆者實在感到憂心,因為司法改革實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近日新竹市長的案件甫宣判有罪,引發各界議論,除了信者恆信的政治口水外,其中司法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也讓司法的含金量打了一個相當大的問號,首先檢察官在台灣的司法系統具有相當大的權力,甚至無視刑事訴訟法揭示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陋習行之有年,往往很多案件是用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去自由心證,升斗小民的案件尚且
Thumbnail
國會改革與監察院的聯繫及其角色,意見分歧。本篇文章探討了監察院的形成背景及職權,澄清了它遭受限制的原因,並討論了是否應該廢除監察院。總結來說,監察院的存廢問題需要深思熟慮,並且應該從政府制度與權力制衡的角度進行檢視。文章的觀點相對中立,提供了相關背景訊息和討論視角。
Thumbnail
熱血檢察官 About Prosecutor. 有關勞政體系裡的勞資爭議或是安置保護(不含人口販運案-勞力剝削)的案件,鮮少有地檢署的檢察官介入及關切,例如20年來只會遇到一次之類的。 也許是資深運大爆棚,有點棘手、20年以上未曾發生過的安置、雙語爭議、查察的合併型案件,被大家東推西推地落在我身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大哉問:什麼是「國家最高機關」? 總統是不是?總統(府)是不是?   〈憲法訴訟法〉第一章總則 第 1 條 司法院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依本法之規定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案件。 二、機關爭議案件。
那種從黨外時期打拼的民進黨員,面對民主議題,叫能體會什麼是原則。至於,嚐了權力滋味的,或有機會嚐到權力者,常在權力邏輯中迷失自己。不過,修憲雖才一勞永逸,但也有彈性的過渡方案。陳菊屬於哪一類? 報導中的陳隆翔二度懲戒決議不被接受,就是監察院憲法職權的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五權改三權:先虛再廢,或廢院不廢權(總統的問題,再說~) 20240531 陳亭妃: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條文〉(有關國會調查權45~52) 修憲解決監察院問題,是制度派的觀點。我無異見,但這是藉故拖延,
世界各國都有監察權(Ombudsman監察使)附屬於國會(或行政部門),而不是獨立機關。 我就是研究這個的。 昨天林濁水(民進黨新潮流動腦的人)的觀點。 和我一樣,我們是就戒嚴時代長大的,見到許多不民主、不合理的制度,覺得不以為然。
Thumbnail
據報導,從剴剴案到寶林案,台北市長蔣萬安因為二奔行政院「言必稱中央」,繼被網路冊封為"公親王"後,又再被媒體人冊封為"甩鍋王"! 蔣萬安身為台北市長,其危機處理與風險管理等作為,顯然有所失格!就讓我們來教教蔣萬安危機處理與風險管理的若干基本要領吧!
Thumbnail
據報導,從剴剴案到寶林案,蔣萬安因言必稱中央,扯出不要"公親變事主"之言論,被封為"公親王"。更因寶林案處理不當,被民代砲轟為"蔣慢安"、"蔣不安"。 蔣萬安,未做好"危機處理"的基本工作,不但未能消彌疑慮,反而引發眾怒!更欠缺"風險意識",不具"風險管弄"的能力!這顯然是他身為地方首長的嚴重考驗!
Thumbnail
本文為補充編輯版.曾刊登於「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我國法院組織法及法官法架構,檢察事務和檢察行政有所區別。相較於德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仍然存在法務部長的外部指示權(此部分在德國刑事法學界長期存在爭議),我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便與德國的立法不同,2012年施行的法官法更明文禁止「外部個案指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近日新竹市長的案件甫宣判有罪,引發各界議論,除了信者恆信的政治口水外,其中司法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也讓司法的含金量打了一個相當大的問號,首先檢察官在台灣的司法系統具有相當大的權力,甚至無視刑事訴訟法揭示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陋習行之有年,往往很多案件是用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去自由心證,升斗小民的案件尚且
Thumbnail
國會改革與監察院的聯繫及其角色,意見分歧。本篇文章探討了監察院的形成背景及職權,澄清了它遭受限制的原因,並討論了是否應該廢除監察院。總結來說,監察院的存廢問題需要深思熟慮,並且應該從政府制度與權力制衡的角度進行檢視。文章的觀點相對中立,提供了相關背景訊息和討論視角。
Thumbnail
熱血檢察官 About Prosecutor. 有關勞政體系裡的勞資爭議或是安置保護(不含人口販運案-勞力剝削)的案件,鮮少有地檢署的檢察官介入及關切,例如20年來只會遇到一次之類的。 也許是資深運大爆棚,有點棘手、20年以上未曾發生過的安置、雙語爭議、查察的合併型案件,被大家東推西推地落在我身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大哉問:什麼是「國家最高機關」? 總統是不是?總統(府)是不是?   〈憲法訴訟法〉第一章總則 第 1 條 司法院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依本法之規定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案件。 二、機關爭議案件。
那種從黨外時期打拼的民進黨員,面對民主議題,叫能體會什麼是原則。至於,嚐了權力滋味的,或有機會嚐到權力者,常在權力邏輯中迷失自己。不過,修憲雖才一勞永逸,但也有彈性的過渡方案。陳菊屬於哪一類? 報導中的陳隆翔二度懲戒決議不被接受,就是監察院憲法職權的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五權改三權:先虛再廢,或廢院不廢權(總統的問題,再說~) 20240531 陳亭妃: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條文〉(有關國會調查權45~52) 修憲解決監察院問題,是制度派的觀點。我無異見,但這是藉故拖延,
世界各國都有監察權(Ombudsman監察使)附屬於國會(或行政部門),而不是獨立機關。 我就是研究這個的。 昨天林濁水(民進黨新潮流動腦的人)的觀點。 和我一樣,我們是就戒嚴時代長大的,見到許多不民主、不合理的制度,覺得不以為然。
Thumbnail
據報導,從剴剴案到寶林案,台北市長蔣萬安因為二奔行政院「言必稱中央」,繼被網路冊封為"公親王"後,又再被媒體人冊封為"甩鍋王"! 蔣萬安身為台北市長,其危機處理與風險管理等作為,顯然有所失格!就讓我們來教教蔣萬安危機處理與風險管理的若干基本要領吧!
Thumbnail
據報導,從剴剴案到寶林案,蔣萬安因言必稱中央,扯出不要"公親變事主"之言論,被封為"公親王"。更因寶林案處理不當,被民代砲轟為"蔣慢安"、"蔣不安"。 蔣萬安,未做好"危機處理"的基本工作,不但未能消彌疑慮,反而引發眾怒!更欠缺"風險意識",不具"風險管弄"的能力!這顯然是他身為地方首長的嚴重考驗!
Thumbnail
本文為補充編輯版.曾刊登於「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我國法院組織法及法官法架構,檢察事務和檢察行政有所區別。相較於德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仍然存在法務部長的外部指示權(此部分在德國刑事法學界長期存在爭議),我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便與德國的立法不同,2012年施行的法官法更明文禁止「外部個案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