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何以「品管計畫」掌握品質變化趨勢(啟)

    在「ISO 22716體系之GMP品質系統」(後簡稱「GMP品質系統」)實施的日常下,舉凡原料、包裝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將四者暫統稱為「資材貨品」),在被「允收入庫」之後,其品質即無可避免地隨著時間而每況愈下。而對於這樣的必然趨勢,在業界常見的作法有三,其一是減緩「資材貨品」品質劣化之速度;其二是提升倉儲周轉率,以令「資材貨品」得能在屆臨品質偏差前被用罊;其三便是掌握「資材貨品」品質劣化之趨勢,以預估偏差發生之時段,進而避免誤用。
    品管計畫
    品管計畫
    一般在「GMP品質系統」計畫中最普遍的作法即是「控制造成品質劣化的變因」,諸如:溫度、濕度、光線、蟲害等,當然這也是一種「源頭管理」概念下的作為。但由於原料、包裝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各有其甚為敏感之處,例如:原料可能對溫度甚為敏感,但在台灣的氣候條件下,外包材的確較不易因室溫變化之影響而質變,相對的,濕度對外包材品質之影響反而更至關重要。因此環境管制的項目與方式也應「適材適所」地「對症下藥」,適性而管制之。
    此外,相較於其他變因,溫度具有「穿透性」,甚難用一般方法阻絕。即便適當的「密封」已可相對有效地降低濕度、光線,或蟲害等對「資材貨品」之負面影響,但卻無用於面對溫度之害。故若某「資材貨品」具有溫度敏感性,那麼施以適當的溫控便不可或缺。當然,若能再輔以「密封」隔離,效果將更相得益彰。
    第二種作法較不常見,畢竟大量採購可降低單價。但若納入其他有形與無形成本,例如:剩餘原料之倉管成本與品質劣化成本、週期性品質確認所額外投入之品管成本,或劣質原料之列損與處理成本後,非立即需要的大量採購或許就不是那麼的划算了。故整體而言,若能將「以量制價」的採購概念稍微向「夠用就好」來調整,那麼就能更有效地提升資材的「周轉率」,即可有計畫地令原料在其品質尚未發展至偏差前,即被用罊。當然,所謂的「夠用」,是必須考量到各原料的使用頻率與使用量,以及各原料之供應狀況,以便拿捏「安全庫存」的分寸。但在大方向上,僅微幅調整了採購思維,便可有效地提升倉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並可避免重複地額外投入非必要的品管資源。畢竟「再驗」本身並無法令「再驗對象」恢復其品質。
    第三種作法雖然常見,但卻常流於形式而不究竟。一般為了「掌握品質變化趨勢」,常見的作法便是「留樣」並定期地檢測之,以「掌握」「資材貨品」的品質變化狀況。但這樣做的意義何在,能達到目的嗎?
    為何要對原料進行「留樣」呢? 其目的可能有二,一是以「留樣」來作為感官品質的「比對」對象,例如:顏色和香味這類需要借重「感官」來比較評估的規格。借先前之「留樣」的感官規格來驗收新進批次。若目的如是,那麼最好將每批允收之新進原料都予以「留樣」,並僅留下最近批之「留樣」,以作為下一批進料的品質驗收所依據之「動態樣本」。
    對原料而言,無論再如何小心地保存其最源頭之「初始樣本」,即「靜態樣本」,則可能會因為保存時間長,且無法保證在此間內不發生質變,故其之「相對標準性」不穩定,因此不適合將之沿用到所有批次的驗收。故「前批樣本」,即「動態樣本」,就較為適合作為此目的之「留樣」。但在前、後批次間維持其「相對標準性」之保護方式仍是關鍵。
    承上,對規格有「公差」概念之「包裝材料」而言,因其大部分規格均可量測,且誤差範圍小,故可將之視作「絕對標準」來比對驗收各新進批次。在這樣的情況下,反而以「靜態樣本」,而非「動態樣本」,來作為比對依據最為適合,且較無爭議。同樣的,持續令「靜態樣本」保持其「絕對標準性」的保護方式仍是關鍵。
    另一個對原料進行「留樣」的目的,便真的是想去瞭解原料在廠內的品質變化狀況。除了能藉以確認該原料是否適用於投產外,亦可用來掌握因偏差原料所致之「回收」批次範圍。
    但別忘了,除了倉儲環境之外,原料亦會因為「操作」而令其質變。...
    (未完待續)
    請移駕至 「承」:https://vocus.cc/article/61990b73fd897800016455e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