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初心

    「學姊,我覺得小寶寶好可憐,這麼小就要開刀,覺得令人心疼。」
    「我覺得阿姨好辛苦,她動過這麼多手術,希望她能早日康復!」學妹在一旁說著,臉上透露著心疼。
    醫療,是個持續不斷學習的領域
    工作一段時間,除了保有基本的常識外,
    對於不斷更新的guildline(治療指引),也要隨時update自己的知識。
    那麼,心境呢?也要隨時update嗎?
    在國高中時,總有寫過「我的志願」的題目。
    圖片取自:https://www.jump-hr.com/2016/05/30/%E6%88%91%E7%9A%84%E5%BF%97%E9%A1%98%EF%BC%8C%E7%9C%9F%E6%98%AF%E3%80%8C%E6%88%91%E7%9A%84%E3%80%8D%E5%B
    構思一番後,提起筆,在作文簿寫下洋洋灑灑的文章,
    起,我的志願是...…
    承,為什麼想當......呢?
    轉,未來想成為有熱心助人的...…
    合,希望能發揮所長貢獻所學...…
    好不容易離自己目標近了一些,進入醫療相關領域,開始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才發現是無比的浩瀚領域,
    除了醫療專業科目,還要進入臨床實習,面對活生生的人,面對生命的輕與重。
    或許是科系的關係,面對生命看得太多,面對生死看淡了一些,比起同齡的大學生也相對早熟吧!
    初入職場,帶著筆與筆記本,懷著滿腔的熱血,親力親為做著每一件事物,累積自身的經驗
    每天,忙碌的醫學中心,像菜市場一樣的熱絡,說明了醫療的可近性與廉價,
    身在巨塔裡,像是陀螺般不停的轉動著,直到交接班後才有些許喘息的空間。
    想對每位病人做好身體的評估,擬訂計畫,適時給予衛教,
    日復一日的工作,長時間的工作,堆累的壓力,像海水拍打浪濤,磨蝕了耐心,
    和顏悅色的笑容,不再擁有同理。臉上取而代之的是疲憊,偶有些許不耐的口氣。
    直到有天發現自己,不再為謝謝而感動,情緒變為平淡,是件多麼令人心痛的事。
    什麼時候自己也變成這副模樣了......
    改變心境
    既然,外在環境改變不了,那麼就改變自己的心境吧!
    每每看見學弟妹對待病人的模樣,就像當初的自己,或許經驗沒有那麼豐富,卻保有對醫療的熱情與憧憬;
    每每看見醫師們熬夜通宵為病人進行手術,卻能有體力並犧牲假日參加學術研討會,不斷的學習,覺得自己好像可以再做些什麼。
    別被倦怠打敗了,如何繼續讓這份熱忱轉動著,是該好好思考一番,利用文字轉換成寫作的動力,亦是努力的目標之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白色巨塔醫療工作者/菜鳥EMT 用Eye觀察事物,用心感受,放至無限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艾.無限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