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被愛的需要 Ch.7】被愛x受虐 = 痛愛的關係──從一案例看童年起源與犧牲的目的
付費限定

【被愛的需要 Ch.7】被愛x受虐 = 痛愛的關係──從一案例看童年起源與犧牲的目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為了被愛,你願意付出怎樣的代價?如果「被愛」太抽象,那具體一點:為了被所喜歡的人愛,你到底能拿出怎樣的底線?

為了感到被愛,所以離不開家暴,這是許多受暴婦女的樣貌。但問題也正正卡在「愛」這個字,事實上,她們也不懂得何謂愛──如果知道,也許便會離開。許多受暴婦女在關係中滿足的其實是「被需要的需要」(見Ch.4),那個家暴完又後悔與道歉的男人,把她視為最後的救贖,讓她感到自己在某人的生命中意義重大。這背後又往往反映一種「不會被拋棄的需要」,因為即使男人再暴力,他也不曾放棄她,還聲聲說愛她,這會滿足了人類原始的依附(attachment)需求、緩和了被拋棄的不安全感與恐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85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79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受虐者對於被言語、情緒、肢體、關係的惡待,總是忍受再忍受,有一位這樣的男士甚至被身邊的家人、侶伴、同事,都稱作「最溫和最謙虛」的好好先生。在諮商椅上,我們能看到他們被當做「理所當然」背後的傷心與欲絕,甚至會有自殺意念出現,但很快,我們又會看到...
受虐,指在一個會羞辱與貶損自己的人面前,作無條件的屈服。佛洛伊德說過,施虐與受虐二者本為一體,表現的不同只在於把攻擊的方向翻轉,朝向自己或朝向他人。因此可以說,一個受盡羞辱與恥辱的人(受虐者),雖然他本身不自知,但其實也默默使對方(施虐者)對自己完全且謙卑的服從與歸順。即某種意義上...
就「愛」這件事,市面上大家能讀到的心理學書籍都一再強調一個觀點:要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那要怎樣愛自己?滿足需要,允許情緒,不顧及別人地「做自己」,重視自己的聲音之類。然而,即使是「愛自己」,也有一個...
受虐者對於被言語、情緒、肢體、關係的惡待,總是忍受再忍受,有一位這樣的男士甚至被身邊的家人、侶伴、同事,都稱作「最溫和最謙虛」的好好先生。在諮商椅上,我們能看到他們被當做「理所當然」背後的傷心與欲絕,甚至會有自殺意念出現,但很快,我們又會看到...
受虐,指在一個會羞辱與貶損自己的人面前,作無條件的屈服。佛洛伊德說過,施虐與受虐二者本為一體,表現的不同只在於把攻擊的方向翻轉,朝向自己或朝向他人。因此可以說,一個受盡羞辱與恥辱的人(受虐者),雖然他本身不自知,但其實也默默使對方(施虐者)對自己完全且謙卑的服從與歸順。即某種意義上...
就「愛」這件事,市面上大家能讀到的心理學書籍都一再強調一個觀點:要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那要怎樣愛自己?滿足需要,允許情緒,不顧及別人地「做自己」,重視自己的聲音之類。然而,即使是「愛自己」,也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