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的日常花費:《衣》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澳洲打工度假,除了薪水最常被提及外,其次就是花費的問題。

澳洲的消費水準是不是很高阿?

就變成朋友在茶餘飯後,繼薪水後的第二大問題。

因為平時就有記帳的習慣,在整理自己每周、每個月的消費紀錄後發現,我在澳洲每個月的花費,大概跟台北一個月下來的生活發費差不多,折合台幣20K~25K左右,相當於每個月大概澳幣1000~1350元。(延伸閱讀:澳洲的消費水準高不高?我在澳洲生活一年七個月的花費總結與分析

平均每個月生活花費1354.1

429.49元(食材:257.1元,外食:172.4元)
70
510.24元(已包含水、電、瓦斯、網路等費用)
72.51元(僅含油錢與其他維修雜支)
223.95元(娛樂:41.89元,社交:152.07元)
其他47.91

所以現在,與其跟親友解釋一大堆,我就直接說:

澳洲一個月的生活花費,就跟台北生活一個月下來差不多。

先前一篇文章《澳洲生活的日常花費:《食》篇》已經介紹食的部分,這篇文章,簡單介紹關於服飾的部分。

衣的部分

總花費:25727.88元

平均每周生活花費311.1
食:98.67元(食材:59.06元,外食:39.6元)
衣:16.08元
住:117.23元(已包含水、電、瓦斯、網路等費用)
行:72.51元(僅含油錢與其他雜支)
樂:51.45元(娛樂:16.52元,社交:34.94元)
其他:11元

這邊的衣服跟台灣差不多,售價從路邊攤100塊一件、家樂福的量販店甚至到品牌專賣店一件兩、三千塊的都有。

通常我們都在WIG.W、Target、DFO或是折扣零售店還有運動品牌的Outlet看衣服,配合購物季或是換季,也都買到便宜的衣褲。

BIG W價格區間只在$4~$25元之間

BIG W價格區間只在$4~$25元之間

我們除了買工作用的衣褲外,平時很少買衣服,因為採番茄的緣故,衣褲容易髒,假日也穿不太到,所以不怎麼買。

就像工作用的衣服,出清價4澳一件,相當於台灣路邊攤或雜牌100塊一件,還有褲子20澳一件,重點是品質、用料與觸感都比台灣好。

另外,因為澳洲人的身材高大,所以衣褲尺寸都要比台灣小一號,而女友身材嬌小到可以挑兒童尺寸來穿,用更低的價錢買到更好的衣褲。

反觀,我們在澳洲買最多的就是外套,因為紐西蘭跟墨爾本都是緯度較高的地方,想說這邊的外套應該會比亞洲賣得更保暖,所以趁著購物季還有換季的時候,用五折價買了好幾件紐西蘭登山休閒品牌kathmandu(俗稱K牌)的外套穿。

還有巴西牌子havaianas的夾腳拖,我一開始不知道這牌子,是女友跟我說台灣一雙最便宜的也要500塊,在澳洲最便宜的原價只要10澳一雙,相當於200台幣,於是就敗了兩雙回家。

最讓我吃驚的,就是澳洲運動鞋的價格,那怕是原價,都比台灣低的多!

舉個例子:

adidas POD-S3.1 澳洲官網價格

adidas POD-S3.1 澳洲官網價格

adidas POD-S3.1 台灣官網價格

adidas POD-S3.1 台灣官網價格

同樣一雙adidas品牌的鞋子POD-S3.1經典款,澳洲的價格為160澳,光原價折台幣3200元就已經比台灣原價3990元還便宜許多。

澳洲打對折下來剩80澳,1600台幣也比台灣官網打折過的價格還低,即便台灣官網打對折,價格1995元還是比澳洲的對折價還要高。

當初就是在澳洲很中意這雙,跟台灣比價下來發現划算許多,所以我跟女友就各敗了一雙回台。

更不用說New Balance 247系列的休閒鞋、PUMA打折下來千元有找的運動鞋、Under Armour等,不僅是鞋子,甚至是衣服、帽子與褲子,澳洲官網跟台灣官網相比,都會讓人覺得:難不成台灣人都被當成盤子不成?

更不論澳幣近期一貶再貶,物價就顯得更便宜了。

結論

衣裝部分,不論是原價或是折扣力度,都比起台灣有感,更不論澳洲的薪資水準是台灣人的兩倍多,但價格卻跟台灣差不多,購物季或出清時,打折下來甚至比台灣便宜。

跟食篇相同感受,只是更加強烈,同樣一小時的薪水,但在澳洲卻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或是能買的量比台灣多,所以時常看到在台灣本身就有購物狂性質的背包客,在澳洲變得更加失心瘋,買得比台灣還瘋狂。

錢沒有不見,它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這句網路名言,就名正言順變成購物狂的口號了。

那如果東西買太多帶不走怎麼辦?就將省下來的錢就當作運費將買的東西寄回台灣。

最後就變成,在台灣沒存什麼錢,因為都花掉了,然後說是薪水太少存不到錢;到了澳洲也沒存什麼錢,因為誘惑太多,太好買了,還是存不到什麼錢。

一個人的觀念、態度、人格與行為,早在台灣就養成了,只是到了澳洲,沒有人知道你是誰,也沒有人管,因此過去養成的習慣,不論好的一面或壞的一面,到了澳洲都會放大數倍。

因此,來到澳洲,更能看清一個人的真實樣貌。


農場生活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0會員
490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02
人在江湖走,自省還是要有,來澳洲打工度假,就是出國開開眼界,看看世界的遼闊。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打工度假也有走到終點的一天,針對自己離澳前的規劃與未來展望:專注地走在自己相信的這條道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2021/11/02
人在江湖走,自省還是要有,來澳洲打工度假,就是出國開開眼界,看看世界的遼闊。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打工度假也有走到終點的一天,針對自己離澳前的規劃與未來展望:專注地走在自己相信的這條道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2021/10/12
打工度假對職場是加分還是減分?隨著開放打工度假的國家越來越多,這問題至今仍是個大哉問。 如何化劣勢於優勢,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每一段人生經歷,如果連自己都覺得讀大學沒用、打工度假就是荒廢人生,憑什麼要別人覺得你是塊待琢磨的璞玉呢?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一定是加分多於減分!
Thumbnail
2021/10/12
打工度假對職場是加分還是減分?隨著開放打工度假的國家越來越多,這問題至今仍是個大哉問。 如何化劣勢於優勢,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每一段人生經歷,如果連自己都覺得讀大學沒用、打工度假就是荒廢人生,憑什麼要別人覺得你是塊待琢磨的璞玉呢?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一定是加分多於減分!
Thumbnail
2021/09/28
周圍的親友或同事,總會覺得澳洲打工是一件很歡樂、輕鬆簡單的事情。最偏誤的認知,就是「只要簽證辦好,人飛過去直接上工」的迷思,認為澳洲那邊會有人幫你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大小事。 實際的澳洲打工度假,「打工」的部分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初期「燒錢的陣痛期」以及「環境的適應期」,更是考驗一個人的能耐與抗壓性。
Thumbnail
2021/09/28
周圍的親友或同事,總會覺得澳洲打工是一件很歡樂、輕鬆簡單的事情。最偏誤的認知,就是「只要簽證辦好,人飛過去直接上工」的迷思,認為澳洲那邊會有人幫你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大小事。 實際的澳洲打工度假,「打工」的部分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初期「燒錢的陣痛期」以及「環境的適應期」,更是考驗一個人的能耐與抗壓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天下午休了假去百貨公司買衣服,我的目標很明確--趁打折買幾件上班族穿的襯衫與長褲;但這一晃可不得了,不僅買了冬裝,甚至還買了昂貴的保養品及最新款的MP3。
Thumbnail
有天下午休了假去百貨公司買衣服,我的目標很明確--趁打折買幾件上班族穿的襯衫與長褲;但這一晃可不得了,不僅買了冬裝,甚至還買了昂貴的保養品及最新款的MP3。
Thumbnail
愛美是人的天性,好慢姊姊也喜歡將自己穿著漂亮、得體。 但我認為不需要一直買新衣服歐。 曾經待過一間很有規模的服飾電商,是快時尚產業,每週上新品,在這裡任職了近5年。 我常常要發文宣傳自家衣服,這週上了什麼新品、有什麼免運或是折扣活動要大家快來買。
Thumbnail
愛美是人的天性,好慢姊姊也喜歡將自己穿著漂亮、得體。 但我認為不需要一直買新衣服歐。 曾經待過一間很有規模的服飾電商,是快時尚產業,每週上新品,在這裡任職了近5年。 我常常要發文宣傳自家衣服,這週上了什麼新品、有什麼免運或是折扣活動要大家快來買。
Thumbnail
整理存款紀錄的時候發現一個狡詐的誤區,我想要拉高每個月存款的儲蓄率,但是我沒有寫出來的是每個月額外又從存款中提領出來使用的金錢。有的時候我當月提領存款的金額甚至大過我存進去的金額。
Thumbnail
整理存款紀錄的時候發現一個狡詐的誤區,我想要拉高每個月存款的儲蓄率,但是我沒有寫出來的是每個月額外又從存款中提領出來使用的金錢。有的時候我當月提領存款的金額甚至大過我存進去的金額。
Thumbnail
斷捨離及爆買後的省思 腦中浮現了「在大吃大喝與後悔中循環」這句話。 這幾天不知為何購物欲望十分強烈,接連買了新眼鏡和多件衣物,包括網路購買與衝實體店面,這些都不是原本雙11預計要買的東西。
Thumbnail
斷捨離及爆買後的省思 腦中浮現了「在大吃大喝與後悔中循環」這句話。 這幾天不知為何購物欲望十分強烈,接連買了新眼鏡和多件衣物,包括網路購買與衝實體店面,這些都不是原本雙11預計要買的東西。
Thumbnail
《為什麼我想這篇?》 長期關注日本服飾品牌的我 國中時,嬸嬸送給我了人生中第一本服裝時尚雜誌─ Seventween(已停刊) 再後來,我的彩妝老師表示:如果想要提升審美,不能繼續翻日雜,應該多看看像是vogue 如此具有國際性標誌的雜誌 (雖然現在偶爾還是會翻翻啦 吐舌:) 妮可就是這麼任性XD
Thumbnail
《為什麼我想這篇?》 長期關注日本服飾品牌的我 國中時,嬸嬸送給我了人生中第一本服裝時尚雜誌─ Seventween(已停刊) 再後來,我的彩妝老師表示:如果想要提升審美,不能繼續翻日雜,應該多看看像是vogue 如此具有國際性標誌的雜誌 (雖然現在偶爾還是會翻翻啦 吐舌:) 妮可就是這麼任性XD
Thumbnail
從大學到中年,一直很愛買牛仔褲,高峰時期,算一算有20幾件牛仔褲,從平價到高價皆有。想一想,30年來,購衣花費之中,最奢侈的花費竟是買牛仔褲。
Thumbnail
從大學到中年,一直很愛買牛仔褲,高峰時期,算一算有20幾件牛仔褲,從平價到高價皆有。想一想,30年來,購衣花費之中,最奢侈的花費竟是買牛仔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