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人生的第 25年,不知道是我太敏感,還是自命清高,總是想像個哲學家一樣自問一時之間難以回答的大問題,又或者不過是對未來的不確定而感到恐懼、不安,讓我不時會在心裡自問 (也可以說是胡思亂想):
「要是我明天,不,要是我今天,今天下午,或下一秒就發生意外,不幸離世了,該怎麼辦?」
「我還有多少想做的事還沒有完成?我會感到後悔嗎?」
「我會希望自己現在已經完成了多少? 我甚至已經開始在為自己想做的事採取行動了嗎?」
這些問題有些嚴肅,有些也不好回答,或者說,我還暫時不想認真的看待這個問題。
無論如何,至少它讓我開始試著去思考。
既然我還活著,我還在這裡,還坐在電腦桌前,這是個很棒的反思練習,也能藉此回顧有多少事我還是選擇推遲,而不去試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我沒時間、很累、我還年輕,還有很多時間。
即便我現在才 20 幾歲,但不代表我有大半輩子的時間可以慢慢等。
錢會損失,但能再賺回來;時間會損失,但它一去不復還。
You can’t afford to wait.
並不是因為人生短暫,所以再也無法承受拖延的代價,而是我們時常不斷推遲著為那些長期來看值得且重要的事播種澆水,耐心耕耘。現實情況是,我們常常會把短期內緊急的事填補到行事曆上的空缺。
好比大家熱衷的理財,許多人不斷為只值 45 塊錢的美式咖啡而感到困擾,整天為這只值 45 塊錢的問題而分心,終日只問這些只值 45 塊錢的問題。而非反過來思考未來如何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像是談一個更棒的工作 offer、培養一個能夠帶著走的專業技能,一邊累積你的作品,一邊長期耕耘,以提升未來的議價能力,為他人創造更多的價值,並從中得到相應的獲利,最終那 45 塊錢的咖啡到底該不該省,也就根本不值一提。
你終日為瑣碎的事煩惱,它的副作用是分散掉你的注意力,瓦解那股你本該綻放的熱情。也因為如此,最終你只想求個安穩,然後不斷催眠自己把那些本該能一一實現的理想,全都打入冷宮。
因為這些瑣事就夠你煩的了,哪還有時間為這些重要的事擠出時間?
沒錯,你說的對。只是,毫無例外的是,雖然每個人擁有的錢財、收入差異極大,卻擁有相同的時間,差別只在為實踐理想的過程中,重心的分配、取捨的策略有所不同。
「萬一我明天就離開這個世界了呢?」
這個問題,幫助我去正視那些一直避而不談的話題、幫助我去辨別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幫助我了解,我並不需要再繼續等、幫助我更有耐心地耕耘累積那些重要的事。
即便年輕,但我們都等不起。
你可以選擇繼續等到某天再開始為自己採取行動,或者,你也能選擇現在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