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1/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邁向訂閱制之路(3)-小眾的覺悟

另一位老師在臉書牆感嘆某篇“好文章”居然觸及不到他,反倒零散的娛樂性內容觸及率卻爆表。而在那位老師的動態下,某位網友就毫不留情地噴了他滿臉。
那位網友說:越是”優秀“的內容,就離大眾期待越遠,越深奧艱澀的內容越沒有人想看,因為能把這些複雜內容當娛樂信手捻來的人,只限於動腦如呼吸、閱讀如散步、享受思辨如享受美食般的極少數人。網路上擁有發言權的菁英份子不過是在同溫層裡自HIGH罷了,那些菁英份子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會比巷口廟公強,只不過是幻覺。
大眾在意見領袖身上尋求的一直不是“優秀”,而是“信賴”,而這裡所指的”優秀”,定義也只存在少數同溫層內,因為多數人原本就不具備辨別內容優不優秀的能力。這就像美食人人都能吃,懂的品味卻是極少數的道理一樣。
閱讀需要練習、思考跟良性討論需要練習,因此在公開的版面想營造良性的討論風氣非常困難。而裏物語在臉書透過長文所設下的門檻,早已把”大眾“拒於千里之外。大眾追求的是速食的娛樂、情感上的認同跟腥羶色的刺激,裏物語當初設定的方向就已經跟大眾口味有所矛盾。
在我最開始設定東京裏物語是”大家所不知道的真實日本資訊“時,就已經背離大眾,而傾向”已經熟知刻板觀念中的日本,但還想知道更多“這些人。這是只第一道門檻,而第二道門檻是”願意閱讀2000字~6000字以上長文的人“,第三道門檻是”能接受我偶爾自以為好笑、偶爾傲慢、偶爾又自卑“這種陰晴不定態度的人。
簡直就是小眾中的小小小眾。
裏物語就這樣聚集了另一個同溫層,聚集一群沒辦法滿足於主流媒體內容的人,如果這樣的內容反而人人按讚,跟網路上大奶、迷因一樣紅,那反而很奇怪。雖然我常自喻為一個轉譯者,但這幾年下來也發現自己對轉譯這件事有極限在。
我常時處在學習跟實踐的過程中,也沒那麼多精力花在媒體經營,媒體內容只是我學習過程中的副產物。那現在要怎麼整理這些副產物,聚集對這些副產物有共鳴,可以一起把它價值最大化的夥伴跟讀者,就是目前轉型成訂閱制的首要目標。
而轉譯,究竟是要把什麼族群資訊轉譯給什麼族群?這也是需要更清晰定義的。這部分我覺得自己還沒辦法講得很清楚,可能要再拖一下吧?還是現在在看這篇文章的舊讀者,可以麻煩留言告訴我你是哪一個族群嗎?w (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東京裏物語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