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旅游”既是尋求生活也是搜尋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天春節回老家,路過,有機會走近了的旅遊企業集團。
今年一整年接觸了不少中大型的地方文旅企業,這還是第一次。
這位旅遊集團的老總從事旅遊產業已經有30年,經歷過好幾個周期,基本見過這個產業的起起伏伏。
我從這些60年代的旅遊創業者身上,明顯感受到一種共同的氣質,創業多年、多有成就,退休之前、還有抱負。

01.經營方式:平台+細分品牌

文旅集團的經營方式是集團化平台+細分品牌,比如老年群體(老玩童旅游俱樂部)、研學市場(行知研學)、企業用戶...,我參觀他們辦公室的時候,看到的不同業務都是相互獨立的分開辦公。
未來的旅行社應該朝旅行生活綜合服務商方向發展,經營管理上應該以獨立細分品牌,平台和總部提供職能上的支援,業務要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
這點和我新旅遊觀念裡提出的旅行社未來百花齊放的“小而美”格局,有一些共識。

02.中大型文旅公司的普遍挑戰

疫情讓過去的中大型旅游企業都在面臨較大的挑戰,這是今年看到的普遍難題,過去員工30人以上、中型地方旅遊企業在疫情期間的成本降不下來。
同時需要面對新的轉型問題:“新旅游”趨勢下的獲客經營能力,具體來說就是缺少產品策畫、營銷表達兩種能力,具備這兩種能力的人才還都不在今天的旅游業。
所以我們常常看見一些沒做過旅行的人來創業,這塊確實做的很好,我們看過一家新公司,他們幾個人第一次創業,產品思維和表達能力放在現在已經非常領先,今天的幾個新旅游公司的創始背景也很少從旅遊業出來的。
過去旅行社的優勢在資源和服務,人才的能力模型在通路和OP計調,但是資源只有得到“放大”才是優勢,看不見的優勢不是優勢。
他告訴我:未來旅行社招聘人才除了計調作業型,基本不招有旅遊從業背景的了。

03.人生只有一件事

這些60年代的產業前輩給我的一個非常直接的感受:人生只有一件事。
一個人從畢業到工作到最終選取從事一項事業,職業生涯裡的三四十年都放在一個產業,對每個人的人生來說都是一個重要決定。
什麼可以支撐一件事永遠激情地干上三四十年?
每個人剛剛進入一個產業的時候,都要面臨立足社會的生存壓力,需要從工作中尋求生活、站穩腳跟、養家糊口,這是一份工作必須需要的給予。
但是長期來看,一件事如果真的喜歡、熱愛、激情、持續地幹下去,選取的背后一定是生活方式,也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要幹什麼、什麼幹的出彩,什麼幹的快樂。
這個前提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而選取這樣的生活方式,設計自己的人生型態,最終走在自己選取的道路上。
也只有長期專注地做一件事,才能抵御當下經歷的產業周期。
今天任何產業的生存發展競爭都不會少,認真尚無法確定成功,不專注則幾乎注定失敗。
大部分普通人都需要花很多時間,走過很多路徑,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業,厲害的人可能在少年時代就意識到自己的一生用來做什麼,普通人則要經過多次的掙扎和反覆,尤其是那些進入社會前一無所有的人,這既是“命”也是"運”,因為短期的運氣是運氣,長期的運氣都是自己創造的。
人生只有一件事,既要尋求生活也要搜尋人生,早點想明白,可以少走彎路。
除了30年從事旅遊以外,還能堅持跑馬拉松,這大概就是他長期選取的生活方式。
像一樣旅遊從事多年的人還有很多,每個能把旅遊做一輩子的人,既是尋求生活也是搜尋人生。
他們就是我們,我們也是他們。-En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疫情的反復導致旅行社業務的持續低迷,今天的話題并非討論開展副業來保證企業的持續生存,而是聚焦旅行社的核心產品,團隊遊業務該如何發展,如何最大程度的避開疫情的影響…… 疫后旅行社市場的變化值得我們細心觀察小心應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厲害的人到底厲害在哪是我長期思考的一個話題,今天從如何正確思考的角度,分享一些我的觀察和理解,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最近年底,我們也在進行年終總結,有讀者發言說,2021,千萬不要惹做旅遊的,你永遠想不到他們以什麼方式蟄伏。確實,疫情已經持續2年,我們所謂的輝煌的,燦爛的,滿是回憶的21年,已經過去2年。 我們整理了部分的故事,匿名分享給大家。 1 從業即失業的90后~
持續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着各行各業都有着不少影響,甚至有不少人因為疫情還丟掉了工作。 現在我們要在這裡聊一下的,就是影響最大的產業之一——旅游業。
后疫情時代,房車露營很火!休閑農業也很火! 台灣依托農業發展起來的農業觀光旅遊與鄉村休閑產業的範圍相當廣泛,內容十分豐富,不僅有上規模的農耕田園、漁業風情、森林旅游、鄉野畜牧現行內容,還有別具特色的農耕教育、生態保育、民宿體驗、鄉土民俗等休閑現行項目。
本文是對內容+交易方向和未來“新旅遊”交易效率總結很好的一篇文章,很受思考;關於內容流量如何做以及供給側交易效率,接下來抽空專門寫一篇探討;
未來,如何在職業發展中,能夠擁有自己的選擇權並且一直活的比較好? 今天的職業環境 都怪這個世界變化太快
厲害的人到底厲害在哪是我長期思考的一個話題,今天從如何正確思考的角度,分享一些我的觀察和理解,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最近年底,我們也在進行年終總結,有讀者發言說,2021,千萬不要惹做旅遊的,你永遠想不到他們以什麼方式蟄伏。確實,疫情已經持續2年,我們所謂的輝煌的,燦爛的,滿是回憶的21年,已經過去2年。 我們整理了部分的故事,匿名分享給大家。 1 從業即失業的90后~
持續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着各行各業都有着不少影響,甚至有不少人因為疫情還丟掉了工作。 現在我們要在這裡聊一下的,就是影響最大的產業之一——旅游業。
后疫情時代,房車露營很火!休閑農業也很火! 台灣依托農業發展起來的農業觀光旅遊與鄉村休閑產業的範圍相當廣泛,內容十分豐富,不僅有上規模的農耕田園、漁業風情、森林旅游、鄉野畜牧現行內容,還有別具特色的農耕教育、生態保育、民宿體驗、鄉土民俗等休閑現行項目。
本文是對內容+交易方向和未來“新旅遊”交易效率總結很好的一篇文章,很受思考;關於內容流量如何做以及供給側交易效率,接下來抽空專門寫一篇探討;
未來,如何在職業發展中,能夠擁有自己的選擇權並且一直活的比較好? 今天的職業環境 都怪這個世界變化太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原文:土井裕泰×野木亜紀子が“オリジナル”にこだわった理由とは? 『スロウトレイン』創作秘話 取材=石井達也、構成=nakamura omame 機翻修飾,純收藏用
Thumbnail
無論計畫如何周全,旅途中總有不可預測的挑戰存在,媒體信息與地景的實際情況,時常存在著落差,接受旅行的不確定性,享受其間的即興與探索,而非執著於完美旅遊攻略。
Thumbnail
  『拆解旅遊經驗筆記,讓回憶成為成長的助益』 之前很開心持續與可能非學校的同學們 進行圖像筆記系列的線上課,這次的主題【旅遊經驗】 也呼應到網友的其中一個提問 「旅遊經驗也可以做筆記嗎?如何更有效發揮筆記效果?」 想到旅遊手繪筆記,不知你腦中是否浮現出一幅幅精美的建築、景點速寫
Thumbnail
大人學的Bryent曾經說過,跟著社會的腳步求職就像跟團,自己找興趣就像自由行,對於我這個剛離開公職這個大旅行團的我原本只知道跟團,但這個比喻在我這次的日本之行似乎慢慢思考到這個比喻越來越有味道: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旅行是看美麗的風景、吃美食,還是與重要的人相處創造回憶?旅行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很多人或許未曾想過這個問題吧!在宜蘭深耕旅遊業近30年的「樂群旅行社」,負責人林素芯女士有著不同於其他業者的經營思路,對於「旅行」她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旅遊不僅僅是走馬看花,更重要的是作為一趟滿足身心靈需求的出走。
Thumbnail
旅遊是一場安息 旅遊是一場重新開始也重新檢視 旅遊注入新的心力、也沉澱了內心, 旅遊帶來新視野, 旅遊,是遊玩也是關係的建立與重新的開始。 從去年12月開始, 哪來這麼多事情, 在工作上忙不停, 像個陀螺一樣不地打轉。 在心力耗竭的情況下真的很想離開職場。 難得完成一段落,為自己
Thumbnail
妹妹在公司工作的職務代理人最近因為上班事務的煩心,嘴上老是嚷嚷著要申請提早退休,去環遊世界。觀察我周遭的朋友10中有9個都跟我說退休後要去環遊世界,仿佛去「環遊世界」就是退休後的終極目標,但容易嗎?
Thumbnail
​所謂創價,意指創造生命最高價值。信仰日蓮佛法的目的。即在於開啟每個人生命中所具有的佛性,透過不斷人間革命,一方面建設自己的生活、家庭,一方面獻身於社會及人群,以構築自他彼此皆幸福的和平樂土。秉持此一宗旨,創價學會美術館就是落實推動藝術社區化、社區藝術化的藝術扎根理念而成立。 創價學會美術館宜蘭館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原文:土井裕泰×野木亜紀子が“オリジナル”にこだわった理由とは? 『スロウトレイン』創作秘話 取材=石井達也、構成=nakamura omame 機翻修飾,純收藏用
Thumbnail
無論計畫如何周全,旅途中總有不可預測的挑戰存在,媒體信息與地景的實際情況,時常存在著落差,接受旅行的不確定性,享受其間的即興與探索,而非執著於完美旅遊攻略。
Thumbnail
  『拆解旅遊經驗筆記,讓回憶成為成長的助益』 之前很開心持續與可能非學校的同學們 進行圖像筆記系列的線上課,這次的主題【旅遊經驗】 也呼應到網友的其中一個提問 「旅遊經驗也可以做筆記嗎?如何更有效發揮筆記效果?」 想到旅遊手繪筆記,不知你腦中是否浮現出一幅幅精美的建築、景點速寫
Thumbnail
大人學的Bryent曾經說過,跟著社會的腳步求職就像跟團,自己找興趣就像自由行,對於我這個剛離開公職這個大旅行團的我原本只知道跟團,但這個比喻在我這次的日本之行似乎慢慢思考到這個比喻越來越有味道: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旅行是看美麗的風景、吃美食,還是與重要的人相處創造回憶?旅行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很多人或許未曾想過這個問題吧!在宜蘭深耕旅遊業近30年的「樂群旅行社」,負責人林素芯女士有著不同於其他業者的經營思路,對於「旅行」她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旅遊不僅僅是走馬看花,更重要的是作為一趟滿足身心靈需求的出走。
Thumbnail
旅遊是一場安息 旅遊是一場重新開始也重新檢視 旅遊注入新的心力、也沉澱了內心, 旅遊帶來新視野, 旅遊,是遊玩也是關係的建立與重新的開始。 從去年12月開始, 哪來這麼多事情, 在工作上忙不停, 像個陀螺一樣不地打轉。 在心力耗竭的情況下真的很想離開職場。 難得完成一段落,為自己
Thumbnail
妹妹在公司工作的職務代理人最近因為上班事務的煩心,嘴上老是嚷嚷著要申請提早退休,去環遊世界。觀察我周遭的朋友10中有9個都跟我說退休後要去環遊世界,仿佛去「環遊世界」就是退休後的終極目標,但容易嗎?
Thumbnail
​所謂創價,意指創造生命最高價值。信仰日蓮佛法的目的。即在於開啟每個人生命中所具有的佛性,透過不斷人間革命,一方面建設自己的生活、家庭,一方面獻身於社會及人群,以構築自他彼此皆幸福的和平樂土。秉持此一宗旨,創價學會美術館就是落實推動藝術社區化、社區藝術化的藝術扎根理念而成立。 創價學會美術館宜蘭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