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教室外的教室ep.3—教學相殺

    教育現場經常遭遇一種諷刺,就是「不用上課的空堂都可以耍廢耶~真好。」當然被諷刺的地方還有很多、例如寒暑假,但這裡先講這一部份就好;無論是怎樣的工作,也不可能每分每秒都在工作吧?也是會有偷偷刷IG、逛網拍的時候,教師的空堂也有許多事情要做、例如備課改作業,但現在我們先講一件事情就好 — 研習。
    研習,就是上課,對、教育學生的我們,經常要在空堂的時候上課;許多領域的工作,上班就是榨取生產力、不太會有研習的安排,許多大型的企業或有研習的規定,但時數分配比較接近點綴。
    教師這工作真的被承載太多隱形的社會期待和包袱,不是一份薪水可以換算的沉痾,「既然你要負責教學生,那應該要一直學習新的東西才可以嘛!」或許就是某位行政長官的教育熱血,開啟了教師無限累積的、被規定的研習時數。這其實挺荒謬的,大樓保全大哥一直負責替住戶代收包裹,但你會要求他去研習物流相關的知識嗎?
    沒事,只是想抱怨一下。保全大哥對不起,我沒有針對你的意思。
    研習的來源可分為共同性和領域性,前者是指無論學科、導師專任、正式與否,都要去上的課,後者指的是同專業學科裡,被要求「增能學習」的課程。共同性研習舉凡拒菸反毒、消防避難、環境教育、家庭教育、生命教育、特殊教育、輔導知能、親師溝通……每年都會不定量增植,領域性通常都會放在安排每週固定的領域時時間裡,內容只要沾上邊即可、相對自由。
    研習絕大多數都是無聊的,所有學生上課的感覺都是如此;當然講師素質良莠不齊、講演技巧不佳也有關係,但研習這件事本身的存在、對教師而言就已經夠無聊了,你對著一群也許比你還會講課的人講課,還可期望帶來什麼樂趣呢?
    那在研習之中,老師們的參與呢?基本上,跟大多數的大學生一樣、都是沒有在聽課的,但跟那些大學生又很不一樣,因為大學生不上課、就是單純消耗時間,老師不研習、卻在忙很多事。
    最常見的,批改。舉凡聯絡簿、作業、考卷、作文、習題、學生筆記等等,永遠改不完。
    其次,打字。舉凡小考考卷、班級公約、給家長的通知、欠學校的表格,永遠做不完。
    再來,聊天。交換學生的壞話、交換政策的抱怨、交換對某人的八卦,永遠講不完。
    最後,可能是偶見的備課、滑手機,甚至放空。
    老師很忙,雖然聽起來像是不上課的藉口,但老師最厲害的是,真正落實一心多用的技能:這一秒還在改聯絡簿,下一秒轉頭去Key表格;上一刻還在跟鄰座老師交談,下一刻就能準確回答演講者丟下的提問,且分毫不差。在教學相殺的傾軋下,教師無時不在進化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