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教室ep.2—家長來電

2022/02/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隨著時代變遷,教育越來越趨近於服務業,談不上好或不好、總之它就是變了。
就以親師溝通的電話來說吧?!姑且不論載體從市話變成Line,或是設定群組等等之類的生態,過往絕大多數都是老師單方面聯絡家長,對話內容、通常就是學生所理解的「告狀」;通常不太可能會是好事,作業缺繳、成績不好、沒有禮貌、上課遲到等等,掛掉電話之後免不了要挨頓罵或討皮痛。中學時代的我,老師來電的鈴聲無疑是夜叉的跫音,更遑論主動打電話去陰曹了。
當教育越來越服務,客製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家長也越來越樂於以打客服電話的心情,來和老師「討論」彼此的「教育哲學」;評分標準、考試難度,作業數量、上課吸收,乃至於被記遲到、警告與過,所有讓他們寶貝子弟成績不好、或心情不悅的可能因素,都要拿來客訴一番。
把少子化當作提款機是不對的,但不能否認它是個超大的原因倉庫。當孩子的數量不足以偏愛或喝叱的時候,父母都習慣扮個笑面佛與有應公,無條件接受孩子的所有藉口 — 作業太多、時間太少、考試太難、老師太爛、同學太吵、天氣太冷,只有自己太無辜了。面對「無暇的天使」,想當白臉的父母,肯定是要讓老師扮凶神惡煞、找麻煩又偷懶的黑臉的。
長年擔任代理代課,比起導師已經省去很多與家長過招的爛泥處境;但在辦公室的互傾垃圾的言談裡,還是能聽到一些有趣的懶人包、以及導師們的O.S.,例如:
〔傳話筒篇〕:家長打來,希望老師去問學生昨天為什麼比較晚回家,再打回來跟他講。
— 你們不是住在一起嗎?昨天晚上為什麼不當面問?
[行程表篇]:家長打來,希望老師轉告放學搭捷運到哪一站、鋼琴客取消,或等阿嬤來接……
— 每天打好幾次來,我是當導師不是當祕書欸!
族繁不及備載。我自己親自接到家長電話的案例不多,但有一次最讓我印象深刻,幾乎是集結各種偏見、刻板印象以及詭異要求於一身的來電:
起因是家長對於我平時成績中的作業分數有意見,因此打來抱怨。但起手是卻是先抱怨學生的國文考不好(企圖引起我的罪惡感,可惜我沒有),國文明明就是背一背就可以的東西(偏見、希望我認同、可惜我沒有),我都有叫他念欸可是他都不念(那問題很明顯不在我吧?!)
繞了一圈、進入主題。我說貴子弟是因為缺繳太多、所以被扣分至如此;家長說我應該要提醒學生繳作業才對啊;我說我都有請同學寫聯絡簿呢;家長說我應該要提醒學生看聯絡簿啊~
— 我該怎麼提醒學生看聯絡簿呢?通靈嗎?
據說,九成以上電器相關的客訴,癥結點都在於顧客沒有把插頭插上;好荒謬,但我真的相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教國文的
    教國文的
    文學其實沒有很遠,就是飲食、是呼吸、是生活,是每天早上一定會在巷口點的火腿蛋吐司;但或許是因為太近了,所以我們察覺不到,反而誤以為在誠品包裝精美且昂貴的、才是文學。 我寫,不為什麼而寫,只因這就是我的生活;如果你有經過,那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擦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