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自己太累,累到用消費來紓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消費,是很快樂的一件事。

想想,完成一樣高壓的工作時,我們最常做的就是相約吃頓大餐。為什麼?因為愉快的用餐經驗能滿足我們許多需求:美味食物滿足了口慾,親切的服務讓我們備感尊榮,歡聚的氣氛讓人感到有歸屬,請客買單更讓我們覺得自己有能力過上還不錯的生活。
愉快的用餐經驗,能滿足我們許多需求
透過消費,能滿足我們許多需要,達到一定的生活品質。對我而言,消費是非常中性的行為,如何合乎中道地好好消費,才是關鍵。

最近一次失控消費

回想起自己最近一次失控亂花錢,不是生活得春風得意,也不是富足有餘,而是我感到「累壞了」。
當時因為不懂拒絕,讓自己硬是接下又急又趕的人情案,加上原本全職的工作,有將近半個月,我天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要整合多方的資料,連午休都在一手三明治,一手修改文件中渡過。
除了好好睡個覺,我只想買東西犒賞自己!什麼需要跟想要,通通都變成「就是要」!即使工資尚未入袋,我已從街頭買到街尾,從前再三評估的單品,通通一口氣帶回,不到三天,我就買下三件不同花色的洋裝、一個側背包、一件襯衫、一件T恤……
怎麼會?
怎麼不會?Come on~我那麼累。
那麼累賺來的錢,不拿來對自己好,要來拿對誰好?!
所以,三件洋裝都喜歡,就算平常上班很少穿;包包容量有點大,硬是覺得剛剛好,至於襯衫超過預算……剛說我都累成這樣了,可以幫自己買件好一點的吧!
開外掛式的消費行徑,持續到我回到正常工作量,生活節奏也慢下後,掐指一算才發現,我爽爽快快地花掉快一半的工資,終於為我的人生增添好多「不適用」的物品,剛好再來一個一個斷捨離(咦?)
買買買,已經成了姊妹淘的日常?

高收入,所以高消費,還是高消費,所以需要高收入?

我身邊有幾位收入不錯的朋友,業績制的工作,使他們經常讓自己「再多做一點」,因為這一點,皮膚變差就買更好的保養品,體力變弱就刷下健身房,整年忙下來沒有存到什麼錢,房裡還有如山的物品,一樣一樣快過期,心裡卻未曾感到療癒。

用消費紓壓,到底有什麼問題?

太累,讓我們沒有時間盤點資源,更無力分辨重要與次要的差別。
因壓力而產生的消費,很難讓人心存感激。正因為我們很努力,一切的成果,都成為理所當然的回報。
然而,讓人心裡感到滿足的,卻是最老調的「凡事謝恩」。感恩像一種魔法,幫助我們回到最真實的狀態,有能力細看自己的擁有,在餘光中看見別人的缺乏。
在物質的需求上,我們可以買,能不能只買會珍藏的那一樣?
在細瑣的日常中,我們可以忙,能不能別累壞,再用消費紓壓?
------------------------------------------------------
我是章達,長大的諧音。
謝謝你發現我,歡迎你自在的逛逛,休息,或留下……一起簡單生活,好好長大。
長大學整理,在斷捨離中一步步認識自己,可以簡單,可以豐盛。 好好生活,是刻意的練習,總要開始,才會越來越容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章達學生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疫情起伏至今,你適應了嗎?是不是更多認識(暴躁、不耐煩、食慾大增的)自己啊?我也一樣,漸漸覺得有些辛苦,不難過週一來到,卻也不特別期待週末。日子變得,很扁平。 眼看連假將至,用一點點決心來找樂子。回想生活中,有什麼「可能」會讓我感到快樂的事,東拼西湊,好像也有點樣子呢!
如第一篇《整理,最難的就是開始整理》提到,我對收納一直很自信,且極少買收納品,而是善用盒子做分類整理,因此對我來說「鞋盒、鐵盒、精品盒、餅乾盒」,凡是「方型」都是我愛不釋手的收納幫手,但日積月累下,家中的盒子早就超越需求量,卻從未在我的清物清單中,甚至捨不得丟棄…….
台灣冬天冷得晚,衣物換季只是陸陸續續,12月眼看就要年底,突然有念頭挑戰「連續30天,一天清一物」,原先只想將清物變成日常的輕鬆小事。卻是越清,越認清自己…..在如此小規模的清物中,得到許多意外的收穫。 連續30天,我學到了什麼?6招輕鬆斷捨離
幾年前,終於決定搬離承租七年的住處,不整理倒還好,才開始打包裝箱,就在各個角落撈出一些「不曾相識」的物品:書籍、衣物、接近保存期限的乳液……盡是些用不上,甚至早就遺忘的物品。經歷這七年一次的大搬家,不得不說自己有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疫情起伏至今,你適應了嗎?是不是更多認識(暴躁、不耐煩、食慾大增的)自己啊?我也一樣,漸漸覺得有些辛苦,不難過週一來到,卻也不特別期待週末。日子變得,很扁平。 眼看連假將至,用一點點決心來找樂子。回想生活中,有什麼「可能」會讓我感到快樂的事,東拼西湊,好像也有點樣子呢!
如第一篇《整理,最難的就是開始整理》提到,我對收納一直很自信,且極少買收納品,而是善用盒子做分類整理,因此對我來說「鞋盒、鐵盒、精品盒、餅乾盒」,凡是「方型」都是我愛不釋手的收納幫手,但日積月累下,家中的盒子早就超越需求量,卻從未在我的清物清單中,甚至捨不得丟棄…….
台灣冬天冷得晚,衣物換季只是陸陸續續,12月眼看就要年底,突然有念頭挑戰「連續30天,一天清一物」,原先只想將清物變成日常的輕鬆小事。卻是越清,越認清自己…..在如此小規模的清物中,得到許多意外的收穫。 連續30天,我學到了什麼?6招輕鬆斷捨離
幾年前,終於決定搬離承租七年的住處,不整理倒還好,才開始打包裝箱,就在各個角落撈出一些「不曾相識」的物品:書籍、衣物、接近保存期限的乳液……盡是些用不上,甚至早就遺忘的物品。經歷這七年一次的大搬家,不得不說自己有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衝動消費的原因和個人經驗,包括購物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隨著網購的普及,人們面對衝動消費的誘惑日益增加,文章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消費者在購物前後評估自己的需求,並反思消費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開銷,匱乏感的意識容易使人總是感到錢不夠用,久而久之成為了吝嗇的人,對於錢總是斤斤計較或是一毛不拔。 豐足喜悅的祈禱與練習,可以使自己重新與光和愛連結,回到源頭意識到任何一切都是豐沛滿溢,於是我們的生活品質將會逐漸提升,顯化更多的金錢與富足的感受來到生活中。
Thumbnail
※早餐買了沒吃或吃到一半,先用咖啡墊胃 ※頭痛胃痛是家常便飯,吃止痛藥頻率跟B群有得比,賺的錢實質上很多都轉成診療費 ※不太敢拒絕別人,不希望讓他們失望,總是先回應沒問題,再默默自己想辦法 ※星期日總有無來由的焦慮 ※心裡頭常不自覺有一股悶,常用購物來發洩,不知不覺買不少東西,回頭一看大半都沒用過
Thumbnail
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透過網路購物所獲得的「片刻」舒壓,似乎也不算是個好方法。當隔個月看到卡費帳單上金額的那一瞬間,壓力又隨即上漲,莫名的恐懼再次浮現,腦海立刻閃過:「我要更努力工作、賺錢!」這樣其實只是惡性循環,並沒有改變任何事,對吧?所以告訴我們三個值得我們留意之處。
Thumbnail
壓力大時,心裡充滿買東買西的念頭。然而,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啟發我,學會斷捨離,享受心靈解脫。這篇文章分享我首次進行斷捨離的感受,體會到擁有的少才是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不要只是抱怨錢都留不住,其實是自己做了超出預算的花費。固然,安排去吃大餐與朋友聯繫感情並不是一件錯事,但如果超過預算,就算有百萬被動收入也是承擔不下來的。如此說來,是不是該改變而選擇不同的餐廳就好?又如果以為買一送一或是買千送百很划算,還是要回到去思
Thumbnail
有錢就快樂?辛苦賺錢弱勢都不花出去,就會累積空虛感,然而有時衝動購物下一直買東西,反而越買越不滿足。如何花錢持續買快樂? 重點是看你如何花費,或花在別人身上,有時慷慨才是真正的快樂。 (source:iStock) 認真花錢 花錢能買到的三種持久快樂 用錢去買時間自由的快樂 把錢花在別人的
Thumbnail
以往,上班時間總是塞得滿滿的,下班後已筋疲力盡,快速吃飯、照顧孩子、處理家事,睡覺時間就到了,天亮之後,再次重複同樣的一天。當時還覺得自己能力頗佳,能在有限時間裡處理好所有事情,今年換了工作之後,新公司不再像以往衝衝衝的步調,剛開始不甚習慣,現在慢慢發現
我一直不諱言自己是個很愛消費很愛買衣服的人,能隨意使用小錢是我對幸福的其中一種定義,所以常常不知不覺就過度消費,2023年開始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用錢了!當然也是因為全家一起出國了一趟留下許多卡債而開始醒悟...
Thumbnail
去年接近年末,楓哥覺得我們的伙食費太高了,每個月去超市刷的卡費都要一萬多,讓我想辦法省省錢。剛開始我覺得很困難,哥說可以少吃點肉。那可能好辦多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衝動消費的原因和個人經驗,包括購物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隨著網購的普及,人們面對衝動消費的誘惑日益增加,文章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消費者在購物前後評估自己的需求,並反思消費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開銷,匱乏感的意識容易使人總是感到錢不夠用,久而久之成為了吝嗇的人,對於錢總是斤斤計較或是一毛不拔。 豐足喜悅的祈禱與練習,可以使自己重新與光和愛連結,回到源頭意識到任何一切都是豐沛滿溢,於是我們的生活品質將會逐漸提升,顯化更多的金錢與富足的感受來到生活中。
Thumbnail
※早餐買了沒吃或吃到一半,先用咖啡墊胃 ※頭痛胃痛是家常便飯,吃止痛藥頻率跟B群有得比,賺的錢實質上很多都轉成診療費 ※不太敢拒絕別人,不希望讓他們失望,總是先回應沒問題,再默默自己想辦法 ※星期日總有無來由的焦慮 ※心裡頭常不自覺有一股悶,常用購物來發洩,不知不覺買不少東西,回頭一看大半都沒用過
Thumbnail
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透過網路購物所獲得的「片刻」舒壓,似乎也不算是個好方法。當隔個月看到卡費帳單上金額的那一瞬間,壓力又隨即上漲,莫名的恐懼再次浮現,腦海立刻閃過:「我要更努力工作、賺錢!」這樣其實只是惡性循環,並沒有改變任何事,對吧?所以告訴我們三個值得我們留意之處。
Thumbnail
壓力大時,心裡充滿買東買西的念頭。然而,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啟發我,學會斷捨離,享受心靈解脫。這篇文章分享我首次進行斷捨離的感受,體會到擁有的少才是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不要只是抱怨錢都留不住,其實是自己做了超出預算的花費。固然,安排去吃大餐與朋友聯繫感情並不是一件錯事,但如果超過預算,就算有百萬被動收入也是承擔不下來的。如此說來,是不是該改變而選擇不同的餐廳就好?又如果以為買一送一或是買千送百很划算,還是要回到去思
Thumbnail
有錢就快樂?辛苦賺錢弱勢都不花出去,就會累積空虛感,然而有時衝動購物下一直買東西,反而越買越不滿足。如何花錢持續買快樂? 重點是看你如何花費,或花在別人身上,有時慷慨才是真正的快樂。 (source:iStock) 認真花錢 花錢能買到的三種持久快樂 用錢去買時間自由的快樂 把錢花在別人的
Thumbnail
以往,上班時間總是塞得滿滿的,下班後已筋疲力盡,快速吃飯、照顧孩子、處理家事,睡覺時間就到了,天亮之後,再次重複同樣的一天。當時還覺得自己能力頗佳,能在有限時間裡處理好所有事情,今年換了工作之後,新公司不再像以往衝衝衝的步調,剛開始不甚習慣,現在慢慢發現
我一直不諱言自己是個很愛消費很愛買衣服的人,能隨意使用小錢是我對幸福的其中一種定義,所以常常不知不覺就過度消費,2023年開始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用錢了!當然也是因為全家一起出國了一趟留下許多卡債而開始醒悟...
Thumbnail
去年接近年末,楓哥覺得我們的伙食費太高了,每個月去超市刷的卡費都要一萬多,讓我想辦法省省錢。剛開始我覺得很困難,哥說可以少吃點肉。那可能好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