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面對恐懼,不按照它的指示就好了

前陣子,某重要長輩即將迎來耳順之年,我們在年初便開始討論壽禮,比起我的戰戰兢兢,W的隨性幾度讓我火大,無論是購買、包裝、寄送,就算我耳提面命時間的緊迫性,他都給我一種「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感覺。 幾次感受自己的怒意,總覺得疑惑,為何純粹的「心意」變成了「壓力」?是因為過程中一波三折嗎?好像也不是,比較像是一種深怕被認為辦事不力的「恐懼」。這個恐懼還有兩個不同的面向:一是因為無法掌控的感覺,二是因為害怕讓他人失望。
我在讀《當生命陷落時》時,曾抄下一段話提醒自己:「每次感覺很開心的時候,我們心裡想的一定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例如讚美、有所得、享樂、名聲。要是覺得不安,憤怒,厭煩,我們心裡的念頭和情緒很可能是繞著痛苦、失落、恥辱或譴責等等在打轉。
這些痛苦、失落、恥辱或譴責的情緒從何而來?瑞典心理學家Katarina Blom在她的TED演講中引用了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她指出大部分讓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刻,是因為和他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非工作上的成就。反之,如果我們覺得不安、憤怒、厭煩,通常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涉及的人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我的恐懼,很大一部分來自害怕在長輩心中「辦事利索」的形象,被「失望」取代。雖然認知到這層恐懼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卻總是來不及反應便落入自我造作的小劇場,想著會有怎樣的負評,更害怕這層想像成真後的「自我譴責」,即便事後有所覺察,似乎也無法讓我好受一點。
後來,我看到了諮商心理師周慕姿在《關係黑洞》裡的自白,發現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而應對的第一步便是從接納自己的情緒開始。成長過程中在這樣那樣的關係中碰壁,那些創傷會在生命中反覆觸發同樣的情緒和反應,每陷入一次,就越深化這樣的模式,最終無可自拔。
M.T EIGassier on Unsplash
所以最後,還是得回到「該如何面對恐懼」這樣一個課題。佩瑪.丘卓《當生命陷落時》裡講的一個故事或許可供參考:
以前有一個年輕的精神戰士。她的老師告訴她必須和恐懼決鬥,她卻不想這麼做。她覺得那似乎太好鬥,太嚇人,太不親善了。但是老師說她非做不可,接著便指示她方法。決鬥的那一天到了。她站在一邊,恐懼站在另一邊。她覺得自己很渺小,恐懼看起來卻巨大而猙獰。她站起來向恐懼走過去,三鞠躬之後說道:「我可以和你決鬥嗎?」恐懼說:「謝謝妳這麼尊重我,還問我能不能和你決鬥。」然後戰士問它說:「我如何才能打敗你?」恐懼說:「我的武器就是我講話的速度很快,我很快就能逼近你的臉。這樣你就會嚇破膽,我說什麼你就會做什麼。但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指示去做,我就沒有力量了。你可以聽我說話,也可以尊重我一點。甚至你會完全被我說服。但是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指示去做,我就沒有力量了。」於是,戰士便學會了擊敗恐懼之道。
看完這個故事,並不代表就不會再生氣、再陷入焦慮、或沒有恐懼,但至少了解到恐懼的招式是快速進逼的「喋喋不休」,欲強行說服你這個不好或那個不對,讓你相信自己是糟糕的。
我學到,只要內心有一個「真的是這樣嗎?」的信念,就可以拉長戰線,削弱它的戰鬥力,更希望,最終能像故事中的精神戰士一樣,擊敗恐懼!

📚推薦閱讀
當生命陷落時》(When Things Fall Apart: Heart Advice for Difficult Times)/佩瑪・丘卓(Pema Chödrön)/心靈工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