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3/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催婚

書友提及年節來臨,適齡未婚的她,難免面對親友寒暄似的催婚,讓她有點困擾。我忍不住留言,催婚喔,我可能會說,沒打算娶我的,就不必問了。
倒也不是故意找碴,只是開個小玩笑。節慶才遇到的長輩,往往愛問晚輩婚姻、子女、收入等等隱私以示關切,說穿了便是沒話找話。反正長輩隨便問問,晚輩禮尚往來,不妨信口回應,年節輕鬆一下,大家笑笑沒煩惱。
其實男性亦逃不過節慶時的長輩「關切」,只是或許比較不在意,感受就沒這麼強烈。近來網絡有句名言:「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雖然聽來有點無賴,但有時人際互動便是這樣,只要沒放在心上,即使對方心存惡意,自己也不至於太受傷。
年輕人普遍面對這般窘境,說不定根源於華人不擅長聊天,不熟的親友沒什麼話題交流,一旦遇上,大眼瞪小眼未免尷尬,於是長輩試圖打破僵局,最容易的選擇便是不假思索地問問生活瑣事。長輩總不會開口:「最近讀什麼書?」平日有閱讀習慣的華人,終究鳳毛麟角。
倒是不妨聊聊職業運動賽事,比方廣受本地人喜愛的足球,即使並非同一球隊的球迷,總有彼此都熟悉的球星打開話匣子,光是評點諸多球星表現,大家就能說的欲罷不能。然而這也有性別差異,女性喜歡足球的,確實少了一點。願意的話,當然可以和女性聊聊宮鬥劇,但亦有不愛看宮鬥劇的女子,無可如何。與不太熟識的親友順利聊天,實在不容易啊。長輩為了解決社交焦慮任意開口,與其要求他們改變,倒不如自己轉念,將諸多無禮的話題視為玩笑一場,輕鬆回擊,類似場合可能就比較容易忍受了。
我結婚時三十五歲,算是晚婚。幸而向來孤僻,原生家庭的人際往來亦少,沒遇過太多催婚。再說我後來因轉換工作不如意,苦於找不到適合且足以長久任職的工作,生計比婚姻更讓我煩惱,誰知倒是因緣際會結了婚。我不鼓勵別人結婚,卻也不至於鼓勵單身,婚姻猶如飲水,冷暖自知,自認沒資格提什麼建議。十多年婚姻的心得是,結婚一定要心甘情願。
以往的農業社會,農忙必須相互協助,家族是社會的基石,以致「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理所當然的真理,婚姻讓人人找到自己在社群的定位。如今工商業社會,上班不像種田,日常生活無須直接仰賴其他人協助,個人主義隨之興起,婚姻成了選擇而不是必然。
一己之力無法改變社會潮流,但集體意識卻很難迅速轉換,尤其工商業社會相關規範尚未深植人心,於是許多人仍沿用農業社會的價值觀作為生活指引,不免與更熟悉工商業社會脈動的年輕人冰炭不投。倘若個人依循個人的理念過日子,也不會是問題,問題在於部份長輩往往半認真地期盼晚輩「聽話」。無須忤逆長輩,然而晚輩如何「聽話」,巧妙各自不同,多學幾招不太失禮的回嘴,別讓自己太過委屈倒是真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