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聊聊13|當《遊戲設計的藝術》遇見教育:設計師創造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Hi 我是豆點城市的偉宏,好久以前我買了一本遊戲設計的參考書叫做《遊戲設計的藝術》,聽說是設計遊戲必看的一本書。但買來後卻都在忙研究教育相關的議題,沒有太多時間增進自己遊戲設計的能力。
最近我把它拿出來啦!這本高達 500 多頁的書,不唸還好,一唸發現不得了,真的不愧是被說必看的一本,主要內容雖然不是教你方法論,而是用許多層面去看待設計這件事,但讀到現在感覺自己的感官都被打開,會試著用許多角度去設計遊戲內容,雖然現在才剛起步,但我真心認為這本書能為我帶來許多效益。
因為這本書唸起來真的又厚又難,所以接下來我想要把每一個章節都寫成一篇文章,讓你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方式閱讀之外,也當作我的學習筆記。準備好了嗎?當《遊戲設計的藝術》遇見桌遊系列文章,就要開始囉!

■ 「遊戲設計師根本不在乎遊戲,它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人們為什麼會想玩遊戲?是為了想要玩遊戲「本身」,還是想要從遊戲身上獲得什麼呢?其實,我們玩遊戲最主要就是想要得到「遊戲」所帶來的「體驗」。我很喜歡玩小品遊戲,因為桌遊對我來說是一個「約朋友出來」、「放下手機」或「開心聊天講廢話」的理由。
對我來說,我玩遊戲就是想要得到遊戲所帶給我的體驗,而這個體驗就是「紓壓聊天」。想想看,平常你會約朋友出來聊聊自己的志向、經驗或夢想嗎(我這樣約可能約大半輩子都約不成)?所以,我就藉由和大家說
「各位!我們來玩一款叫做《侃侃而猜》的桌遊吧!」
假借玩桌遊的理由(他不分享他就輸定了XD),來讓大家願意聊這些平常無趣的事情。這是我對於桌遊的喜愛,那麼你也可以思考看看,平常喜歡玩什麼樣類型的桌遊呢?找出幾款後也不妨思考看看
「你想要從這款遊戲中,獲得什麼體驗?」
我剛剛都是從使用者,也就是玩家的角度來去談這件事。但會來看我寫的文章,就想必你可能是想要設計桌遊、想要把桌遊應用在教育上,或單純想來看看我(被揍)對吧?
所以,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今天你是桌遊設計師(你可能已經是了),你會想要用這款自己打造的桌遊,傳遞什麼體驗呢?」
我們先撇除這款桌遊所乘載的知識,或是我們常說的學習目標。你會希望孩子在遊戲中獲得什麼體驗,這將會影響你後續遊戲設計的整體方向。「了解合作的重要性」、「體驗當牛仔的自由」、「體驗當學生的感受(這你可能就不用設計,畢竟他們已經在玩實境版了。)」
「不要為了遊戲而設計遊戲,而是為了體驗而設計遊戲。」因為玩家就是為了這個體驗而玩你的遊戲,也就是他玩這款桌遊的理由。如果你和我一樣都是教育工作者,這個體驗你可以從孩子身上去觀察,進而設計出一套符合他們胃口的桌遊。在這邊也推薦給大家一個工具叫做「人物誌」。這對於設計體驗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喔!

■ 「觀察他人的反應,客觀剖析這些情感。」

在這邊討論的主要就是「桌遊測試」。其實反應或情感這種東西真的很主觀,每次我跟家人出門,只要稍微有點涼風吹過來,正當我閉上眼睛享受這充滿涼意與愜意的徐風吹來,就會聽到旁邊有個聲音:
「好冷啊!!偉宏你要不要加件外套!!」
然後我就會很淡定地回說不用,涼涼的很舒服。我會想要講這件事主要就是感受往往都是非常主觀且模糊的,因此尤其是在測試遊戲的時候,你除了要客觀地觀察這些反應與情感,也要去引導他們說出更具體的想法。
舉例來說,我常常在帶一些孩子設計桌遊,許多孩子在第一次玩完自己設計的桌遊後都會說「好無聊、爛遊戲、不想玩」這些話。這是屬於他們第一個最直觀的感受,我們不能說這樣不正確。但我們不是住在他腦袋裡的小精靈,當然沒有辦法完整理解這些話背後的意義。
你可以多用一些問題來引導他們,為什麼覺得無聊不想玩呢?是因為
  • 某張卡片效果太強,導致你覺得遊戲不公平嗎?
  • 遊戲流程非常混亂,導致你覺得遊戲難以上手嗎?
  • 遊戲整體過於單調,導致你覺得能思考的空間很少嗎?
其實有很多原因會造成一款遊戲變得單調無趣,但身為設計師的你,必須要從這些使用者的話語之中,挖掘背後的原因,進而去分門別類。相信我,將這些問題分類完畢之後,你會清楚地知道目前遊戲的問題大致上都發生在哪,這對於你後續在修改遊戲時,會非常有幫助!

■ 「設計桌遊之前,先思考遊戲的精髓體驗。」

喔耶!來到我目前在這本書之中,閱讀到最有趣也受益最多的內容了。先前我們一直提及「體驗」,但是如果一款遊戲伴隨著過多體驗,這不僅會讓遊戲變得非常混亂之外,更是會讓玩家直接把桌遊蓋上盒子去做其他事情。
精髓體驗指的是,這款遊戲最重要的目標,想要帶給玩家最重要的體驗。
想想看,如果一款遊戲要帶給你的體驗是「你要在學校當好一位會讀書的好學生,同時又要會運動,而且在災難降臨時你要換上裝備去擊退入侵的外星人。」這會讓玩家在遊戲過程中,非常難以去思考接下來的策略,甚至會讓遊戲複雜度大幅提升。如果你想要設計的是給孩子玩的教育桌遊,那就更不應該這樣設計。
這本書的作者傑西 · 謝爾提到一個我很喜歡的例子,他說精髓體驗做得不錯的其中一個遊戲叫做「Wii Sports」。想起「Wii Sports」這款遊戲,就想到以前揮著手把來打棒球,我真的超級喜歡這款遊戲。製作團隊當時在思考,Wii 這個主機最重要且最特別的,就是「揮舞遊戲控制器」。所以在設計棒球遊戲的時候,他們就集中精力做好這個部分,也就是「揮棒」。
把揮棒的精髓找出來,他們把像是九局賽制、盜壘等等比較相對不重要的機制拔除,就只著重在「揮舞遊戲控制器」,也就是揮棒與投球這些與主機有極度相關的遊戲設計。這樣的創舉讓玩家把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 —「揮舞遊戲控制器」。
這是電子遊戲的設計,那麼桌遊呢?我拿自己在設計一些教育桌遊來分享,比如我在設計一款數學桌遊,其中我最想要讓桌遊承載「四則運算」的知識內容。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四則運算最難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他常常可以打垮一堆孩子呢?是複雜的運算式、運算的數值過大、乘法運算能力、除法運算能力、加法運算能力還是減法運算能力呢?當然你會認為這些原因都有可能,但最重要的是「先乘除後加減」的辨別(這是我自己主觀的想法,你當然可以自己決定是別的原因)。
因此,我就會把這款四則運算桌遊著重在於「先乘除後加減」這件事。這會讓我的遊戲複雜度不會過高,而且對於教授者來說,我也更好去推廣讓更多老師熟悉這套作品,進而應用在自己的課堂上。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我都會分享這本書的內容以及我個人主觀的想法,同樣會用這樣的形式來呈現。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如果喜歡的話,不妨給我一個愛心,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支持。甚至,你也可以幫我分享這篇文章,給任何你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如果你有其他問題或想法願意和我分享,也非常歡迎留言讓我知道喔!
那麼,我們下次見啦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0會員
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偉宏 Doone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次我想要為大家帶來的是《凸槌偵探》這款媒體識讀桌遊。有上過我的桌遊工作坊的夥伴,想必你應該會很眼熟吧?沒錯,這就是我們課堂上進行的活動,我要把它免費開源出來囉!
二月即將推出一款「媒體素養」的教育微桌遊,如果你想要以上任何一種資源的話,都歡迎來嘖嘖平台上訂閱《桌遊快餐車》用一杯咖啡的錢,支持我的同時,也可以獲得以上學習資源喔!
今天要聊的內容,一樣是想要帶大家從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出發,到各個遊戲機制,看看究竟有哪些遊戲機制,可以培養孩子們對應的溝通互動素養能力。
Hello大家,新的一年你為自己設定什麼全新的目標呢?我的話希望除了繼續帶老師們設計桌遊外,我想要回過頭來設計以素養為導向的桌遊,希望帶給現場老師們一些有趣的教具。對於素養怎麼教,你有甚麼想法呢?也許,桌遊可以扮演一個非常好的角色喔!
我們今天談到教育桌遊的發展,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設計教育桌遊時的四大問題,其中我這篇就著重在這點就好: 簡單來說,就是遊戲究竟是被設計來做同一件事情,或有其他更有效的用途呢?這邊要與大家聊到的是,一款桌遊的設計或者是被應用到教學現場上的時候,它的定位會是在哪裡呢?
嗨!我是偉宏,最近忙著準備《我的第一套桌遊設計書2:桌遊藍圖卡》的募資,正在努力地推廣事前問卷,真的是有點累呀!不過,這學期的部分也快要結束了,好想要趕快過年放假呀!
這次我想要為大家帶來的是《凸槌偵探》這款媒體識讀桌遊。有上過我的桌遊工作坊的夥伴,想必你應該會很眼熟吧?沒錯,這就是我們課堂上進行的活動,我要把它免費開源出來囉!
二月即將推出一款「媒體素養」的教育微桌遊,如果你想要以上任何一種資源的話,都歡迎來嘖嘖平台上訂閱《桌遊快餐車》用一杯咖啡的錢,支持我的同時,也可以獲得以上學習資源喔!
今天要聊的內容,一樣是想要帶大家從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出發,到各個遊戲機制,看看究竟有哪些遊戲機制,可以培養孩子們對應的溝通互動素養能力。
Hello大家,新的一年你為自己設定什麼全新的目標呢?我的話希望除了繼續帶老師們設計桌遊外,我想要回過頭來設計以素養為導向的桌遊,希望帶給現場老師們一些有趣的教具。對於素養怎麼教,你有甚麼想法呢?也許,桌遊可以扮演一個非常好的角色喔!
我們今天談到教育桌遊的發展,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設計教育桌遊時的四大問題,其中我這篇就著重在這點就好: 簡單來說,就是遊戲究竟是被設計來做同一件事情,或有其他更有效的用途呢?這邊要與大家聊到的是,一款桌遊的設計或者是被應用到教學現場上的時候,它的定位會是在哪裡呢?
嗨!我是偉宏,最近忙著準備《我的第一套桌遊設計書2:桌遊藍圖卡》的募資,正在努力地推廣事前問卷,真的是有點累呀!不過,這學期的部分也快要結束了,好想要趕快過年放假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一、了解思維 二、大量體驗 三、拆解架構 四、找出樂趣
Thumbnail
把人生比喻成一場遊戲,這是我一直以來都會做的事情,後來看到了一部YouTube影片,影片作者詳細地把人生比擬成遊戲,邀請大家一起成為自己的「遊戲設計師」與玩家。 如果在人生這場遊戲裡,會止不住地拖延,這可能不是我們的問題,而是遊戲設計得不夠好玩。 等等,但也別急著歸咎於誰,因為空洞的遊戲大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高中時期對於單機遊戲的熱愛,以及在成長過程中,對遊戲玩法的不同領悟。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不同年齡與人生階段對遊戲的玩法,反映出對生活態度的轉變。
Thumbnail
我在讀小學時就很喜歡玩圖板類的桌上遊戲(以下簡稱「桌遊」),甚至還曾製作了幾款自己設計的桌遊與朋友同樂。然而直到五年前(2017年),我才因緣際會地在工作中臨危受命,負責設計並出版一套叫作《UX in the Jungle》的桌遊教具,真正地實現了小學時就有的桌遊設計夢想。
Thumbnail
人生無處不賽局,人人都喜歡娛樂。課程拆解趣味遊戲觀念,翻轉思維框架、創造心流,推進行動力,打造最適合財富自由策略,當自己人生的CEO,贏得想要的未來,用遊戲的角度破關財富自由的底層邏輯,讓你玩轉致富,娛樂變現。 有鑑於知道到做到有一定的距離,所以設計這個遊戲讓大家知道怎樣要財富自由,帶
Thumbnail
2019年五月,我邀請了知名桌遊粉絲團「桌遊菜鳥」的團長 Peter Liao 試玩我設計的《UX in the Jungle》。沒想到幾個禮拜之後,我就在他的粉絲頁裡看到這篇貼文 — 《教育與桌遊的距離,是什麼?》,意外發現他給了我們這套教育遊戲及設計團隊相當不錯的評價...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一、了解思維 二、大量體驗 三、拆解架構 四、找出樂趣
Thumbnail
把人生比喻成一場遊戲,這是我一直以來都會做的事情,後來看到了一部YouTube影片,影片作者詳細地把人生比擬成遊戲,邀請大家一起成為自己的「遊戲設計師」與玩家。 如果在人生這場遊戲裡,會止不住地拖延,這可能不是我們的問題,而是遊戲設計得不夠好玩。 等等,但也別急著歸咎於誰,因為空洞的遊戲大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高中時期對於單機遊戲的熱愛,以及在成長過程中,對遊戲玩法的不同領悟。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不同年齡與人生階段對遊戲的玩法,反映出對生活態度的轉變。
Thumbnail
我在讀小學時就很喜歡玩圖板類的桌上遊戲(以下簡稱「桌遊」),甚至還曾製作了幾款自己設計的桌遊與朋友同樂。然而直到五年前(2017年),我才因緣際會地在工作中臨危受命,負責設計並出版一套叫作《UX in the Jungle》的桌遊教具,真正地實現了小學時就有的桌遊設計夢想。
Thumbnail
人生無處不賽局,人人都喜歡娛樂。課程拆解趣味遊戲觀念,翻轉思維框架、創造心流,推進行動力,打造最適合財富自由策略,當自己人生的CEO,贏得想要的未來,用遊戲的角度破關財富自由的底層邏輯,讓你玩轉致富,娛樂變現。 有鑑於知道到做到有一定的距離,所以設計這個遊戲讓大家知道怎樣要財富自由,帶
Thumbnail
2019年五月,我邀請了知名桌遊粉絲團「桌遊菜鳥」的團長 Peter Liao 試玩我設計的《UX in the Jungle》。沒想到幾個禮拜之後,我就在他的粉絲頁裡看到這篇貼文 — 《教育與桌遊的距離,是什麼?》,意外發現他給了我們這套教育遊戲及設計團隊相當不錯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