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似乎成為了大眾對於媽媽的既定印象!?
.
然而,這似乎演變成,一位母親只能以「成為一個好媽媽」為最終目標?
也就是,當一個女性有了孩子之後,應該全心全意為家庭與孩子,才能符合這句歌詞背後的種種含義?
.
作者在此書中,以關於女性情感連結作為一切的開端,接著一步一步地深入探討,一位女性在身為「女兒」的生長歷程,到女兒有天也成為了「母親」。
.
這中間,經歷著身為女兒時的匱乏;也就是,我們終究要面臨「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無法永遠在媽媽的庇護之下。
.
當然,有些母女關係,可能正發生著這樣的情景:媽媽或女兒,都還難以放手,彼此都還處在「共生」的階段。
.
其中,我們要承受的,是「心裡擠帶」的剪斷,開始學習對方不會再依著自己的想法走,甚至開始意識到兩個人是有各自的情感,而無須再為對方的感受負責。
但,這終究是一條難走且負載著失落的歷程。這也是作者在書裡有詳盡提到的情感轉折。
.
此外,在我個人實際與來談者的會談經驗中,有時會很清楚的看見,母女之間處在「競爭」的關係;也就是,有的媽媽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與女兒爭奪著些什麼,而身為女兒,為了回應與維持家裡的平衡,以致於需要去做些什麼。
.
如同書裡的某個章節所提到的:「母親是真心希望女兒幸福的嗎?」
以實際生活為例,當母親看著丈夫為女兒付出一切,女兒享有著這些資源而快樂的表情時,母親突然說了一句:「我可不像妳有這麼好的爸爸…」
.
這時,女兒的心裡與腦袋,會如何解釋母親的這句話?
.
然而,必須澄清的是,並非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
而是我們有一個空間可以來想想:「是發生了什麼事,讓母親說出了這句話?」
關於這件事,作者在這本書裡,說出了很多被埋藏在底下的思緒。
.
但是,從上面的這些觀點來看,似乎只有媽媽才會做這些事?
其實不然,作者也從女兒的角度,來敘述出,有時女兒對媽媽複雜的心情,比如為了成長為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之前,女兒要如何面對媽媽的各種「關愛」?
.
即便如此,母性,仍舊懷有著人性裡難以超越的光輝。
像是懷胎十月所經歷的種種苦痛,生下孩子後的勞心勞力,以及擔心著孩子們是否可以健康長大…等等等等。
這些都是母性中,能夠感受到的一份純粹的愛。
.
但是,如果心裡有傷且已經難以前行的母親,該怎麼承擔起另一個人的生活呢?
作者以:
★先關愛自己、看見自己的傷
★以全然相信子女的姿態,陪伴著子女
★跳脫女性的身分,回到個人
★時常思考著自己的生活
★自己喜愛生活的方式生活
等等,讓子女看見:「原來這是一個人把自己過好的樣子!」
.
只需要這樣子,便能夠讓子女意識到:「母親,是個獨立且又讓人感到安心的存在」。
而這份意識,可以回到子女身上,引導自己該怎麼生活。
.
如果,您正在為如何成為一位好的母親而苦惱,或許我們可以有別的角度來想想這件事:如何成為一位「夠好」的母親就好?
.
如同作者送給讀者的:「細看方知美麗,久看才解可愛。」
.
這本書,或許可以讓我們在世俗框架之下,有更多思考自己的空間。
.
#悅知文化
#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約一年多前,Rose帶著一身深痕與生命那些發生的故事來到了我的面前。 . 一開始聽著Rose說著目前最困擾她的事,我感覺到她好像被重重的束縛給綁住了,動彈不得。 等到她回神來找我的時候,似乎已經是難以行動,只能咬著牙往前爬的時候了。 . 那雙充滿防備卻又透露著傷痕的眼眸,到現在,我都還記得。 .
這是《華燈初上》第三部的結局中,江翰對羅雨儂說的一句話。 . 即便看著相信愛情的羅雨儂,甚至也漸漸開始相信愛情的江翰,卻在真正願意相信之前,縮回了腳步,選擇離開這個早就默默在心裡刻劃下痕跡的羅雨儂。 . 這背後,可能發生了什麼? . . . . . . 因為,信任來得太早,江瀚還沒準備好! .
原本對於喪屍題材已有點麻痺的我,因著Netflix的排行而動了看看的念頭。 沒想到不拖泥帶水的緊湊,以及藉由殭屍為媒介,而將人性的每個細節鋪滿於各處;因著這兩點,默默完劇。 以下將直接以劇中人名進行描述 #用病毒比喻為霸凌的蔓延與無處可逃 「你不知道那個怪物正要殺了所有人嗎?」-警官回應 . .
一個家庭中的角色、功能在行之有年的狀態中,家庭成員之間會形成一種固定或習慣的互動模式;然而,當這樣行之有年的模式開始因著「另一個人」的加入而起變化時,便可能會讓原本在家裡固定擁有資源或權力的狀態產生波動。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好文分享
記得有次帶領悲傷輔導團體,有個成員在過程中問:「老師,悲傷到底什麼時候才算結束?」 我記得,當時先詢問了其他成員對這題的看法;其他成員紛紛搖頭,表示不知道,或是沒想法。 於是,我再問:「那你們什麼時候會感覺到自己的難過?或是覺得有悲傷的感覺?」 成員們一一地回應。 成員們再次一一地分享。
約一年多前,Rose帶著一身深痕與生命那些發生的故事來到了我的面前。 . 一開始聽著Rose說著目前最困擾她的事,我感覺到她好像被重重的束縛給綁住了,動彈不得。 等到她回神來找我的時候,似乎已經是難以行動,只能咬著牙往前爬的時候了。 . 那雙充滿防備卻又透露著傷痕的眼眸,到現在,我都還記得。 .
這是《華燈初上》第三部的結局中,江翰對羅雨儂說的一句話。 . 即便看著相信愛情的羅雨儂,甚至也漸漸開始相信愛情的江翰,卻在真正願意相信之前,縮回了腳步,選擇離開這個早就默默在心裡刻劃下痕跡的羅雨儂。 . 這背後,可能發生了什麼? . . . . . . 因為,信任來得太早,江瀚還沒準備好! .
原本對於喪屍題材已有點麻痺的我,因著Netflix的排行而動了看看的念頭。 沒想到不拖泥帶水的緊湊,以及藉由殭屍為媒介,而將人性的每個細節鋪滿於各處;因著這兩點,默默完劇。 以下將直接以劇中人名進行描述 #用病毒比喻為霸凌的蔓延與無處可逃 「你不知道那個怪物正要殺了所有人嗎?」-警官回應 . .
一個家庭中的角色、功能在行之有年的狀態中,家庭成員之間會形成一種固定或習慣的互動模式;然而,當這樣行之有年的模式開始因著「另一個人」的加入而起變化時,便可能會讓原本在家裡固定擁有資源或權力的狀態產生波動。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好文分享
記得有次帶領悲傷輔導團體,有個成員在過程中問:「老師,悲傷到底什麼時候才算結束?」 我記得,當時先詢問了其他成員對這題的看法;其他成員紛紛搖頭,表示不知道,或是沒想法。 於是,我再問:「那你們什麼時候會感覺到自己的難過?或是覺得有悲傷的感覺?」 成員們一一地回應。 成員們再次一一地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母親節剛過,在此仍然用力的祝福天下的母親都happy❤️‼️ 昨天一定很多母親們收到孩子和家人各種謝意的表達,而所有的母親,最大的喜悅無非就是孩子和家人都能健康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世上每一個「母親」,除了這個身分之外,也都是一個獨立的女人,家庭帶來的往往牽絆很深,常常讓個人的角色愈來愈淡化、或是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希望媽媽就像愛孩子一樣,能把自己放在世界的第一位來疼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母親節剛過,在此仍然用力的祝福天下的母親都happy❤️‼️ 昨天一定很多母親們收到孩子和家人各種謝意的表達,而所有的母親,最大的喜悅無非就是孩子和家人都能健康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世上每一個「母親」,除了這個身分之外,也都是一個獨立的女人,家庭帶來的往往牽絆很深,常常讓個人的角色愈來愈淡化、或是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希望媽媽就像愛孩子一樣,能把自己放在世界的第一位來疼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