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06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硬體)產品經理一二三 (認證/驗廠/品管)

網路上你可以看到非常多關於「產品經理」的分享,但是大部分都是圍繞在對消費者(toC)的產品,很少有B2B的相關分享,所以我打算推出一系列文章,涵蓋市場、行銷、設計、產品、專案、採購、生產、品管、物流。因為B2B有極強的行業特性,不可能一體適用,但至少比起那些告訴你「用數據驅動」或是「在通路蹲點」,這一系列文章應該相較之下更具有參考價值。接下來我會告訴你,每個部門具體做些甚麼,要避開哪些坑,還有一些國外比較先進的方法論。
因為我在產品部門最久,文章就以比較熱門的「產品經理」開始。
這一篇我會先談品質相關,跟開發比起來,好像聽起來挺無聊,沒有成就感,卻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為身為B2B產業的產品經理,你不會一天到晚做市調,你的對手基本上就那幾家,低頭不見抬頭見,甚至有些老闆之間都還挺熟的,都會互通有無,你也不會經常全身心投入開發新產品,更沒有那麼多的競品分析,每天圍繞你的待辦事項,很大一部分是有關品質問題,所以我決定先聊這一部份。
下一篇我們再說產品開發,可能會跟專案管理放在一起講。

品質顧好,比開發新品更重要
嚴重的品質問題,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退貨,某些產品可能被通報,幾年內都無法在歐盟銷售。也有可能在客戶的供應商評級中被降等,最嚴重被剔除合格供應商(Approved Vendor List)之外,無法再繼續供貨,有些甚至涉及法律訴訟,賺了幾年的錢,可能都不夠一個案子賠。
任何的產品開發,不是從認識消費者開始,而是從認識法規開始。
安規的制定,基本上都以保護消費者為出發點,所以認識安規,不單只是閱讀文字敘述,還須思考每項規定背後的精神。
在B2B的行業中,認證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你需要的認證有三種不同層級,首先是公司層面,最常聽到的過 ISO 9001 品質管理標準系統,一般會跟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綁在一起拿,坊間有很多顧問公司可以協助你,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資質,要通過並不困難,若沒有這些認證,你可能連報價的資格都沒有;而我待過的公司,除了上述品質管理系統,還需要通過更嚴格的 IATF 16949 汽車品質管理。這些認證,建議找國際知名的像是德國萊茵TÜV集團 (TÜV Rheinland) 或是瑞士通用驗證集團(SGS)等等。另外有些國家有特別規定,例如要賣到俄羅斯,強制要求通過GOST認證。
你以為按規定辦事就能通過? 驗廠驗貨的水很深
除了認證公司會來驗廠,一些較大的客戶,在正式供貨前,也會派採購或品質工程師(SQE)進行驗廠,尤其是品質工程師特別難搞。驗廠這種事,有很強的主觀性,我舉個例子,同樣的一件問題,如果對方偏向你,可以在報告上說:「都看過了,基本上沒甚麼問題,幾個小地方再改善一下就好」,如果特意要刁難你,也可以說成:「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怎麼敢把重要訂單給它們」。你看其實這兩句說的是同一件事實,只是用不同方向表達,就能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這些來驗廠的怎麼能不好好款待。
你可能有個疑問,驗廠為什麼是產品部出面?
因為來驗廠的大多數具備工程背景,業務這一方面相對較弱,所以可能陪採購聊天,由產品部應付品質工程師。而且在我當時任職的公司,某個產品分配到哪一間工廠生產,產品部有較大話語權,當然必須對自己的決策負責,而且在接到驗廠通知前,都會先行前往工廠,對外統一口徑,並對不足之處先行要求改善。

工廠驗廠
驗廠會看的,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面向 (工廠管理,我會另外開一篇)
  • 研發:配置多少工程師,是否具備自主開發能力,面談中生產方要能清楚說明產品的核心零件及核心工藝。
  • 生產:先巡視廠內有哪些生產設備,產能多少,是否有清楚作業指導書,工人是否正確配戴防護裝備(護目鏡、耳罩等),化學品的放置,消防設備及急救箱等。
  • 品管(或叫質檢):是否確實做到入料檢驗(IQC),巡檢(IPQC),以及終檢(OQC),調閱測量儀器的內外校驗紀錄。有時甚至會要求默背測試項目及要求。
  • 業務(或叫銷售):主要詢問廠內生產哪些產品類別,內外銷比例,銷售到那些國家,是否有參考客戶。

產品認證
在歐盟地區銷售,經常需要CE認證,有些產品可以採取自我宣告,有些則必須由具備Notified Body的機構簽發。如果你只是需要一張證書,又不想花太多錢,那可以找一些設立在歐盟小國的認證機構,價格會便宜很多。那通過認證的是不是真的品質上比較有保障,以我的經驗,答案是「不一定」。因為要送測的樣品,都是特別製作的,用料上肯定比較好,再請有經驗的老師傅組裝焊接,仔細的程度跟量產時追求極致效率,完全無法相比。
即便如此,還是難免會有不通過的時候。認證方一般不會直接出報告,而是先告知送驗方,哪項測試沒通過,判定標準為何。此時雙方會針對問題點,再次確認是產品問題,還是測試手法問題,再補送樣品重新測試。有些問題點,涉及到模具修改,認證機構也許可以接受僅修改設計圖紙即可,不用修模送樣。
這邊要特別提出的事,很多人可能只會注意結果是否通過,但是仔細看認證方出的報告,都載明「只對送測樣品負責」,這句話很有深意,意思就是如果工廠在量產時,沒按照樣品的原料跟工藝來做,出了問題皆與認證方無關。
認證費用根據產品不同雖然會有差異,但幾十萬跑不掉,這些費用一般都是由工廠負擔,而這些成本都是要分攤到後面出貨,如果訂單一直起不來,工廠很容易為了回收初期投入,像是模具費或是認證費,想辦法在用料上購買較便宜的次等料,各項規格量測起來,經常逼近下限,說不擔心是騙人的。那該怎麼辦呢? 我建議在產品開發,要跟工廠談清楚,模具費或認證費要如何分攤,不能把全部風險強押到工廠端。可行的作法包括:任何開發都一人一半,或是根據前一年度的訂單量,給予一定額度支持,工廠在每項開發,相關費用都會列清楚,但是額度內就不收費,至於超過的部分於年底結算一併收取。

產品驗貨
當工廠生產完畢,一般安排我們自己的驗貨員前往驗貨,但若是貨值不高,一趟過去機票人工不划算,可能就會請廠商自驗,出具報告,就算通過了。
產品生產到訂單量八成,工廠就可以通知我們的驗貨員,安排時間到場抽驗,若是通過就會出具驗貨報告給產品部留底,並告知業務及船務,可以安排貨運。如果發現問題,報告都會先押著,等總公司裁決,因為一旦發出來,開弓沒有回頭箭,勢必產品部要出手整治,雖然工廠沒做好受處罰,不管返工或是報廢也是應該,但很多事沒有這麼簡單。 例如:訂單量占工廠整體生意比重很低,把貨整批退了,廠方可能一怒之下決定不出貨了,如果客戶已經排好檔期要促銷,那我司交不出貨,可能要承擔罰款,甚至之後的合作機會,等於是兩頭空。因此任何的決策,都要考慮清楚退路。
在一個弱採購的公司,產品部掌握訂單落在誰家,同時也擁有能不能出貨的生殺大權。這樣的身份,工廠免不了會為了拉攏你,而給予一些好處。在某些國家或行業,這也是慣例。在初期,我經常心裡也有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的為難。 除了一些酒或茶葉或香菸,吃飯也是滿桌好料,甚至有聽過回到飯店,房間一打開,裡面已安排個裸女等著伺候。但是公司也明令禁止收取各種賄絡。對於這種情況,我只能給出一個建議,心中一定要有一把尺,做事也要有無法逾越的底線,才能做得長久。
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至於一些大客戶,也是會安排人員來驗貨。據傳,要進入驗貨部門,必須先繳付約台幣60萬左右的費用,但這只是入場券,要能出來驗廠/驗貨,還需要再繳付60萬元,所以每次的驗貨,免不了要給些紅包,這些紅包就是補貼他們為了得到資格所花出去的金錢。驗貨的紅包是有行情價的,一個40呎貨櫃多少錢,有發生過錢沒給到位(就是低於行情),結果硬是被挑了些毛病,大家心裡也明白,工廠也沒做任何整改,下一次人來了,把該給的錢補齊,整票貨也放行。 一般來驗貨,訂單量大的客戶,派司機去車站或機場接人,訂單量少的,就讓他們自己打車到工廠。有時候合作過幾次,對彼此已非常熟悉,在火車站碰到面,拿了紅包就直接搭車回去,壓根沒到工廠現場。之後把報告範本發過來,由驗貨員填入資料後回傳,對方再潤飾一下內容,就算驗貨通過。

飲人歡喜酒,受人甘願錢
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搞認證驗貨的,本質跟個吸血鬼一樣,最好離他們遠遠的。如果你抱持這種看法,我建議你看了下文再想想。
產品經理的職責,包括了解產業動態,競品分析,加上當時公司遷址,所以採購離職,而我暫時兼任尋源工作,也因為與驗貨這群人打好關係,幫了我不少忙。驗貨員一天的工作,7點多出門趕大巴或是火車,10點左右抵達工廠,如果工廠正有其他客戶在驗貨,就先等等,抽根菸。下午開始檢驗一般會花2個小時,但是發現問題,可能生產部立即安排整改,驗貨員就會先在現場等,4-5點左右再進行測試,若是通過就整理一下報告,再趕車回家經常已是11點多。
在工廠大部分的時間不是測試,而是等待。
驗貨員穿梭在各地工廠之間,而其中測試中心可以說是各種八卦的集散地。當人在極度無聊之下,抽上兩根菸,說些腥羶色笑話,很容易打成一片,就開始口無遮攔,如果留心,可以發現不少有用的信息。
包括誰跑去哪家驗廠,或是產線看到誰的產品正在生產,誰家正在研發什麼東西,誰家的貨整櫃被退回。或是我想要找某個產品,這些人可以告訴你大概產業鏈是在哪些城市,哪個品牌名聲還不錯,甚至有認識的就幫忙牽個線,生意就這麼成了。我跟很多人談過,你不要羨慕誰在什麼位置,拿了多少好處,重要的是創造了多少價值;如果你要求的,超過了你能創造的,那這條路肯定走不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