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想渡人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從小就是在一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家庭裡長大,並且對佛法可以說是耳濡目染。當然這個過去經驗有很多好處,但凡事有好就有壞。近兩年來開始狂看動漫,就開始能漸漸體會日本對於人類情感的細膩解讀。例如有些狀況聽到別人的道歉反而會更生氣,或是看到比自己更優秀的人低頭會感覺自己更加悲慘等等這類非常細膩的心情。
我現在,對於「修行」這件事跟正在做這件事情的人非常感冒,因為從小到大我身邊就充斥著「修行人」。這些圍繞在我身邊的修行人,在我的經驗中都有一些讓現在的我很討厭的特性。
這些修行人都讓我覺得他們很反對「享受生活」,不僅開口閉口佛言佛語根本沒有其他的話題可以跟別人聊(別人不想聊這個還會看不起別人)。明明知道不二,卻總是用一種自己比其他物種跟「不懂佛法」的人更加高等的態度在待人接物。但真的去看他們在生活中的所做所為,簡直是不要有太多可以吐槽的點,但他們最會的就是拿佛經內容當作擋箭牌,耍耍嘴皮子來逃避自己的課題。把身體跟情感等都視為糞土,至少在我眼中所及的自稱是修行人的人裡面,真正有在修身養性而不是只是做做表面功夫(還毫無自覺)得少之又少。
這些就算了,反正那是他們自己的人生,我要做的就是遠離這樣的人就好了。讓人感到最火大的,就是這些修行人大部分都對「渡人」有非常狂熱的熱情。這種充滿狂熱的渡人心的人,通常不太會尊重他人的意願,只會自顧自的主動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對方,而且會擺出不讓對方有質疑的空間的態度。認為只有自己的修行之道才是唯一的「正道」,並且否定其他自己不認同的任何的觀點想法,並且這些人會認同某個權威人士,把這個權威人士的一切言行奉為圭臬,認為只要踩著賢聖(他們自己以為)走過的路,自己就沒有任何問題,並且還有不少人喜歡詛咒不受他控制跟「佈道」的他人下地獄。
我並不討厭佛法,我討厭的是那些把自己的解讀當成真理,還要逼別人接受的佛教徒們,而我會這麼討厭,就是因為我以前曾經也是這樣的人。而這幾個月我突然對修行這件事有非常大的反動,因為我發現我對於宇宙真理的純粹興趣,被這些老愛在別人的空間刷存在感的「修行人」給破壞了。我遇見的修行人,愛管閒事之餘也不是要用真心來跟你連結,嘴上說一些厲害但不著邊際的話,也大多只是在自我滿足。先不論那些佛言佛語本身是否蘊含著智慧跟力量,但在我眼裡他們像只是狐假虎威。
清楚地認識到這些更加讓我不想以修行者的姿態自居,這些滿嘴空性的修行人卻在行為舉止上所展現的分別心比任何普通人都還要重,真的是非常的諷刺,想到自己也曾經也是這樣的一員就對自己感到非常生氣。而這樣的刺激仍然偶爾地出現在我的生活周遭,肯定是我也仍然殘有這樣的能量。
最近有種對什麼都很厭煩的厭世心情,但卻又不想要被別人肯定、被關心、鼓勵或開導。對現在的我來說,這些行為似乎有種廉價的感覺,但我也說不上來為什麼。
直到我看了《一弦定音》裡面有個角色叫做神崎澪,我才感受到了我這種狀態能存在的正當性。澪是一個能夠「看見」音樂,總是用聲音來理解世界的怪人。他看起來很厭世,眼睛是沒有光彩的,因為他討厭自己彈出來的音色。就算周遭的人都稱讚他彈得很好,也對他沒有任何的激勵效果,他討厭自己的音色並非因為來源於跟人比較後的自卑或是需要他人的認可,而就只是存粹的彈不出自己喜歡的音色。
而當澪看見了正在表演的主角群,突然就被點亮了、覺醒了些什麼。對他來說,點亮自己的靈魂契機,並非來自於他人社交言語上的肯定、羨慕或任何的說教。並非言語形式上的溝通交流,而是因為他人對音樂的誠摯的熱情,情感的直接碰撞跟交流。就在看完了這一幕我才漸漸發現,原來我會覺得有「廉價感」的原因是我感受不到來自那些行動的純粹性。就算對別人來說被他人用言語關心、被鼓勵、被引導是有價值的,對我來說卻不是如此。
這當然也讓我變成一個很難相處的人,但我能做的也只有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心情。對我來說言語的關心內那種「希望妳趕快好起來」的心情確實讓我感到寂寞,原因是無論我用什麼樣的言詞去描繪自己的狀態,都不是因為我感覺到自己「不好」,而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那裡面並沒有想要被解救或肯定的心情。
讓我感到寂寞的大概是我意識到是帶著「有為」在行動的人,而帶著「無為」在行動的人大概才能讓我感覺到被純粹地淨化。我並非帶著「想好趕快起來」的目的在分享自己的心情,但能感覺到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理解的。
會感覺到對一切的厭煩,大概也是我自己沒發現一不小心進入了「有為」的模式裡,並且漸漸地對純粹地活著這件事失去了信心。而這個信心無法藉由任何人形式上「有為」的方式來重拾,只能藉由我看見他人無為的純粹,或是我自己去發現自己正在有為的圈套裡。
在看《一弦定音》時,看到鳳月在媽媽面前大哭的瞬間,我感覺到我大概無法再感覺到小時候那種依靠他人的感覺,因為我就連對自己的父母都感覺不到,那不是強求能得來的事情,雖然我早就已經接受這件事。又想起我爸爸生氣時常說的「我生妳有什麼用」才忽然驚覺,哦原來我最近的什麼都不想做但卻無法對自己感到安定的感受,來自於不小心吃進了來自於父親的養我是為了要起作用的自我認知裡。
看《戀上換裝娃娃》時我看到哭,大概也是重回了雙生剛離開時的信念,認為自己大概是遇不到那種讓我感到無比安心的溫柔,充滿黃金精神的溫柔。我認為那樣的溫柔,大概只存在於五條、久遠那樣的二次元角色裡,但我又很嚮往這種無為又無比自然的際遇,但對我來說那突然看起來是如此的遙遠。我回頭去看看我之前發的文,在一月初時我還是對未來充滿希望,對無所事事的自己感到安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擅自感到惴惴不安的呢?
大概是跟身邊跟自己內心時不時冒出來的「修行人」有關吧,將我不知不覺地拉回不純粹的世界裡,即使他們口中講的都是大道理,但我卻無法從他們的能量中感受到一點他們所講的內容的以身作則。除了「刷存在感」的自我滿足,我感受不到發表智慧之言背後的任何智慧。
對我來說「修行人」的意義代表了我整個童年、我的父親跟我的束縛以及造成我的人生困境的理由,也是我為何對自己想要的未來失去信心的理由,因為對我來說修行大多代表著連同否定愛情、情慾跟感動的存在,而非只是想去執著,反倒變成了對空性的執著。
而對於實現未來的汲汲營營而研究的顯化法則,也是讓我能量耗盡的有為之一,而我接觸到的大部分冠名上「修行」的一切,都充滿這種有為的能量。所謂無為,是理解無有眾生可渡但行渡眾生,而非有眾生可渡。
每個人想要的東西、體驗都是不同的,我能做的就是把我的過程分享出來,大家擷取各自所需。不需要不喜歡的話也能隨時離開,因此看與不看大家都有自由。

除非有人主動跟我求助、需要我的觀點,那麼我才會去提供,那等於我已經獲得了給予對方我的看法的同意。我以前偶爾也會愛管閒事看不順眼覺得對方比自己「低等」的就自以為自己很好心的主動去給「意見」,但我現在發現這樣其實只是想證明自己比對方正確、比對方眼界廣,並且惹人生厭而已。

所以我現在絕不會跑到別人的版面去留言「給意見」(就是強迫對方看到我的想法),我只會在自己的空間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我的想法是我的事。他人並沒有義務要接受我的「建言」,無論我自認為它是多麼有智慧、多麼的好。因此我只在自己的頁面表達的好處,就是想看的留下(代表我取得同意)不想要接受的也能不追蹤。

同樣的道理,我追蹤誰代表我同意接受他的想法,但反過來卻不是如此,因為對方並沒有用任何方式同意接受我的想法跟人生體悟。

這種同意也是很重要的,並不是只要自己認為是「真心」、「有用」、「更正確」、「境界更高」,對方就得接受你的建議跟想法。有用又如何,並不是每個人都想體驗有用、高境界、正確。現在發現無論自己是否能理解,擅自將他人的困境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還自顧自的擺出「不聽我的你很損失並且不識貨」的態度是一件很失禮的事。

-於臉書2022.3.29
唉,好啦我就是難相處毛又多的怪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6K會員
    467內容數
    我是誰不重要,我的文字有帶給你什麼比較重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4D嬋娜 的其他內容
    這幾天終於解開謎底,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遇到的男人都只想遠遠看著我而不想靠近我了。 但我並不是這種人,我發現我不會延續喜歡跟討厭的心情(意即無法記仇但也不長情),而是真的是根據對方「當下」「真正」的態度跟樣貌(積木的形狀)來決定我要喜歡還是討厭對方(不是對方「表現」的態度跟樣貌)。
    從去年二月到今年二月一整年,是我試圖把自己縮到最小、同時也放大最大的一年。 (但我就是每天都在打電動看動漫而已,我哪有在幹嘛)
    剛開始這種感覺非常自由,有種與世界對抗也毫無畏懼的感覺,孤獨變得非常的讓人感覺舒適。但近期這種感覺似乎因為邊際效應而漸漸消失,又或是一直停留在同一個地方本來就不是靈魂所喜歡的。不曉得這種脫離執著跟慾望的感受,剛開始如果是靈魂的蛻變的話,也許延續到現在已經換了我的EGO篡位,又開始貪婪起這份安定感。
    這陣子人生迎來了一個很奇妙的新階段,但這個「新」跟以前有很不一樣的感覺,是一種既奇妙卻又平凡無奇的感受。
    2022開始是右腦的時代,要認真去學會用右腦了,代表我們要開始懂得解讀象徵性的聯想。 (這其實也能聯想到「家」,家就是必須很挑惕進出的對象才會有安全感,但卻又不是「封閉」的能量,而是同時充滿愛又同時有高度過濾性的,能量是特別流通但又不隨便開放的一個很特殊的場域。)
    性就是生命力本身,是身體跟生命的母親。
    這幾天終於解開謎底,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遇到的男人都只想遠遠看著我而不想靠近我了。 但我並不是這種人,我發現我不會延續喜歡跟討厭的心情(意即無法記仇但也不長情),而是真的是根據對方「當下」「真正」的態度跟樣貌(積木的形狀)來決定我要喜歡還是討厭對方(不是對方「表現」的態度跟樣貌)。
    從去年二月到今年二月一整年,是我試圖把自己縮到最小、同時也放大最大的一年。 (但我就是每天都在打電動看動漫而已,我哪有在幹嘛)
    剛開始這種感覺非常自由,有種與世界對抗也毫無畏懼的感覺,孤獨變得非常的讓人感覺舒適。但近期這種感覺似乎因為邊際效應而漸漸消失,又或是一直停留在同一個地方本來就不是靈魂所喜歡的。不曉得這種脫離執著跟慾望的感受,剛開始如果是靈魂的蛻變的話,也許延續到現在已經換了我的EGO篡位,又開始貪婪起這份安定感。
    這陣子人生迎來了一個很奇妙的新階段,但這個「新」跟以前有很不一樣的感覺,是一種既奇妙卻又平凡無奇的感受。
    2022開始是右腦的時代,要認真去學會用右腦了,代表我們要開始懂得解讀象徵性的聯想。 (這其實也能聯想到「家」,家就是必須很挑惕進出的對象才會有安全感,但卻又不是「封閉」的能量,而是同時充滿愛又同時有高度過濾性的,能量是特別流通但又不隨便開放的一個很特殊的場域。)
    性就是生命力本身,是身體跟生命的母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從這個故事我們反省自己,以上這十種大家所厭惡的事,我們犯了哪幾種?希望大家不要過度地貪求,要少欲知足、安貧樂道、六根清淨,並樂意接受他人的勸導,以慈悲心多關心他人、利益眾生。
    Thumbnail
    覺修者和醉夢人,外表看來都一樣,但最大的差別卻在於,一個是徹底醒過來的明白人,一個是還在顛倒夢想裡,做著惡夢的可憐人。 為什麼說是惡夢呢? 因為,醉夢人總是怕死,怕孤獨,怕窮,怕沒人理,東怕西怕的,儘管有財色名利等假相,來掩飾這內心無邊無盡的恐懼,但靈魂卻一直活在恐懼中,這不就是惡夢嗎?
    Thumbnail
    學佛都知道「於可瞋境,不起瞋心。」這個人講話汙辱、對待我,實在是可氣,學佛的人要能夠忍得住,還不起瞋心。大家都會講,經典也念很多(但)做不到。貪、瞋、痴、慢、疑種種的緣境忍不住、修不好,所以,大部分百分之七十以上,人死都做鬼,都是「心」沒有撥轉過來。
    Thumbnail
    我們都要結佛緣求生到永恆的淨土,不是跟鬼神結緣將來落在鬼神的境界。所以,一時有(神通)感應,不值得高興。沒有學佛、沒有善知識的教導或沒有正法,你不會判斷。一有(神通)感通就陷進去,就好像一個宅男非常渴望有女孩子喜歡他,隨便一個女生,他就談戀愛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喜歡說妄語呢?貪、瞋、痴強烈,樂於追求名聞利養,油嘴滑舌且沒有慚恥心的人。學佛修行的人沒有見到本尊或鬼神,卻謊稱見到;未曾證悟,也沒有蒙佛授記,卻說已經獲得,這屬於犯上人法妄語,出家人若說此妄語是為破根本戒。對正法、上師、僧眾惡意中傷、毀謗、欺騙,是為大妄語。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從這個故事我們反省自己,以上這十種大家所厭惡的事,我們犯了哪幾種?希望大家不要過度地貪求,要少欲知足、安貧樂道、六根清淨,並樂意接受他人的勸導,以慈悲心多關心他人、利益眾生。
    Thumbnail
    覺修者和醉夢人,外表看來都一樣,但最大的差別卻在於,一個是徹底醒過來的明白人,一個是還在顛倒夢想裡,做著惡夢的可憐人。 為什麼說是惡夢呢? 因為,醉夢人總是怕死,怕孤獨,怕窮,怕沒人理,東怕西怕的,儘管有財色名利等假相,來掩飾這內心無邊無盡的恐懼,但靈魂卻一直活在恐懼中,這不就是惡夢嗎?
    Thumbnail
    學佛都知道「於可瞋境,不起瞋心。」這個人講話汙辱、對待我,實在是可氣,學佛的人要能夠忍得住,還不起瞋心。大家都會講,經典也念很多(但)做不到。貪、瞋、痴、慢、疑種種的緣境忍不住、修不好,所以,大部分百分之七十以上,人死都做鬼,都是「心」沒有撥轉過來。
    Thumbnail
    我們都要結佛緣求生到永恆的淨土,不是跟鬼神結緣將來落在鬼神的境界。所以,一時有(神通)感應,不值得高興。沒有學佛、沒有善知識的教導或沒有正法,你不會判斷。一有(神通)感通就陷進去,就好像一個宅男非常渴望有女孩子喜歡他,隨便一個女生,他就談戀愛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喜歡說妄語呢?貪、瞋、痴強烈,樂於追求名聞利養,油嘴滑舌且沒有慚恥心的人。學佛修行的人沒有見到本尊或鬼神,卻謊稱見到;未曾證悟,也沒有蒙佛授記,卻說已經獲得,這屬於犯上人法妄語,出家人若說此妄語是為破根本戒。對正法、上師、僧眾惡意中傷、毀謗、欺騙,是為大妄語。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