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都市更新—改建的擔心與害怕】

    都更不想參加,危老整合不成,有人說政府應該要放寬容積率,有人說都是因為建商賺太多,更有人指責都是貪心的釘子戶……,其實歸根結柢就是有人不同意而已。
    明明住新房子是件開心的事,為什麼不同意?我們更需要關心的是不同意的原因。不同意肯定是心中有問題沒有被解決,不然就是需求沒有被滿足,當然有些心中問題與需求是來自於誤以為,以及把改建當樂透的錯誤期待。最無計可施的狀況是,屋主莫名地除了維持現況,其餘的甚麼都不想要,甚麼都不想要,甚麼都不想要,當然就免談了。
    就筆者洽談屋主的經驗,正常的屋主怕什麼?通常怕被騙、怕吃虧,怕這一生一次的決定所託非人;屋主擔心什麼?擔心品質不好,擔心分的比鄰居少,擔心房子蓋到一半建商落跑。整理了一下我所遇過的,不同意或談不攏的原因:
    1.對建築相關法規不了解:例如以為房子蓋高一點就可以皆大歡喜,或是公設比低一點室內就會增加,或是只上網查容積率不管都市計畫細部計畫內容。
    2.覺得建商賺太多:把附近大基地的開價拿來當成交價、營建成本用聽說的,碰過還停留在一坪六萬的。
    3.對建商不信任:擔心被騙,一視同仁地覺得建商就是賤商,來騙、來吸血賺錢的。
    4.想找知名大公司:因為不信任,所以覺得大公司比較有保障。但是大公司公司大,需要的管銷利潤,開出來的條件可能比較硬,而且通常要求一定的基地規模以上,才有承接的興趣,但基地一大,戶數變多,整合難度提高,就又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危老案通常基地小,想找大公司,難度極高。
    5.違法利益視為合法權益:例如一樓增建、頂樓加蓋。
    6.想獲取更大利益:不管是擔心分的比鄰居少或是想狠狠敲一筆,通常會以要求最後一個簽約的方式出現,當很多人都想當最後一個,案子就不會成了。
    7.道聽塗說的錯誤期待:例如聽人家台北的房子一間可以換三間。
    8.室內面積變少:特別是四、五樓的公寓,很有可能在屋主不另外出錢的狀況下,室內面積會縮水。
    9.實際生活所需:例如夫妻跟兩個小孩,需要三間房,分回來的面積只能規畫兩房,又不願意拿錢出來多買一些坪數。
    10.店面面積縮水:除非基地夠大,新建物因為要規劃門廳出入口以及車道出入口,加上建蔽率以及退縮的規定,一樓能用來做店面的面積通常會縮水嚴重。
    11.收租中不願損失租金:其實新房子蓋好一樣可以出租。
    12.剛裝潢好沒幾年:可以透過補貼,但關鍵是對於殘值的認定要有共識。
    13.剛買房還在背貸款:買賣看建物坪數,改建看土地持分,目前的交易方式常會造成要拿回原來的室內面積,變成還要再拿錢出來,加上原來的貸款,無法負擔。
    14.蓋好要繳管理費:變成新大樓,會有管理費。我只能說,騎腳踏車不必加油,您自己思考看看。
    15. 現在住好好的:不喜歡變動,或是年紀大了住習慣了。
    其實花點時間認真瞭解房子怎麼蓋,可以讓自己有基本的判斷能力,不至於那麼容易吃虧被騙;擔心所託非人、品質不夠好,找個懂得人把關,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困擾;擔心分的比別人少,公開透明是一招,找專業估價師也是一招,怕就怕有心人不願聽實話,只想要好處全部端,土地條件再好,禁不起一隻獅子一口咬。也可以多想想新房子的好處:
    1. 住得安全。
    2. 資產增值。
    3. 一次性解決水電管線老舊、漏水、壁癌的問題。
    4. 獲得容積獎勵租稅減免。
    5. 住新的房子,環境變好了,房子也變美了。
    6. 可以有電梯搭。
    7. 可以有停車位。
    8. 比起再去買一間房子,改建還是比較省。
    9. 樓板加厚隔音效果比較好。
    10. 可以設計無障礙空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都更不難, 希望每一篇小小的筆更, 能讓你擁有安全的家!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