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份成果報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月發表11篇文章,共計約20800字,順利達成向各位訂閱讀者的承諾:每月8~10篇文章、2萬字。
本月「觀看人次最多」的文章,果然不出所料是 <你很想問,但是精神科醫師不想回答的30個疑惑 Ch.2 ─ 如何選擇醫療院所?>。
雖然很感謝讀者的閱讀與支持,但還是希望其他內容也能得到大家的關注。畢竟,每篇文章都是結合了我多年工作經驗及人生體會,所產出的嘔心瀝血結晶啊!
本月「得到最多愛心」的文章則大出意料:<如何「靠自己」解決孤單?>。
因為這是靈光乍現、短時間內寫出來的,沒想到反而比深思熟慮、仔細琢磨後的文章受到更多肯定。看來在「讀者的偏好」與「作者的理想」間,仍有很大的拿捏空間啊!
4月初,一位在職場認識近20年的老朋友因病離世。他在專業領域的表現很突出,年紀也才大我兩歲,是標準的英年早逝。
其實,去年初我之所以毅然決定提早退休,投入一直以來夢想的創作生涯,過真正想過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正是2020年底得知他罹癌的消息。
人生雖然不短,但意外隨時可能降臨。在許多層面都被永久改變的後疫情時代,及早認清自己的定位,釐清自己最在乎的是甚麼,對每個人而言都很重要。

希望我的文章能帶給你一些省思、一些激盪,進而協助大家找到自己的方向,過好人生中的每一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2會員
973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本月發表12篇文章,共計約21000字,順利達成向各位訂閱讀者的承諾:每月8~10篇文章、2萬字。 本月觀看人次最多的文章是 <每天只要喝230cc啤酒,大腦就會萎縮老化>,同時也是加入方格子一年多以來最多觀看數的文章。「標題殺人」真是一點也沒錯,看來我還得再好好學習如何下標題啊!
世界越亂,心越要靜。 閱讀與寫作,是最能讓我安定、平靜的。
這部小說從2021/2/15上傳第1章到今天正好滿一年,以每週一章的節奏固定更新,目前最新章節是52章。為了方便管理,也為了接觸更多讀者,我決定將這部小說逐步「解封」,移到新建立的出版專題供免費閱讀。
雖然今天是除夕,但是亞斯人如我,對於生活中早已排定的事務還是會完成,因此照例在此向各位讀者報告本月創作成果。 本月發表12篇文章,共計約21000字,順利達成向各位訂閱讀者的承諾:每月8~10篇文章、2萬字。 至於本月最令我開心的事有兩件。
本月發表12篇文章,共計約20800字,順利達成向各位訂閱讀者的承諾:每月8~10篇文章、2萬字。 從今年2月底加入方格子至今,累積至本月已經發表超過20萬字。雖然只是一小步,卻也是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 感謝各位這一路的陪伴,讓我這將近一年來的退休生活過得更充實、更多采多姿。深深一鞠躬。
本月發表13篇文章,共計約20500字,順利達成向各位訂閱讀者的承諾:每月8~10篇文章、2萬字。 因緣際會之下,我開始投入「區塊鏈」的研究,並且受邀回之前服務的國泰醫院進行演講。 我相信它將會對人類社會產生難以估量的重大影響,因此會開始撰寫這方面的文章,陸續分享這些資訊讓讀者認識、瞭解
本月發表12篇文章,共計約21000字,順利達成向各位訂閱讀者的承諾:每月8~10篇文章、2萬字。 本月觀看人次最多的文章是 <每天只要喝230cc啤酒,大腦就會萎縮老化>,同時也是加入方格子一年多以來最多觀看數的文章。「標題殺人」真是一點也沒錯,看來我還得再好好學習如何下標題啊!
世界越亂,心越要靜。 閱讀與寫作,是最能讓我安定、平靜的。
這部小說從2021/2/15上傳第1章到今天正好滿一年,以每週一章的節奏固定更新,目前最新章節是52章。為了方便管理,也為了接觸更多讀者,我決定將這部小說逐步「解封」,移到新建立的出版專題供免費閱讀。
雖然今天是除夕,但是亞斯人如我,對於生活中早已排定的事務還是會完成,因此照例在此向各位讀者報告本月創作成果。 本月發表12篇文章,共計約21000字,順利達成向各位訂閱讀者的承諾:每月8~10篇文章、2萬字。 至於本月最令我開心的事有兩件。
本月發表12篇文章,共計約20800字,順利達成向各位訂閱讀者的承諾:每月8~10篇文章、2萬字。 從今年2月底加入方格子至今,累積至本月已經發表超過20萬字。雖然只是一小步,卻也是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 感謝各位這一路的陪伴,讓我這將近一年來的退休生活過得更充實、更多采多姿。深深一鞠躬。
本月發表13篇文章,共計約20500字,順利達成向各位訂閱讀者的承諾:每月8~10篇文章、2萬字。 因緣際會之下,我開始投入「區塊鏈」的研究,並且受邀回之前服務的國泰醫院進行演講。 我相信它將會對人類社會產生難以估量的重大影響,因此會開始撰寫這方面的文章,陸續分享這些資訊讓讀者認識、瞭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32歲罹患四期鼻癌的過來人經驗分享,治療過程中的挑戰和困惑,希望能幫助你提起勇氣走下去:)
Thumbnail
身心科工作多年,經歷三位親友意外離世。不要問為什麼,不要責怪自己;可以問什麼,學到什麼,追尋平靜與祝福,正視心理生病,尊重與祝福靈魂的選擇。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Thumbnail
一天中午,收到消息得知以前的同事因為生病住院了,於是決定約同事一起去探望他。 如果有一天能回到多年以前,我會不會有更好的建議可以給他呢?
02/14/2015 去醫院看了朋友。 他得了腦瘤。 去年中秋節時發現,開了兩次刀。 第二次開完後發現癌細胞已擴散,影嚮到呼吸。 當我接到電話時,電話那端,不知所措,慌亂的語氣。 說醫生發出病危通知。 我安慰著說,不要擔心,等會我們一起去看他。   三個朋友一起去看他。 這段期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Thumbnail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
10年前我發現自己的工作壽命平均四年就陣亡, 細究原因, 是因為第一年主管對我還不熟悉。 第二年, 已經知道此人很好用, 而且簡直驚為天人, 如獲至寶。 第三年, 則是工作量呈現飽和狀態。 第四年, 就是爆發期, 忍無可忍之下, 就只能打包走人。 當時的我, 已經40好幾, 想想再這樣下去, 我到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32歲罹患四期鼻癌的過來人經驗分享,治療過程中的挑戰和困惑,希望能幫助你提起勇氣走下去:)
Thumbnail
身心科工作多年,經歷三位親友意外離世。不要問為什麼,不要責怪自己;可以問什麼,學到什麼,追尋平靜與祝福,正視心理生病,尊重與祝福靈魂的選擇。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Thumbnail
一天中午,收到消息得知以前的同事因為生病住院了,於是決定約同事一起去探望他。 如果有一天能回到多年以前,我會不會有更好的建議可以給他呢?
02/14/2015 去醫院看了朋友。 他得了腦瘤。 去年中秋節時發現,開了兩次刀。 第二次開完後發現癌細胞已擴散,影嚮到呼吸。 當我接到電話時,電話那端,不知所措,慌亂的語氣。 說醫生發出病危通知。 我安慰著說,不要擔心,等會我們一起去看他。   三個朋友一起去看他。 這段期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Thumbnail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
10年前我發現自己的工作壽命平均四年就陣亡, 細究原因, 是因為第一年主管對我還不熟悉。 第二年, 已經知道此人很好用, 而且簡直驚為天人, 如獲至寶。 第三年, 則是工作量呈現飽和狀態。 第四年, 就是爆發期, 忍無可忍之下, 就只能打包走人。 當時的我, 已經40好幾, 想想再這樣下去, 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