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禪林寶訓》卷一 030

2014.6.27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曰:
所謂叢林者,陶鑄聖凡,養育才器之地,教化之所從出。
雖群居類聚,率而齊之,各有師承。
今諸方不務守先聖法度,好惡偏情,多以己是革物,使後輩當何取法。

【演蓮法師譯文】
法演禪師說:
所謂叢林,如同一個大洪爐,是用來陶鑄凡愚以成聖賢,培養化育人才器格的地方,這當然需要仰仗住持有良好的教化方法。
即使大眾中有智、愚、賢、不肖各類的人,住持也要平等地引導他們,因人設教,使他們各自覺得有所師承,自然願意向上向善,見賢思齊。
然而,現在諸方叢林中的住持,多不守古訓,對往聖前賢的典章法度,置若罔聞,只憑自己所好所惡的感情用事。而且多以自己所主張的為是,把前人傳流下來的規範一概革除,如此縱情恣意,叫後輩的學者該怎麼取法呢?
良因贊曰:
如同一雨所洽,花草樹木各得其潤;
叢林主持若以慈悲、平等之心澍法雨、演法施,大眾無不蒙益。
倘若聚眾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私慾,或僅是攀緣心,
則如《遺教經》所說:
「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
世間縛著,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
縱然說法恐怕也是「好惡偏情」,自他皆不清靜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法師平日開示法語,俾令見聞者歡喜,普潤法雨。廣度群品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