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這是「知足守道覺」。
我們前面提到,要獲得身心的安樂,首先要少欲。這裡進一步說更要知足。少欲和知足的差別在於:「少欲」是對於不屬於我們的東西,不要過分追求;「知足」是對於已經屬於我們的東西,要感到滿足。
人們對已經擁有的一切往往「心無厭足」,而「惟得多求」,總是種種不滿,很少會感到滿足。為什麼呢?還是因為比較。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因為習慣性地互相攀比,使得內心常不平衡,於是種種不滿、焦慮的情緒就生起了。
《遺教經》中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懂得知足的人,就算是躺在地上,內心也是安樂的。比如出家修行的人,他們住的環境、吃的東西、乃至種種受用,和在家人比起來,往往不是那麼精緻。但是我們會發現,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他的心卻是很安定且安樂的。
古人云「心定菜根香」。現在很多世間人,珍饈美味放在面前,卻都是淺嘗輒止沒胃口。而一個修行人,當他的心很安定、很滿足的時候,即使粗茶淡飯,他也吃得很可口。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心態影響狀態。當一個人長時間處於不滿足的心態時,內心焦躁,自然食而無味,因為他根本沒有那種閒適的心情,去品味飲食;而一個懂得知足的人,內心很安定,自然就能品味飲食的真滋味。
心不知足的人,不但不能獲得內心的安樂,而且自然而然就會拼命追求,結果往往就是增長了種種罪惡。
例如秦朝時的丞相李斯,他已是位高權重了,但是仍「心無厭足」,和宦官趙高密謀,想要改立皇帝,以免新皇帝登基,剝奪他的權力。後來雖然成功,卻又被趙高陷害,全家被滅族。當他和兒子被推去刑場時,悲悔交加地對兒子說:「走到這一步,如果我們還想像普通老百姓一樣,帶著獵鷹,到郊外追趕狡兔,享受打獵的快樂,都不可能了。」所以,一切的罪業和痛苦,都源於心不知足。
往往物質越豐富,越容易刺激人們貪求無厭的心,讓人感到不滿足。結果為了追求欲樂,造殺盜淫妄之事,而增長罪惡。
在過去物資貧乏的時期,台灣很多家庭都有三四個小孩,一樣可以把小孩帶大,甚至有的都能夠很有成就。而現在很多家庭,撫養一個孩子就非常吃力了,別說負擔第二個小孩。為何如此呢?還是因為多欲。
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家小孩也要有。連廣告詞都整天呼喊著:「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在哪兒?我家孩子的起跑線在這裡,看看人家孩子的起跑線在前面,不行!我要往前追兩步。再一看,還有更前面的人…...結果做父母的,到最後都變成孝子孝女,整天陪著孩子到處補習,大人小孩都忙的焦頭爛額!
所以「菩薩不爾,常念知足。」一個真正發心修行的菩薩,總是憶念知足,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樂。
因為「常念知足」,所以能夠「安貧守道」。所謂「安貧」,對於在家居士來說,就是生活上夠用就好了,不要總想奢求更多。
其實什麼都是習慣就好。有錢人在物質上很享受,但久了、習慣了也沒感覺。又如剛到佛寺住,會覺得床板太硬,睡不習慣,但過兩天也就習慣了。人就是種習慣性的動物。
大家可能會覺得在佛寺裡吃粗茶淡飯,不如世間好,有種種珍饈美味可選擇,但回到世間過幾天,也就沒感覺了,也不覺得吃的特別好了。其實往往就是習慣。
而且何謂好或不好,也是不一定的。過去認為加工很多、很精緻的東西,現在未必還認為那是好的。反而越接近自然的食物、器具,現在越受歡迎。像歐美很多發達國家的人,都開始慢慢地返璞歸真。他們認為越天然的材料(例如棉麻的衣服、新鮮的蔬菜水果)越好。
人就是這樣子,往往經歷了種種繁華之後,終還是返璞歸真,想要回到最初。真不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
所以「安貧」,就是說我們要恢復到這種自然的狀態,不去盲目追求,才能守住本心、守住修行的道念。
安貧是為了守道,這恰恰也就是佛法的兩個重點:「放下、提起。」「安貧」就是放下對世俗種種欲樂的追求,但它不是最終目標;「放下」是為了要能「提起」,提起修行的道念,才能於修行道路精進不退。
很多人因為佛法常講「生命是無常、苦、無我」,就認為佛法太消極、太悲觀、是種負面的人生觀。其實並非如此,佛法告訴我們無常、苦、無我,是為了讓我們看清楚生命的真相,從而放下種種顛倒的欲望和妄想,讓內心回歸清淨,此時才能真正提起該提起的——正念。
世間沒有學佛的人,常常會耗損很多的精神體力去打妄想,甚至導致學習工作,都無法專心安住。而一個真正的學佛或修行人,他能夠看清這些妄想雜念,從而能夠放下。所以他不管學習也好,工作也好,都能專注,將全部的心力貫注在該做的事情上。所以佛法不僅不消極,而且有其積極的作用。所以菩薩安貧的目的是為了守道,堅守正念、道業。
那什麼是道業呢?——「惟慧是業」。
佛法之「道」,就是通往解脫的路,怎樣得到解脫呢?智慧。真正的解脫,來自於智慧的抉擇。
就像前面所說,是誰在捆綁我們?是自己的妄想執著。那怎樣才能去掉這些妄想執著呢?不是只靠拜佛念佛,關鍵還要有智慧。
有的人說,當他起煩惱時,就到佛堂去念一萬聲佛,煩惱自然就去除了。當然,這也是個方法,但這個方法有個很大的問題:它不是靠智慧,只是靠定力強壓。那麼遇到小的煩惱,或許能夠安然渡過,但若大的障礙現前,生起猛利的煩惱時,可能我們就連佛堂都不想進去,佛號都念不下了。
我過去遇到過一位老菩薩,他一輩子很用功的念佛,但卻沒有學習般若智慧,純粹靠信心支持他的修行。後來他得了重病,障礙現前躺在醫院裡,蓮友們在他旁邊播放念佛機,希望他能跟著念時,他卻覺得佛號的聲音太吵,不但不想念佛,還要蓮友們把念佛機關掉。
過去在念佛時,沒有智慧觀照,因此是否真的徹底放下塵勞,提起信願的老實念佛,自己並沒有覺察到,只是天天交代功課了事,因此當臨終業障現前,無法突破障礙。相反的,如果有般若智慧的照了,能把煩惱心轉成對佛號、對阿彌陀佛歸依的心,就能歡喜地隨著念佛機去念佛。
我們平時再怎麼用功,也不能保證臨終時一定不會出現障礙。如果平時的習慣就是,煩惱障礙一生起,就念佛一萬聲去強壓,始終都沒有練習用般若智慧去調伏,雖然也能暫時安心,但臨終障礙出現時,還怎麼念佛一萬聲來強壓?可能剛念兩三聲,煩惱就襲來了。在生命結束時,若沒能用般若智慧去轉煩惱,那心就隨著煩惱而投胎了。
即使到時沒有障礙,但是我們真的對娑婆放下,淨土功德、名號功德提起嗎?這也要靠智慧抉擇,否則到那時才發現並無真實信願時,就要手忙腳亂了。
所以在整個佛法的修行中,栽培般若智慧,並增強它引導我們生命的力量,這才是趨向解脫之道,也就是正業。所以佛陀說「惟慧是業」。
如果栽培智慧是正業,那為什麼還要拜佛念佛呢?因為拜佛、念佛同樣非常重要。要知道,拜佛念佛不是目的,而是方法。通過拜佛、念佛等種種修行方法,目的就是為了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以增強般若智慧的力量。而不是僅僅靠拜佛、念佛來壓制煩惱,那只是「以石壓草」罷了。
我們要學習般若智慧,再透過拜佛、念佛力量的加持,使般若智慧也能發揮出力量,最終能夠真正的調伏煩惱。這是第三:「知足守道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