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心得】#19《百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百花》書封
書名:《百花》
作者:川村元氣
譯者: 王蘊潔
出版:皇冠文化(2020/10/26上市)
【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0pgGpo

Readmoo讀墨電子書:
http://moo.im/a/37nEKN

【試閱版心得】
這是本以主角百合子罹患阿茲海默症產生的「異常」,慢慢帶出與兒子泉之間想親近對方卻又尷尬、害怕自己被捨棄的親情故事。小說中運用大量的色彩描述,每一種顏色在旁觀者看來都是繽紛鮮艷,應該傳達出溫暖的氛圍。但是擺放在百合子和泉的不自然互動中,這些鮮明的色彩反而更凸顯這對母子內心的孤寂。

百合子耿耿於懷自己曾有段時間丟下兒子逕自離家,因此在得知自己罹患阿茲海默症後,害怕兒子會和當年的自己一樣將自己丟棄。然而,因為疾病的關係,她對兒子的關愛總是受到干擾、無法流暢表達;同樣的,泉對於母親則是害怕付出關愛,當年被母親丟棄的陰影持續影響著他,直到母親確診後,他才驚覺自己因為內心的糾結浪費了許多可以和母親相處的時光。

改變母子間僵化且尷尬的關係,除了阿茲海默症,還有泉的妻子香織懷孕,讓泉產生了新的親情。有人說「做了父母後,才知父母對自己的恩情」,泉則是即將當了父親時,才有勇氣面對自己逃避已久的親情。

因為害怕失去,所以逃避;只要逃離,就不會再次失去。這是一般人常會湧現的想法。然而《百花》卻在作者藉由百合子和泉的相處中,一再戳破這層自欺欺人的表象。只要時間往前邁進,不曾把握住的東西一樣會失去,即使逃避,也無法阻止失去的事實。我想《百花》這本書很適合許多親子關係陷於僵化、尷尬、想尋求解方卻不得其門而入的讀者細細品讀,許多習以為常的日常點滴,其實都可能是美好的回憶。阿茲海默症雖然會奪走一個人的「正常」生活和記憶,卻也可能成為打破藩籬、展開新未來的契機。也許我們都缺乏一個鼓起勇氣去面對的契機,但上天總會在適當的時機給予這份機會,即便這個機會可能伴隨著疾病。
如果可以,由自己主動創造契機才是最理想的,而不是像書中的百合子與泉母子需等到上天的安排才各自邁出和解的一步。

註:個人認為《百花》可以指百合子習慣在家中的花瓶插一朵花表示四季更迭,也可以指百合子和泉的共同回憶如百花般繁多而燦爛。以及泉重新和百合子建立親子關係後,找回的過往記憶和增加的新回憶,亦如百花齊放般填滿雙方長期孤寂空虛的心靈。

#本文撰寫於2020/10/20「博客來」試讀偵探活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會員
157內容數
各類書籍的正式版&試閱版的閱讀心得(書評) 正式版閱讀心得(推理小說/懸疑小說/文學小說/動漫/圖文繪本/醫療保健/心理勵志) 試讀心得目前以小說為主。心得內容同步發佈於個人部落格「于翎典藏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于翎推好書 的其他內容
自從看完《人魚沉睡的家》之後,我一直思索著,人的想法、意念其實本就具有善惡兩面,只是旁觀者容易用社會普世價值與個人看法,來為別人的言行舉止與所作所為下註解。 東野圭吾老師觀察到此一現象且有所體會,在過去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有帶入這方面的省思。
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當一個人對於未來保持著高度期待與美好憧憬時,一旦事態的發展未能如預期進行,內心承受的失落感、不甘心、壓力便會如同海嘯般吞噬當事者的心靈。 由法國作家大衛.芬基諾斯(David Foenkinos)所撰寫的文學小說《姊妹》,以這樣的設定為基底,描述女主角瑪蒂妲原是即將步入
大多數的人對於「未來」總是抱持著美好憧憬,這是基於內心的希望所產生的幻想與渴求。而有部份的創作者以逆向思考,編織出「反烏托邦」的世界。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這本小說,雖然也帶有「反烏托邦」的意味,但在閱讀過程中並未強烈感受到揭露「現實」殘酷面的衝擊。本書共由七則短篇構成
可曾想過為什麼自己會因為一點小事感到焦躁不安?而自己有時無心的一句話,竟會引起別人的盛怒造成衝突?這一切其實源自於我們並未真正瞭解自己,或者說是不曾正視過隱藏於心底的創傷。 這時如果有機會引領自己認識真實的內在與面對創傷,你願意敞開心房和自己深度對談嗎?
何謂「罪」?何謂「罰」?他人的「罪」與「罰」誰有資格決定?而當「罪」與「罰」必須同時落在一個人身上,「罰」究竟該給予多少才能與這個人所犯的「罪」取得恰好的平衡? 由日本推理名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最新作品《天鵝與蝙蝠》,以一位名聲良好、具正義感且深受眾人敬重的白石健介律師慘遭殺害作為事件開端
曾幾何時,被充滿現實算計與繁雜瑣碎的生活不斷磨耗的我們,都忘了「喜歡」一個人的「心情」其實是單純與美好,只要兩人相依相伴,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發自內心的感到快樂與幸福。這份珍貴的情感無法用金錢或有形的物質衡量,對於「人心」而言更是無法交換和取代的獨特存在。
自從看完《人魚沉睡的家》之後,我一直思索著,人的想法、意念其實本就具有善惡兩面,只是旁觀者容易用社會普世價值與個人看法,來為別人的言行舉止與所作所為下註解。 東野圭吾老師觀察到此一現象且有所體會,在過去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有帶入這方面的省思。
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當一個人對於未來保持著高度期待與美好憧憬時,一旦事態的發展未能如預期進行,內心承受的失落感、不甘心、壓力便會如同海嘯般吞噬當事者的心靈。 由法國作家大衛.芬基諾斯(David Foenkinos)所撰寫的文學小說《姊妹》,以這樣的設定為基底,描述女主角瑪蒂妲原是即將步入
大多數的人對於「未來」總是抱持著美好憧憬,這是基於內心的希望所產生的幻想與渴求。而有部份的創作者以逆向思考,編織出「反烏托邦」的世界。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這本小說,雖然也帶有「反烏托邦」的意味,但在閱讀過程中並未強烈感受到揭露「現實」殘酷面的衝擊。本書共由七則短篇構成
可曾想過為什麼自己會因為一點小事感到焦躁不安?而自己有時無心的一句話,竟會引起別人的盛怒造成衝突?這一切其實源自於我們並未真正瞭解自己,或者說是不曾正視過隱藏於心底的創傷。 這時如果有機會引領自己認識真實的內在與面對創傷,你願意敞開心房和自己深度對談嗎?
何謂「罪」?何謂「罰」?他人的「罪」與「罰」誰有資格決定?而當「罪」與「罰」必須同時落在一個人身上,「罰」究竟該給予多少才能與這個人所犯的「罪」取得恰好的平衡? 由日本推理名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最新作品《天鵝與蝙蝠》,以一位名聲良好、具正義感且深受眾人敬重的白石健介律師慘遭殺害作為事件開端
曾幾何時,被充滿現實算計與繁雜瑣碎的生活不斷磨耗的我們,都忘了「喜歡」一個人的「心情」其實是單純與美好,只要兩人相依相伴,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發自內心的感到快樂與幸福。這份珍貴的情感無法用金錢或有形的物質衡量,對於「人心」而言更是無法交換和取代的獨特存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阿花的人生》 阿花還是沉默無言。儘管生死交關,那表情、眼神永遠不信任及驚恐徬惶。 在現代醫療雙管照護下,醫生問診開藥,阿花蛻變一個人,好像睡一覺驚醒過來:一生歷經煎熬,有個女兒因為自己不夠勇敢而葬送;隻身任意進入複雜陌生環境被欺凌,而一切源頭來自這個男人 (阿俊)。 阿花卸下那些陳舊包袱,道
Thumbnail
給急難的人方便是人情最美的展現,也最能打動人心。比如,開素料店的老闆娘挪出店內最顯眼的地方讓因風災而流離失所的農民借放水果販賣,不僅分文不取,還替對方招呼客人收錢與找錢。老闆娘說,挪一個小地方就能讓他們重新站起來,這種利人利己的事為什麼不做? 還有一個種花的老闆娘也是如此。這位老闆娘是花農,種
Thumbnail
這些角色都還是渴望著什麼,也許是他人的垂憐,或是他人的愛。對這些情感的執著,有時讓他們看起來很笨,會想他們怎麼會為此做蠢事、傷害自己。
Thumbnail
此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自我的接納與愛的態度。作者透過比喻,描述了心中的小鬱,以及如何與之和平共處。作者提醒自己在不同情緒狀態下應該如何應對,並強調了接納自己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鼓勵自己即使在困難時刻也要保持希望,創造屬於自己的花園。這段文字充滿了希望與勇氣,鼓舞著作者和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遇人不淑的絮,在工作上認識了思覺失調患者文時,受到他的溫柔體貼吸引。某天絮終於受不了債台高築又不負責任的老公,帶著兒子出逃到亞斯伯格症的弟弟恆的家暫住。   在絮困頓時,幫助她的是經常困守在個人世界中的兩個人,他們三人互相取暖,漫長而光亮的冬眠,也成了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瞭解自己的盲點並釋放心中的痛苦,幫助自己從受害者狀態解脫出來。通過改變自己,實現家庭的和諧與家人的幸福。
Thumbnail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Thumbnail
薰衣草姊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後,面對婚姻與家庭的問題,求助於專業人士進行改變與重新定位。透過激烈的婚姻風暴後,薰衣草姊妹以積極的態度進行面對,最終走出風暴,迎接育兒的大逆轉。觀看影片瞭解更多她的故事與翻轉過程。
Thumbnail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生命當中最重大的轉折:自身罹患淋巴癌的無措、治療、康復後的重生; 以及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的生疏、慌亂、家人間逐漸形成的默契 既是一場災難 也是審視人生的契機 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在於以病人視角描述所有心理、外在的感受 我們真的很難同理病人說不出口的掙扎與不適 除非自己落入相同的處境當中
Thumbnail
前言 為什麼這次的標題下得有點重,因為這次的閱讀個案是我的母親,對...這篇會帶出我原生家庭的問題,所以要在閱讀過程中保持中立與穩定情緒對我來說極度困難,果不其然閱讀之後我陷入沉重的能量裡無法出來,對於無法為我媽帶來轉化我備感挫折,直到進入自己的阿卡西裡尋求指引,才終於將自己轉化,所以這次的閱讀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阿花的人生》 阿花還是沉默無言。儘管生死交關,那表情、眼神永遠不信任及驚恐徬惶。 在現代醫療雙管照護下,醫生問診開藥,阿花蛻變一個人,好像睡一覺驚醒過來:一生歷經煎熬,有個女兒因為自己不夠勇敢而葬送;隻身任意進入複雜陌生環境被欺凌,而一切源頭來自這個男人 (阿俊)。 阿花卸下那些陳舊包袱,道
Thumbnail
給急難的人方便是人情最美的展現,也最能打動人心。比如,開素料店的老闆娘挪出店內最顯眼的地方讓因風災而流離失所的農民借放水果販賣,不僅分文不取,還替對方招呼客人收錢與找錢。老闆娘說,挪一個小地方就能讓他們重新站起來,這種利人利己的事為什麼不做? 還有一個種花的老闆娘也是如此。這位老闆娘是花農,種
Thumbnail
這些角色都還是渴望著什麼,也許是他人的垂憐,或是他人的愛。對這些情感的執著,有時讓他們看起來很笨,會想他們怎麼會為此做蠢事、傷害自己。
Thumbnail
此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自我的接納與愛的態度。作者透過比喻,描述了心中的小鬱,以及如何與之和平共處。作者提醒自己在不同情緒狀態下應該如何應對,並強調了接納自己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鼓勵自己即使在困難時刻也要保持希望,創造屬於自己的花園。這段文字充滿了希望與勇氣,鼓舞著作者和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遇人不淑的絮,在工作上認識了思覺失調患者文時,受到他的溫柔體貼吸引。某天絮終於受不了債台高築又不負責任的老公,帶著兒子出逃到亞斯伯格症的弟弟恆的家暫住。   在絮困頓時,幫助她的是經常困守在個人世界中的兩個人,他們三人互相取暖,漫長而光亮的冬眠,也成了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瞭解自己的盲點並釋放心中的痛苦,幫助自己從受害者狀態解脫出來。通過改變自己,實現家庭的和諧與家人的幸福。
Thumbnail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Thumbnail
薰衣草姊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後,面對婚姻與家庭的問題,求助於專業人士進行改變與重新定位。透過激烈的婚姻風暴後,薰衣草姊妹以積極的態度進行面對,最終走出風暴,迎接育兒的大逆轉。觀看影片瞭解更多她的故事與翻轉過程。
Thumbnail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生命當中最重大的轉折:自身罹患淋巴癌的無措、治療、康復後的重生; 以及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的生疏、慌亂、家人間逐漸形成的默契 既是一場災難 也是審視人生的契機 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在於以病人視角描述所有心理、外在的感受 我們真的很難同理病人說不出口的掙扎與不適 除非自己落入相同的處境當中
Thumbnail
前言 為什麼這次的標題下得有點重,因為這次的閱讀個案是我的母親,對...這篇會帶出我原生家庭的問題,所以要在閱讀過程中保持中立與穩定情緒對我來說極度困難,果不其然閱讀之後我陷入沉重的能量裡無法出來,對於無法為我媽帶來轉化我備感挫折,直到進入自己的阿卡西裡尋求指引,才終於將自己轉化,所以這次的閱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