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咖啡案例 — 看新進咖啡業者的業態調整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對咖啡這個產品來說,台灣應該是一個難度非常高的市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咖啡的主力供應者,便利商店的密集度太高了。台灣應該是世界數一數二便利商店密集度最高的區域,從人口數跟便利商店店鋪數的關係來看,日本前三大便利商店店鋪數雖然高達5萬2千店,比台灣前三大商店店鋪數1萬1千店還多了快五倍,但要是從總人口數來分配,日本是要2,300人才分配到一家家便利商店,但台灣只要2,000人就會有一家便利商店,台灣的便利商店可是比日本還密集,所以要買到平價&現煮的咖啡太容易了。
雖然咖啡這個產品在台灣的難度高,但還是有不少業者紛紛投入這個市場,其中也有從海外來的業者,最近有從海外來的咖啡業者標榜,科技,綫上點咖啡,快速取餐,或是可以網路訂咖啡後,快速送到你家等差異。但再在回到上面台灣驚人密集度的便利商店,應該無論你再怎麽快,可能從你現在的所在地點,走到便利商店買一杯咖啡所花的時間應該還是最短最快的。所以在台灣如果咖啡銷售要主打便利以及快捷這件事,在便利商店密集度的天花板下,要打動消費者應該不是那麽容易的。
在試了市場水溫後,發現原本的訴求,要再花更大的投入才能讓消費者認同,如果你是品牌負責人,那要你要怎麽做?一般就會開始研究定位調整的可能,但要如何調整定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其他市場的業者怎麽做,再看一下是否自己也可以跟進,從下面日本的這幾個例子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定位調整的靈感。
#產品 — 看得到的差異
説到產品,大部分都會從口味或是價格下手,但咖啡是嗜好品,應該大家的口味都不太一樣,所以靠口味要找到分母最大的共識,應該是要再花時間去培養的。而價格,最近看到台灣大型超市的熱拿鐵居然在搭配加價購下,20元就可以買到,所以要用價格來吸引顧客,小品牌的體力應該也很難跟進。
日本名古屋有家叫做みるめ Mirume 深緑茶房的日本茶專賣店,他們就提供一個叫做朝ボトル的服務,簡單來説,就是提供顧客構造上可以囘冲茶葉的玻璃水壺,而在裏面裝入喝完後,還可以充泡三次味道也不會變淡的茶葉,由於可以囘冲三次,所以容量在概念上就變成三倍相對便宜,并且喝完之後,不需要再洗,直接拿來歸還就可以。因爲這個差異是看得到的(容器&歸還服務),所以推出之後顧客的消費頻率也多了兩倍。
不過咖啡跟茶不一樣,那要如何做?其實類似的方向很多,大容量容器,限定口味,提供超大杯,濾掛產品,歸還服務,組合這些關鍵字,應該在進門前可以讓顧客用看的就知道你哪裏不一樣,如果產品是在水準以上,應該是有機會可以增加舊顧客的回購比例。
#氣氛 — 擴大利用情境
說到氣氛,氣氛一般會連動到利用情境,什麽是利用情境?下面這些就是情景,早餐,上班中,中餐後,下午茶,約會,等等,只要能讓顧客看到你的品牌時,讓顧客聯想到更多情境,就能引導他們到各種不同的場面消費,來客就可以增加。但要能擴大利用情景不是那麽容易,都要做某些改變,才能讓顧客用新的角度看待你,而“服務的地點”其實是容易影響顧客對你的看法一個元素。
日本有家叫做ダイオーズ(DAIOHS CORPORATION)的公司,他們主要從事企業辦公室的周邊服務,從提供飲用水,辦公室清潔,除菌,還有提供辦公室内飲用的咖啡,茶類等,ダイオーズ在咖啡事業,也擁有自己的咖啡豆烘焙工廠,可以說投入不少資源在咖啡事業上。而在ダイオーズ的咖啡事業中,不只是提供一般企業咖啡而已,ダイオーズ另外也有咖啡的配套服務提供給共享辦公室,在共享辦公室的營運模式,一般負責共享辦公室管理業務的員工都不多,要這些負責管理的員工,再多負責咖啡業務其實很困難,而共享辦公室因爲開放式的設計還不少,氣氛上就很適合一邊喝咖啡討論或是一邊喝咖啡工作,并且人員流動性還比一般辦公室高,咖啡的數量相對也一般辦公室的潛在需求多。從營運端,跟使用端,都非常有咖啡的相關需求。
台灣目前也有不少共享辦公室,相信也跟日本也有類似的需求。開設街邊店咖啡雖然不錯,但因爲顧客都是通過外帶型爲主,初期比較難培養坐下喝的情景,如果可以開發這些有内用需求高的流動辦公室,開發的新的内用使用情境,除了比較容易確保基本來客數之外,流動辦公室的上下樓層也有機會變成潛在客群,而且在營業額的預測上也會比較容易,營業額如果好預測,費用也可以比較好規劃。之後再導流這些流動辦公室的顧客到街邊店,再去影響其他顧客,開發他們的内用使用情境。在共享辦公室之外,應該還有其他類似的“服務的地點”可擴大利用情境。
#服務 — 餐飲顧問服務
最後是服務,說到服務,其實咖啡店不止是服務消費者,其實也可以服務其他的餐飲業,特別是個人開設的餐飲店,個人店通常都沒有太多資源,或是Knowhow去開發複合的咖啡品項,而日本其實很多咖啡業者都在開發餐飲業者這塊通路,提供顧客相關KnowHow服務之後,換取顧客的咖啡訂單。日本UCC就成立了一個叫做UCC CAFE OWNER‘S CLUB的網站,裏面提供想開咖啡店人的各項咖啡資訊以及複合性協助。
但如果UCC已經在做這些咖啡顧問服務,那後進咖啡業者要如何進入這個市場?其實個人餐飲業者需要的顧問服務是非常多元的,哪些顧問服務是你目前的强項?其實都可以再檢視自己的營運,比分說如果你的APP點餐是非常有優勢的,那可以研究發展個人餐飲業者都可以把自己餐點放進去的APP機制等,機會還是存在,檢視如何運用自己目前在其他成功市場纍積的綜效,來找到進入這個市場的新利基。
台灣咖啡市場雖然看似飽和,但從跟其他國家的飲用量上看,應該還是會有成長的空間,海外的新進業者如果透過調業態調整,應該還是能找到其他的市場切入點,提供更多顧客所期待的咖啡服務。
avatar-img
0會員
12內容數
食品,餐飲,零售,經營管理,日本消費訊息,之分析以及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商社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的國際區域情勢,讓不少原料產品價格蠢蠢欲動,最明顯的就屬CBOT小麥價格已經來到2008年2月以來的新高,爲何國際區域情勢會牽動全世界的農產品價格?過去有機會接觸到穀物交易業務,業務期間也曾遇到過激烈的供需變化,透過案例的説明希望能讓大家瞭解穀物世界的基本邏輯。 為何區域會連動 實際的穀物世界
日本養樂多Lady的商業模式即使在50年後,還是持續運作於14個不同的國家,接近5萬名養樂多Lady在這14個國家服務。為何一個商業模式過了50年還能如此壯大?從下面三個養樂多Lady模式的特色,就可看出其不一樣的地方。 # 商品 — 建立便利以及價格之外的利用動機
日本企業最近紛紛開始討論對社員副業的解封,日本休閑食品Calbee 卡樂比(カルビー)、在最近也對日本国内的3900名社員開放從事副業,台灣跟日本企業風格走得很近,台灣企業未來應該也有機會對自己員工在本業外的副業解禁。 # 建立外部行銷的管道 — 宣傳 # 適應局勢瞬息變化的心態 — 彈性
最近咖啡業界又出現了新的變化,錸德集團入股怡客咖啡,這也是繼八方雲集買下丹堤咖啡股份之後,台灣的連鎖咖啡品牌再度被不同業態收購的商業行為,為何咖啡店在這幾年會接連的被大型企業,並且是不同業態的業者所青睞?對買方而言,這些咖啡品牌的魅力何在?對買方的好處為何呢? 1 營運單純的餐飲業態
#Big4在世界跟日本有多大 而全球是如此那亞洲如何?看排行第一Deloitte的業務收入占比,美洲區來到將近50%的USD 252億, 亞太地區為16.9%的USD 85億,按照這個比例看起來,在亞洲對公司治理需求應該會越來約重視的氛圍下,亞洲市場的前景應該還大有可為。 #日本Big4的收費
# 滿足目前的生活,壓根沒想到要擴大 # 人的問題,接班人新能力的養成時間 # 對於陌生新市場以及未來的不安全感 # 產品線是否可以符合不同地域的需求
最近的國際區域情勢,讓不少原料產品價格蠢蠢欲動,最明顯的就屬CBOT小麥價格已經來到2008年2月以來的新高,爲何國際區域情勢會牽動全世界的農產品價格?過去有機會接觸到穀物交易業務,業務期間也曾遇到過激烈的供需變化,透過案例的説明希望能讓大家瞭解穀物世界的基本邏輯。 為何區域會連動 實際的穀物世界
日本養樂多Lady的商業模式即使在50年後,還是持續運作於14個不同的國家,接近5萬名養樂多Lady在這14個國家服務。為何一個商業模式過了50年還能如此壯大?從下面三個養樂多Lady模式的特色,就可看出其不一樣的地方。 # 商品 — 建立便利以及價格之外的利用動機
日本企業最近紛紛開始討論對社員副業的解封,日本休閑食品Calbee 卡樂比(カルビー)、在最近也對日本国内的3900名社員開放從事副業,台灣跟日本企業風格走得很近,台灣企業未來應該也有機會對自己員工在本業外的副業解禁。 # 建立外部行銷的管道 — 宣傳 # 適應局勢瞬息變化的心態 — 彈性
最近咖啡業界又出現了新的變化,錸德集團入股怡客咖啡,這也是繼八方雲集買下丹堤咖啡股份之後,台灣的連鎖咖啡品牌再度被不同業態收購的商業行為,為何咖啡店在這幾年會接連的被大型企業,並且是不同業態的業者所青睞?對買方而言,這些咖啡品牌的魅力何在?對買方的好處為何呢? 1 營運單純的餐飲業態
#Big4在世界跟日本有多大 而全球是如此那亞洲如何?看排行第一Deloitte的業務收入占比,美洲區來到將近50%的USD 252億, 亞太地區為16.9%的USD 85億,按照這個比例看起來,在亞洲對公司治理需求應該會越來約重視的氛圍下,亞洲市場的前景應該還大有可為。 #日本Big4的收費
# 滿足目前的生活,壓根沒想到要擴大 # 人的問題,接班人新能力的養成時間 # 對於陌生新市場以及未來的不安全感 # 產品線是否可以符合不同地域的需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1989年,創辦人王建仁從麵包店學徒做起,開啟了第一家多那之烘焙咖啡複合店。靠著品質與服務,至今已成為中南台灣知名的複合式咖啡店,在2021年,又創立了 MINI.D COFFEE 品牌,為集團增加了早午餐商機.... 公司概觀: 多那之公司成立於民國106年5月5日,主要營業項目以
臺灣的藥局市場快速發展,滿足人口老化以及各種大小家庭需求。本文探討藥局的獨特現象、商品種類豐富以及市場需求趨勢,並解析了為何藥局已超越便利商店的原因。
Thumbnail
臺灣生活很方便和舒適,擁有世界第二高密集度的便利店和發達的大眾運輸系統。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生活便利,包括便利商店提供的各種服務、手搖店的客製化調整等,並分享了作者對於日本食物和包裝文化的喜愛。同時,也提到了對於臺灣的文化和公共設施的一些期望和建議。
Thumbnail
到了國外,連鎖咖啡廳有個好處,全球標準統一,吃的喝的跟本地感受的落差不大,有時融入了在地特色,由知名建築師操刀設計,就能引發不少話題。建築師巧手設計後,連鎖咖啡門市有時甚至能融入當地景色,成功改變城市的天際線。
Thumbnail
COFFEE LAW 算得上是連鎖咖啡品牌,與建商的合作在臺北信義區的小百貨「吉祥道 Jíxiáng dào」開設了一間特色限定分店。COFFEE LAW 萬秀樓頂店兼具咖啡店、洗衣店、以及城市社區生活服務的功能。
Thumbnail
在外商十多年的工作經驗,一早來杯咖啡充電已深深烙印在每日習慣中,少了點咖啡因,猶如沒睡醒似的,當然即便在越南少不了一杯咖啡。 身為全球第二大咖啡出口國,越南咖啡也是馳名全球,不論是四處可見的煉乳咖啡或是河內的蛋咖啡,在在展現越南當地的特色與風情,但有沒有發現,這些都超甜的。 傳統的越南咖啡不加牛
Thumbnail
昨天有個種咖啡的客人A,拿著包咖啡豆跑來說 : 我來實現諾言了!! 長工滿頭五線譜~~~諾言??客人A說;上次我不是跟你說去別處買了包半磅600元的咖啡,但是覺得實在不好喝,你回我哪可不一定,說不定只是你個人感覺而已。我就帶來給你煮煮看。長 工愣了一下~~~好吧!拿出來吧! 平時不代煮外客豆,避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台灣食品飲料自動販賣機市場,這個無人零售的熱潮正在逐漸席捲全球,自動販賣機、自動取貨點等無人零售渠道層出不窮。相似於日本,台灣也在這場無人零售的浪潮中逐漸嶄露頭角。 在日本,自動販賣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麼在台灣是否也能複製相同的成功呢?這個問題常常在我回到台灣後令我思考。
Thumbnail
1989年,創辦人王建仁從麵包店學徒做起,開啟了第一家多那之烘焙咖啡複合店。靠著品質與服務,至今已成為中南台灣知名的複合式咖啡店,在2021年,又創立了 MINI.D COFFEE 品牌,為集團增加了早午餐商機.... 公司概觀: 多那之公司成立於民國106年5月5日,主要營業項目以
臺灣的藥局市場快速發展,滿足人口老化以及各種大小家庭需求。本文探討藥局的獨特現象、商品種類豐富以及市場需求趨勢,並解析了為何藥局已超越便利商店的原因。
Thumbnail
臺灣生活很方便和舒適,擁有世界第二高密集度的便利店和發達的大眾運輸系統。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生活便利,包括便利商店提供的各種服務、手搖店的客製化調整等,並分享了作者對於日本食物和包裝文化的喜愛。同時,也提到了對於臺灣的文化和公共設施的一些期望和建議。
Thumbnail
到了國外,連鎖咖啡廳有個好處,全球標準統一,吃的喝的跟本地感受的落差不大,有時融入了在地特色,由知名建築師操刀設計,就能引發不少話題。建築師巧手設計後,連鎖咖啡門市有時甚至能融入當地景色,成功改變城市的天際線。
Thumbnail
COFFEE LAW 算得上是連鎖咖啡品牌,與建商的合作在臺北信義區的小百貨「吉祥道 Jíxiáng dào」開設了一間特色限定分店。COFFEE LAW 萬秀樓頂店兼具咖啡店、洗衣店、以及城市社區生活服務的功能。
Thumbnail
在外商十多年的工作經驗,一早來杯咖啡充電已深深烙印在每日習慣中,少了點咖啡因,猶如沒睡醒似的,當然即便在越南少不了一杯咖啡。 身為全球第二大咖啡出口國,越南咖啡也是馳名全球,不論是四處可見的煉乳咖啡或是河內的蛋咖啡,在在展現越南當地的特色與風情,但有沒有發現,這些都超甜的。 傳統的越南咖啡不加牛
Thumbnail
昨天有個種咖啡的客人A,拿著包咖啡豆跑來說 : 我來實現諾言了!! 長工滿頭五線譜~~~諾言??客人A說;上次我不是跟你說去別處買了包半磅600元的咖啡,但是覺得實在不好喝,你回我哪可不一定,說不定只是你個人感覺而已。我就帶來給你煮煮看。長 工愣了一下~~~好吧!拿出來吧! 平時不代煮外客豆,避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台灣食品飲料自動販賣機市場,這個無人零售的熱潮正在逐漸席捲全球,自動販賣機、自動取貨點等無人零售渠道層出不窮。相似於日本,台灣也在這場無人零售的浪潮中逐漸嶄露頭角。 在日本,自動販賣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麼在台灣是否也能複製相同的成功呢?這個問題常常在我回到台灣後令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