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是民初的政治漫畫,來自《袁政府畫史》,作者以「老猿」代表袁世凱,諷刺袁氏蹂躪選舉,還有其他作品,影射袁世凱的濫權。
從學習中國歷史的角度,踏進民國時代,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對積極的學習者來說,浩瀚的人與事叫他們望而卻步,對消極的學習者來說,只懂隨從太多簡化觀念而逐流。以香港文憑考試為例,按不成文的習慣,規定考生從「滿清」、「民國」及「四九年後中國」三個題目中選答一題,通常約一半考生選答滿清,只有數個百分點選答民國,反映了學生對學習民國歷史的抗拒。
踏進民國的首四年,就讓我們嘗試,把歷史的聚焦於袁世凱,把眾多史事放進袁氏的政治歷程中,從而「簡潔化」,而不是「簡單化」學習內容。
經過一番政治角力,1912年初,宣統皇帝退位,孫中山讓位,袁世凱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隨即採取連串手段,鞏固權力。其一,遷都至北京,遠離革命派勢力,其二,任命親信趙秉鈞出任總理,使內閣受其操控。其三,涉嫌暗殺國民黨的積極份子宋教仁,震懾異己,其四,辦理「善後大借款」,擴充軍力,其五,罷免國民黨黨籍的地方都督,削弱反袁勢力。面對袁世凱的野心漸露,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但不足兩個月就被袁氏平定。
完成鞏固權力階段,袁世凱部署皇帝之路。其一,發動「公民團」包圍國會,威迫議員投票通過袁氏為正式大總統。其二,宣佈國民黨為非法組織,令國會因議員人數不足而解散。其三,擴充總統權力,包括任期為十年,不設連任限制,繼任人由現任總統推舉。其四,接納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大部分要求,以換取日本的支持。
其中「二十一條」最令時人嘩然,被指喪權辱國。袁世凱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特權,承認日本在南滿和內蒙地區享有特殊地位,接納漢冶萍公司由國企轉型為中日合辦,答允沿海岸港灣與島嶼不租讓給他國。不過,也有為袁世凱辯護的觀點,條約是日本主動提出,並以縱容日本反袁勢力為威脅,最終袁氏屈從。袁世凱已盡力,運用民憤來抵禦日本,最終成功拒絕一些致命的要求,例如聘請日本人擔任政治、財政、軍事顧問,及中日合辦警察機關等。
完成部署階段,袁世凱開始稱帝行動。第一,透過美籍顧問古德諾發表言論,宣揚中國不適合共和政體,主張恢復君主制度。第二,指使楊度組織「籌安會」,鼓吹君主立憲。第三,透過親信製造民意,發動「國民大會」,先推舉各省代表,再透過這些代表選舉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
袁世凱接納選舉結果,宣佈1916年為洪憲元年,但帝制只維持了83天,在種種壓力下,袁氏最終撤回帝制,不久病逝。
袁世凱帝制失敗,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來自多方面的反袁勢力,蔡鍔在雲南發動護國軍,直迫湖南;南方各省宣佈獨立,靜觀其變;親信段祺瑞等消極配合,形同眾叛親離;列強公開反對帝制,失卻支援。袁世凱面對政治現實,只得放棄帝制。
袁世凱稱帝失敗,原因之二,是違反歷史潮流。革命運動成功推翻滿清政府,結束二千年的帝制,共和體制已是大勢所趨,被國民所認同。袁世凱稱帝,是社會發展的倒退,於是激發以上各種反袁勢力的興起。
不過,近年也有不少為袁世凱「平反」的觀點,意思不是要把袁氏從「惡魔」重新打造為「天使」,而是從民初的政治實況中的體諒,難免在政治角力中使出種種手段,稱袁氏為「竊國大盜」,未免過度站於道德高地。也有意見認為,稱帝成為評價袁世凱的主線,令很多袁世凱推出的社會及經濟政策被忽略,袁氏政府從晚清至民初的順利過渡及平穩發展,應佔有功勞。甚至有一種觀點,認為袁世凱有其改革圖強的魄力,但受制於種種反對勢力,加上其軍人的硬朗性格,於是選擇稱帝來去除他眼中推動改革的障礙物。
袁世凱稱帝失敗,代表一代政治巨人的殞落,民國的中央政府進一步失去駕馭全國的能力,也就是接下來的軍閥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