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上集-性善行惡外的學說-鐘櫻峯 20220506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維基百科,告子學說總結;
認為人沒有性善一說,也沒有不性善一說;
告子認為不要以性善性惡來區別論人性---
告子,名不害[1],一說東周戰國思想家。一說是孟子的學生。一說因為告子本人無著作流傳,他純屬杜撰。
曾受教於墨子,有口才[2],講仁義;曾和孟子辯論人性問題,認為人性“無善、無不善”,因後天環境影響才有善人與惡人之別;主張“食、色,性也”[3]
【評文】告子不給人性貼固定的標籤-即可善可惡;人性善惡取決於後天環境與當時情境,但對人環境中追求飲食與美色,認為才是人的本性。
不談本性中的善惡理論,求生活生命中的務實需求。
告子與孟子對人性的對話—
1 用水比喻人性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評文】告子以水流東或西的自然而無選擇性—自然性的無選擇理論
孟子加上水流可上可下,地形干預的影響因素—水主下為本性,但
受所處環境改變為水可上的本性與可變性理論。
2 用顏色比喻本性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評文】這裡有本性與自然性的碰撞
與生俱來到底指的是本性還是自然性?本性與自然性有區別嗎?
告子的生之謂性,是專指人,還是包含人之外的生物?
實踐中白是多種的,動物性也是各異的,人種也是各異的。
3 環境對人性-本性的影嚮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告子谓于言有所不达,则当舍置其言而不必反求其理于心;于心有所不安,则当力制其心,而不必更求助于气,此所以固守其心而不动之速也。”因此告子之不动心之法系将“心”与“言”、“气”隔绝起来,以使“心”不受到外在环境,甚或人自身生理的影响、干扰
【評文】告子持守其心,不受環境影嚮而改變自己的勢,是為本性
多少反駁了孟子水勢環境理論。
【總評文】與其孟告爭論,再看李宗吾的厚黑理論
節錄厚黑學李宗吾的重點論述-
厚黑學自序 李宗吾
我於民國元年,曾寫一文曰《厚黑學》
《宗吾臆談》和《社會問題之商榷》,業已各檢二本,寄存四川圖書館,因憶自非家中尚有數本,撮取來一並郵寄南京、北平及其他圖書館存儲,借表現在所寫《厚黑叢話》與昔年思想仍屬一貫也。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四月十二日李宗吾於成都。
節錄厚黑重要語詞如後,欲詳之,全文附錄於後!
【原文】我要尋它這個秘訣,苦求不得,後來偶然推想三國時候的人物,不覺恍然大悟,古人成功的秘訣,不過是臉厚心黑罷了。
【評文】厚黑學教您如何臉厚心黑!
【原文】每每嘆息道:“我某事的失敗,就是不講厚黑學的緣故。
我於是繼續研究下去,才知道厚黑學是淵源於性惡說,與王陽明的“致良知”淵源於性善說,其價格是相等的。古人說:“仁義是天性中固有之物。”我說:“厚黑是天性中固有之物。
【評文】厚黑源于性惡,且是天性。
提示:請讀著時時思想,文詞中的天性,本性,自然性並自我解讀!
【原文】
有孟子的性善說,就有荀子的性惡說與之對抗,有王陽明的“致知良”三字,這“厚黑學”三字,也可與之對抗;究竟人性是怎樣做起的,我很想把他研究出來,尋些宋、元、明、清講學的書來看,見他所說的道理,大都是支離穿鑿,迂曲難通,令人煩悶欲死。我於是乎把這些書拋開,用研究物理學的方法來研究心理學,才知道心理學與力學是相通的。我們研究人性,不能斷定他是善是惡,猶之研究水火之性質,不能斷定他是善是惡一樣。
【評文】作者導入心理學與力學,論自然界水火,無善惡之分。
【原文】
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俱是一偏之見,我所講的《厚黑學》,自然是更偏了,其偏的程度,恰與王陽明“致知良”之說相等;讀者如果不明了這個道理,認真厚黑起來,是要終歸失敗的,讀者能把我著的《心理與力學》看一下,就自然明白了。但是我們雖不想實行厚黑,也須提防人在我們名下施行厚黑,所以他們的法術,我們不能不知道。
【評文】作者導入外力作用,別人厚黑,你不得不研究厚黑
並採因應之道。
【原文】
我自讀書識字以來,就想為英雄豪傑,求之四書五經,茫無所得,求之諸子百家,與夫廿四史
【評文】不甘于平凡,是作者的初衷。
【原文】
一旦偶然想起三國時幾個人物,不覺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為英雄豪傑者,不過面厚心黑而已。
三國英雄,首推曹操明目張膽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心子之黑,真是達於極點了。有了這樣本事,當然稱為一世之雄了。
【評文】作者以三國曹操做為厚黑成功的例子
【原文】
“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也是一個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稱雙絕;當著他們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一堂晤對,你無奈我何,我無奈你何
【評文】作者導出三國第二號人物劉備,合稱臉厚心黑,天下無敵!
【原文】
孫權,他和劉備同盟,並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州,把關羽殺了,心之黑,彷彿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
【評文】孫權心黑不徹底,所以評價不如曹操
【原文】
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備,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他們三個人,把各人的本事施展開來,你不能征服我,我不能服你,那時候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為三。
【評文】作者論三分天下原因—曹操心夠黑,劉備臉夠厚,孫權兼有厚與黑。推導厚黑是英雄,君王的不可或缺之成因。
【原文】
諸葛武候,天下奇才,是三代下第一人,遇著司馬懿還是沒有辦法,他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終不能取得中原尺寸之地,竟至嘔血而死,可見王佐之才,也不是厚黑名家的敵手。
【評文】諸葛亮成了作者眼裡不夠厚黑的失敗佐證
【原文】
項羽拔山蓋世之雄。咽鳴叱咤,千人皆廢,為什麽身死東城,為天下笑!他失敗的原因,韓信所說:“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兩句話,包括盡了。婦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病根在心子不黑;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氣,其病根在臉皮不厚。
【評文】心不夠黑構成婦人之仁*儒家的仁義道德;臉不夠厚,所以氣不
過,構成匹夫之勇-英雄氣短之姿。
以上為上集,下集待續!
厚黑學 緒論
我讀中國歷史,發現了許多罅漏,覺得一部二十四史的成敗興衰和史臣的論斷,是完全相反的;律以聖賢所說的道理,也不符合。我很為詫異,心想古來成功的人,必定有特別的秘訣,出於史臣聖賢之外。我要尋它這個秘訣,苦求不得,後來偶然推想三國時候的人物,不覺恍然大悟,古人成功的秘訣,不過是臉厚心黑罷了。
由此推尋下去,一部二十四史的興衰成敗,這四個字確可以包括無遺;我於是乎作一種詼諧的文字,題名《厚黑學》,分為三卷:上卷厚黑學,中卷厚黑經,下卷厚黑傳習錄。民國元年三月,在成都《公論日報》上披露出來。那個時候,這種議論,要算頂新奇了,讀者嘩然。中卷還未登完,我受了朋友的勸告就停止了。不料從此以後,“厚黑學”三字,竟洋溢乎四川,成為普通的名詞;我到了一個地方,就有人請講《厚黑學》,我就原原本本的從頭細述。聽者無不點頭領會,每每嘆息道:“我某事的失敗,就是不講厚黑學的緣故。”又有人說:“某人聲威赫赫,就是由於《厚黑學》研究得好。”有時遇了不相識的人,彼此問了姓名,他就用一種很驚異的聲調問我:“你是不是發明厚黑學的李某?”抑或旁人代為介紹道:“他就是發明厚黑學的李宗吾。”更可笑者:學生做國文的時候,竟有用這個名詞的,其傳播的普遍,也就可以想見了。
我當初本是一種遊戲的文字,不料會發生這種影響,我自己也十分詫異,心想這種議論,能受眾人的歡迎,一定與心理學有關系。我於是繼續研究下去,才知道厚黑學是淵源於性惡說,與王陽明的“致良知”淵源於性善說,其價格是相等的。古人說:“仁義是天性中固有之物。”我說:“厚黑是天性中固有之物。”陽明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說得頭頭是道,確鑿不移。我說:“小兒見了母親口中的糕餅,自然會取來放在自己口中,在母親懷中吃東西的時候,見他哥哥來了,自然會用手推他打他。”也說得頭頭是道,確鑿不移。陽明講學,受一般人歡迎,所以《厚黑學》也受一般人歡迎。
有孟子的性善說,就有荀子的性惡說與之對抗,有王陽明的“致知良”三字,這“厚黑學”三字,也可與之對抗;究竟人性是怎樣做起的,我很想把他研究出來,尋些宋、元、明、清講學的書來看,見他所說的道理,大都是支離穿鑿,迂曲難通,令人煩悶欲死。我於是乎把這些書拋開,用研究物理學的方法來研究心理學,才知道心理學與力學是相通的。我們研究人性,不能斷定他是善是惡,猶之研究水火之性質,不能斷定他是善是惡一樣。
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俱是一偏之見,我所講的《厚黑學》,自然是更偏了,其偏的程度,恰與王陽明“致知良”之說相等;讀者如果不明了這個道理,認真厚黑起來,是要終歸失敗的,讀者能把我著的《心理與力學》看一下,就自然明白了。但是我們雖不想實行厚黑,也須提防人在我們名下施行厚黑,所以他們的法術,我們不能不知道。
厚黑學 本文
我自讀書識字以來,就想為英雄豪傑,求之四書五經,茫無所得,求之諸子百家,與夫廿四史,仍無所得,以為古之為英雄豪傑者,必有不傳之秘,不過吾人生性愚魯,尋他不出罷了。窮索冥搜,忘寢廢食,如是者有年,一旦偶然想起三國時幾個人物,不覺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為英雄豪傑者,不過面厚心黑而已。
三國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長,全在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又殺皇后皇子,悍然不顧,並且明目張膽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心子之黑,真是達於極點了。有了這樣本事,當然稱為一世之雄了。
其次要算劉備,他的特長,全在於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為恥,而且生平善哭,做三國演義的人,更把他寫得維妙維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功,所以俗語有耘:“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也是一個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稱雙絕;當著他們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一堂晤對,你無奈我何,我無奈你何,環顧袁本初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說:“ 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此外還有一個孫權,他和劉備同盟,並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州,把關羽殺了,心之黑,彷彿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駕下稱臣,臉皮之厚,彷彿劉備,無奈厚不到底,跟著與魏絕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劉備稍遜一點。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備,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他們三個人,把各人的本事施展開來,你不能征服我,我不能服你,那時候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為三。
後來曹操、劉備、孫權,相繼死了,司馬氏父子乘時崛起,他算是受了曹劉諸人的薰陶,集厚黑學之大成,他能欺人寡婦孤兒,心之黑與曹操一樣;能夠受巾幗之辱,臉皮之厚,還更甚於劉備;我讀史見司馬懿受辱巾幗這段事,不禁拍案大叫:“天下歸司馬氏矣!”所以得到了這個時候,天下就不得不統一,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諸葛武候,天下奇才,是三代下第一人,遇著司馬懿還是沒有辦法,他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終不能取得中原尺寸之地,竟至嘔血而死,可見王佐之才,也不是厚黑名家的敵手。
我把他幾個人物的事,反復研究,就把這千古不傳的秘訣,發現出來。一部二十四史,可一以貫之:“厚黑而己。”茲再舉漢的事來證明一下。
項羽拔山蓋世之雄。咽鳴叱咤,千人皆廢,為什麽身死東城,為天下笑!他失敗的原因,韓信所說:“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兩句話,包括盡了。婦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病根在心子不黑;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氣,其病根在臉皮不厚。鴻門之宴,項羽和劉邦,同坐一席,項莊已經把劍取出來了,只要在劉邦的頸上一劃,“太高皇帝”的招牌,立刻可以掛出,他偏偏徘徊不忍,竟被劉邦逃走。垓下之敗,如果渡過烏江,卷土重來,尚不知鹿死誰手?他偏偏又說:“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我念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這些話,真是大錯特錯!他一則曰:“無面見人”;再則曰:“有愧於心。”究竟高人的面,是如何長起得,高人的心,是如何生起得?也不略加考察,反說:“此天亡我,非戰之罪”,恐怕上天不能任咎吧。
我們又拿劉邦的本事研究一下,史記載:項羽問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鬥力。”請問笑謝二字從何生出?劉邦見酈生時,使兩女子洗腳,酈生責他倨見長者,他立刻輟為之謝。還有自己的父親,身在俎下,他要分一杯羹;親生兒女,孝惠魯元,楚兵追至,他能夠推他下車;後來又殺韓信,殺彭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請問劉邦的心子,是何狀態,豈是那“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的項羽,所能夢見?太史公著本紀,只說劉邦隆準龍顏,項羽是重瞳子,獨於二人的面皮厚薄,心之黑白,沒有一字提及,未免有愧良史。
劉邦的面,劉邦的心,比較別人特別不同,可稱天縱之聖。黑之一字,真是“生和安行,從心所欲不逾矩”,至於厚字方面,還加了點學歷,他的業師,就是三傑中的張良,張良的業師,是圮上老人,他們的衣缽真傳,是彰彰可考的。圮上受書一事,老人種種作用,無非教張良臉皮厚罷了。這個道理,蘇東坡的留候論,說得很明白。張良是有夙根的人,一經指點,言下頓悟,故老人以王者師期之。這種無上妙法,斷非鈍根的人所能了解,所以史記上說:“良為他人言,皆不省,獨沛公善之,良曰,沛公殆天授也。”可見這種學問,全是關乎資質,明師固然難得,好徒弟也不容易尋找。韓信求封齊王的時候,劉邦幾乎誤會,全靠他的業師在旁指點,彷彿現在學校中,教師改正學生習題一般。以劉邦的天資,有時還有錯誤,這種學問的精深,就此可以想見了。
劉邦天資既高,學歷又深,把流俗所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倫,一一打破,又把禮義廉恥,掃除凈盡,所以能夠平蕩群雄,統一海內,一直經過了四百幾十年,他那厚黑的余氣,方才消滅,漢家的系統,於是乎才斷絕了。
楚漢的時候,有一個人,臉皮最厚,心不黑,終歸失敗,此人為誰?就是人人知道的韓信。胯下之辱,他能夠忍受,厚的程度,不在劉邦之下。無奈對於黑字,欠了研究;他為齊王時,果能聽蒯通的話當然貴不可言,他偏偏系念著劉邦解衣推食的恩惠,冒冒昧昧地說:“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後來長樂鐘室,身首異處,夷及九族。真是咎由自取,他譏誚項羽是婦人之仁,可見心子不黑,作事還要失敗的,這個大原則,他本來也是知道的,但他自己也在這裏失敗,這也怪韓信不得。
同時又有一個人,心最黑,臉皮不厚,也歸失敗,此人也是人人知道的,姓范名增。劉邦破咸陽,系子嬰,還軍壩上,秋毫不犯,范增千方百計,總想把他置之死地,心子之黑,也同劉邦彷彿;無奈臉皮不厚,受不得氣,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王,增大怒求去,歸來至彭城,疽後背死,大凡做大事的人,那有動輒生氣的道理?“增不去,項羽不亡”,他若能隱忍一下,劉邦的破綻很多。隨便都可以攻進去。他忿然求去,把自己的老命,把項羽的江山,一齊送掉,因小不忍,壞了大事,蘇東坡還稱他為人傑,未免過譽?
據上面的研究,厚黑學這種學問,法子很簡單,用起來卻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劉邦司馬懿把它學完了,就統一天下;曹操劉備各得一偏,也能稱孤道寡,割據爭雄;韓信、范增,也是各得一偏,不幸生不逢時,偏偏與厚黑兼全的劉邦,並世而生,以致同歸失敗。但是他們在生的時候,憑其一得之長,博取王候將相,炫赫一時,身死之後,史傳中也占了一席之地,後人談到他們的事跡,大家都津津樂道,可見厚黑學終不負人。
上天生人,給我們一張臉,而厚即在其中,給我們一顆心,而黑即在其中。從表面上看去,廣不數寸,大不盈掬,好象了無奇異,但,若精密的考察,就知道它的厚是無限的,它的黑是無比的,凡人世的功名富貴、宮室妻妾、衣服車馬,無一不從這區區之地出來,造物生人的奇妙,真是不可思議。鈍根眾生,身有至寶,棄而不用,可謂天下之大愚。
厚黑學共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墻,黑如煤炭”。起初的臉皮,好象一張紙,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墻了。最初心的顏色,作乳白狀,由乳色而炭色、而青藍色,再進而就黑如煤炭了。到了這個境界,只能算初步功夫;因為城墻雖厚,轟以大炮,還是有攻破的可能;煤炭雖黑,但顏色討厭,眾人都不願挨近它。所以只算是初步的功夫。
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深於厚學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他一點不動,劉備就是這類人,連曹操都拿他沒辦法。深於黑學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買主越多,曹操就是這類人,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中原名流,傾心歸服,真可謂“心子漆黑,招牌透亮”,能夠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淵之別,但還露了跡象,有形有色,所以曹操的本事,我們一眼就看出來了。
第三步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至厚至黑,天上後世,皆以為不厚不黑,這個境界,很不容易達到,只好在古之大聖大賢中去尋求。有人問:“這種學問,哪有這樣精深?”我說:“儒家的中庸,要講到‘無聲無臭’方能終止;學佛的人,要講到‘菩提無樹,明鏡非臺’,才算正果;何況厚黑學是千古不傳之秘,當然要做到‘無形無色’,才算止境”。
總之,由三代以至於今,王候將相,豪傑聖賢,不可勝數,茍其事之有成,無一不出於此;書冊俱在,事實難誣,讀者倘能本我指示的途徑,自去搜尋,自然左右逢源,頭頭是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RL 櫻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瓜蔓卷第十二 事不至大,無以驚人。案不及眾,功之匪顯。上以求安,下以邀寵,其冤固有,未可免也。 【譯文】事情不是很大,就不能讓人震驚。案件不是牽扯人多,功勞就不能顯現。君主用它來求取安定,臣子用它來邀功取寵,這裡的冤情一定會有,卻是不可能避免的。 追求非主流思想,否則無法達成! 道德不值得追求!
    刑罰卷第十一 致人於死,莫逾構其反也;誘人以服,非刑之無得焉。刑有術,罰尚變,無所不施,人皆授首矣。 【譯文】讓人達到死亡的境地,沒有比構陷他謀反更能奏效的事了;誘導人們做到服從,不刑罰他們就達不到目的。刑訊是講究方法的,責罰貴在有所變化,施行的手段沒有限制,人們就都會伏法認罪了。
    問罪卷第十 法之善惡,莫以文也,乃其行焉;刑之本哉,非罰罪也,乃明罪焉。 【譯文】法律的好壞,不在條文本身,而是它的執行;刑罰的根本,不在如何處罰犯罪,而是如何確定犯罪。 定法律其罪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區明何為法律上的罪,讓人知 罪而守法! 【評文】因古時環境影嚮,罪有其隱避性,無法直觀,斷定人逃
    謀劃卷第九 上不謀臣,下或不治;下不謀上,其身難晉;臣不謀僚,敵者勿去。官無恆友,禍存斯虛,勢之所然,智者弗怠焉。料敵以遠,須謀於今;去賊以盡,其謀無忌。欺君為大,加諸罪無可免;枉法不容,縱其為 禍方懲。 爭關係,有時候是敵人關係;但總的來說,構成傷害或影響自身利益
    奸不自招,忠不自辯。奸者禍國,忠者禍身。 【譯文】奸臣不會自己招認,忠臣不能自己辯解。奸臣損害國家,忠臣損害自身。 【評文】奸臣為了個人利益,損害國家利益,忠臣為了社稷,犧牲 自身利益;奸臣的行為是隱而未現,難以直擊;忠臣的言論行為,顯 而易見,但非人人支持,利益,自私勝過是非,正義!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譯文】世間的道理,人們不傷害自己卻遭到別人的傷害;做人的道理,別人不原諒自己而自己卻能原諒。 不要傷害自己是對的,但為了保身,逃避法律與良心的責任,則不可取!同樣的,不負該負的責任,處處自我原諒,也不好! 于聖靈與神的原諒,應無自我原諒之說。
    瓜蔓卷第十二 事不至大,無以驚人。案不及眾,功之匪顯。上以求安,下以邀寵,其冤固有,未可免也。 【譯文】事情不是很大,就不能讓人震驚。案件不是牽扯人多,功勞就不能顯現。君主用它來求取安定,臣子用它來邀功取寵,這裡的冤情一定會有,卻是不可能避免的。 追求非主流思想,否則無法達成! 道德不值得追求!
    刑罰卷第十一 致人於死,莫逾構其反也;誘人以服,非刑之無得焉。刑有術,罰尚變,無所不施,人皆授首矣。 【譯文】讓人達到死亡的境地,沒有比構陷他謀反更能奏效的事了;誘導人們做到服從,不刑罰他們就達不到目的。刑訊是講究方法的,責罰貴在有所變化,施行的手段沒有限制,人們就都會伏法認罪了。
    問罪卷第十 法之善惡,莫以文也,乃其行焉;刑之本哉,非罰罪也,乃明罪焉。 【譯文】法律的好壞,不在條文本身,而是它的執行;刑罰的根本,不在如何處罰犯罪,而是如何確定犯罪。 定法律其罪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區明何為法律上的罪,讓人知 罪而守法! 【評文】因古時環境影嚮,罪有其隱避性,無法直觀,斷定人逃
    謀劃卷第九 上不謀臣,下或不治;下不謀上,其身難晉;臣不謀僚,敵者勿去。官無恆友,禍存斯虛,勢之所然,智者弗怠焉。料敵以遠,須謀於今;去賊以盡,其謀無忌。欺君為大,加諸罪無可免;枉法不容,縱其為 禍方懲。 爭關係,有時候是敵人關係;但總的來說,構成傷害或影響自身利益
    奸不自招,忠不自辯。奸者禍國,忠者禍身。 【譯文】奸臣不會自己招認,忠臣不能自己辯解。奸臣損害國家,忠臣損害自身。 【評文】奸臣為了個人利益,損害國家利益,忠臣為了社稷,犧牲 自身利益;奸臣的行為是隱而未現,難以直擊;忠臣的言論行為,顯 而易見,但非人人支持,利益,自私勝過是非,正義!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譯文】世間的道理,人們不傷害自己卻遭到別人的傷害;做人的道理,別人不原諒自己而自己卻能原諒。 不要傷害自己是對的,但為了保身,逃避法律與良心的責任,則不可取!同樣的,不負該負的責任,處處自我原諒,也不好! 于聖靈與神的原諒,應無自我原諒之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Thumbnail
    香江人談及「水」,不期然會聯想很多與水有關的形容詞,例如以水為財,見財化水,甚或形容女人是水造等等。那麼古人又怎樣形容「水」呢?不得不説老子在《道德經》的名訓「上善若水」了,他將水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形容高品格的人就像水一樣具有種種美德......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  孔子多次將智與仁並論,如『擇不處仁,焉得知?』(裡仁第四)。這裡講智者和仁者的一些不同特質。  三句話,三個層次。首先是表像,智者喜愛如水一樣,仁者喜愛如山一樣。樂水樂山,並不是說智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良的?亦或是邪惡的?這二者都有人認同。 或許在「性善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善良的人,所以他們深信「性善論」是對的。相對的,或許在「性惡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邪惡的人,所以他們也深信「性惡論」是對的。既然這兩種理論,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Thumbnail
    香江人談及「水」,不期然會聯想很多與水有關的形容詞,例如以水為財,見財化水,甚或形容女人是水造等等。那麼古人又怎樣形容「水」呢?不得不説老子在《道德經》的名訓「上善若水」了,他將水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形容高品格的人就像水一樣具有種種美德......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  孔子多次將智與仁並論,如『擇不處仁,焉得知?』(裡仁第四)。這裡講智者和仁者的一些不同特質。  三句話,三個層次。首先是表像,智者喜愛如水一樣,仁者喜愛如山一樣。樂水樂山,並不是說智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良的?亦或是邪惡的?這二者都有人認同。 或許在「性善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善良的人,所以他們深信「性善論」是對的。相對的,或許在「性惡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邪惡的人,所以他們也深信「性惡論」是對的。既然這兩種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