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貧富差距會愈來愈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時代的變化,通常是漸漸的,漸漸的,一些微小的,片段的,零碎的改變,可是,突然之間,一切都不一樣了,原先似乎龐大堅固的結構就土崩瓦解,然後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真實世界的進展,往往不是線性的,而是曲線,存在所謂臨界點或崩潰點,這對我們習於「昨天是如此,今天還好,所以明天也應該還可以」的線性思維,是很難理解的。
甚至許多科技的進展,往往是指數成長的型態,我們很容易嚴重低估最後的數目可能是多麼的龐大。以西洋棋盤每一格2倍式的增長擺上米粒為例。只要經過六十三次的倍增,就會成為天文數字,其實只要連續平方三十二次,剛進入棋盤的下半盤棋時,數量就已經變得非常高,不過,這樣的數字,我們或許還可以理解,可是接下來的倍增,我們就會完全失去感覺。若以電子世界的進展,摩爾定律每18個月就倍增的話,現在大概已經是進入下半個棋盤的時間點,事情的進展會愈來愈詭異,也就是超出我們個人常識所能理解的。
這種科技進展,實現在工作場域時,就會形成貧富差距的兩極化,假如你花一個小時所做的事,換成機器來做,只要花一塊錢就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那麼面對高度競爭而且追求最大利潤的老闆,怎麼可能付你超過一塊錢的薪水?
相反的,原本一個人的技能與才華,原本只能服務一個人,如果他能透過數位科技,同一個時間服務一百萬個人,那麼理論上他的收入應該會是原先的百萬倍。
這也是為什麼企業裡的中階主管愈來愈少,而大企業裡的高階主管薪水已成了天文數字的原因,這些才華出眾的CEO,透過數位科技,可以直接管理的人事物更多,發揮很大的影響力,他的產值隨之膨脹,薪水當然也隨之水漲船高了。
這當然也加速貧富的差距,幾乎任何現代社會所增加的財富,全都落入極其少數人的手裡。比如2010年的統計,美國沃爾瑪商場的創辦人山姆沃爾頓跟他的六個繼承人我擁有財富,竟然超過全美國三億多人裡,所得最低的百分之四十人口的財富加總。真的很難想像,單單七個人所擁有的錢,比一億多的人財產全部加起來還要多,這還是在民主富饒安定的美國呢!
數位時代已變成贏者全拿的時代。
比如說,在數位傳播興起前,一個優秀的演藝人員每年頂多只能表演給幾千個人看,其他不是最頂尖的明星當然也有他們的市場。但是在數位時代,所有表演幾乎可以在不增加多少成本之下,就可以讓全世界的民眾觀賞到,那麼他就可以獲得並掌控全部的市場。雖然第二名第三名的品質和第一名幾乎相差無幾,但是花同樣代價之下,任何人都想看第一名的作品,幹嘛理第二名,所以數位化讓所有的市場變成贏者全拿,只有第一沒有第二,那個獲勝者的收入也就難以想像了。這種現象也發生在企業裡,大企業願意用天價聘請心目中最優秀的主管也是認為,只要在品質上一點點的差異,就像奧運比賽的第一名跟第二名之間微不足道的差別,也許在數位贏者全拿的時代,就會為公司,為股東帶來龐大的獲利。
因此同一個大企業,最高階主管與基層員工的年薪可以相差三至四百倍,換句話說,執行長上班十多天的收入,等於其他職員上班一輩子的薪水,這還只是薪水,是勞力所得,沒有算這位主管其他投資或資產所得呢!
貧富差距會愈來愈大,這個困境沒有容易解決的方案,而且以台灣的立場,我們們沒有條件閉關自守,只有開放自己才能迎向挑戰,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的確必須針對財稅制度與人才培育的方式徹底檢討與改變,讓我們的年輕人有意願也有能力學會全球化時代所具備的技能。
數位時代已變成贏者全拿的時代。比如說,在數位傳播興起前,一個優秀的演藝人員每年頂多只能表演給幾千個人看,其他不是最頂尖的明星當然也有他們的市場。但是在數位時代,所有表演幾乎可以在不增加多少成本之下,就可以讓全世界的民眾觀賞到,那麼他就可以獲得並掌控全部的市場。雖然第二名第三名的品質和第一名幾乎相差無幾,但是花同樣代價之下,任何人都想看第一名的作品,幹嘛理第二名,所以數位化讓所有的市場變成贏者全拿,只有第一沒有第二,那個獲勝者的收入也就難以想像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此善加保養膝關節是健康老化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台灣四十歲以上的民眾,居然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有膝痛的困擾,而「退化性關節炎」被認為是最常見的原因。 那麼破壞的來源是什麼? 而且在坐下或蹲下時,動作盡量放慢,避免內側皺襞突然受到膝蓋骨的夾擊,動作慢,可以在骨頭互相摩擦時,讓內側皺襞順利退開。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與病毒共存及新冠長期症 有人說,假如你身邊沒有朋友確診新冠病毒,那表示你認識的朋友太少了。 也有專家說,如果你今年沒有確診新冠病毒,那明年也會確診,不然就是後年,反正遲早一定會感染上的。 據估計,未接受疫苗的染病者大約百分之十到五十會出現長期症狀,接種疫苗後最多可降低百分之五十的風險。
為永續點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出版、2006年4月 原來不只學校要推廣永續精神,永續的觀念也必須走出教室,在生活中扎根。 行政院研考會葉俊榮主委觀察到,台灣許多的發展是從台灣土地上長出來的。 小記者懷著崇敬感激的心情,前往荒野保護協會採訪。 思源埡口的一盆火 一萬會員,十萬小時 溫柔的堅持
疫情這二年多不能出國旅行,所以國內旅遊大爆發,除了熱門觀光景點當然人滿為患之外,因為有更多的需求尚待滿足,所以一些較高價的深度旅遊及特殊領域的見學參訪也逐漸形成,那麼蝸行跟這些旅遊方式有何不同? 後面附上2015年12月所寫的文章,收錄在「活得興高采烈」書中。 輕重平衡的生活
偶爾會覺得人還蠻有趣的,有時候朋友住得很近,想說隨時可以見到面,一晃眼多年沒見,反而長居國外的朋友,只要一回國,總是會排出時間彼此碰個面。 因為距CK出的第二本書「小國大想像」已有五年多,這次見面特別問他何時出第三本書? 他回答:「應該不會有第三本書了!」 人為什麼要寫作? 創意是一種生活態度
因此善加保養膝關節是健康老化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台灣四十歲以上的民眾,居然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有膝痛的困擾,而「退化性關節炎」被認為是最常見的原因。 那麼破壞的來源是什麼? 而且在坐下或蹲下時,動作盡量放慢,避免內側皺襞突然受到膝蓋骨的夾擊,動作慢,可以在骨頭互相摩擦時,讓內側皺襞順利退開。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與病毒共存及新冠長期症 有人說,假如你身邊沒有朋友確診新冠病毒,那表示你認識的朋友太少了。 也有專家說,如果你今年沒有確診新冠病毒,那明年也會確診,不然就是後年,反正遲早一定會感染上的。 據估計,未接受疫苗的染病者大約百分之十到五十會出現長期症狀,接種疫苗後最多可降低百分之五十的風險。
為永續點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出版、2006年4月 原來不只學校要推廣永續精神,永續的觀念也必須走出教室,在生活中扎根。 行政院研考會葉俊榮主委觀察到,台灣許多的發展是從台灣土地上長出來的。 小記者懷著崇敬感激的心情,前往荒野保護協會採訪。 思源埡口的一盆火 一萬會員,十萬小時 溫柔的堅持
疫情這二年多不能出國旅行,所以國內旅遊大爆發,除了熱門觀光景點當然人滿為患之外,因為有更多的需求尚待滿足,所以一些較高價的深度旅遊及特殊領域的見學參訪也逐漸形成,那麼蝸行跟這些旅遊方式有何不同? 後面附上2015年12月所寫的文章,收錄在「活得興高采烈」書中。 輕重平衡的生活
偶爾會覺得人還蠻有趣的,有時候朋友住得很近,想說隨時可以見到面,一晃眼多年沒見,反而長居國外的朋友,只要一回國,總是會排出時間彼此碰個面。 因為距CK出的第二本書「小國大想像」已有五年多,這次見面特別問他何時出第三本書? 他回答:「應該不會有第三本書了!」 人為什麼要寫作? 創意是一種生活態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尤其是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關。作者提到了資本主義2.0和3.0,並討論了當代經濟情勢對於收入分配的影響。此外,作者提出了一個有爭議的解決方案,引發了讀者對於利潤分配的思考。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的貧富差距顯著,高層管理者的薪酬往往是普通員工的數十倍,並享有豐厚的福利待遇。普通員工在薪酬和福利上的差異使他們感到努力得不到應有回報,帶來深深的無力感和挫敗感。本文探討了不同職場角色、薪酬差異及其心理影響。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日益進步,我們即將步入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將徹底顛覆傳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21世紀的21堂課》中提醒我們面對這些變化,我們需要重新考慮工作的意義。全民基本收入和服務可能是應對職業變革的一部分解決方案,但根本的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思考如何在這個被AI塑形的新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有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在社會各界的討論中,關於財富和地位的差異似乎無法得到解決。 然而,我們不妨停下來,換一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看似遙不可及,實則只隔著一個選擇。
「21世紀資本論」作者主張是課徵富人稅,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避免類似法國大革命以及二戰希特勒的崛起(他認為這些革命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經濟貧困造成)。我的思考是,如果最富有的那一群人,擁有了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及機器戰警等等力量,不再害怕基層民眾革命的時候,那麼這位法國學者的主張,對那些有錢人就一點說服力
Thumbnail
單獨看一張金字塔,筆者的經驗上遇過不少人,認為這是有解的。如果真的只有一座金字塔,實際上的產業結構,更加的複雜,是多座山峰,連綿層疊。 若我們將每個人擁有的技術層次,很粗暴的區分為頂尖、上、中、下四層,把之前的常態分佈直接依照產業壓縮,那麼我們會發現到一個很驚人的事實。
Thumbnail
選擇工作各世代最在意的因素薪水居冠,各世代比例均超過75%。剛畢業的你,茫茫然不知道該如何成為「多金」一族?在職場打滾一段時間的你,薪資成長停滯許久卻不知道該如何突破?104人力銀行數據長李魁林將告訴你爭取高薪的5大策略,選對產業,同職務年薪多18萬。
Thumbnail
1.大局思維 想得很大,而不是想得很小 收入,與產出的價值成正比。 服務多少人?影響多少人? 玩大的,去幫助成千上萬人。 方法:工作、事業上,影響再多10倍的人,槓桿原理。 大於他們的問題,而不是小於問題 生活中的大問題,來自於我們太小了。 相信自己能解決任何問題,能力比問題更大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尤其是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關。作者提到了資本主義2.0和3.0,並討論了當代經濟情勢對於收入分配的影響。此外,作者提出了一個有爭議的解決方案,引發了讀者對於利潤分配的思考。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的貧富差距顯著,高層管理者的薪酬往往是普通員工的數十倍,並享有豐厚的福利待遇。普通員工在薪酬和福利上的差異使他們感到努力得不到應有回報,帶來深深的無力感和挫敗感。本文探討了不同職場角色、薪酬差異及其心理影響。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日益進步,我們即將步入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將徹底顛覆傳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21世紀的21堂課》中提醒我們面對這些變化,我們需要重新考慮工作的意義。全民基本收入和服務可能是應對職業變革的一部分解決方案,但根本的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思考如何在這個被AI塑形的新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有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在社會各界的討論中,關於財富和地位的差異似乎無法得到解決。 然而,我們不妨停下來,換一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看似遙不可及,實則只隔著一個選擇。
「21世紀資本論」作者主張是課徵富人稅,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避免類似法國大革命以及二戰希特勒的崛起(他認為這些革命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經濟貧困造成)。我的思考是,如果最富有的那一群人,擁有了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及機器戰警等等力量,不再害怕基層民眾革命的時候,那麼這位法國學者的主張,對那些有錢人就一點說服力
Thumbnail
單獨看一張金字塔,筆者的經驗上遇過不少人,認為這是有解的。如果真的只有一座金字塔,實際上的產業結構,更加的複雜,是多座山峰,連綿層疊。 若我們將每個人擁有的技術層次,很粗暴的區分為頂尖、上、中、下四層,把之前的常態分佈直接依照產業壓縮,那麼我們會發現到一個很驚人的事實。
Thumbnail
選擇工作各世代最在意的因素薪水居冠,各世代比例均超過75%。剛畢業的你,茫茫然不知道該如何成為「多金」一族?在職場打滾一段時間的你,薪資成長停滯許久卻不知道該如何突破?104人力銀行數據長李魁林將告訴你爭取高薪的5大策略,選對產業,同職務年薪多18萬。
Thumbnail
1.大局思維 想得很大,而不是想得很小 收入,與產出的價值成正比。 服務多少人?影響多少人? 玩大的,去幫助成千上萬人。 方法:工作、事業上,影響再多10倍的人,槓桿原理。 大於他們的問題,而不是小於問題 生活中的大問題,來自於我們太小了。 相信自己能解決任何問題,能力比問題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