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覺悟部門有你跟沒有你都沒差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要天真地聽同事部屬或長輩稱讚你是組織裡不可或缺的人才,通常那只是好聽的話,事實上是你離開後組織仍然會運作正常,有你存在跟沒有你存在其實是沒有任何差別的,這個體認是退休後的第一大失落。
在一九八0年前出生的人,大概都習慣有一個正職工作,不管是不是換過不同公司或轉換不同的產業,大部人都有機會從某個機構中退休,因此面對退休前內心的惶恐與準備,也是進入中年後期的人生課題。
那時候可以申請退休,或一定被迫得退休絕對是能夠預期的,因此可以提前規劃,以便無縫接軌到退休後的另一個新人生階段。
不要天真地聽同事部屬或長輩稱讚你是組織裡不可或缺的人才,通常那只是好聽的話,事實上是你離開後組織仍然會運作正常,有你存在跟沒有你存在其實是沒有任何差別的,這個體認是退休後的第一大失落。
因此,退休的第一個心理準備是你一定會離開這個可能是你奉獻了大半生,有許多引以為豪的成就的公司,轉換生涯是必然的,除非你是企業的創辦人,但是殘酷的現實是,即便是創辦人也必須交給接班人。
趨勢科技的創辦人張明正把他負責人的職位交班給他的小姨子時,是在日本跟經銷商開會時宣布的,當他宣布完下台,數十位跟他合作了幾十年的老朋友立刻爭先恐後的排隊等著跟新的總經理換名片,把他一個人晾在旁邊,居然沒有一個人理他。張明正回憶當時的心情,雖然退休是他期待多年並且已做好新的人生規劃,但是在那一剎那,內心還是很失落的。
的確,不管是不是大權在握的負責人或高階主管,任何一個職業與最基層職位,都有他個人必須負責的工作,也就是屬於他掌握的權力,我們已經很習慣這種權力或從職位而來的頭銜時,當我們離開公司,往往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退休的第二大失落是因為我們沒有了名片與頭銜,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跟新朋友介紹自己,換句話說,我們必須重新定義自己是誰。
因此就要在失去名片之前,先練習遇到新朋友時不要急著掏出名片,換句話說,要克制自己遞名片的衝動,嘗試看著對方眼睛跟他打招呼,不談自己公司看是不是能夠在短短一兩分鐘之內跟對方產生連結,讓對方印象深刻並且記得你。
老實說,這很不容易,因此要在退休前就開始準備。假設你到一家小酒吧喝酒,左邊坐著一個泥水師傅,右邊是一位沒上班在家啃老的年輕人,你是不是能夠跟他們聊得很愉快,引起他們對你這個人的興趣?換句話說,我們平常的人際往來是基於我在某個公司上班,還是對什麼有興趣,我有什麼專長來當作自己在社會存在的憑藉?
退休的第三個失落是以前上班時很忙,雖然我們嘴巴會抱怨,但是忙其實也彰顯了自己存在的價值,當退休後,所有的時間都是自己的,可以睡到自然醒,雖然我們會說好開心喔,自由了,不必看人臉色,但是當無事一身輕久了之後,難免會懷疑自己生命的意義何在?
因此,一定要提醒自己,退休前的生活作息必須一致,已經找到足以取代原本工作時類似作息的例行活動,不管是參加社團當志工,重拾過往興趣與才藝,甚至找到兼職的工作,總之,一定要有事情做,維持退休前一貫而類似的時間安排。
而且這些事情不能等到退休之後才開始找,因為即便參加的社團只是樂齡退休族的聯誼活動,要融入新的人際關係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不提早「適應」,是會挫折的。退休前一邊忙碌的工作,一邊撥出空檔時間參與,內心因為不急,而且還有職場上所帶來的自信或光環,在充裕的心境或時間下得以慢慢融入新團體。否則以為退休有很多時間可以經營人際關係,到了新團體因為與原本的期待有落差甚至挫折而退縮,這種情況很常見。不要以為這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有非常高百分比的人,尤其男人,在退休後變成足不出戶的孤獨老人。
這些人並不見得是不喜歡人或人緣不好的人,往往他們在公司也都還算是很正常的人,只是上班時如果你所有與人的互動都是跟工作有關,不管是同事,客戶或上下游廠商,這些關係會在你退休之後全部失去連結。不是別人翻臉無情,而是只有你退休,你有時間,其他人還在為工作為業績而忙得焦頭爛額,沒有空理你這個跟業務無關的人也是人之常情。
因為退休的最大失落,或許就是這種人情冷暖所帶來的滄桑感。要記住,公司不是記憶人類情感的地方,公司唯一的使命與功能,就是賺錢。你一離職,新的人遞補,單位裡的人來來去去,誰能記得以前的人做過什麼呢?
我們要知道,保留人類情感與記憶的地方是家庭裡的家人,親朋好友以及社團裡有共同興趣或志同道合為公益而付出的伙伴。因此,只有在退休前就花時間在這些地方,才能累積並擁有許多共同記憶。
其實,我覺得面對退休前的心裡惶恐,最重要的就是把退休這個觀念忘掉,因為人生可以有很多組合,生命階段不斷在轉換,直到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前,都應該沒有所謂退休這樣的心態,但是內心也要不斷的準備,這就是我一貫主張的「退休進行式」,永遠在準備與進行中,但是也永遠不該有真正的退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食品營養界的先驅,白小良博士寫的「教養從餐桌上開始」,在書中,建議了幾項給父母親的飲食指南: 1每天至少一次為自己和家人親手準備一餐飲食。 2每星期至少一次讓孩子參與餐點的準備(和孩子一起準備星期一的午餐盒)。 3每兩星期至少一次讓孩子前往市場共同採購新鮮食材。 4 增加進餐樂趣。
疫情造成的影響有很多,包括焦慮與憂鬱症的人大幅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估,憂鬱症再沒幾年,就將超過心血管疾病(中風、腦溢血……)成為失能的最大原因。 因為憂鬱症而自殺的人數也一直創新高,2020年台灣的統計,自殺的人已超過四萬人,其中又以25歲到44歲,勞動市場的主力人口最多。
前些年在馬來西亞出版了利用看電影跟孩子談愛情這個主題的書之後,應邀到馬來西亞的中文學校巡迴演講,也接受一些媒體採訪。 記得到某一個高中演講前,與該校老師聊天,他們說正在為處理校內學生談戀愛的事情而煩惱,因此問了我一個台灣老師大概都不會問的問題:「中學生可不可以談戀愛?」
曾經看過篇研究報告,台灣有百分之十二的國中畢業生的學力只有小學二、三年級的程度,調查指出這些都是等待失敗的孩子。 而且更可能的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受盡挫敗的經驗,讓他們自暴自棄,放棄繼續學習,也不願找正當的工作,淪為社會邊緣人而成為社會的隱憂。 除了捐款之外,你也可以捐發票,愛心碼567。
據統計,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成年人有失眠的問題,或許這不是什麼大毛病,但是睡得不好除了立即的疲憊與精神不好,心情低落之外,也會增加精神壓力與疲憊。 放輕鬆的方式還可以透過靜坐冥想,也有人在睡前泡澡或吃一點消夜,不一而足,總之可以多方嘗試或找到對自己最有效的方法。
最近看到一則花邊新聞,前年有一對剛公證結婚的夫妻,要宴請親友時遇到疫情,只好延期,可是等到預定日期時,另一波疫情又起,就這麼一延再延三延,孩子出生甚至已經滿周歲了,不免煩惱那麼結婚喜宴到底要不要辦。 困在今天的時間裡―今天暫時停止在土撥鼠日
台灣食品營養界的先驅,白小良博士寫的「教養從餐桌上開始」,在書中,建議了幾項給父母親的飲食指南: 1每天至少一次為自己和家人親手準備一餐飲食。 2每星期至少一次讓孩子參與餐點的準備(和孩子一起準備星期一的午餐盒)。 3每兩星期至少一次讓孩子前往市場共同採購新鮮食材。 4 增加進餐樂趣。
疫情造成的影響有很多,包括焦慮與憂鬱症的人大幅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估,憂鬱症再沒幾年,就將超過心血管疾病(中風、腦溢血……)成為失能的最大原因。 因為憂鬱症而自殺的人數也一直創新高,2020年台灣的統計,自殺的人已超過四萬人,其中又以25歲到44歲,勞動市場的主力人口最多。
前些年在馬來西亞出版了利用看電影跟孩子談愛情這個主題的書之後,應邀到馬來西亞的中文學校巡迴演講,也接受一些媒體採訪。 記得到某一個高中演講前,與該校老師聊天,他們說正在為處理校內學生談戀愛的事情而煩惱,因此問了我一個台灣老師大概都不會問的問題:「中學生可不可以談戀愛?」
曾經看過篇研究報告,台灣有百分之十二的國中畢業生的學力只有小學二、三年級的程度,調查指出這些都是等待失敗的孩子。 而且更可能的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受盡挫敗的經驗,讓他們自暴自棄,放棄繼續學習,也不願找正當的工作,淪為社會邊緣人而成為社會的隱憂。 除了捐款之外,你也可以捐發票,愛心碼567。
據統計,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成年人有失眠的問題,或許這不是什麼大毛病,但是睡得不好除了立即的疲憊與精神不好,心情低落之外,也會增加精神壓力與疲憊。 放輕鬆的方式還可以透過靜坐冥想,也有人在睡前泡澡或吃一點消夜,不一而足,總之可以多方嘗試或找到對自己最有效的方法。
最近看到一則花邊新聞,前年有一對剛公證結婚的夫妻,要宴請親友時遇到疫情,只好延期,可是等到預定日期時,另一波疫情又起,就這麼一延再延三延,孩子出生甚至已經滿周歲了,不免煩惱那麼結婚喜宴到底要不要辦。 困在今天的時間裡―今天暫時停止在土撥鼠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一位同事要離職了,記得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對於同事的離職,特別是那種配合還不錯的人,內心總有些許傷感與不捨,但現在的我已工作了十多年,了解人的來來去去,是自然也平常的事,所謂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心中的傷感與不捨早已看淡,但確多了一股愁悵,不是為同事,而是為自己。 年過四十的我,在工廠當基層作業員超過十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有一個人在職場上總是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無不受人羨慕和推崇。突然有一天,那個人無預警從雲端掉下來,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好戲,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重新站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重新鋪一段未來的路? 有一男子,五十歲那年被公司裁員,原本擔任研發部門資深經理的他,突然被通知隔天不用來上班
Thumbnail
職業生涯的路途上,除非是退休或是開始自己創業,一般若必須做出改變;都屬於“轉職”的狀況,也就是另謀高就。至於;有需要另謀高就的原因當然有千百種,就不在這裡贅述。 我當時的情況是有些特別,我沒想過先去找尋新的機會,再回頭請辭。我就是想要改變目前的工作狀態,看有沒調整的可能?那麼,為什麼我須要再三思考
在退休之後,人們常常會陷入對於生活方向的焦慮,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開始想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退休後的經驗,提供了一些建議和心得。
在職場上,時常看到有些已經離職的或是退休的,很喜歡回原工作崗位,有些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昨天已經過去了,舊人早就換成了新人,何必去找不痛快?人家一聲廠長,喊的到底是誰?不是你,你心情不好,是你,新廠長不爽!所以對於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向來是不聯系的,除非是老同事換了工作。不是我太過現實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我相信不少人身邊肯定都聽過類似的故事情節「我朋友以前在職場中不僅是公司的傑出高階主管,且身邊的客戶與同事也都非常景仰他……但是,退休後不知道為什麼,變得非常無精打采,整天盯股票、滑手機,幾乎不出門,和以前風光的模樣天差地遠。」 - 也許是少了工作的成就感、人際互動的機會、無價值感、經濟壓力……等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為了退休而退休的人通常具有的三種特徵,包括對工作厭倦、對退休有美好憧憬、以及對退休後的生活沒有具體規劃。作者分享了自己退休的生活經驗,聊聊對於沒有規劃的退休生活的看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一位同事要離職了,記得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對於同事的離職,特別是那種配合還不錯的人,內心總有些許傷感與不捨,但現在的我已工作了十多年,了解人的來來去去,是自然也平常的事,所謂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心中的傷感與不捨早已看淡,但確多了一股愁悵,不是為同事,而是為自己。 年過四十的我,在工廠當基層作業員超過十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有一個人在職場上總是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無不受人羨慕和推崇。突然有一天,那個人無預警從雲端掉下來,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好戲,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重新站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重新鋪一段未來的路? 有一男子,五十歲那年被公司裁員,原本擔任研發部門資深經理的他,突然被通知隔天不用來上班
Thumbnail
職業生涯的路途上,除非是退休或是開始自己創業,一般若必須做出改變;都屬於“轉職”的狀況,也就是另謀高就。至於;有需要另謀高就的原因當然有千百種,就不在這裡贅述。 我當時的情況是有些特別,我沒想過先去找尋新的機會,再回頭請辭。我就是想要改變目前的工作狀態,看有沒調整的可能?那麼,為什麼我須要再三思考
在退休之後,人們常常會陷入對於生活方向的焦慮,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開始想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退休後的經驗,提供了一些建議和心得。
在職場上,時常看到有些已經離職的或是退休的,很喜歡回原工作崗位,有些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昨天已經過去了,舊人早就換成了新人,何必去找不痛快?人家一聲廠長,喊的到底是誰?不是你,你心情不好,是你,新廠長不爽!所以對於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向來是不聯系的,除非是老同事換了工作。不是我太過現實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我相信不少人身邊肯定都聽過類似的故事情節「我朋友以前在職場中不僅是公司的傑出高階主管,且身邊的客戶與同事也都非常景仰他……但是,退休後不知道為什麼,變得非常無精打采,整天盯股票、滑手機,幾乎不出門,和以前風光的模樣天差地遠。」 - 也許是少了工作的成就感、人際互動的機會、無價值感、經濟壓力……等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為了退休而退休的人通常具有的三種特徵,包括對工作厭倦、對退休有美好憧憬、以及對退休後的生活沒有具體規劃。作者分享了自己退休的生活經驗,聊聊對於沒有規劃的退休生活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