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再就業職場歸零

【二】再就業職場歸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努力有收穫

努力有收穫

小吳58歲在公司年資20幾年擔任部門主管,自從10年前當上主管後,只懂得管理規劃帶領部門完成指向型績效,文書跟行政都只需出一張嘴叫下面完成。

這幾年文書都碰不上,嚴重退化到只會出一張嘴,假如要重新找工作還真不知道能做甚麼。

人生的意外跟例外最無法意料

公司發佈資遣名單,他例外的在名單外,感到非常慶幸。看到同事收拾物品離開,覺得不捨但又高興自己還能留任。

第二波名單公佈他意外的在名單內,看別人離開還能安慰幾句,等到自己接到資遣通知,感覺整個人被掏空了。老婆剛失業還有房貸、車貸要繳,這下真的慘……留下來的同事跟他寒暄,看在眼裡都覺得是看笑話。

風水輪流轉,不是當事者無法體會,位居下位才知心酸。

小吳失業期間到處聯繫在職的朋友、轉職後的同事。全都問過一輪,才知道原來自己已默默被社會淘汰,被定義「太老了」。

大家都用嘲弄語氣:「你又不缺,可以退休了」「都幾歲不用工作了」「可以當老闆阿不用給人請」。

不然就是委婉拒絕:「我還有事改天再聊」「公司都沒缺人我也不是人事」「有缺人我一定告訴你」。就這樣經過了待業期後總算找到工作,一份社區保全工作。

  • 工作時很辛苦,找工作時會更辛苦。
  • 工作看老闆臉色,找工作時看更多人臉色。

分享另一篇文章,找工作心路歷程


再出發就是心態不斷調整、也一直下降標準並跟自己的學經歷告別。

再就業後!看著現在的工作環境很有感悟,希望能給中高齡一個警戒,進入新的工作環境再重新出發,要有所感悟並時時警惕。

放下過去保持空杯,正面思考與人為善。幾點分享:

1.放下豐富經歷

回到以前位置是不可能了。一直想當初是跟自己過不去,說出來還會被人笑,不如抱著一無所有的心態好好工作,至少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衝突。

人生需要放下,才有辦法重新來過。

2.正面思考去標籤

主管交代的事情不要看成刁難。很多中高齡只要面對工作交代,就直覺反應主管找碴,如果一直糾結在當中只會更難過,將事做好正面思考,主管會交付事情代表看重其能力與人品。

值得信賴才會託付,將事看遠獲得自我安慰。

3.認同各種角色

很多同事或是社區住戶角色非常多元,喜歡說教看不慣就叨唸這是老師

喜歡八卦論人是非這是家庭主婦。看到人指揮東或西這是主管。在面對各式各樣的同事間,不需附和只要認同,您說的都對!要生存不需耗時間反駁,一笑置之。

爭論跟辯駁是為了離去,如還未打算淡化關係,就不需耗時間在情緒裡。

4.不貪好逸

再就職需要更努力,不要以為做事馬虎就是賺到,職場不是公園也不是市場,想運動就多動點想休息就坐下,看別人勞碌自己少做還以為賺到,職場就是工作的地方,讓你來做事賺薪水不是貪小便宜怕做事,偷懶不要以為沒人看到,雞蛋再怎麼密合也有縫隙。

態度正確有位置,貪小便宜不長久。保持正向人生觀。

5.時時感恩

每天用正能量激勵自己,有工作就會保有動力,老闆聘用是被肯定,出門在外工作是肯定自己

感恩社會還需要你,有工作就有貢獻。用鼓勵加勉勵的話語正視自己的勞碌,給自己一個掌聲。

感恩的心能帶來愉悅,抱怨的心會帶來陰霾。

6.記憶退化

年齡漸大,記憶力衰退,可運用方法增加工作記憶,例如隨身攜帶小筆記記住重點,或是寫工作日誌。聽到交辦事項馬上做這些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記憶退化。

另一文章,分享找回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慢,老是想拖延該怎麼辦?

結語

人總是被環境追著跑,有跑有收穫,給自己一個期許未來的機會。告訴自己!現在的委屈是為了成就未來的亮眼。黑暗總會過,盡心努力不遺憾,全力以赴沒有過不去的坎。


歡迎一起加入社團漫談人生粉絲團追蹤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知識的累積來自於【分享】 學習的動力來自於【同伴】 感謝您閱讀Lena創作文章,沒有唯一也沒對錯。輕鬆看待,謝謝!! 請幫我按個 愛心讚加分享,有您的鼓勵才有我寫作的動力,感謝!!

avatar-img
Lena 漫談人生
44會員
134內容數
人生總會在錯誤中修正,做事不往後看不遺憾過日,遺留下的經驗是淬練過的美好。文章以分享淺談人生、遙望職場怪論、論說人際特質、笑談人格行為、談論工作百科、書寫日常顯影。路不是單一終循至回歸線。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自己。 珍惜最美好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ena 漫談人生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情緒管理,包含反向效應、柔膚效應和浮萍效應等心理現象,並建議以包容、傾聽和正視情緒的方式來促進心理健康。
分享參加聯誼活動的經驗,過程中認識了三位個性迥異的男性,並從這些經歷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課題,例如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更有效地判斷他人性格,以及瞭解「跳出舒適圈」的真諦。
告別無謂寒暄,迎接更精質的生活!如何在2025年告別例行性寒暄,例如「早安」、「最近好嗎」,並藉此省下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文中提供方法,教你如何優雅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出更簡單、快樂、有質感的生活。
這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情緒管理,包含反向效應、柔膚效應和浮萍效應等心理現象,並建議以包容、傾聽和正視情緒的方式來促進心理健康。
分享參加聯誼活動的經驗,過程中認識了三位個性迥異的男性,並從這些經歷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課題,例如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更有效地判斷他人性格,以及瞭解「跳出舒適圈」的真諦。
告別無謂寒暄,迎接更精質的生活!如何在2025年告別例行性寒暄,例如「早安」、「最近好嗎」,並藉此省下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文中提供方法,教你如何優雅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出更簡單、快樂、有質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