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4.4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謂隆藏主①曰: 「欲理叢林,而不務得人之情,則叢林不可理。 務得人之情,而不勤於接下,則人情不可得。 務勤接下,而不辨賢不肖,則下不可接。 務辨賢不肖,而惡言其過,悅順其己,則賢不肖不可辨。 惟賢達之士,不惡言過,不悅順己,唯道是從。 所以得人情而叢林理矣。」 《廣錄》 【注釋】 ① 隆藏主:北宋末年平江府・虎丘紹隆禪師。虎丘派之祖。和州(安徽)含山人。九歲入佛慧院,精研律藏。其後,參訪淨照崇信、湛堂文準、死心悟新諸大德。後赴夾山(湖南),隨侍圓悟克勤禪師,並嗣其法。建炎四年(1130),遷居平江(浙江)虎丘山雲岩禪寺,大振圓悟禪風,遂成一派,即虎丘派。紹興六年(1136)示寂,世壽六十(一說六十五)。門人嗣瑞編纂《虎丘隆和尚語錄》一卷。其法系亦曾盛行於日本。 【演蓮法師譯文】 圓悟禪師對紹隆藏主說: 「治理叢林關鍵在於得人情。不得人情,叢林怎麼能治理好呢? 要想得人情,必須殷勤接引學人。如果不願意接引學人,那麼人情必不可得。而於接引學人的同時,還必須要能辨別賢德與不肖;如果不能分辨賢與不肖,那也就無法接引後學。而於辨別賢與不肖的同時,如果討厭有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喜歡有人能順從迎合我,那麼賢與不肖也就很難分辨了。 惟有賢明通達的人才不會討厭有人說自己的過失,也不喜歡有人曲意奉承,一概惟道是從,所以能得人情,而叢林自然治理得整齊有序。」 良因贊曰: 世間人總是希望他人隨順我,若令我歡喜才喜歡對方,完全與我執相應。 而菩薩則是恆順眾生的善根,令眾生離苦得樂,眾生歡喜則菩薩歡喜。 因為心量的不同,所以菩薩法喜無量,而眾生則苦惱無盡! 「惟賢達之士,不惡言過,不悅順己,唯道是從」, 三人行必有我師,還是放寬心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