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閑聊「酒與杜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俗語說:「一醉解千愁」;但李白又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那麼,究竟是「解千愁」呢?還是「愁更愁」呢?總之,酒,乃穿腸之物也!
唐朝杜甫(公元712-770年)就是喝得酩酊大醉,夜間猝斃的。
他的祖父乃是初唐出名恃才傲物的詩人——杜審言;故此,杜甫自小受其乃祖影響深遠;而他也頗為自負,嘗稱「詩乃吾家事」;又自述「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
他自小就在洛陽長大,過了二十歲以後,到過江蘇、浙江漫遊,後來回到洛陽投考進士,竟然落第。之後又去過河北和山東,然後再返回洛陽結婚,那已經是三十過外了。
杜甫娶妻生子以後,因為長期失業,經濟拮据,過著寄食於人的生活。後來雖然弄得一個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的小職位,但仍然解決不了家庭經濟的問題。那天他回家探望妻兒,始知幼子已餓死了。
安史之亂平定後,肅宗給他一個「右拾遺」的官,誰知當時的宰相因討賊戰敗而免職,杜甫上表給他講情,激怒肅宗,遂被貶為參軍。他卻棄官而流徙到四川,築居草堂,那時他已經四十八歲了。
杜甫一家人,安居草堂,本來算是安定的,後又因得罪當時的節度使,招來殺身。後得營救,免於一死,於是又流竄到湖南。
時年已經五十多歲了,加上體弱多病,不宜遠遊,他卻獨自到耒陽縣遊嶽祠,不幸遇到大水,回不來,十日無食。縣令親自攜帶酒肉往營救,他卻在船上酩酊大醉,當夜猝死了。
唉!一代感時傷世的詩人,「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這樣就與酒長眠啦!
(寫於2020年8月19日於海外)
後話:這幾天與大家分享到白居易、杜牧、陶淵明、李白、杜甫等幾位詩人的遭遇,這些詩人年輕時,其實都充滿熱血,一心報效家國,故有「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但可惜始終都是事與願違。過去的中國文學評論,有一句話都經常出現的,就是「懷才不遇,生不逢時」;但筆者卻認為是關乎王朝體制所致啊!(2022-5-31)
下一講:老子的治國之道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俗語說:「酒後失言」;又說:「酒後吐真言」。唉!失言,可能會招至殺身之禍的呀。真言,一般人都不愛聽的呀! 他五六歲的時候,舉家遷移到四川。他少年時期,性格就很特別,任俠尚義,輕財重施,愛讀奇書,好擊劍術;但一生卻懷才不遇。不了解他的,就說他恃才傲物。 晚年,寄居於他一個堂叔家,悒鬱以終。
早前提到在中國文學史上首屈一指的大文豪——東晉陶淵明(公元365-427年),他嗜酒,但從不發酒癲。由於家貧,居漏屋,穿破衣,常挨餓,只好在親友請客時,喝個足飽,就馬上回家。要是在家醉了,他會向親友說「我醉欲眠卿可去」,就這樣真率。
先前介紹到陶淵明、李白和杜甫,他們的境遇都有相似的地方,就是一生潦倒,經濟拮据。 但,晚唐·杜牧(公元803-852年)他的家勢就相當顯赫。他的先祖是開國的宰相杜如晦,他的祖父也是當過宰相杜佑,而他父親也是在朝的官員。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俗語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總是讀書人」。這句話姑勿論其邏輯性,但總是反映相當程度的事實。就以晚唐詩人杜牧來說吧,邂逅青樓歌妓,但始終都要天各一方。是他負心薄倖呢?還是到處留情? 提到秦淮河,詩人就有一首著名的七絕《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長恨歌》的末四句: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琵琶行》的末四句: 淒淒不似向前聲,座滿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長恨歌》和《琵琶行》這兩篇敘事長詩,都是千古絕唱,都是萬世餘音。 下一講: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杜牧
讀到蘇軾的《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來無一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青原惟信禪師由「漸修」至「頓悟」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 的確,人生的旅途,總是冷冷清清、尋尋覓覓,未得到的總想得到,以致患得患失,忐忑不安;又或得到了又再失去,以致「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俗語說:「酒後失言」;又說:「酒後吐真言」。唉!失言,可能會招至殺身之禍的呀。真言,一般人都不愛聽的呀! 他五六歲的時候,舉家遷移到四川。他少年時期,性格就很特別,任俠尚義,輕財重施,愛讀奇書,好擊劍術;但一生卻懷才不遇。不了解他的,就說他恃才傲物。 晚年,寄居於他一個堂叔家,悒鬱以終。
早前提到在中國文學史上首屈一指的大文豪——東晉陶淵明(公元365-427年),他嗜酒,但從不發酒癲。由於家貧,居漏屋,穿破衣,常挨餓,只好在親友請客時,喝個足飽,就馬上回家。要是在家醉了,他會向親友說「我醉欲眠卿可去」,就這樣真率。
先前介紹到陶淵明、李白和杜甫,他們的境遇都有相似的地方,就是一生潦倒,經濟拮据。 但,晚唐·杜牧(公元803-852年)他的家勢就相當顯赫。他的先祖是開國的宰相杜如晦,他的祖父也是當過宰相杜佑,而他父親也是在朝的官員。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俗語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總是讀書人」。這句話姑勿論其邏輯性,但總是反映相當程度的事實。就以晚唐詩人杜牧來說吧,邂逅青樓歌妓,但始終都要天各一方。是他負心薄倖呢?還是到處留情? 提到秦淮河,詩人就有一首著名的七絕《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長恨歌》的末四句: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琵琶行》的末四句: 淒淒不似向前聲,座滿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長恨歌》和《琵琶行》這兩篇敘事長詩,都是千古絕唱,都是萬世餘音。 下一講: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杜牧
讀到蘇軾的《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來無一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青原惟信禪師由「漸修」至「頓悟」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 的確,人生的旅途,總是冷冷清清、尋尋覓覓,未得到的總想得到,以致患得患失,忐忑不安;又或得到了又再失去,以致「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盛唐詩歌以氣象宏大取勝,李白與杜甫是盛唐時期最耀眼的兩大詩人。杜甫較之李白,更富於社會寫實精神,後人盛讚為「詩史」。杜甫終其一生未曾顯達,卻始終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其仁者襟懷、「一飯未嘗忘君」的人格特質,後世推尊為「詩聖」。整體詩風沉鬱頓挫、體制完備,詩論家盛讚為「集大成者」。
Thumbnail
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
Thumbnail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這是一幅描寫離別、流離失所和孤獨情懷的古體詩。透過《清秋》《梧寒》《獨宿》《殘炬》等象,營造出蕭條冷清的秋夜舞蹈。月色」則突顯了詩人淒涼的心理狀態。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勸酒十四首 其二 不如來飲酒七首(830年) 唐 · 白居易 莫作農夫去,君應見自愁tshiu5。 迎春犂瘦地,趁晚餧羸牛giu5。 數被官加稅,稀逢歲有秋tshiu。 不如來飲酒,相伴醉悠悠iu。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但,國家所有的財政負擔都加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身上!而農民所擁有的資本,內
Thumbnail
《佐還山後寄三首 其二》 (759年) 唐 · 杜甫 白露黃粱熟,分張素有期ki5。 已應舂得細,頗覺寄來遲ti5。 味豈同金菊,香宜配綠葵kui5。 老人佗日愛,正想滑流匙si5。 百家講壇的講解內容: 摘錄: 杜甫逃荒到秦州(今甘肅天水),秦州有一個他的同族晚輩叫杜佐,生活比較富足。
Thumbnail
友人留言:「文句可以很平實,不過流露的卻是無盡的情懷。」甚為有見。再舉杜詩一首絶句為例,這詩不但用了口語,也無太多技巧,却流露無限歡愉的情懷。
Thumbnail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此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大曆元年(西元766)詠懷諸葛亮而作的五言絶句,篇名是《八陣圖》。杜甫對諸葛亮素懷敬意,多次在詩作吟詠他的事蹟。比如在《蜀相》說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自古被視為諸葛亮一生事功的定評...
Thumbnail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758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傍青門 雀啄江頭楊柳花hua,鵁鶄鸂鶒滿晴沙sa。 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hua5。 近侍即今難浪迹,此身那得更無家ka。 丈人才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kua。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如今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盛唐詩歌以氣象宏大取勝,李白與杜甫是盛唐時期最耀眼的兩大詩人。杜甫較之李白,更富於社會寫實精神,後人盛讚為「詩史」。杜甫終其一生未曾顯達,卻始終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其仁者襟懷、「一飯未嘗忘君」的人格特質,後世推尊為「詩聖」。整體詩風沉鬱頓挫、體制完備,詩論家盛讚為「集大成者」。
Thumbnail
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
Thumbnail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這是一幅描寫離別、流離失所和孤獨情懷的古體詩。透過《清秋》《梧寒》《獨宿》《殘炬》等象,營造出蕭條冷清的秋夜舞蹈。月色」則突顯了詩人淒涼的心理狀態。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勸酒十四首 其二 不如來飲酒七首(830年) 唐 · 白居易 莫作農夫去,君應見自愁tshiu5。 迎春犂瘦地,趁晚餧羸牛giu5。 數被官加稅,稀逢歲有秋tshiu。 不如來飲酒,相伴醉悠悠iu。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但,國家所有的財政負擔都加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身上!而農民所擁有的資本,內
Thumbnail
《佐還山後寄三首 其二》 (759年) 唐 · 杜甫 白露黃粱熟,分張素有期ki5。 已應舂得細,頗覺寄來遲ti5。 味豈同金菊,香宜配綠葵kui5。 老人佗日愛,正想滑流匙si5。 百家講壇的講解內容: 摘錄: 杜甫逃荒到秦州(今甘肅天水),秦州有一個他的同族晚輩叫杜佐,生活比較富足。
Thumbnail
友人留言:「文句可以很平實,不過流露的卻是無盡的情懷。」甚為有見。再舉杜詩一首絶句為例,這詩不但用了口語,也無太多技巧,却流露無限歡愉的情懷。
Thumbnail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此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大曆元年(西元766)詠懷諸葛亮而作的五言絶句,篇名是《八陣圖》。杜甫對諸葛亮素懷敬意,多次在詩作吟詠他的事蹟。比如在《蜀相》說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自古被視為諸葛亮一生事功的定評...
Thumbnail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758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傍青門 雀啄江頭楊柳花hua,鵁鶄鸂鶒滿晴沙sa。 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hua5。 近侍即今難浪迹,此身那得更無家ka。 丈人才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kua。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如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