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圖片來源:Milad Fakurian on Unsplash
書名:《腦力全開》
|作者:Jim Kwik|
|ISBN:978-986-98842-5-9|
推薦度
易讀性: ★ ★ ★ ★ ☆
豐富性: ★ ★ ★ ★ ☆
專業性: ★ ★ ★ ★ ★
綜合評分: ★ ★ ★ ★ ☆
簡述:
本書偏向作者Jim Kwik的Podcast合輯,涵蓋許多腦科學的知識。
作者透過自身的故事,讓讀者們更容易瞭解到大腦的重要性,以及為什麼我們應該好好地使用書中的方法,來提高大腦的使用效能。
儘管頁數偏多,卻不會讓人感到不耐煩。有時候一個不留神,可能就啪啪啪的讀完兩三個章節了。
前言
關於本書《腦力全開》與作者Jim Kwik
它的內容相當廣泛,裡頭包含了提高記憶、速讀、心態建立、健腦飲食等和自我學習相關的知識。
我在近期的文章中都有提到過它,而它也絕對是我在2021年讀過的相關書籍中,最喜歡的作品。
本書的作者—Jim Kwik可以說是開發大腦潛能的高手。
他在年幼時因為腦部受創,學習能力變得大不如前,也導致他開始被身邊的人貼上「腦袋壞了的男孩」的標籤。
而一直到Jim Kwik上了大學,開始研究學習的方法後,才得以發現開發大腦潛能的方法,成為人們的大腦教練。
除了像Google、Virgin Group、Nike、SpaceX等頂尖企業都是他的客戶外,許多名人也是他的服務對象。其中包括推薦本書的好萊塢巨星—Will Smith。
(但這本書並沒有教他賞Chris Rock一巴掌)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A79aRY
五大數位威脅 數位科技使生活更便利。只要有一台電腦或手機,就可以讓我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取極大量的資訊。而它,無疑是促使世界進步的巨大推進器。
但是,數位科技同時是一把雙面刃。
包括我自己,我想大多數人在享受這小小螢幕所帶來的歡愉之時,工作效率也正慢慢地被剝奪。而原本屬於大腦的功能也逐漸地被電腦所取代,其中讓人最有感的我想便是「記憶力」吧。
圖片來源:ROBIN WORRALL on Unsplash
因此在我們開始談如何建立大腦的無限模型之前,我想先列出Jim Kwik所說的「五大數位威脅」,讓我們先了解自己的大腦必須面對的敵人有什麼特性:
數位洪流(Digital Deluge) : 資訊量超載,不斷接收訊息導致身心疲乏 數位癡呆(Digital Dementia) : 大腦的記憶功能因過度仰賴電腦存取而衰退 數位分心(Digital Distraction) : 注意力容易受手機通知影響,難以專注在一件事 數位推論(Digital Deduction) : 自身的思考模式被他人在網路上的評論所取代 數位憂鬱(Digital Depression) : 因比較文化導致對自身的失落感日益強烈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和這些威脅相處,因此要想開啟大腦的無限模式,首先就要了解問題發生的原因。
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Jim Kwik針對這些威脅所提出的解決辦法吧。
破除謊言,建立無限心態
信念系統的魔咒 要想改變自身的言行,第一步便是先改變內心的聲音。
如果有Jim Kwik所謂的「無限信念」,那肯定也會有與其相左的概念—「侷限信念」。
兩種信念的差異就像是「恆溫器」與「溫度計」。
圖片來源:Jarosław Kwoczała on Unsplash
抱持侷限信念的人,它們多半會選擇相信別人的評價是事實,就像溫度計呈現的數值會根據外界的影響而改變。
比方說,當我聽到周圍的人嘲笑自己的英文很差,或是口音很奇怪的時候,我便開始相信自己學不好這項語言,從而放棄一切和英文有關的活動與機會。
因為我的信念已經受到外在聲音的影響,自己侷限了自己,儘管這些根本不是事實。
相反的,擁有無限信念的人,因為他們清楚自己的目標,並且相信自己的能力是有無限可能的。所以就算周遭的人不斷給予刺激,他們也能剔除那些會侷限自己發展的雜音,讓自己的信念向恆溫器一樣隨時保持在一定的狀態。
關於學習的7個謊言 無論生在何處,我們多少都有聽過一些謠言,像是「人們的智商是固定的」、「天才都是天生」之類的。
我曾經分享過日本坪田塾的校長—坪田信貴的著作
《才能的真相》 ,裡頭就談到了關於「智力的真相」以及「犯錯的重要性」。
以下,是Jim Kwik在本書所舉出的關於學習的7個謊言:
謊言1:智力是不變的 謊言2:我們只用了10%的腦力 謊言3:犯錯就是失敗 謊言4:知識就是力量 謊言5:學習新東西很難 謊言6:他人的評語很重要 謊言7:天才是天生的
謊言一:智力是不變的 我們對智力的評判標準,幾乎都是來自於過去所做的智力測驗結果。
而所謂的智力測驗,其實只能夠反應出當下的我們所具備的知識量。
因此這並不代表我們國小或國中測出的智力分數,就是我們大腦一輩子的能耐。
大腦如同肌肉,是可以透過鍛鍊提升各項能力水平,其中也包括記憶力。
試想一下,如果智力真的是天生註定的話,為什麼我們還需要讀書跟上學呢?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記憶或閱讀等方面有困難,也許可以透過鍛鍊大腦,以及攝取對大腦有益的食物來改善這些問題。
Jim Kwik在本書中有給出許多這方面的建議,有興趣的人可以讀讀看,或是到各個平台聆聽作者的Podcast。
謊言二:我們只用了10%的腦力 如果你有看過2014年的電影《露西》(Lucy)的話,或許會記得以下這段台詞:
「大部分的人只會用到10%的大腦。試想一下如果有人可以用到100%的大腦會發生什麼事?」
其實不需要想像,因為我們每天都已經在使用100 %的大腦了。
大腦的每個區塊都有其負責的功能。像是前額葉負責決策與專注、海馬迴負責記憶、杏仁核負責情緒…
如果大腦有任何一個部位停止運作,肯定都會對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
我們只要比較那些大腦健全的人,以及某些地方受過損傷的人,就能在一些行為表現上看出明顯差異。海倫.凱勒(Helen Keller),或是作者Jim Kwik都是這方面的寫照。
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很單純的持續訓練自己的大腦,讓每個功能都能不斷的升級與更新,以確保自己在未來幾十年後,這個超級電腦仍然可以穩定運作。
所以我們也不用期待說哪天大腦覺醒了可以擁有念動力,或是變成一顆…隨身碟?
謊言三:犯錯就是失敗 圖片來源:Brett Jordan on Unsplash
我們恐懼犯錯的原因,或許和從小到大的學習經驗有關。
無論是考試或回家作業,只要我們有任何一題答錯,迎面而來的將是各種災難。輕則受到師長們「愛的關切」,重責鞭數十,驅之別院。
如同
《才能的真相》 裏頭所寫,
遇到答錯的題目是有相當大的價值,因為這能有效地幫助我們釐清自己需要加強的知識領域。
換個方向思考,如果我們都沒有犯錯的話,究竟意味著什麼?
「我已經厲害到可以把馬斯克和比爾蓋茲按在地上磨擦了!愛因斯坦和霍金又算哪根蔥?」
我想事實應該並非如此。
如果我們都沒有犯錯的話,可能意味著自己仍舊是待在舒適圈內打滾。
那些為人所熟知的企業家、學者、演員,他們如今所擁有的一切是透過不斷地犯錯,並從錯誤中學習而來。
因此我們也可以試著擺脫過去對犯錯的刻板印象,放開心胸,大膽去嘗試那些新的行動與思維。
下面的影片是阿諾史瓦辛格在2018年的一場演講片段,相信這些內容可以讓你對犯錯有更不一樣的看法。
(我知道有些人討厭勵志演說,不過我認為它是很好的英語教材,至少內容比教科書有趣多了。)
謊言四: 知識就是力量 「知識的目的是力量…最後,所有的推測是在執行某個行動或要做的事。」
“The end of knowledge is power ... lastly, the scope of all speculation is the performing of some action or thing to be doner. ”
以上話語出自《君王論》,或稱《利維坦》的作者—湯瑪士.霍布斯(Thomas Hobbes),同時也是「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老生常談的出處。
中文也有類似的話語。比方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開卷有益」等等。
讀書或學習的確能夠幫助我們提升知識量。
但是所有能對事物產生影響的,其實是學習之後的「行動」。 因此確切來說,知識是為了奠定行動的力量基礎。
寫作是一種行動、實驗是一種行動、聊天也是一種行動。
如果我們只是不斷地輸入知識,卻無法將其輸出成話語、文字或行動的話,恐怕只能孤芳自賞。
我相當喜歡Jim Kwik給出的以下公式,希望你願意將它作為自己日後的信仰:
知識X行動=力量
謊言五:學習新東西很難 這句話是事實。
無論是過去所談論的「跳出舒適圈」,或是「建立/戒除習慣」,這些行為都違背了大腦喜歡維持現狀的習性。
因此,我們不喜歡學習新東西是很自然的。
不過,我們也可以學習用有效的方式來克服這項天性,這便是Jim Kwik在這段所要強調的。
使用磨利過的菜刀處理食材,肯定會比使用鈍刀處理來的有效率,而這項概念同時也適用在學習方面。
只是我們在學校的時候,似乎沒有一堂課是用來教導我們該如何學習,反倒是填鴨式教育充斥著整個學習環境,讓我們在萌芽的時候就對學習抱持負面看法。
當然,Jim Kwik提到的努力不懈也非常重要。
長久的學習才有機會讓知識不斷積累與更新。尤其是在現今資訊更新速度極快的時代,過去我們所熟知的學習方法大多已不再適用。
同時,我們也必須拋棄「出社會後就不需要再學習」的認知,這樣才能乘上文化變遷的浪頭,看清這個世界另一個嶄新的樣貌。
關於如何做到「終身學習」,除了閱讀或聆聽Jim Kwik的分享外,你也可以參考我以前分享過的習慣培養書籍,或是我個人的習慣養成經驗:
書籍:
個人經驗分享:
謊言六:他人的評語很重要 在這一部份,jim Kwik想表達的概念其實是「遵循內心的想法,讓自己喜歡自己」。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小孩子學得特別快?
Jim kwik認為其中一項原因,或許是因為他們不太會在乎別人的眼光,自然也就不會讓那些話語阻擋他們的行動。
即便聽到了酸言酸語,孩子們的反應(應該)也只會像這樣:
凸ಠ益ಠ)凸
但是,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成人,接收到越來越多外界的聲音後,似乎就會開始在意起別人的想法,進而封閉自己內心的聲音,以免讓周遭的人覺得自己是個怪胎。
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所以我們的確可以認同Jim kwik的理念,不需要太過在意他人的評語。
不過,我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會有那麼幾位十分了解自己的知音。
所以我認為,並非是他人的評語不重要,而是說我們要能辨識出那些對我們的有益的真話。
畢竟我們看事情時都會有盲點,如果有人能幫忙點出這些問題,我們才有更多的機會學習,提高個人成長的效率。
謊言七:天才是天生的 在每項領域中,一定都有能力特別出眾的人才。但是在這些人之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才」?
人類剛出生時,所具備的知識量都是一樣的。應該不會有人一出生就會背元素週期表,或是解出高等工程數學的題目吧?
(如果有的話還麻煩告訴我)
既然起跑點一致,那麼所謂的天才應該絕大多數都是靠「後天培養」出來的。愛因斯坦、霍金、泰森、尼古拉.特斯拉都是如此。
Jim Kwik在書中舉了李小龍為例,點出他是如何從一個成天打架的「壞小孩」,變成時至今日依然受人景仰的武術大師兼哲學家。
圖片來源:Man Chung on Unsplash
書中談到,李小龍光是為了「寸拳」這一招式,就花費了數年的時間鍛鍊。而鍛鍊的過程中所需要的體能與技巧,肯定也是在更早之前一步一步奠定下來的。
也許我們可以說他有武術方面的天分,但李小龍為世人所展現的每一個動作,絕非一朝一夕而成。
若想成為人們口中的「天才」,你需要的不是一個良好的基因,或是像電影《Limitless》中的男主角—Eddie一樣吃著某種神祕的藥品,而是「用有效的方法持續努力」 。
方法老套,卻是真理。
畢竟,當你還沒開始做任何事情時,別人又該如何知道你是天才呢?
無限幹勁,從小習慣開始
幹勁和你想的不一樣? 你認為幹勁(Motivation)是什麼樣的存在?
是不是有些人天生就像金頂電池,幹勁又強又持久。而有些人的幹勁則跟日本進口的壓縮機一樣,非常稀少?
所謂的幹勁,或許並非像靈感一般,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才會短暫出現。
對於Jim Kwik而言,幹勁更像是一種流程。
換句話說,幹勁是可以透過方法產生出來的。
我們可能有足夠的幹勁躺在床上滑手機,即便這過程中並不會有任何的興奮感或是實質回報。可若是要執行像運動、閱讀、學習等對我們有益的活動,卻又會有各種理由推託責任,直到永遠。
那麼,那些成功人士是怎麼做到如同打了針或吃了藥般,每天很規律的做這些讓我們提不起勁的事呢?
也許我們可以從Jim Kwik定義的幹勁公式中找到解答:
幹勁 = 目的 X 精力 X 小而簡單的步驟
(3S:Small Simple Step)
你會發現,產生幹勁的因素並不包含興奮感或是任何正面的情緒。
幹勁就像是一台汽車,只要有目的地(目的)、足夠的汽油或電力(精力),最後再轉動車輪(小而簡單的步驟),便能載你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雖然旅途中有音樂或好友(興奮感、愉悅感)相伴的話,可以讓自己忘卻過程中的疲勞與煩悶,但是沒有它我們也依然可以繼續前行。
為什麼我們每天都會刷牙?
以刷牙這件事來說。
我們都知道刷牙可以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生,也能為我們帶來好口氣。(目的)
而每次刷牙的流程也幾乎是由擠牙膏、刷牙和漱口這三個小動作組成。(小而簡單的步驟)
並且,刷牙的動作並不會花費太多力氣。無論是否有睡飽,絕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有體力完成。(精力)
目的+小而簡單的動作+足夠的精力完成動作=養成刷牙習慣
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養成刷牙這項習慣,儘管沒有多少人會對這件事感到興奮。
那接下來,我們再更深入了解該如何找到幹勁公式中所需要的三個要素。
幹勁要素一:目的
想要減肥的人,或許是希望身體變得更健康,又或是想要提升自信心。這些都可以作為改變自己的目的。
不過,如果我們對於目的的定義不夠明確,或是難以將執行的進度可視化的話,很容易落入為制定目的而制定的陷阱,最後想出一個連自己也無法產生共鳴的願景。
因此,我們可以透過Jim Kwik所說的"SMART"法訂定目標。
SMART為以下5個單字的縮寫:
Specific(明確):
將「一年讀12本書」改成「一天讀幾頁書」 Measurable(可衡量的):
把「變富有」改成「總資產多少美元」 Actionable(可具體行動的):
將「減肥」拆解出各項行動(重訓、慢跑、控制飲食…) Realistic(務實):
如果本身只是一個打工族,要一天賺到一億美元,除非中樂透或奇蹟降臨,不然幾乎無法實現。試著改成一天多賺一百美元或其他更實際且具備挑戰性的目標 Time-based(有時限性的):
目標必須要有截止日,否則很容易拖延計畫
以上5點,以及Jim Kwik說到的其他技巧,在我們之前談論的作品中也有提到相似的概念。建議可以多方閱讀,釐清核心概念。
另外也可以參考Ed Mylett在Tom Bilyeu的節目中提出的另一種方法:
幹勁要素二:精力 想要保有充沛的體力,基本上可以從以下七點著手:
飲食 運動 心態 環境 大腦訓練 壓力控管 睡眠
接下來我會補充「飲食」、「運動」與「睡眠」這三點的內容。
飲食 "You Are What You Eat."
你的飲食習慣,將會大大地影響你的身心狀態。無論是腦部功能,或是睡眠品質,都和我們每天攝取的營養素有關。
我們可以在醫學類文章中了解到一些對大腦有益的食物,例如鮭魚、核桃、植物油等。
雖然多吃這些食物確實可幫助我們攝取到更多幫助大腦的營養素,但是健康飲食最重要的原則,我想還是離不開以下三點:
均衡飲食 以原型食物為主 適量攝取油、鹽,盡量避免含糖製品
在這一個章節,Jim Kwik有提供他自己的「健腦食譜」,每道料理都含有對大腦有益的食材。
如果你想要透過飲食來改善大腦機能,卻不清楚該怎麼做的話,相信這部分的內容會對你很有幫助。
(但我個人覺得Jim Kwik選用的食材大多都不便宜,所以…量力而為就好)
運動 運動可以活化血液循環與汗腺,進而增大海馬迴 (與記憶有關的腦部區域)。
而且,適當的讓身體感到疲勞,可以提高夜晚的睡眠品質,讓自己獲得更充分的休息。
也許有人會認為疫情期間很難上健身房,或是平常根本沒時間運動,要做到這點實在是強人所難。
其實,我們在家裡就可以透過簡單的運動來達成目標。例如伏地挺身、捲腹、拉伸、原地跑步…
若是想要提高運動強度,卻又因為疫情期間不想上健身房的話,那麼買條適合自己的阻力帶,同樣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一開始我們不用太過拘泥運動的形式,先想著透過「動」來讓自己流汗與深呼吸。
直到自己的心肺耐力與肌肉量有所提升之後,再來思考是否該提高運動的強度即可。
睡眠 不光是這本
《腦力全開》 ,市面上有越來越多的書和文章都在強調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對大腦而言,如同除夕前進行的大掃除,可以清理掉白天積累的腦內廢物,並修復受損的腦細胞,同時強化記憶功能。
不過,即便睡眠有這麼多好處,我想有些人應該還是會想問:
「我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做,能不能犧牲一些睡眠來換取更多的金錢收入?」
這裡我們用電腦打個比方。
如果我們讓一台電腦持續保持100%高效運作,並且風扇的散熱效率特別差的話,我想不用幾天,一道炭烤CPU佐炙燒主機板就製作完成。
(下面沒有技術總結)
也許在電腦運作的期間,你可以像木棉花播放動畫「中華一番」一樣,搞個挖礦、直播、打遊戲、繪圖等多項作業的不間斷馬拉松,讓收入短時間暴增。
但這樣做的風險就是,或許在你還沒有買下一台電腦的資金以前,你的電腦就會受到莊圓大師的懲罰,直接暴斃不能用。結果只好花更多的錢維修自己的吃飯工具。
大腦也適用這個概念。
當我們讓大腦沒有足夠的時間重新建構記憶迴路,或是排除腦內廢物的話,就很有可能導致大腦病變。而後續龐大的醫藥費,也會將我們過去努力的心血付之一炬。
近期的科學家更是發現阿茲海默症,或是俗稱「老人癡呆症」的發生,與一種腦內廢物—β類澱粉蛋白的積累有關。
如果我們可以透過足夠的睡眠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何樂而不為呢?
幹勁要素三:小而簡單的步驟 我們在接觸新事物時,會因為各種原因產生排斥心理。
不過大多數的成因,都是因為我們對事物的「不熟悉感」所導致。
因為不熟悉新的事物,所以會認為這些事很困難,並害怕自己會因此失敗而遭到身邊的人排擠。
另外,依據書中提到的「蔡格尼效應」,如果我們把應該完成的事擱置在一旁不處理,心理便會產生一定的緊張與焦慮感。
長時間下來,這會對情緒、睡眠與思考模式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因此,我們必須學會一套方法,讓自己隨時保持意願去做任何事。
「小而簡單的步驟」和日本習慣顧問—古川武士所提倡的「嬰兒學步」,以及《原子習慣》的核心概念一致。
如果我們從小地方開始著手,就能把不想做事的阻力降到最低。
一聽到每天都要跟Dwayne Johnson一樣舉兩萬七千下槓鈴,加上嚴格控制飲食才能減肥,實在很難讓人感興趣。
既然如此,不如先計劃每天早晚深蹲一下,早餐的吐司少抹一次果醬。之後再慢慢提高行動的份量,如此便能一點一滴完成目標。
我們需要的不是一蹴可幾的偏方,而是找到一個讓目標與健康之間,取得最佳平衡的方法。
結語
這本書大部分的內容都可以在作者的Podcast中聽到。所以就算是尚未習慣讀書的人,也可以透過聆聽Podcast來學習其中的知識。
我相當喜歡
《腦力全開》 這本書,也很敬佩作者Jim Kwik致力推廣有效學習的方法。
如同前言所述,
《腦力全開》 的內容相當廣泛。而如果一本書中包含了許多話題,很容易會發生以下二種問題:
整體結構過於鬆散,內文偏離主旨 話題的知識不夠深入,容易有蜻蜓點水的感覺
儘管這本書多少有上述的情況,但整體來說瑕不掩瑜。
最後,本書有一個章節談論習慣養成的迴路。
當然,另一本更為人熟知的書
《原子習慣》 ,我也會在近期分享閱讀心得,還請拭目以待。
期待這篇分享對你有所幫助。
支持TASYA-STUDIO(只需要一杯咖啡的錢)
點擊以下的GIF動畫,就可以連結到贊助畫面。
如果你願意支持TASYA繼續創作出更多對你有幫助的內容,當然是最好的。但是還請記得「量力而為」。
行動,就是我們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