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的科幻小說經典《尤比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什麼是真實存在的事物?」

「真正的人由什麼要素構成?」
這兩個問題,據科幻小說大師 PKD 自述,是持續強烈吸引他創作的重要主題。
而這兩個主題,在我讀完第三本 PKD 的書《尤比克》(Ubik)之後,也已十分熟悉和續感興趣。這本出版於 1969 年的科幻小說,是公認 PKD 評價最高的作品之一,亦入選時代雜誌百大英文小說榜中。諸君切莫以為科幻小說難入文學殿堂之林,PKD 之作即為最佳代表,他筆下的豐饒的哲學意識和構築氛圍的筆力,相較於其他文學名家毫不遜色。
以《尤比克》來說,植基於經驗主義、存在主義所引申出對真實和虛擬的探討,就是潛藏於嘲諷資本主義的表面情節下更核心的精神分析性思考。PKD 且未止步於哲學的精神層面,他把想像的疆界更延展到了神學領域,譬如說明何謂 "Ubik" 的一段文字:
我是尤比克,創世以先,我已存在。
我造太陽,造世界,造生命及其居所。
這段敘述像不像《約翰福音》的篇首: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
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
其實 Ubik 是一種純屬想像的事物,但又無所不在,主角 Joe Chip 在故事中追尋宛如救命仙丹的 Ubik 而不可得,卻持續被身邊各種昭昭然的 Ubik 廣告給環繞包圍,讓他頓悟 Ubik 其實就是 ubiquitous 的幻象。此處 PKD 提出「道在人間」或「眾生皆有佛性」的宗教濟世思想,但他的招牌風格——迷茫、蒼涼、失落——仍同樣地無所不在瀰漫於那些老時代預言或宿命的悲觀色彩中。
玄之又玄,別忘了他仍是在寫科幻小說。

趁著腦霧不散之際,書末附有一篇 PKD 1978 年的演講稿〈如何建構一個不會在兩天後分崩離析的宇宙〉,裡面稍微酸了一下《尤比克》德文版的誤譯。不過重點是他在文中闡述了自己的創作觀,我這篇開頭那兩個問題便出自其中。特別有感的是他所提的一個觀點:
也許每個人都活在獨特、個人的世界裡,和所有其他人類生活、經驗的世界完全不同。這讓我納悶,如果每個人眼中的現實都不同,我們能說這世界只有單一個現實?不是應該要說是複數的現實才對嗎?
有沒有嗅到當下最流行話題「多重宇宙」的氣味?你以為只有美漫和楊紫瓊是這方面專家?PKD 超前部署了半世紀之久。
PKD 自陳喜歡架構會分崩離析的宇宙、令其潰散,然後看小說中的角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混亂應該要更多才是,別假設秩序與穩定一定是好的。」許多人讀 PKD 小說時都會有種讀不下去的感覺,並非文字佶屈聱牙,而是充滿跳躍式的混亂感。更有甚者,他將混亂與哲學雜交而歸納出一種可怖的地獄景象:
宇宙並沒有被陣風、寒意、黑暗和冰所埋葬,一切都發生在我的內心... 整個世界都在我體內嗎?這一定是死亡的表現方式。
由此可見,他是刻意打破恆常與異化間的界限,讓灰色地帶無盡延伸下去,就像沒有結局的《尤比克》,在你覺得光明近在咫尺時復將你推落斷崖。所以別把他作品歸類為充滿未來幻想的童騃冒險,也不是《銀河便車指南》的黑色幽默掛,他是正港「以科幻文載反骨道」的上乘文學大師。

除了多重宇宙,PKD 也懂「元宇宙」,你看他多麽超前時代。他在這篇演講中說到:
俯拾皆是的偽現實開始製造出偽人類,就跟從四面八方壓迫他們的資訊一樣虛假。偽人創造偽現實,然後兜售給其他偽人類,最後把其他人轉變成偽造的自己。
就是這樣,他擅以虛偽做文章,透過虛構情節來玩弄虛偽現象,看似冷眼,實則憤怒。
在我們今天身處的社會,媒體、政府、大型企業、宗教團體、政治團體製造了許多幾可亂真的偽現實,這些偽世界透過電子媒介傳達到讀者、觀眾和聽者的腦袋裡。
這段話讓我想起昨天在 Netflix 上看到的電影《理查朱威爾事件》(Richard Jewell),就是讓觀眾體驗被國家和媒體聯手捏纂的偽現實所對付的感覺。演員們演技精湛,讓沈重的主題益發突顯人性百貌。身為政府的執法代表,這 FBI 的水準著實低啊,我身處的資訊業七年前就掀起一波討論,因為 FBI 竟然當起駭客?竟然帶頭幹起違法破解的侵犯隱私行徑,與流氓無異!

最後送上一首相當符合 Ubik 氛圍的歌,是電子實驗樂團 Electro Sun 的〈Gravity〉,那迷離的前衛曲風肯定深受 PKD 的影響,因為這張專輯就叫做《Ubi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9會員
240內容數
2015 年夏末,台灣最知名的披頭四達人馬世芳連續第三年帶團去英國,走訪披頭四相關景點,可謂道道地地難得的搖滾樂進香團。我看了兩年,也盼了兩年,終於在這年初下定決心去報名,圓我身為披頭四粉絲的一個大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白的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他們懂得聆聽無處不在的寂靜之聲,體悟一切都是空與覺、生與滅,且虔誠為眾生祈禱。
當一個東西變正經,通常就是結束的開始。
就算不是第一,也肯定排前三,台灣最酷的獨立書店
從波特萊爾到班雅明到嬉皮到摩托車到禪到心靈雞湯到飛進杜鵑窩...
其實,我是衝著音樂才去看戲的。今日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歌曲入圍名單中有一首 Van Morrison 的歌,我是先看到歌後才去查這齣《貝爾法斯特》是為何物。發現正上映中,二話不說馬上訂票下班場次。
他們懂得聆聽無處不在的寂靜之聲,體悟一切都是空與覺、生與滅,且虔誠為眾生祈禱。
當一個東西變正經,通常就是結束的開始。
就算不是第一,也肯定排前三,台灣最酷的獨立書店
從波特萊爾到班雅明到嬉皮到摩托車到禪到心靈雞湯到飛進杜鵑窩...
其實,我是衝著音樂才去看戲的。今日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歌曲入圍名單中有一首 Van Morrison 的歌,我是先看到歌後才去查這齣《貝爾法斯特》是為何物。發現正上映中,二話不說馬上訂票下班場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這是我在書展買的書,當時只是大致上翻一下,發現本書理念跟我很合,所以就買回來了。 剛好最近有人在抱怨有小孩已經不知道大禹是誰,這其實跟這本書有點關聯,就一併談好了。 其實這本書大概有兩個核心主軸,一個是創世紀第一章關於宇宙誕生的描述到底該如何解釋才是好的,這部份我的看法與作者非常相近(雖然不完全
  楊腓力在本書「作者的話」當中就開宗明義說明他是「為了徘徊於信仰邊界的人寫了這本書」。一神論、多神論是信仰,無神論也是一種信仰。不管在哪一個社會文化,最初都有一個神聖的信仰。除了共產黨的無神論以外,這個世界對於真、善、美有一種普遍的渴望,而這渴望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
Thumbnail
這兩者之間的相似性在於它們都涉及到人類對於真實世界的認知和理解的局限。就像「測不準原理」中,我們無法同時確定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人類在生活中也無法完全理解世界的本質。而「南柯一夢」則提醒我們,人生中的所見所感往往只是一場夢幻,現實和虛幻之間的界限並不清晰。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平行宇宙與靈魂的文章,探討了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可能性以及靈魂與情感的連結。同時,也提到了量子力學中引力法則的相關理論。
Thumbnail
所有的世界就是監牢,封禁著一個強大的存在,即祖靈,而「輪迴系統」是一種神秘而強大的力量,是管控祂的獄卒。這個宇宙以祖靈的核心,所有萬物皆源自於祂,都是祂的衍生物,星體、山水、草木、魚蟲、人類……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或許是當今世上最「理性」的人吧,他很特別的一點是,全身上下都無法移動,卻有一顆活耀的大腦。霍金在本書提出了許多目前物理學界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導出宇宙是有可能自然生成的,而無須假設一個上帝的存在。對於那些複雜的物理學描述,我沒有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這是我在書展買的書,當時只是大致上翻一下,發現本書理念跟我很合,所以就買回來了。 剛好最近有人在抱怨有小孩已經不知道大禹是誰,這其實跟這本書有點關聯,就一併談好了。 其實這本書大概有兩個核心主軸,一個是創世紀第一章關於宇宙誕生的描述到底該如何解釋才是好的,這部份我的看法與作者非常相近(雖然不完全
  楊腓力在本書「作者的話」當中就開宗明義說明他是「為了徘徊於信仰邊界的人寫了這本書」。一神論、多神論是信仰,無神論也是一種信仰。不管在哪一個社會文化,最初都有一個神聖的信仰。除了共產黨的無神論以外,這個世界對於真、善、美有一種普遍的渴望,而這渴望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
Thumbnail
這兩者之間的相似性在於它們都涉及到人類對於真實世界的認知和理解的局限。就像「測不準原理」中,我們無法同時確定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人類在生活中也無法完全理解世界的本質。而「南柯一夢」則提醒我們,人生中的所見所感往往只是一場夢幻,現實和虛幻之間的界限並不清晰。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平行宇宙與靈魂的文章,探討了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可能性以及靈魂與情感的連結。同時,也提到了量子力學中引力法則的相關理論。
Thumbnail
所有的世界就是監牢,封禁著一個強大的存在,即祖靈,而「輪迴系統」是一種神秘而強大的力量,是管控祂的獄卒。這個宇宙以祖靈的核心,所有萬物皆源自於祂,都是祂的衍生物,星體、山水、草木、魚蟲、人類……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或許是當今世上最「理性」的人吧,他很特別的一點是,全身上下都無法移動,卻有一顆活耀的大腦。霍金在本書提出了許多目前物理學界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導出宇宙是有可能自然生成的,而無須假設一個上帝的存在。對於那些複雜的物理學描述,我沒有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