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與子蛋糕︱香蕉蛋糕 (Banana Bread)

母與子蛋糕︱香蕉蛋糕 (Banana Bread)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2022.4.23

突然想烤蛋糕。

臨時起意,遂用手邊方便而不需額外採買的材料;掐指估量一下時間,決定做最簡單又快速的一款蛋糕。

出門接孩子放學前,快手攪了香蕉麵糊放進烤箱,等孩子到家,正好就有新鮮噴香的蛋糕可以吃。

前幾天,兒子放學一進家門說:「媽媽,你在滷肉對嗎? 我在門外就聞到了。」

我想,讓孩子一回到家就被包圍在自家廚房散發的香味中,是我心目中的幸福圖像之一。

.

介紹我這款蛋糕的好友說,這香蕉蛋糕她已做了無數次。

朋友的手藝極好,各種美食都難不倒她,為什麼特別衷愛這款很簡單的蛋糕、百做不厭? 我想現在我漸漸能體會,因為即使烘焙資歷極淺又好嘗新的我,也已經做過好幾回。

除了麵粉奶油雞蛋是下廚之人的基本樁腳,香蕉也是四季四處皆有、再平凡也不過的食材,家常總是備著一串,組水果盒、打奶昔、佐優格、配麥片粥…什麼都好用。有的時候,只是心血來潮,突然想烤點什麼香香的甜甜嘴,卻又懶得出門採買、不想大費周張翻食譜操作繁複的步驟 (還有洗一大堆工具和調理碗),這樣一盆麵糊攪一攪、還可以隨著各人的手路隨興添減的家常蛋糕總是第一個躍上候選人名單,而且成品相對健康、烤好了馬上可以吃不用等 (有些甜點需要冷藏等待定型),吃起來有家的樸實溫暖、不易生膩。

raw-image

.

有一回,我幫女兒裝了一片香蕉蛋糕帶去學校當點心。

她的同學看了,直覺叫道:「噢! 妳有香蕉蛋糕!」

女兒說:「妳怎麼知道是香蕉蛋糕? 這是我媽媽跟我一起做的!」

同學說:「我媽媽也跟我一起做過香蕉蛋糕。」

女兒轉述這一段對話給我聽時,我的腦海不自覺浮現:在另一座廚房裡,一位母親與女兒一起攪打麵糊、吟吟談笑、一同在爐前張望著麵糊膨高、等候那香味熟成的畫面。

自家的與我的好友的還有另一對母女的生活經驗相疊,於是香蕉蛋糕啊、磅蛋糕啊…這一類的百年家常蛋糕變成了我們的集體記憶,其中有同、有不同,母與子的共工時刻亦如是,所以我說,這是我心目中的"母與子蛋糕"。

一代傳一代,便成為經典。

與永恆。






avatar-img
Erin.生活在他方
5會員
217內容數
曾經遠颺北方雪國,此回移居新加坡,開啟我的南洋航道。 生活在他方,他方成了家。我用旅人的眼睛過生活;用生活的心情天天在旅行。 除了炎熱的天氣、除了肉骨茶海南雞飯,新加坡這個蕞爾小島還有什麼?讓我帶你跟著我一起探索張望獅城的今與昔,用不同的視角看見此地的趣味與美好。La vie est d'ailleur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rin.生活在他方 的其他內容
2022.4.22 記得去年八月中抵達新加坡後,幾個月下來,朋友每每問起,是不是好熱? 我們都覺得還好,沒有想像中熱,連冷氣都很少開,我有時甚至會喊涼,還被老公笑是"偽新加坡人"。
2022.3.29 昨天吃飯時,點了一道炒蘿蔔糕,老公突然想起,很久以前,我們常會去一家小館子吃炒餅。他說:「好久沒吃了。」 婚後一兩年,我才算開始洗手作羹湯,印象中好像自己只做過一次炒餅。而那家小館子後來在一次火災中燒掉了,就再也沒有重新開張,我們也再也沒有在其他餐廳看過炒餅,似乎就這麼遺忘了。
2022.3.20 這半年多來,孩子們認識的好朋友們多半是外派家庭,有的在這裡待好幾年了,雖不是亞洲人卻視新加坡為自己的家,有的跟我們一樣剛來不久,一切還在摸索中,還有的即將要離開,到另一個新的國家去。
2022.3.15 好友跟我有不少相同的興趣,好比閱讀、廚事與攝影,於是格外有話聊;我們也有很不同的做菜習慣,卻都欣羨對方的餐桌、樂於學習嘗試,因此你教我、我教你,彼此為對方激盪出不少新視野與技藝。 同與不同,因為開放的眼睛和心靈,變成那麼有趣的養份,滋養你我的生命。
2022.2.19 每次接送女兒參加同學的聚會,我就有機會探索新的路線、認識新地方。 一早的陽光尚不炙人,把握那寶貴時間的光線變化和相對安靜的街道。 陽光燦燦灑落綠葉上,綠葉綴著白牆,總是最吸引我的景致。
2022.1.31 年夜飯,我準備了紅包,兒子一包、女兒一包、老公也一包。 「媽媽! 妳的呢? 妳沒有紅包嗎?」女兒急急地問。 「我不用包給自己啦…」我笑笑。 女兒突然從飯桌上消失,過了一會兒,她冒出來遞給我一個小信封袋,還多了一顆幸運石,她的收藏。
2022.4.22 記得去年八月中抵達新加坡後,幾個月下來,朋友每每問起,是不是好熱? 我們都覺得還好,沒有想像中熱,連冷氣都很少開,我有時甚至會喊涼,還被老公笑是"偽新加坡人"。
2022.3.29 昨天吃飯時,點了一道炒蘿蔔糕,老公突然想起,很久以前,我們常會去一家小館子吃炒餅。他說:「好久沒吃了。」 婚後一兩年,我才算開始洗手作羹湯,印象中好像自己只做過一次炒餅。而那家小館子後來在一次火災中燒掉了,就再也沒有重新開張,我們也再也沒有在其他餐廳看過炒餅,似乎就這麼遺忘了。
2022.3.20 這半年多來,孩子們認識的好朋友們多半是外派家庭,有的在這裡待好幾年了,雖不是亞洲人卻視新加坡為自己的家,有的跟我們一樣剛來不久,一切還在摸索中,還有的即將要離開,到另一個新的國家去。
2022.3.15 好友跟我有不少相同的興趣,好比閱讀、廚事與攝影,於是格外有話聊;我們也有很不同的做菜習慣,卻都欣羨對方的餐桌、樂於學習嘗試,因此你教我、我教你,彼此為對方激盪出不少新視野與技藝。 同與不同,因為開放的眼睛和心靈,變成那麼有趣的養份,滋養你我的生命。
2022.2.19 每次接送女兒參加同學的聚會,我就有機會探索新的路線、認識新地方。 一早的陽光尚不炙人,把握那寶貴時間的光線變化和相對安靜的街道。 陽光燦燦灑落綠葉上,綠葉綴著白牆,總是最吸引我的景致。
2022.1.31 年夜飯,我準備了紅包,兒子一包、女兒一包、老公也一包。 「媽媽! 妳的呢? 妳沒有紅包嗎?」女兒急急地問。 「我不用包給自己啦…」我笑笑。 女兒突然從飯桌上消失,過了一會兒,她冒出來遞給我一個小信封袋,還多了一顆幸運石,她的收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