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六歲小孩就會看顏色辦事,犧牲效率也不在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即使是很簡單、隨機、沒有特殊意義的「分類」,比如把一群不認識的人隨機分成「黑隊」、「白隊」,穿上黑色、白色運動服,也會讓人類心理上自動分組,開始認同自己這一隊,覺得自己人比較好、比較厲害,願意把資源分配給穿同色運動衣的人,模仿同一邊的人的行為。如果兩隊發生衝突,敵我意識就開始產生。

圖片選自Canva

圖片選自Canva

無意義的分類都有這麼強烈的心理作用,那也就不奇怪,當人們自我歸類為自由派、保守派、藍營、綠營時,對「同類」很能夠寬容而理解,對「異類」就常常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這麼想。至於有利害衝突的國家之間,多數人類的本能就是自動站在自己國家這邊。

沒什麼特別意義的分類,就可以讓人類產生「我們」跟「他們」的差別,為什麼會演化出這種心理機轉?這自然是要讓人類容易編組、對小組產生認同、願意為小組付出甚至必要時犧牲。

想像在人類第一個城邦剛形成時,統治者要調動來自不同部落、從來沒見過面的人一起蓋城牆、挖溝渠、到遠地建長城、戍守邊疆、組成小隊殺敵。人類必須要能超越對土生土長的部落的認同,才能隨機混合編組,隨時產生新的「小隊認同」,「國家」才能成形。

心理學家要證實,這些「分類」造成的認同是寫在基因裡、在小小孩就存在,而不是透過教育與後天學習才得到。另一個問題是:人類小孩的大腦,要到幾歲才發展出這種「願意為分類而犧牲什麼」的功能?

二〇一九年一篇來自杭州浙江大學的研究,發現六歲小孩就會模仿「同類」的行為,即使這行為的效益可能不好。

研究者找來72位四歲小孩、72位六歲小孩,全部來自杭州的兩間幼稚園。所有的父母都有高中以上學歷,所有的小孩都屬於「漢族」。沒有包含其他少數民族,是為了減少不同「分類」帶來的干擾。

這些小小孩被隨機分派為「藍隊」跟「黃隊」。藍隊就一身藍,黃隊就一身黃,包括帽子跟手環。為了強化認同,研究者會讓小小孩看穿同色服裝的男孩、女孩圖片,跟小小孩說你們是同隊的。接著拿出一張有貓、狗、馬的照片,問小小孩你喜歡什麼動物?小小孩回答後,研究人員會告訴他:剛剛那兩位穿同樣顏色衣服的人也跟你喜歡一樣的動物。

接下來的展示影片,示範動作的角色性別會跟看影片的小小孩一樣,這同樣是要減少不必要的分類。

影片裡會有個其實是遠端控制、但看起來是由影片中的人操控的音樂盒。音樂盒旁有圓形、方形兩個按鈕。「實驗組」裡的小孩,會看到「同類」的人按一種按鈕,「不同類」的人按另一種按鈕。「同類」按的鈕,按四次只有兩次發出聲音,「不同類」按四次鈕,四次都發出聲音。

這時,如果讓小小孩來模仿玩音樂盒,他會先按那個鈕?

答案很有趣。四歲小孩,一半一半。六歲小孩,多數按「同類」按的鈕,即使這按鈕的成功率只有50%。

也就是說,比起四歲小孩,六歲小孩增加了對「同類」的認同,傾向模仿同類的行為,即使這會犧牲效率。

研究裡還有兩個控制組。控制組一,如果影片裡兩個人都穿「同類」的衣服,但按不同的鈕,一個成功率50%,另一個成功率100%,那麼不管四歲六歲,大家都傾向要按成功率高的鈕。

控制組二,「同類」跟「不同類」按不同的鈕,但成功率都是100%,這時一樣,不分四歲六歲,大家都傾向按「同類」按的鈕。

這表示這些小小孩都能辨識那個鈕成功率較高、以及傾向模仿同類的行為。但只有六歲小小孩會為了模仿同類犧牲效益,四歲小小孩還不會。

只不過是穿同樣顏色的衣服,就有這麼強大的分類效應。人類大腦並不如想像中的「理性」,而這種不理性的存在,會引導人類更願意跟隨群體的行動。無論如何,人類的文明就是從這些分類、認同與爭鬥中誕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5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陳豐偉編譯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602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能不能看到臉書上的重要貼文,會受到「演算法」干擾,所以建議要到Substacks 網站訂閱我的「免費電子報」(《陳豐偉編譯社電子報》,每星期會收到1-2封電子報,就不會錯過我的公開貼文。 以下是個人簡介。
Thumbnail
2025/05/04
能不能看到臉書上的重要貼文,會受到「演算法」干擾,所以建議要到Substacks 網站訂閱我的「免費電子報」(《陳豐偉編譯社電子報》,每星期會收到1-2封電子報,就不會錯過我的公開貼文。 以下是個人簡介。
Thumbnail
2025/05/01
不是只有台灣慘,近年來全世界富裕國家(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為代表),普遍呈現「住房負擔滿意度」下滑的趨勢。我們就以蓋洛普(Gallup)最新發表的統計,來瞭解一下世界趨勢。
Thumbnail
2025/05/01
不是只有台灣慘,近年來全世界富裕國家(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為代表),普遍呈現「住房負擔滿意度」下滑的趨勢。我們就以蓋洛普(Gallup)最新發表的統計,來瞭解一下世界趨勢。
Thumbnail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大多數(不是全部)靛藍人都是在相當惡劣的環境中長大的。比如破碎的家庭或其他什麼。正因為如此,他們必須適應。由於對他人的失望,他們也必須很快變得獨立。靛藍小孩從小就必須學會戰鬥才能生存。 調整自己就是記住你的靈魂已經知道的東西
Thumbnail
大多數(不是全部)靛藍人都是在相當惡劣的環境中長大的。比如破碎的家庭或其他什麼。正因為如此,他們必須適應。由於對他人的失望,他們也必須很快變得獨立。靛藍小孩從小就必須學會戰鬥才能生存。 調整自己就是記住你的靈魂已經知道的東西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