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必談!拜託各位家長一定要跟孩子「談性說愛」!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我們的孩子在情竇初開的時候你希望他/她願意跟你分享她/他內心的悸動嗎?當他有了心儀的對象,當她有了想守護的那個人,這種心情是非常珍貴的,我相信身為家長應該會很想參與孩子這樣的蛻變和成長吧...原本一直被我們所照顧著的孩子終於也想照顧別人了,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喝采的事!
但是...如果在平時親子溝通的生活當中從來沒有關於情、愛甚至性主題的對話,孩子可能不會get到這件事可以跟爸媽說,或者敏感的他們早就已經內心很清楚爸媽會反對所以根本連提都不敢提(呵呵...)

一般學校親職教育中如何push各位家長來學習?

我想家裡有小朋友的家長對於學校辦理「親職講座」這樣的活動應該不陌生,其實臺灣教育部在親職教育的推動上是很有心的,只是當然實務上的執行還是有很多窒礙難行的地方,例如大部分的家長還是對於到學校去上課有點抗拒,或是不知道要成為一位稱職的家長是需要學習的,當然也可能是學校業務太繁雜很難花太多心力在親職教育的活動上。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這個「親職講座」,發海報和報名表給全校家長,邀請一位心理師或是親職專家來作主題式的分享,而其中有一塊就是跟性別平等教育結合的,請千萬不要以為性平教育只需要學校來教,爸爸媽媽來教的話效果會更好而且還有助於親子關係的正向發展呢!
我在當輔導老師的這幾年中,對於親職教育的活動其實有蠻多嘗試,我的主管也很放心支持我去思考不同的辦理形式,怎樣才能讓家長願意來學校參加,怎樣才能真的帶給家長需要的內容,所以我們嘗試過辦理大規模的心理師入校,同時讓多名心理師同時開診,每半小時換一組家長,能夠讓家長知道原來跟心理師互動式這回事,也可以問一些親子問題,如果要聊更深就可以再轉給輔導老師或是到治療所找心理師約,而且因為是很個別化的服務,所以家長的迴響蠻好的!而今年我們也規劃了由心理師帶領的小型讀書會,透過深度的閱讀和小團體的授課,並且安排一整天的課程,除了可以過濾來參加的家長是真的學習動機很高以外,還能夠讓家長、講師有足夠的時間建立關係,因此討論或是提問也更能有安全感地表達!主要的目標都是在於希望能夠不浪費每一次家長入校的機會,讓親職功能增強後,親子關係好了,孩子就會好!

在性別平等教育這件事上,實際的教育現場是?

好的,回到這次要討論的主題「性」與「愛」,這兩個關鍵字如果上google查詢跑出來的資料大概是1000年也讀不完吧,光是我們大人要應付這兩件事情就會有很多煩惱,甚至深陷痛苦囹圄,我們能怎麼教?自己都不會了到底要怎麼跟孩子說呢?我必須說,如果是這樣想法的爸媽我覺得你們反而最能帶給孩子更正確的價值觀,因為其實有很多人根本連思考這個問題都沒有過,或者沒有察覺到可能自己對「性」、「愛」的態度有很多非理性信念或是不那麼合理的期待,這樣的狀況下反而會跟孩子產生更多的衝突。
不僅是爸媽,就連老師們也都有這樣的焦慮,我要怎麼教?目前以現行林口康橋的輔導團隊來說,我們希望帶給孩子在情感教育以及性別教育上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但很多時候我們教授的內容還是會有一些現實的考量,我們會擔心所教授的內容是否家長也能認同或足夠安心,所以在課程內容的篩檢上,還是相對比較謹慎,主要聚焦在「教導孩子們保護自己」、「相關的性別平等法規」、、「青春期的變化」、「性別刻板印象的破除」、「談戀愛行不行的討論」、「自我認同與身體意象」、「親密關係交往的注意事項」等等,其實還有一大部分,例如「多元性別」、「性傾向」、「對性的探索」、「性吸引力」以及一些比較赤裸但是重要的議題。在感情中不談性真的不太可能,對吧!不過這些主題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還是太過敏感(或是說太刺激了?),因此會有非常多的擔心,再加上輔導課程原本安排的時數不多,因此會先把相對較急需的知識先讓同學們知道。是的,我們知道這些都很重要,因此更應該更真實地去看待這件事,我們必須承認,在教學現場上還是有很多社會的期待和限制綑綁著我們帶給孩子們的資訊,認清這個事實,我們才有可能正式這個缺憾,開始溝通,然後做出改變。

為什麼我們會在「性」與「愛」的教育上感到害怕?

如題,為什麼我們不會害怕如果我們教了孩子微積分之後他會因為學不會而瘋掉,但是我們會害怕如果跟孩子教了「性」與「愛」之後他會此做出無法控制的行為?為什麼明明我們如此嚮往愛情,但是我們卻總是在教育孩子當探索愛情時不要隨隨便便接受別人的告白,或是被欺負了要懂得求助?我們總是認為孩子在感情中絕對會是被害者或是弱者的角色;我們教育孩子對待感情如洪水猛獸,如果碰觸愛情或偷嚐禁果,似乎就會被捲入漩渦永世不得翻身?我們擔心這個、焦慮那個,我們到底在怕什麼?
我猜,我們害怕孩子可能會因此受到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傷害,害怕孩子handle不了感情就荒廢了課業,害怕孩子在感情上投入太多最後失去更多,害怕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涯發展,害怕孩子被貼上不好的標籤,或是被傳得很難聽……還是說,我們真正害怕的是孩子其實比我們更了解愛情,害怕談論這個議題時自己的尷尬感,害怕孩子不再聽自己的話、不再留在我們身邊?害怕丟臉,覺得自己的小孩怎麼會這麼不檢點?害怕自己要去處理後續的殘局?我想,應該都有吧……
我們會擔心孩子、想保護孩子絕對是天經地義,但是在害怕這些事情的背後,是不是藏著自己個人的議題,例如自己對過去失敗經驗的記憶、自己對於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自己擔心失控或是怕麻煩的心理,然後讓自己內心當中的恐懼間接影響了孩子在性愛方面的探索,輕則也許喪失了一些學習的機會,重則可能也讓孩子們在這個議題上感到卻步或甚至有些恥感,這些都是非常難以察覺的情感,也是很難道出的內心故事。

談什麼「性」?說什麼「愛」?

當我們已經能直面自己內心中的恐懼之後,我想下一個會冒出心頭的問題就是:「好,我努力,我來教,但我到底要教什麼呢?」第一件事情,一定要記得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一般您能查到的資料和閱讀到的書籍所提出的知識,絕對都值得參考,但要套用在每個孩子身上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每個孩子都有在該階段的發展任務,例如在幼兒、學齡時期就是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感到好奇,青少年則是性別認同、性慾取向等等,在每一個階段針對孩子們的需求提供討論的空間和諮詢,這就是陪伴,同時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經驗(但會建議不要一昧地期待孩子一定要接受或是評價這樣的經驗是好是壞),在每一次開放地溝通累積彼此的信任以及建構孩子對性愛的想像,讓性愛這個議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存在。
特別提醒的是,在孩子從小到大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親仍然是最主要的影響來源,雖然青少年時期會比較著重同儕,但是對父母親的依賴仍然佔很大部分(至少經濟上絕對是,哈哈),因此爸媽對於性愛議題的態度,也會有很大概率移植到孩子對此的價值觀,如同前面所說,若在孩子經歷性愛的經驗時,比如看A片被抓到、暗戀同學或是跟別人交往時被重要他人負面評價,很容易會在這樣的經驗中沾染了羞恥感,而這種羞恥感是會跟著這個人一輩子,所以盡可能我們要讓孩子們感受到,我們人類對性愛的需求是非常正常且平常的事。
此外,其實性愛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愛」,如何引導成為孩子成為一個可以愛人又可以被愛的人,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能夠愛人的人不見得就能自在地被愛,「自己值不值得被愛」這個點是很多青少年內心的秘密疑問,別懷疑,他們想的事比我們以為的還要多很多,我們要教導孩子如何建立親密關係、在親密關係中如何互重互愛、了解愛情的各種模式、可能會面臨的風險和如何分手、如果遇到恐怖情人或者會情緒勒索(麻煩自己本身有情勒行為的爸媽趕快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喔^.<)的伴侶該怎麼處理、覺察自己的依附風格以及如何在愛情道路上選擇和做出決定等等,能教的太多太多了……絕對不怕沒方向可談、沒東西可教!

最後語重心長再提醒一句,教之前我們要準備好什麼?

當然,我相信各位家長豐富的人生經驗且學識淵博,要教育小孩「性」與「愛」是什麼絕對不會太難;但重點是,你準備好了嗎?你願意談嗎?如果你不願意,那麼我們前面所討論的基本上發揮不了作用,如果不願意開這個口,或是把握住那個機會,那麼除了學校老師以外,孩子們可以學習的場域就是向外發展,從試誤中學習,這會是我們想要的嗎?
如果真的內心當中有任何讓你躊躇不前、難以開口的癥結點,我想身為大人的我們,應該有這個勇氣好好面對去處理他,因為你的人生只有一次,孩子的人生也只有一次,難道我們不該為彼此盡力精彩嗎?
當然我們遇過很多家長都很樂意想跟孩子談,但卡關在想太多,怕自己講不好、或是會不會被孩子嫌棄觀念太古板、甚至擔心自己的經驗對孩子沒有用等等,其實兩邊的經驗都是可以交流的,如果先入為主覺得自己身為長輩一定要講出很厲害的話才不會被孩子看扁,那可能只是我們自己想太多了,不用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地位,親子之間是獨立兩方的個體,只是在交換生命中的經驗和感觸而已。
最後,引述當天讀書會王嘉琪諮商師所引導我們的,家長們可以朝著成為一個「學習型」的家長去努力邁進,遇到問題就尋求資源,懂得求助,成為孩子的榜樣,現在都有很多資源可以運用,學校的老師、身心診所、性諮商中心等等,請記得,你不是一個人,當我們因為愛學會放手,相信我們的孩子會帶著愛去探索,而我們的愛就會成為他們在這花花世界中最堅實的backup!
Go! Go!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mazing Ke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問我這些年來當輔導老師覺得輔導老師跟一般老師最大的差別是什麼,那我會說應該就是「不能有自己...(哈)」。
跟青少年一起工作,為了盡可能做到同理,我常常會去回顧我的青少年時期,那時候的我希望怎麼被理解?渴望被理解什麼?我想要大人們聽我講什麼?必須說記憶實在蠻模糊了,但我印象很深的是,那時最希望的就是大人不要一直對我說教,可以聽我說;不要給我一堆我做不到的建議,而是可以知道我面對當下遇到的那些鳥事有多難!
如果問我這些年來當輔導老師覺得輔導老師跟一般老師最大的差別是什麼,那我會說應該就是「不能有自己...(哈)」。
跟青少年一起工作,為了盡可能做到同理,我常常會去回顧我的青少年時期,那時候的我希望怎麼被理解?渴望被理解什麼?我想要大人們聽我講什麼?必須說記憶實在蠻模糊了,但我印象很深的是,那時最希望的就是大人不要一直對我說教,可以聽我說;不要給我一堆我做不到的建議,而是可以知道我面對當下遇到的那些鳥事有多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庭作為孩子性教育的重要環境,提出了在家庭中進行性教育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在性別這個議題上,你們並不需要對孩子施加任何刻意的理論教育,你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允許他們選擇自己的性別並去成為。你們應該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對你們的下一代都給予祝福,並且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想要發展的性向。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前言 晨起看到視頻在討論"愛的教育"。 上網蒐尋「愛的教育」,討論的不少,為什麼?因為許多家長採行所謂「愛的教育」後,造成了許多怪異的現象,我們用「愛且尊重」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不自愛也不自重」,而家長對此結果既不能接受卻又束手無策。網路上有許多的案例,我們且舉兩則試著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庭作為孩子性教育的重要環境,提出了在家庭中進行性教育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在性別這個議題上,你們並不需要對孩子施加任何刻意的理論教育,你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允許他們選擇自己的性別並去成為。你們應該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對你們的下一代都給予祝福,並且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想要發展的性向。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前言 晨起看到視頻在討論"愛的教育"。 上網蒐尋「愛的教育」,討論的不少,為什麼?因為許多家長採行所謂「愛的教育」後,造成了許多怪異的現象,我們用「愛且尊重」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不自愛也不自重」,而家長對此結果既不能接受卻又束手無策。網路上有許多的案例,我們且舉兩則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