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遊戲,不知怎麼玩下去?人生課題好難,怎麼讓自己答題順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人生如戲,是一場戲劇,卻更像場遊戲

人生如戲,與其說人生是一場戲劇,我覺得人生更像一場場遊戲,每個人生來都自帶一個課題及一個使命,就像遊戲的主線劇情及職業。

人生像一場遊戲,人生課題跟使命好比遊戲的主線劇情及職業(圖片來源:depositphotos)

人生像一場遊戲,人生課題跟使命好比遊戲的主線劇情及職業(圖片來源:depositphotos)


讓你受苦受難的就是你的課題
讓你願意全心投入且滿心歡喜的就是你的使命

這道與生俱來的終極課題,它極可能是我們上輩子一直沒答對的題目,更是我們這輩子的這場人生遊戲主軸、需要邁過的那道崁。

我們的一生還會充斥許多小小課題要去克服,以及小使命要去完成,就像打遊戲一樣,遊戲有許多關卡,而每關有大魔王,要打魔王之前還有很多小怪物要打,有很多小任務要執行,任務與打怪都會讓我們增進技能、經驗及成長。

課題不是為了讓我們受苦而是為了學習

很多人把人生的磨練當成課題,以為只要承受、付出,這輩子還完了,來生就不再受磨難,這是錯把課題當受刑。

人生課題的目的是讓學習而不是處罰,學會了之後,課題就不再是課題,而是我們的人生經歷的一部分。

當我們覺得反覆發生相同的事、事情沒有好的進展,只有原地打轉,自己只能付出,並因為付出而痛苦,那表示我們在同一個課題上,一直答題錯誤。

更糟的是每次都選一樣的答案,一錯再錯,只能一做再做,就像學生答題一樣,得訂正到正確的答案了,老師才會認為你學會了而放過你。

兒子的小一老師改作業時會用色筆圈選錯題,同一個題目錯超過一次以上,就用不同顏色
的筆圈選,小兒子有道題目連續訂正了三天都還是被老師圈錯。
第一天,我跟先生在確認孩子的答案正確,看不出錯在哪的情況下,只能直接請他把答案
再寫一次。
第二天,我們猜測是答案沒有好好寫在格子裡才錯,請孩子好好把答案寫在格子內。
第三天,看著圈了三個顏色慘不忍睹的作業本及哭喪著臉的孩子,我與先生在無技可施的
情況下,只好寫聯絡簿問老師:錯在哪?
那三天,不只孩子沮喪,當父母的也因為不知道孩子錯在哪?無法協助孩子改正而挫折。

BCD三個字母貫穿人的一生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Life is Choice between Born and Death),人生真的很像小時候的一份份作業,生活、學校、職場、家庭都是一道道題目。

我們要能看懂題目,選擇並寫下答案,我們可能答對了,可能答錯了。可能莫名奇妙就選對了,也可能怎樣選都是錯了,就像我剛提到小兒子連續錯三天的那道數學題。

寫作業的時候,不知道錯在哪裡,我們可以問改作業的老師,遇到選擇題、是非題就更簡單了,自己暴力法選個二至四次,總能選到對的那個答案。

但,人生這一道道的題目,沒有人幫我們對答案、改作業,我們也無法找人來問問:錯在哪?只能自己不斷的讀題、思考、選擇與作答。

當我們卡在某道題一直答錯、一直重做的時候,一定會覺得受挫、繞圈圈、痛苦,就很像在玩Candy Crush卡在難關過不了,一玩再玩,或是打傳說對決時,每次都沒掌握好開團或推塔時間點,不是被團滅就是離勝局只差那一點點…

為什麼老是犯同樣的錯誤呢?

可能是因為我們大腦的「自動駕駛模式」下的慣性思維、慣性動作,讓我們不經大腦地由潛意識直接做出選擇與行動。

可能是因為我們錯把課題當宿命或懲罰,認為自己就是得不斷付出、受傷,今生還債,來世不再受苦。

可能是因為我們固執己見認為自己的選擇、答案都沒錯,錯的是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所以堅持不懈的死磕到底。

結果就是因為我們每次都做了相同的選擇而答錯,一錯再錯並因此而反覆受苦,例如有人因花心男友而受傷,但卻一直被花心男友吸引,或是有人總是為了自己當爛好人而受傷,卻還是無法對別人說不。

反之,有些人則是屬於愈挫愈勇,願意面對錯誤並勇於選擇其他答案的人,從錯誤中學習成長,懂得刪去錯誤的選項,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答錯不要緊,換答案再試試就好

人生課題的錯誤循環確實讓人受挫且覺得痛苦不己,就像小兒子改了三天都還不知道錯在哪的那題數學題,或是玩了幾十、幾百次都過不了的Candy Crush最難關卡。

但其實答錯人生課題一點都沒關係,重點是不要明知答案錯的,也都試過了是錯的,還硬要選它。

不論我們是因為什麼關係而一直答錯,想要脫離重複錯題的輪迴地獄的第一步就是選新答案、新作法

選新答案、換新作法,最差情況是依然答錯,但至少不是犯同樣的錯,還多了一個確定是錯、可刪去的選項。

最好的情況則是一次就答對,這樣穩贏且可以脫離重複錯題的輪迴地獄的作法,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人生課題不像選擇題那樣,最多選到第四次就可以答對,但至少我們可以不斷試錯並刪去已知的錯誤的選擇,怎樣都比一直死磕在原本的錯誤不放的好!

而且只要答對了,以後就不用再重做這道題,課題成為我們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就像遊戲打怪、過關後的寶物獲得、經驗與技能提昇。


人的一生就像一款MMRPG(大型多人角色扮演遊戲),我們扮演了某種職業角色,擁有某些技能,需要挑戰某些任務與關卡,任務沒完成或關卡過不了,自然就只能一直重玩,不斷挑戰。

人的課題與使命也是這樣的概念,但是當我們的遊戲任務完成了、破關了,就可以選擇要不要繼續玩,或選擇某個關卡重新挑戰一次,甚至是選擇玩其他的遊戲或扮演新的職業角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讓心跟著飛揚的沙龍
5會員
26內容數
我是飛揚,一名敏捷崇尚者與樂於分享服務的顧問。敏捷不只是軟體開發,可以是工作很多面向的助力,可以是人生生活態度,從戲劇、電影、閒書中汲取人生啟發,反思衝動消費,將敏捷理念融入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將我的敏捷探索和分享帶到 Fang格子沙龍。 邀請你加入我的文字世界!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一起敏捷!
2024/06/04
敏捷的成功需要整個團隊參與及沉浸式敏捷體驗,本文以失敗案例為例,探討敏捷失敗以及如何成功。作者認為,成功源於做對很多事,而失敗往往只因為少做了或做錯了一件事,敏捷的第一步是找到對的人,開始第一次的沉浸式敏捷體驗並獲得第一次成功經驗,讓團隊直接做中體驗與感受敏捷的好處,就會啟動敏捷在組織內的擴散與成功
Thumbnail
2024/06/04
敏捷的成功需要整個團隊參與及沉浸式敏捷體驗,本文以失敗案例為例,探討敏捷失敗以及如何成功。作者認為,成功源於做對很多事,而失敗往往只因為少做了或做錯了一件事,敏捷的第一步是找到對的人,開始第一次的沉浸式敏捷體驗並獲得第一次成功經驗,讓團隊直接做中體驗與感受敏捷的好處,就會啟動敏捷在組織內的擴散與成功
Thumbnail
2024/04/01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2024/04/01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2024/01/09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
Thumbnail
2024/01/09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解讀靈魂契約及靈魂課題,透過靈魂覺醒,突破人生關卡,達到靈魂進化及揚升
Thumbnail
解讀靈魂契約及靈魂課題,透過靈魂覺醒,突破人生關卡,達到靈魂進化及揚升
Thumbnail
在學校學習時,我們被訓練從課本或教科書中去拆解考試題型,以便於考試時選出一個或多個的答案,以獲取分數。就算是考申論題,也會有可以參考的範圍能夠反覆的練習,以獲取及格的分數。因此,如果遇到了人生方向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時,好像怎麼做都可以,這時候應該如何處理?首先會想到詢問周遭朋友的意
Thumbnail
在學校學習時,我們被訓練從課本或教科書中去拆解考試題型,以便於考試時選出一個或多個的答案,以獲取分數。就算是考申論題,也會有可以參考的範圍能夠反覆的練習,以獲取及格的分數。因此,如果遇到了人生方向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時,好像怎麼做都可以,這時候應該如何處理?首先會想到詢問周遭朋友的意
Thumbnail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 前面二十級(歲)基本上都是新手村。 然後你的新手NPC是亂數決定的爸媽。 個人能力數值跟著NPC的資源決定一半的基數。 等到等級可以出新手村,遊戲的自由度大增。 有的人會考慮再練等級(念大學、研究所)多上升一些點數才要出村去解任務,也有人迫不及待的出村去探索這個世界。 你可以專心
Thumbnail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 前面二十級(歲)基本上都是新手村。 然後你的新手NPC是亂數決定的爸媽。 個人能力數值跟著NPC的資源決定一半的基數。 等到等級可以出新手村,遊戲的自由度大增。 有的人會考慮再練等級(念大學、研究所)多上升一些點數才要出村去解任務,也有人迫不及待的出村去探索這個世界。 你可以專心
Thumbnail
人生如戲,與其說人生是一場戲劇,我覺得人生更像一場場遊戲,每個人生來都自帶一個課題及一個使命,就像遊戲的主線劇情及職業。 課題答錯不要緊,換答案再試試就好。 遊戲過不了關沒關係,換個打法再來一次就好。 不想一直無窮迴的第一步就是選新答案、新作法,一直重玩,不斷挑戰,總有脫離重複錯題的輪迴地獄的時候。
Thumbnail
人生如戲,與其說人生是一場戲劇,我覺得人生更像一場場遊戲,每個人生來都自帶一個課題及一個使命,就像遊戲的主線劇情及職業。 課題答錯不要緊,換答案再試試就好。 遊戲過不了關沒關係,換個打法再來一次就好。 不想一直無窮迴的第一步就是選新答案、新作法,一直重玩,不斷挑戰,總有脫離重複錯題的輪迴地獄的時候。
Thumbnail
許多靈性書籍都提到,人生是“一場遊戲一場夢”,人藉著生生世世的角色扮演修行到最後開悟了就會從夢中醒來回歸。而從夢中醒來意味著可以不必再去投生轉世,才能徹底結束人生遊戲。
Thumbnail
許多靈性書籍都提到,人生是“一場遊戲一場夢”,人藉著生生世世的角色扮演修行到最後開悟了就會從夢中醒來回歸。而從夢中醒來意味著可以不必再去投生轉世,才能徹底結束人生遊戲。
Thumbnail
「人生好難!」這是我們遇到人生瓶頸時,常常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 而我們都玩過各種遊戲,它的限制、趣味性、獎勵機制等,讓難解的謎題,變成一種有趣的挑戰。 遊戲有一種特別的魔力,是會讓我們自願投入其中,挑戰一些困難的項目。 可以嘗試看看以下「人生遊戲化」的方式: 分階段闖關 紀錄與獎勵機制 夥伴與互助
Thumbnail
「人生好難!」這是我們遇到人生瓶頸時,常常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 而我們都玩過各種遊戲,它的限制、趣味性、獎勵機制等,讓難解的謎題,變成一種有趣的挑戰。 遊戲有一種特別的魔力,是會讓我們自願投入其中,挑戰一些困難的項目。 可以嘗試看看以下「人生遊戲化」的方式: 分階段闖關 紀錄與獎勵機制 夥伴與互助
Thumbnail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個戲,正如英文的play,有戲劇和遊戲兩種含意。戲劇和遊戲雖然都是別具功能的娛樂活動,但還是不太一樣,把人生看成一齣戲,或當做一場遊戲,會有不同的感受。 但我更喜歡把人生看做一場遊戲。在自我意識萌生的童年時代,最愉快的經驗都與遊戲有關,遊戲就是兒童的工作,也是人生的預演。
Thumbnail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個戲,正如英文的play,有戲劇和遊戲兩種含意。戲劇和遊戲雖然都是別具功能的娛樂活動,但還是不太一樣,把人生看成一齣戲,或當做一場遊戲,會有不同的感受。 但我更喜歡把人生看做一場遊戲。在自我意識萌生的童年時代,最愉快的經驗都與遊戲有關,遊戲就是兒童的工作,也是人生的預演。
Thumbnail
在人生和職場的遊戲地圖上,我們也在玩著另一種「角色扮演遊戲」,只不過這個遊戲的角色組成和地圖相較於遊戲複雜許多,而每個人都有著尚未開展的不同地圖與不同關卡,隨著時間不斷推移而開展,而有些關卡錯過了可能就無法重來,只能成為遊戲的懸念與待解之謎。
Thumbnail
在人生和職場的遊戲地圖上,我們也在玩著另一種「角色扮演遊戲」,只不過這個遊戲的角色組成和地圖相較於遊戲複雜許多,而每個人都有著尚未開展的不同地圖與不同關卡,隨著時間不斷推移而開展,而有些關卡錯過了可能就無法重來,只能成為遊戲的懸念與待解之謎。
Thumbnail
小時候喜歡玩養成遊戲,劇情中主人翁照表操課,技能值穩定增加,經歷故事中的種種事件和抉擇,最後得到了某種身分,達成特定角色。 真實的人生,不只花錢,還費心費力。上課要花交通時間,課後不複習也會忘記,技能值的頂點似乎不存在,只能不斷進步、持續追尋。 喔對了⋯⋯結局不好說
Thumbnail
小時候喜歡玩養成遊戲,劇情中主人翁照表操課,技能值穩定增加,經歷故事中的種種事件和抉擇,最後得到了某種身分,達成特定角色。 真實的人生,不只花錢,還費心費力。上課要花交通時間,課後不複習也會忘記,技能值的頂點似乎不存在,只能不斷進步、持續追尋。 喔對了⋯⋯結局不好說
Thumbnail
我們都一樣,遇到未知會害怕。  感到迷惘會想要尋求幫助。  做了不確定的決定,會不斷地觀察比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因為還沒看見答案,在過程很容易就會去比較,很難集中在自己身上,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跟自己比較,往內探索總是更困難的。  這會不會是一個遊戲陷阱呢? 不管是算星座、紫微斗數、人類圖、易經、
Thumbnail
我們都一樣,遇到未知會害怕。  感到迷惘會想要尋求幫助。  做了不確定的決定,會不斷地觀察比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因為還沒看見答案,在過程很容易就會去比較,很難集中在自己身上,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跟自己比較,往內探索總是更困難的。  這會不會是一個遊戲陷阱呢? 不管是算星座、紫微斗數、人類圖、易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