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提的#知識健身是圍繞在採購這件事情上。
如果你是老闆, 建議你分享給你的員工, 確保最大限度的運轉身邊所有可用資源
如果你是員工, 建議你用來跟你的主管溝通, 肯定對你刮目相看!
假如你有個爛主管, 就趕快換公司啊! 手刀速度不要停留。
引言
最直覺的定義就是花錢買東西, 比如買教材、買顧問服務、買耗材、買生財器具...等等, 制度越完整的公司, 採購流程就越嚴謹, 今天我不討論"油水"這個概念,因為它完全不符合我心目中加乘作用。 我父親是個很會買東西很會砍價的男子漢, 這也是我最早認識最粗淺的採購邏輯, 並且我相信還有許多人也僅停留在這個階段的認知。 然而我給予採購的定義如下
透過資源互換的過程, 確保兩間或多間公司之間的利益得以提升
最常見的是付出金錢, 也有把合作對象當成投資的作法, 先投入一筆資金並利用對方的資源來獲取更大的利益:更多的金錢, 品牌價值提升, 市場占有率等等...異業合作, 企業良性併購, 關鍵字隨便搜尋都很多, 這邊不贅述。 然而, 很多中小企業, 只要公司不用付出"金錢"就不需要進入採購流程, 這是我要提出的第一個誤區,這些案例中付出的資源或背後的消耗往往比金錢更具價值。
而第二個誤區, 就是避嫌
我寧願身邊的資源擺著不用, 也不要惹得一身腥
外部資源利用 VS 避嫌
包含我自己都有這個心態, 我所待的圈子很小, 彼此就算不認識, 至少也都是略有耳聞, 對我們而言, 名聲很多時候比命還重要。
"他這麼積極, 是不是背後有拿好處"--隨便一個嫌疑我們都受不了, 有夠吃力不討好, 不幹!
舉個例子- 曾經有個同事非~~常小心翼翼地說: 欸,其實我們公司在用的某個東西, 我知道有個更便宜的貨源, 其他條件完全相同(還一副做錯事情的表情)
我問: 你怎麼現在才講(我還他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說: 啊我不確定公司有沒有甚麼眉角...(眉角二字回音三千遍, 我的腦袋嗡嗡作響) 當下我才驚覺, 原來我並沒有最大限度的運用同事的資源, 因為採購文化不夠透明, 馬上安排培訓計畫並由我親自講解 另個自身的案例-我透過朋友認識一個算是技術水平相當高的廠商A, 同時也是曾經合作夥伴的下下下游, 想當然, 直接合作可以拿到"少兩手"的價格 某次談論到第一次合作機會, 採購同事拿廠商A的報價給我, 我看這價格, 馬上電話打過去, 他第一句話是: 還好你打來, 我都不知道這價格怎麼報, 要不要"按"你一份,
當下我真的是差點給他一記飛踢...
調整一下情緒, 耐著性子解釋: 給我你的最低價, 先合作第一次再看看後續, 並解釋我期待這次的合作以及之後帶來的加乘效應。
報價更新後, 是原本的66%, 少了1/3
建議
如果你是老闆
你的影響最大, 請務必好好考慮公司屬性及現行制度是否合適進行文化改造
- 透過平日觀察及幾次試探, 確認幾個關鍵崗位的人格是否值得信賴
- 盤點公司內部資源, 包含金錢及其他, 你都是老闆了, 資源的定義肯定比我清楚
- 建立公司文化並達成幾個目的: 讓同仁能夠安心的帶入身邊資源、依據公司規模給予一定程度的權限, 比如月營收兩百萬, 結果你授權三千, 那作用便不大
- 建立完整的培訓:比如反貪腐, 正確採購流程...等等
如果你是主管
檢視自己的心態是否跟我曾經一樣, 為了避嫌, 或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整理好手邊資源, 並調整好心態在適時的情況勇於提出建議, 依照職位大小提出上面的條列項目並直接建議給有決定權的角色。確保自己是以公司的利益是唯一考量
請相信, 在你為公司的利益帶來價值提升, 你的價值肯定跟著提升
如果你是員工
如果你是在一個制度良好, 公司文化健全且透明的環境, 恭喜你浪費5分鐘時間看到最後(笑死)
如果不是, 找你信任的並且具改變力量、且有意願的主管, 在適當的時機討論這個議題, 也許能夠討論出更棒的流程也不一定。
最後, 有沒有個價格, 可以買走我的人格? 下次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歡迎點個愛心, 分享及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