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意識的邊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是誰?」
當你旅行,醒在陌生的地方時,可否曾有這樣的念頭閃過?
在北歐搭便車旅行的兩個月,帳篷曾經成為我的任意門。每當早晨來臨,我在睡袋中甦醒,打開帳篷走出那專屬於自己的深眠空間,我才能搞清楚,自己現在身在何處。
不斷搭便車移動的漫漫路途上,我常露宿在某處公路附近,不知名的樹林裡,或是某個小鎮外的湖邊。當中某些地方長得極為平淡,但若真有一扇任意門讓我回到那,也許我仍依稀記得,自己曾在那裡待過一晚。
薩古魯說:「身體記得一切。」
所謂的既視感,除了神秘未解的大腦謎團之外,我想還有種可能,就是你真想不起來。唯有你的身體,記得你做過些什麼。
而我深刻記得,幾個鑽出帳篷時,自己身處的場景。比如太陽剛升起的蔥鬱樹林裡。那時我所見到的太陽,是一種我未曾見過的火紅。而即便我如何試著想描述,也無法言喻那樣的美,是如何衝擊過我的心靈,並在我的腦海裡留下烙印。
在自然裡待得越久,內在的平靜,也會如藤蔓般,緩緩植入心底深處。
「但我究竟是誰?」
我們確信自己是誰,是透過起床時,感知到自己身在何處?還是甦醒之後,腦筋開始思考的那一瞬間?
當然,記憶總能用極快的速度,在感知到來之前,就已經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像是想起今天是週一,你就知道自己又得連續五天,當個乖巧的「社會人士」那般。要對「我是誰?」這樣徹底本質般的質疑產生興趣,需要有更多深入自覺的體驗。
而提升自覺有許多歷程,成長也許是其中一個關鍵字。即便我們時常容易,被「成長」這人們超量灌溉的字眼,導入了迷思當中,而難以得到真正的提升。
社群媒體的觸及程度,不等同於文章深度。快樂能帶來的實際效果,往往比想像中來得小上許多。體重因節食而下降,但體脂肪其實還是一樣。諸如此類的事不勝枚舉。而即便你一一看穿每件事的本質,也並不意味著難題從此解決。
當過於聚焦在某個環節上時,其他我們原以為不需花費心思維持的事情,便會開始逐漸鬆動。我想這才是人生真正的難處:一切的平衡。
透過一些人生體驗,你漸漸能生出一絲信心,知道即使這世界瞬息萬變,也並不會一瞬間改變你。你唯有透過與自己的對話,與你敞開心靈接收的任何訊息,經過幾次沉潛的呼吸,空氣才會漸漸凝固成,你未來的樣子。
這樣回過頭來看,要跳脫記憶,本質上去思考自己是誰,好像顯得愚蠢或不合時宜。但當你藉由日常的生活體驗,達到「忘我」的時刻增加時,也許你能更加聽懂,我在含糊的語境中,真正想表達的。
每個人都想保有更多高光時刻,我也不例外。但「我」從來不重要,放到了整個社會、世界,多重宇宙、平行時空,所謂的「我」可能根本不曾存在。
但感受存在。感受緊連結著的意識存在。
「我」只能感知自己所感知的,純粹的意識則能感知一切。試著再往心中那看似無聲,幽微而黯淡的聲音裡,細緻地去探索吧。那裡也許仍有著,你從未碰觸過的什麼。
像楚門最終發現了秘密,觸到天空的畫布那般。
2018.8 柬埔寨暹粒
環遊這廣闊的世界,與每個有趣靈魂相遇, 搭上陌生人的便車,沙發衝浪到某人家裡, 或是在某個荒郊野外,睡在自己的帳篷裡。 窮遊所帶來的不是匱乏,而是惜福知足, 旅行的意義,是更認識自己, 帶著音樂,與世界溝通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夜的雨後,空氣中自帶寧靜與清新。我拿出吉他,為他們帶來了深夜食堂的插曲。安靜而穩定的音律,沒有煩憂與情緒。我們都從遠方而來,又隨著樂音,去到了更遠的遠方。
一般而言,有目標是好事。但平衡的重要,卻常被人們低估。或者該說,實踐中庸,比想像中來得難上許多。
我是個失去之後,害怕再受傷害的人。自前年重新開始跑馬拉松後,一直想再買隻跑步用的電子錶,但總會記得當初花了5千8買的錶,才用了半年,就在日本旅遊時遺失。
曾經,我一直在追逐快樂。但快樂是什麼?對每個人來說,答案不盡相同。若你上網查釋義,多半會查到快樂是愉悅、喜樂之意。那與我理解及感知到的,關於這世代的快樂,有種說不上的微妙差異。
2019年1月12號,正式進入Lukla主線。雖然自己事前看了許多文章、影片了解高山症的恐怖,但仍難以想像實際體驗將會是怎樣?才理解,對自己身體仍是無知。
在一次聚餐中,友人好奇問起:「你兩年來讀了這麼多書,有得到什麼收穫嗎?」這問題著實發人深省。你若專心致志做每一件事,必然從中得到收穫。
夏夜的雨後,空氣中自帶寧靜與清新。我拿出吉他,為他們帶來了深夜食堂的插曲。安靜而穩定的音律,沒有煩憂與情緒。我們都從遠方而來,又隨著樂音,去到了更遠的遠方。
一般而言,有目標是好事。但平衡的重要,卻常被人們低估。或者該說,實踐中庸,比想像中來得難上許多。
我是個失去之後,害怕再受傷害的人。自前年重新開始跑馬拉松後,一直想再買隻跑步用的電子錶,但總會記得當初花了5千8買的錶,才用了半年,就在日本旅遊時遺失。
曾經,我一直在追逐快樂。但快樂是什麼?對每個人來說,答案不盡相同。若你上網查釋義,多半會查到快樂是愉悅、喜樂之意。那與我理解及感知到的,關於這世代的快樂,有種說不上的微妙差異。
2019年1月12號,正式進入Lukla主線。雖然自己事前看了許多文章、影片了解高山症的恐怖,但仍難以想像實際體驗將會是怎樣?才理解,對自己身體仍是無知。
在一次聚餐中,友人好奇問起:「你兩年來讀了這麼多書,有得到什麼收穫嗎?」這問題著實發人深省。你若專心致志做每一件事,必然從中得到收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天我寫下: 在失去旅行所假設的憧憬之後,只有留下客製自己的那一瞬刻,才能證明我來過這裡。是一張側拍,導演與攝影師都是我,我喜歡右側臉。 並且在內心重複重複的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在溽暑展開旅行,高溫讓人失去了任何建設自己的力氣。 相信嗎?沒有一次的旅行能夠刻意又不經意的遇見自己。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什麼? 你是否曾經出現過以上三個疑問? 這也是我現在的疑問。 我,失憶了。 一睜開眼,我就意識了這一點。 記憶中只剩一片空白,我連自己的名字都想不起來。
Thumbnail
那天妳問我,自己一個人旅行,都說想去"找自己”。 是找到了什麼?怎麼找? 我回答妳的是:因為離開熟悉的環境,因為沒有人在身邊,妳只能跟自己對話。從而會聽到自己內心的回答, 做出決定並去執行它。 剛好我看到這篇文章,作者一個人到日本獨行遍路,覺得很棒,想與你們分享。
接位後,回憶過往,才發現這個夢是我的力量動物,在我靈魂黑夜時,告訴我這世界許多事情。
Thumbnail
有人問我,我是一個喜歡一個人旅行的人嗎? 我說是的,但那時我還回答不出為什麼喜歡一個人旅行。直到有一次在日本搭著搖搖晃晃的電車,在那個當下,周圍沒有人說中文,車廂內沒有跑馬燈,我必須自己聽車內的日語廣播,才知道當下到了哪一站。那時,我忽然明白了,我愛的是一個人旅行的清醒感。 自由,是一種清醒
Thumbnail
世界是我們的認知所構成,我們要穿越孤獨的沙漠,真正的內心解放是讓自我分析成為日常。國外常常看到一句話:home is a feeling. 像宇宙的塵埃,內心的解放必定穿越孤身的沙漠。眾人皆瘋才正常的世界?離別不會提前預告。這篇文章討論了過往與當下的自己相處,並引述了佛洛姆的觀點,似曾相識的比喻。
Thumbnail
獨自旅行不只自由,更是與內在自我好好對話的珍貴機會。本篇分享我在獨自旅行中安排的自省時光。
Thumbnail
生活如同一場旅程 每當夜深人靜,當我獨自坐在窗前,看著窗外星光閃爍,就會不由自主地沉思:生活,究竟是什麼?許多人說,生活如同一場旅程,而我深感同意。這場旅程充滿了起起落落、風景變換,但最重要的,卻是那趟旅程本身。 困難與挑戰 每一段旅程都有其困難與挑戰。這些挑戰或許是我們的失敗、是我們的迷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天我寫下: 在失去旅行所假設的憧憬之後,只有留下客製自己的那一瞬刻,才能證明我來過這裡。是一張側拍,導演與攝影師都是我,我喜歡右側臉。 並且在內心重複重複的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在溽暑展開旅行,高溫讓人失去了任何建設自己的力氣。 相信嗎?沒有一次的旅行能夠刻意又不經意的遇見自己。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什麼? 你是否曾經出現過以上三個疑問? 這也是我現在的疑問。 我,失憶了。 一睜開眼,我就意識了這一點。 記憶中只剩一片空白,我連自己的名字都想不起來。
Thumbnail
那天妳問我,自己一個人旅行,都說想去"找自己”。 是找到了什麼?怎麼找? 我回答妳的是:因為離開熟悉的環境,因為沒有人在身邊,妳只能跟自己對話。從而會聽到自己內心的回答, 做出決定並去執行它。 剛好我看到這篇文章,作者一個人到日本獨行遍路,覺得很棒,想與你們分享。
接位後,回憶過往,才發現這個夢是我的力量動物,在我靈魂黑夜時,告訴我這世界許多事情。
Thumbnail
有人問我,我是一個喜歡一個人旅行的人嗎? 我說是的,但那時我還回答不出為什麼喜歡一個人旅行。直到有一次在日本搭著搖搖晃晃的電車,在那個當下,周圍沒有人說中文,車廂內沒有跑馬燈,我必須自己聽車內的日語廣播,才知道當下到了哪一站。那時,我忽然明白了,我愛的是一個人旅行的清醒感。 自由,是一種清醒
Thumbnail
世界是我們的認知所構成,我們要穿越孤獨的沙漠,真正的內心解放是讓自我分析成為日常。國外常常看到一句話:home is a feeling. 像宇宙的塵埃,內心的解放必定穿越孤身的沙漠。眾人皆瘋才正常的世界?離別不會提前預告。這篇文章討論了過往與當下的自己相處,並引述了佛洛姆的觀點,似曾相識的比喻。
Thumbnail
獨自旅行不只自由,更是與內在自我好好對話的珍貴機會。本篇分享我在獨自旅行中安排的自省時光。
Thumbnail
生活如同一場旅程 每當夜深人靜,當我獨自坐在窗前,看著窗外星光閃爍,就會不由自主地沉思:生活,究竟是什麼?許多人說,生活如同一場旅程,而我深感同意。這場旅程充滿了起起落落、風景變換,但最重要的,卻是那趟旅程本身。 困難與挑戰 每一段旅程都有其困難與挑戰。這些挑戰或許是我們的失敗、是我們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