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討厭的乖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小我在大人的眼中一直是個乖小孩,很安靜也很聽話,但是我並不喜歡那樣的自己,因為只要一犯錯就會被更加嚴厲的譴責,反而是不聽話的孩子他常常犯了錯,但他突然做了一件很棒的事大家都會不斷稱讚他,而我想當的是那個不聽話的孩子。但因為家庭因素我不得不提早長大,不得不當個乖孩子,在該有的年紀我沒有該有的快樂、該有的笑容、該有的任性。
avatar-img
3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原本功課好、乖巧、聽話、貼心、懂事,集所有優點於一身,突然有一天全部變樣,功課一落千丈、叛逆、頂嘴、翹課、翹家,集所有缺點於一身。一個孩子從父母期待的高處跌落成人人奚落的不孝子,面對孩子的轉變,大人只有絕望和痛徹心扉,孩子則是半懵半懂的繼續傷父母的心,問起原因,他們通常也不知道為什麼。 孩子本
Thumbnail
一個名為大人的小孩 其實在每個人心裡,都有個長不大的小孩,他是個逆柯南,外表看似大人、智慧卻低於常人,即使在父母的心中也會有逆柯南的存在。 「貶低別人以抬高自己」、「展現優越感」等行為,是一種嫉妒的扭曲表現,這很可能是他在家庭裏頭缺乏認同感的表現,長大後不平的情緒會更明顯。
Thumbnail
我自認從小就是一個聽話的小孩,也是家長老師們眼中的「乖小孩」,經常能在他人的稱讚中獲得些許成就,然而越長越大,卻發現聽話的小孩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乖孩子從小就學到了一種生存方式,只要順應大人期待,得到認可。長大後發現這種方式越來越不實用。進入社會後,優秀的乖寶寶們卻陷入迷霧之中,感到迷惘和焦慮。這篇文章揭開了乖寶寶症候群的真面目,並探討了他們為什麼長大後不快樂的原因。
壞孩子還是可以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夢想也可以成真。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在幾次的禱告服事中,我發現童年被忽視的經驗,經常深深地影響一個人的自我形象,在他們的心中,經常有一個謊言在對他們說:「我是不重要的。」當我們邀請聖靈啟示受傷的源頭時,經常發現父母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所說的話有關。這提醒我,有時候身為權柄,我們所說的話,經常比現實的處境,更有殺傷力。
Thumbnail
沒有人應該為了成全別人而委曲自己 從小就被讚是個乖寶寶,長輩們都會圍在一起,說誰做了什麼壞事、又打破了什麼?只有我,他們整齊劃一的說我從小到大就很乖。其實那裏是乖呢,是我知道我只能乖。 家裏有個弟弟,我是姐姐,最常聽到一句說話就是你比弟弟大,要處處讓着他,愛護他。家中長輩重男輕女我又怎能
身為一個大人,你會是一個好大人嗎? 很多關係中,大人很多都不大人了。而漸漸變成大人的人,曾經抱怨大人總總,當自己也成為大人時,也逐漸變成那樣的大人。 還不是大人的時候,會企盼自己是怎樣的大人,而成為大人後,似乎忘記曾經的企盼,轉眼已消失在時間中。 大人很討厭,總是要我們他說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原本功課好、乖巧、聽話、貼心、懂事,集所有優點於一身,突然有一天全部變樣,功課一落千丈、叛逆、頂嘴、翹課、翹家,集所有缺點於一身。一個孩子從父母期待的高處跌落成人人奚落的不孝子,面對孩子的轉變,大人只有絕望和痛徹心扉,孩子則是半懵半懂的繼續傷父母的心,問起原因,他們通常也不知道為什麼。 孩子本
Thumbnail
一個名為大人的小孩 其實在每個人心裡,都有個長不大的小孩,他是個逆柯南,外表看似大人、智慧卻低於常人,即使在父母的心中也會有逆柯南的存在。 「貶低別人以抬高自己」、「展現優越感」等行為,是一種嫉妒的扭曲表現,這很可能是他在家庭裏頭缺乏認同感的表現,長大後不平的情緒會更明顯。
Thumbnail
我自認從小就是一個聽話的小孩,也是家長老師們眼中的「乖小孩」,經常能在他人的稱讚中獲得些許成就,然而越長越大,卻發現聽話的小孩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乖孩子從小就學到了一種生存方式,只要順應大人期待,得到認可。長大後發現這種方式越來越不實用。進入社會後,優秀的乖寶寶們卻陷入迷霧之中,感到迷惘和焦慮。這篇文章揭開了乖寶寶症候群的真面目,並探討了他們為什麼長大後不快樂的原因。
壞孩子還是可以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夢想也可以成真。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在幾次的禱告服事中,我發現童年被忽視的經驗,經常深深地影響一個人的自我形象,在他們的心中,經常有一個謊言在對他們說:「我是不重要的。」當我們邀請聖靈啟示受傷的源頭時,經常發現父母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所說的話有關。這提醒我,有時候身為權柄,我們所說的話,經常比現實的處境,更有殺傷力。
Thumbnail
沒有人應該為了成全別人而委曲自己 從小就被讚是個乖寶寶,長輩們都會圍在一起,說誰做了什麼壞事、又打破了什麼?只有我,他們整齊劃一的說我從小到大就很乖。其實那裏是乖呢,是我知道我只能乖。 家裏有個弟弟,我是姐姐,最常聽到一句說話就是你比弟弟大,要處處讓着他,愛護他。家中長輩重男輕女我又怎能
身為一個大人,你會是一個好大人嗎? 很多關係中,大人很多都不大人了。而漸漸變成大人的人,曾經抱怨大人總總,當自己也成為大人時,也逐漸變成那樣的大人。 還不是大人的時候,會企盼自己是怎樣的大人,而成為大人後,似乎忘記曾經的企盼,轉眼已消失在時間中。 大人很討厭,總是要我們他說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