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每個人心裡,都有個長不大的小孩,他是個逆柯南,外表看似大人、智慧卻低於常人,即使在父母的心中也會有逆柯南的存在。
「貶低別人以抬高自己」、「展現優越感」等行為,是一種嫉妒的扭曲表現,這很可能是他在家庭裏頭缺乏認同感的表現,長大後不平的情緒會更明顯。
「他到底憑什麼?我明明條件都比他好,為什麼好事都是他不是我?」看似小孩鬥氣的想法,其實也會出現你我周遭的成年人。
不論生理年紀,許多人都可能是包裹著成人外衣的脆弱孩子。
因為內心的小孩沒有長大,於是在成為父母之後,他們將心中的期待投射在自己的小孩,一方面抱以他完成期望,二來滿足過去心中的缺口- 被疼愛的需求。
如果一切都發展順利,那麼會簡單一些,假設小孩因父母的索求與期待,永遠陷在「一定是我不夠好,我好差勁」、「我無法達到父母期待」的痛苦感受裡,長大後又變成披著成人外衣的受傷孩子,承接同樣的心中缺口。
另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強調字眼,諸如每次、千萬、絕對、老是、怎樣、到底、為什麼,都像針扎在心裡。
父母的期待愈多,孩子們要滿足的「期待清單」當然愈多,而小孩心中「我不夠好」的質疑不斷內心迴響,不自覺不斷追求父母的認同來換來一聲肯定,可是空洞卻不曾真正被填滿。
你一定要記得一件事,習慣對孩子攫取認同感的父母,不管孩子幾歲,這個慣性永遠不變,他們透過掌控、支配等行為來討取愛,於是期待孩子配合,以確定自己的安全感。
長大,必須先意識到傷口,並且不強迫自己忍耐,也不消極地等待別人改變。你知道嗎?一味地等待父母走向改變,只是把自主權交給父母、永遠等待別人發球,真正的改變都必須由你自己開始做起。
不要仰賴父母的肯定,在父母的期望和自己能力之間,了解所能做到,先放過自己。
有時候我們必須承認,不管自己再怎麼努力,終究達不到父母的期待。
習慣討好父母,而他們的胃口像是個無底洞愈來愈大,有一就有二、無三不成禮,單向讓父母予取予求是累壞自己,你只是不斷地想餵飽,最後無能為力。
佛洛伊德將我們的童年傷痛稱為「內在小孩(Inner child)」,童年的記憶並不單純只屬於過去的經驗,它也會影響人的一生,那是灼燒的傷痕,是一輩子的年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