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會聽到,我們的人生樣貌是由選擇累積而成,選擇比努力重要,而選擇背後是價值觀等等的,其實,選擇的背後更像是個思維框架,框架由各種思維模型組成的。
當擁有一個思維模型,你可以看到一個面,當擁有跨科學的思維模型,你可以看到更多面向,而當擁用有足夠多的思維模型,並且理解其中累加、融合的作用,你將會比起常人更能夠預測事物發展、做出有效的選擇。
反過來說,當缺乏足夠的思維模型時,所有去聽到、看到、 聞到、感覺到的世界,可能跟真實世界有所落差。 舉例來說,框架很像演算法,也許外界有上百種資訊,但在演算法篩選下,只會看到同溫層資訊、或者偏好資訊。 這也是很正常的,正如《認知覺醒》所言,人生是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透過學習各種理論、打破思維框架、實際體驗行動,就能夠逐步調整自己看待世界的維度。
《窮查理寶典》(台譯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整本書多是在講如何消除模糊( 多元思維模型 、誤判心理學等),最令人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查理.蒙格的概念與《一代宗師》有些呼應,舉例來說: 1. 就做兩件事,確認什麼是有效的、什麼是無效的
成甲老師拜訪查理.蒙格問他:「你為什麼這麼厲害?」查理說:「我只做兩件事,確認什麼是有效的、什麼是無效的,花更多時間在後者。」 這與葉問提到的,功夫就兩個字,一橫,一豎,輸得躺下,贏得站著,千變萬幻,不離其踪,雖然一個在講投資,一個在講功夫,但在面對複雜環境做決策時,都是在判斷行動的有效和無效。 (也與廣告的A/B 測試相像,可能底層皆是概率論)
2.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見自己——查理.蒙格提醒要去認識自己的能力圈,並且只在能力圈裡出手,所謂的能力圈,就是見自己,瞭解自身渴望、能力強弱、資源多寡,真實面對自己,並接納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 見天地——查理.蒙格提醒要以跨科學的概念來思考與解決問題,避免被一個觀點或過去經驗所捆棒,產生偏見而無法跳脫,所謂的多元思維模型,就是見天地,不局限於自身專業與經驗,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 更客觀看待周邊事物。
見眾生——查理.蒙格在56歲時,因失敗的白內障手術,喪失7成視力,而他依然持續工作、捐助成立大學、醫院等;查理雖然有私人飛機,但依然會排隊搭客機,華倫.巴菲特曾問為什麼,查理回答道,他不願意因為財富,而失去與世界的聯繫。
在寫完這篇的時候,我更加理解兩句話,人生是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人生就是概率論,這兩句話合起來是:如果要實現人生目標,就認清自己能力、知道自己的目標,持續做出有效決策,避開無效決策,就能夠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