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解構知識博主讀書會2】帶領人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系統解構知識博主讀書會】帶領人心得

首先要感謝來參與的聽眾,陪我去了解知識IP這個領域。

#參加者反饋
這是第2次讀書會,主題在商業畫布定位、知識模型梳理、如何發布朋友圈,有參與者提到,內容太多,能夠增加更多實作部分,比方說,可以讓大家練習定位。
很感謝這個反饋,哈,有點解決我不敢在線上帶實作的疑慮,當線上+收費,又是讀書會型式,會怕別人覺得實作浪費時間,但我是可以在活動中註明,或在報名問卷中看大家是否想要實作,多聽聽看別人反饋。
也有參加者反饋,感覺我把概念SOP系統化了,基本上是平台系統化的,我是知識搬運工,當然補充的台灣拆解案例是我做的就是。

上述的反饋,讓我理解,知識IP賦能平台授權給我們《知識IP變現營》課程的意義,給予我們SOP可上手的理論,是為了搭配後續的服務或產品。
因為,平台在輔導我們考品牌策劃師,試圖讓我們去服務知識IP落地——來到平台,你不當知識IP也沒關係,知識IP成功路徑上,你可以服務呀。
我會想看看的,我連續兩份工作,都是從採購、企劃助理做總經理特別助理,到底是做知識IP或做什麼繼續思考。
#帶領人感想
透過本次讀書會,讓我發現自己在學習理論與去實際操作(變現、做課、交付、流量等等)過程,確實越來越能夠理解與解釋知識IP的行為。

舉例來說,假設知識IP是個店鋪,朋友圈是它的廣告行銷板子,將裡面分為5種:生活圈、專業圈、曬單圈、激活圈、成長圈,分別對應展示不同的人設或含意。(在讀書會有截講師的發圈文,這裡不展示)

1. 生活圈:有血有肉的知識IP,常會早起、運動——展現自律;讀書、上課——展現認真;家庭——展現溫暖。
2. 專業圈:有講師發圈說,他個大老闆吃飯云云+並提出他的看法,文章尾端還附上,他要去哪裡,請大家推薦餐廳——展現大老闆都找我當顧問囉,其他老闆不找我嗎?預約地點時間都給你囉。

3. 曬單圈:講師發哪個學員回饋極佳,自己解決什麼問題,會曬單可以判斷對方有在接案,對方是要發給他的潛在客戶群看,告訴他——你看,我都可以解決他的問題,我也可以解決你的。
4. 激活圈:最常見到——萬能朋友圈,請告訴我OOO去哪裡買,哈。

5. 成長圈:這需要鋪成,但很適合帶貨或提供情感價值給其他知識IP,寫過去有多廢,現在有多好,然後把成長的因素,全灌到某個產品或講師上——想變得跟我一樣好嗎,買這個就對了。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覺得很套路?

我是覺得,把自己想表達的事物,用別人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也是種體貼用戶的行為,另外,知道了,可以選擇怎麼做——

像我自己很少發生活圈、以及曬單圈。
讀書會尾端拆解一個知識IP出書、出課的成功路徑,下次想進行更大的拆解,從定位迭代過程去抓出整個關鍵性的行動。

你會好奇怎麼拆解嗎?

跟朋友圈有很大相關,因為知識IP從0-1的過程,會透過各種渠道去曝光,他的朋友圈就是經驗記錄,而出書、出課的成果,不過是行為累積。
讓我們一起透過觀察,萃取經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走到我們夢想所在的地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圖解讀書會後的文字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成甲老師帶大家領讀《窮查理寶典》,分別說明:什麼是能力圈、如何評估能力圈、如何提升能力圈,以及該在能力圈出擊。(原文請自行看影片,我亦整理成圖卡) 適用:想將理論與實務結合。 好處:能夠將理論與實務結合,進而形成該行業的「實務智慧」。 問題:誤會實踐所獲得的智慧是唯一標準,忘記應地制宜。
“我總是把我的研究主題擺在面前,耐心等候,直到第一縷晨光初現,幷逐漸變成一片光明。”——查理.蒙格《窮查理寶典》 書中蒙格用五個普遍概念來闡釋如何達到目標: 1. 簡化任務:將上述問題簡化,要賺2萬億,自然是要成立公司,市場面向全世界,也要找出夠好的商品,並記得註冊品牌,便於飲料銷售與口碑傳播。
1. 為什麼要做流量? 因為當完成0-1啟動後,需要從1-100,這時會需要用戶的參與,不僅是金錢,也能夠洞察用戶需求,將產品調整為更適合用戶情境或需求。 2 .流量從哪裡來? 通常分為公域或私域,公域指,公共平台,大家都可引流;私域指,知識IP能直接接觸,以及控制接觸頻率。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著現金坐在那裏什麼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機會。——查理.蒙格 常會聽到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所謂的準備好,並不是指準備好能力,因為,有能力沒時間,也是無法掌握機會的,所以準備好是指,清楚知道自己的能耐、目標、並耐心等待關鍵機會點來臨——全力以赴拿下它。
若是社會層面:投資、已篩選過目標、或有影響到他人 1. 收集會影響該決策的因素。 2. 分析該因素對實際利益或機會形成的影響。 3. 確認是否有認知偏誤,造成判斷失準。 4. 記錄3的偏誤,去了解偏誤產生原因→做預防。 若是個人層面:個人發展、人生方向 1. 收集能夠觸動自己的因素。 2. 挑選自
🎤【學習筆記:聽成甲說查理·蒙格】 ------ 感想: 感想:這次聽成甲老師介紹查理·蒙格,感受到蒙格的「耐心」與「專注」,耐心等待適當出手時機、及專注在熟悉領域做決定,持續避免犯錯、做正確的事,並持續學習、根據現實、迭代自己,在時間複利下將產生巨大效果。
成甲老師帶大家領讀《窮查理寶典》,分別說明:什麼是能力圈、如何評估能力圈、如何提升能力圈,以及該在能力圈出擊。(原文請自行看影片,我亦整理成圖卡) 適用:想將理論與實務結合。 好處:能夠將理論與實務結合,進而形成該行業的「實務智慧」。 問題:誤會實踐所獲得的智慧是唯一標準,忘記應地制宜。
“我總是把我的研究主題擺在面前,耐心等候,直到第一縷晨光初現,幷逐漸變成一片光明。”——查理.蒙格《窮查理寶典》 書中蒙格用五個普遍概念來闡釋如何達到目標: 1. 簡化任務:將上述問題簡化,要賺2萬億,自然是要成立公司,市場面向全世界,也要找出夠好的商品,並記得註冊品牌,便於飲料銷售與口碑傳播。
1. 為什麼要做流量? 因為當完成0-1啟動後,需要從1-100,這時會需要用戶的參與,不僅是金錢,也能夠洞察用戶需求,將產品調整為更適合用戶情境或需求。 2 .流量從哪裡來? 通常分為公域或私域,公域指,公共平台,大家都可引流;私域指,知識IP能直接接觸,以及控制接觸頻率。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著現金坐在那裏什麼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機會。——查理.蒙格 常會聽到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所謂的準備好,並不是指準備好能力,因為,有能力沒時間,也是無法掌握機會的,所以準備好是指,清楚知道自己的能耐、目標、並耐心等待關鍵機會點來臨——全力以赴拿下它。
若是社會層面:投資、已篩選過目標、或有影響到他人 1. 收集會影響該決策的因素。 2. 分析該因素對實際利益或機會形成的影響。 3. 確認是否有認知偏誤,造成判斷失準。 4. 記錄3的偏誤,去了解偏誤產生原因→做預防。 若是個人層面:個人發展、人生方向 1. 收集能夠觸動自己的因素。 2. 挑選自
🎤【學習筆記:聽成甲說查理·蒙格】 ------ 感想: 感想:這次聽成甲老師介紹查理·蒙格,感受到蒙格的「耐心」與「專注」,耐心等待適當出手時機、及專注在熟悉領域做決定,持續避免犯錯、做正確的事,並持續學習、根據現實、迭代自己,在時間複利下將產生巨大效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擁有某個特定社群的背景,意味著你可以獲得圈外人無法輕易接觸的寶貴知識。這些知識來自於日積月累的參與與互動,使你在相關領域中獲得優勢。以下是幾個實例,展示如何利用這些社群知識來提升個人能力。 ▋文化與社群知識 作為一名台灣人,我對台灣文化的理解使我在很多方面具有優勢。這些文化知識不僅來自於
Thumbnail
人際網路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但是有的人誤會了「人脈」的意思,覺得只要每天都有不同的局,跟越多人吃過飯、拍過照,就是擁有了人脈,其實大部分時候只是擁有了「名片」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也會想要突破自己的圈層,想跟厲害的人多相處、多學習 「向上社交」指的不應該只是針對「社經地位」⋯⋯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整理了社群行銷相關的英文詞彙,包括社交媒體平臺和互動、網紅和外展、流量和觸及、互動和互動指標、行動呼籲和用戶互動、行銷策略和指標等六個主題。文章的目的在於幫助社群新手學習這些常見的行銷詞彙,以便更好理解及精準表達。
Thumbnail
這件事對我以前來說,是天方夜譚>< 因為我是那種參加夜店派對(人生只參加過唯一一次),或是商務交流聚會,傻傻一個人窩在角落滑手機,或很專心吃茶點的人~ 這樣極度內向甚至有些社恐的我,後來透過「視覺筆記」這件事,成功地達成上述三大可能. 1.幫助記憶、有效學習 2.拓展人脈、建立關係 3.個
Thumbnail
我剛發現自己曾經畫過這張圖: 概念永遠是指出一個範圍,而人所有的認知都是由概念組成。 所以當我們要傳遞一個事實給他人的時候,有點像是夜市的套圈圈,我丟出多個圈圈(概念),被那些圈圈共同套住的部分,就是我想傳遞的事實。 沒有他人就無所謂事實 學習的時候則是反過來。 我們透過分析別人拋過來的事實來
談到文化知識,以我的背景,比起非台灣人我對台灣的文化的理解就有一個優勢。 如此,其實當你屬於某種社群,某個圈子,你就能得到外人沒有,圈子內的人才有的知識。 例如我長期參與Nick Milo的Linking Your Thinking社群, 就能有許多高品質關於Obsidian用於知
Thumbnail
談了很多職場話題 今天來聊聊上課心得 上課前我精心準備的一個多月 參加了「一談就贏」的思維班 主要是在教談判學 以往我們參與的課程都是當天才開始準備 而一談就贏的課程跟以往不同 與談判相同在一開始你就要開始做情報搜集 藉由自我介紹來認識各個同學以及你未來的對手   藉由作業來
Thumbnail
今天個人品牌力的講師介紹了兩個很重要的框架,一個是如何分辨適合的行銷通路,另一個則是如何找到最為重要的顧客分群。
Thumbnail
只要跟課,就能獲取源源不絕的素材。 不用再絞盡腦汁思考行銷內容, 只需從課堂學員的反應就能讀懂訊息—「這個素材,目標客群會喜歡!」 但是用豐富的知識素材追求行銷效益時,是否也因此犧牲了學員們付費上課的權益?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一個關於理財課程的觀點和體會。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朋友推薦她的男友上一個傳銷式的理財課程,並探討了課程帶給男友和自己的不同觀點和體會。作者首先回顧了男友抱怨課程的傳銷式,然後分享了自己對參加課程的習慣和想法,包括活用知識或觀念,以及對教育的理念。文章提供了對理財課程和教育的不同觀點和體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擁有某個特定社群的背景,意味著你可以獲得圈外人無法輕易接觸的寶貴知識。這些知識來自於日積月累的參與與互動,使你在相關領域中獲得優勢。以下是幾個實例,展示如何利用這些社群知識來提升個人能力。 ▋文化與社群知識 作為一名台灣人,我對台灣文化的理解使我在很多方面具有優勢。這些文化知識不僅來自於
Thumbnail
人際網路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但是有的人誤會了「人脈」的意思,覺得只要每天都有不同的局,跟越多人吃過飯、拍過照,就是擁有了人脈,其實大部分時候只是擁有了「名片」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也會想要突破自己的圈層,想跟厲害的人多相處、多學習 「向上社交」指的不應該只是針對「社經地位」⋯⋯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整理了社群行銷相關的英文詞彙,包括社交媒體平臺和互動、網紅和外展、流量和觸及、互動和互動指標、行動呼籲和用戶互動、行銷策略和指標等六個主題。文章的目的在於幫助社群新手學習這些常見的行銷詞彙,以便更好理解及精準表達。
Thumbnail
這件事對我以前來說,是天方夜譚>< 因為我是那種參加夜店派對(人生只參加過唯一一次),或是商務交流聚會,傻傻一個人窩在角落滑手機,或很專心吃茶點的人~ 這樣極度內向甚至有些社恐的我,後來透過「視覺筆記」這件事,成功地達成上述三大可能. 1.幫助記憶、有效學習 2.拓展人脈、建立關係 3.個
Thumbnail
我剛發現自己曾經畫過這張圖: 概念永遠是指出一個範圍,而人所有的認知都是由概念組成。 所以當我們要傳遞一個事實給他人的時候,有點像是夜市的套圈圈,我丟出多個圈圈(概念),被那些圈圈共同套住的部分,就是我想傳遞的事實。 沒有他人就無所謂事實 學習的時候則是反過來。 我們透過分析別人拋過來的事實來
談到文化知識,以我的背景,比起非台灣人我對台灣的文化的理解就有一個優勢。 如此,其實當你屬於某種社群,某個圈子,你就能得到外人沒有,圈子內的人才有的知識。 例如我長期參與Nick Milo的Linking Your Thinking社群, 就能有許多高品質關於Obsidian用於知
Thumbnail
談了很多職場話題 今天來聊聊上課心得 上課前我精心準備的一個多月 參加了「一談就贏」的思維班 主要是在教談判學 以往我們參與的課程都是當天才開始準備 而一談就贏的課程跟以往不同 與談判相同在一開始你就要開始做情報搜集 藉由自我介紹來認識各個同學以及你未來的對手   藉由作業來
Thumbnail
今天個人品牌力的講師介紹了兩個很重要的框架,一個是如何分辨適合的行銷通路,另一個則是如何找到最為重要的顧客分群。
Thumbnail
只要跟課,就能獲取源源不絕的素材。 不用再絞盡腦汁思考行銷內容, 只需從課堂學員的反應就能讀懂訊息—「這個素材,目標客群會喜歡!」 但是用豐富的知識素材追求行銷效益時,是否也因此犧牲了學員們付費上課的權益?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一個關於理財課程的觀點和體會。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朋友推薦她的男友上一個傳銷式的理財課程,並探討了課程帶給男友和自己的不同觀點和體會。作者首先回顧了男友抱怨課程的傳銷式,然後分享了自己對參加課程的習慣和想法,包括活用知識或觀念,以及對教育的理念。文章提供了對理財課程和教育的不同觀點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