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良知隔離?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時下的人,一提到「隔離」就怕怕!但,自己的良心被自己的私欲隔離,就若無其事,還「理直氣壯」地說:「個個都係咁架啦!」
問問大家:如果丟失了錢包,你會緊張地去尋找嗎?當然會啦! 如果丟失了本心呢?會立刻去找嗎?
孟子慨嘆說:人丟失了一隻雞或一條狗,尚且要找回來;但,人的本心丟失了,卻依然故我,若無其事。孟子明白到人是會自我迷失、自我沉淪的;但,若能把丟失了的本心找回來,讓本心覺醒,撥開迷霧,化解疑惑,人的尊嚴又會再度挺立。
有人問:良知在那裡?
有個小毛賊,陽明跟他講良知。小毛賊說:我那兒有良知呀?陽明著他把衣服都脫掉,小毛賊於是把衣服都脫掉了。陽明再著他都把內褲全脫光。小毛賊說:不行呀!羞羞的呀!陽明說:你還有羞恥之心,那是羞己之恥呀!全脫光了,你又感覺不對,那就是是非之心呀!這個羞恥之心、是非之心就是你的良知了。
有個和尚閉關打坐,陽明問他家裡還有什麼人?和尚說還有老母親。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說:怎麼不想?陽明說:念母思親,這就是知孝;知孝,就是良知的覺醒呀!相信你母親同樣也在記掛著你呢!都不知道你母親現在還能不能走動?還有沒有吃的?禪僧感動流淚,第二天就回家了。
陽明說: 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依陽明的理解,孟子講的是非之心、羞惡之心(好惡),就是良知的代言詞,世間的萬事萬變,錯綜複雜,都離不了良知的審察的。
當心體光明坦蕩,又能時刻擴充致知,毫無私意滯留,不希求,不怨慕,無梗塞,無將迎,亦無「意、必、固、我」(註),只是一個精誠不息,物來順應,直道而行,把被隔離的良知,復歸本位,光明自在。
人啊!從良知的隔離區,釋放自己吧!
(寫於2022年8月19日)
註:「意、必、固、我」原出自《論語•子罕》: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所戒絕的四種心態:毋妄測心、毋必然心、毋固執心、毋私己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良知人人本有。故良知即本知,非指良與不良。 陽明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傳習錄上】 或問:良知,可以忘患難、出生死、去功名;又說人人本有良知。但,何以又未能感受如實如現呢? 人類最終的價值根源,就在良知!
    前文交代為什麼要立致良知教;然則,什麼是致良知教呢? 人不是神,不可能完美;即使生前能立己立人、達己達人,一樣會有人攻擊批評,一樣會有人捏造誣陷的,無怪老子早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有人說可、說對的,自然就有人說不可、說不對的,這就是人生百態。
    人有飲食男女——食色之性,告子與孟子辯論人性時,也講得很清楚,你說孟子當時理解不理解?當然理解。孟子之後,荀子力批孟子的「性善說」,說:「人之性惡,其善偽也。」也就是說,人性本惡,否定人有先天的道德力量。之所以見善,乃後天改造的。荀子這些觀點,雖在孟子死後而發,但孟子在世時,相信孟夫子也是理解的。既
    大家都聽過斥罵人「喪盡天良」,又或呼天搶地喊「天理不容」、「良心何在」。那麼,究竟天理與良心有什麼關係? 「天良」,就是天理與良心,如果從陸象山和王陽明的思路來說,天理即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 天理,並不是外在抽象之理,而是內在於吾人的本心的。當本心真誠惻怛,如如地昭明朗現,便是天理。
    《大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而朱熹解格物為「究物窮理」,這顯然與陸象山以致與先儒不同。誠然,天下物,有則有理;究物,固然可以窮理,但此乃認識論的路子,與良心的感應何干? 要意誠、要意善,就必須致良知、彰顯良知,而使意歸於誠、歸於真、歸於善。 (2022-8-13)
    大家知道,明代的科舉,均以朱熹的四書章句為主;換句話說,南宋的朱熹的學說,在明代的科舉,在明代的學子,猶如金科玉律,不可置疑。但,與朱熹同時的陸象山,當時就曾與朱熹面對面地質疑,說朱熹的理學已非聖賢的本來面目。 陽明對朱子晚年有個定論,說: (寫於2022年7月29日)
    良知人人本有。故良知即本知,非指良與不良。 陽明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傳習錄上】 或問:良知,可以忘患難、出生死、去功名;又說人人本有良知。但,何以又未能感受如實如現呢? 人類最終的價值根源,就在良知!
    前文交代為什麼要立致良知教;然則,什麼是致良知教呢? 人不是神,不可能完美;即使生前能立己立人、達己達人,一樣會有人攻擊批評,一樣會有人捏造誣陷的,無怪老子早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有人說可、說對的,自然就有人說不可、說不對的,這就是人生百態。
    人有飲食男女——食色之性,告子與孟子辯論人性時,也講得很清楚,你說孟子當時理解不理解?當然理解。孟子之後,荀子力批孟子的「性善說」,說:「人之性惡,其善偽也。」也就是說,人性本惡,否定人有先天的道德力量。之所以見善,乃後天改造的。荀子這些觀點,雖在孟子死後而發,但孟子在世時,相信孟夫子也是理解的。既
    大家都聽過斥罵人「喪盡天良」,又或呼天搶地喊「天理不容」、「良心何在」。那麼,究竟天理與良心有什麼關係? 「天良」,就是天理與良心,如果從陸象山和王陽明的思路來說,天理即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 天理,並不是外在抽象之理,而是內在於吾人的本心的。當本心真誠惻怛,如如地昭明朗現,便是天理。
    《大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而朱熹解格物為「究物窮理」,這顯然與陸象山以致與先儒不同。誠然,天下物,有則有理;究物,固然可以窮理,但此乃認識論的路子,與良心的感應何干? 要意誠、要意善,就必須致良知、彰顯良知,而使意歸於誠、歸於真、歸於善。 (2022-8-13)
    大家知道,明代的科舉,均以朱熹的四書章句為主;換句話說,南宋的朱熹的學說,在明代的科舉,在明代的學子,猶如金科玉律,不可置疑。但,與朱熹同時的陸象山,當時就曾與朱熹面對面地質疑,說朱熹的理學已非聖賢的本來面目。 陽明對朱子晚年有個定論,說: (寫於2022年7月29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善:純潔的心 先說四本性裡的善:純潔的心,的確在水良心裡某個角落,這個微微的光沒有息滅。就像一隻小綿羊,從不介入森林中,因此不會覺得叢林法則的殘酷。悠哉悠哉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不涉危邦不到險處。水良用這個心來普寫自己的世界,小綿羊竟然發光發熱起來了,但我們發現了小綿羊覺得他不真實,確存在我們內心某處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每一次的旅行都會帶給我不同的感觸,這次的旅行讓我反省自己是否活在自己的世界,忽略了身處的世界。旅途中,我目睹了人性的貪心和善良之心。這讓我深刻思考人性的本質。雖然有人願意幫助,但也有人只在乎自己。不是你的東西,總會離你而去,只有做好事,才能獲得更好的回報。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原鄉者的視覺,意識有理,打開眼界。 躲藏者的天空,旨在規則,意在情感。 保守者的格局,意識有形,打開有序。 行動者的綱領,旨在行功,意在了願。 明智說:躲起來才有自己的天空,是家國規則,我們還有看世界的感情衝動。 假傻瓜說:意識有他的理由存在,看世界是每一個人的本能。 明智說:保守就是一
    Thumbnail
    前兩章說明了人遵循道的概念、以及效法天地之道來行事,則能行不言之處、處無為之事,是世間美善的一部分。但要特別注意在前進時,是否能保持道心則是最為重要的,尤其是負面人性的出現。緊接在第三章,便說明了負面人性出現的幾種狀況,而人應該將自己放在什麼狀態,才能避免這些情境,讓自己保持好道心。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善:純潔的心 先說四本性裡的善:純潔的心,的確在水良心裡某個角落,這個微微的光沒有息滅。就像一隻小綿羊,從不介入森林中,因此不會覺得叢林法則的殘酷。悠哉悠哉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不涉危邦不到險處。水良用這個心來普寫自己的世界,小綿羊竟然發光發熱起來了,但我們發現了小綿羊覺得他不真實,確存在我們內心某處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每一次的旅行都會帶給我不同的感觸,這次的旅行讓我反省自己是否活在自己的世界,忽略了身處的世界。旅途中,我目睹了人性的貪心和善良之心。這讓我深刻思考人性的本質。雖然有人願意幫助,但也有人只在乎自己。不是你的東西,總會離你而去,只有做好事,才能獲得更好的回報。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原鄉者的視覺,意識有理,打開眼界。 躲藏者的天空,旨在規則,意在情感。 保守者的格局,意識有形,打開有序。 行動者的綱領,旨在行功,意在了願。 明智說:躲起來才有自己的天空,是家國規則,我們還有看世界的感情衝動。 假傻瓜說:意識有他的理由存在,看世界是每一個人的本能。 明智說:保守就是一
    Thumbnail
    前兩章說明了人遵循道的概念、以及效法天地之道來行事,則能行不言之處、處無為之事,是世間美善的一部分。但要特別注意在前進時,是否能保持道心則是最為重要的,尤其是負面人性的出現。緊接在第三章,便說明了負面人性出現的幾種狀況,而人應該將自己放在什麼狀態,才能避免這些情境,讓自己保持好道心。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