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工作心得】就業市場趨勢知多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週好友牽線,剛做完了職訓局行銷班的訓練課程。
今年下半年開始,各方演講邀約突然接二連三的湧來。確定的已排到10月。尚在洽談中的到年底。為了持續精進自己的講師功力,我挑戰了不少可以講、發表過文章但尚未整理成演講或課程形式的題目,演講的型態也從線上的課程、到線下的講座、工作坊、團體課都包;至於年齡層,目前已知的從大學生到40-50歲左右的社會人士都有。而這些差異,就算是講同一個題目,內容和演示方式也需要有大幅度的改動,何況是多個不同題目。
其他同時進行的工作和家庭育兒部分先不提,光是「講師」的工作角色,需要下的功夫就非常多。最近天天處於資訊、知識量瘋狂輸入輸出的高強度狀態,還有各種題材講義送審的deadline、各種細節確認…,大家有過那種瘋狂健身或運動、將自己的肌肉操到極致痠痛、或者同時趕多項專案,瘋狂加班的經驗嗎?
我對我的大腦、身體就是類似這樣的狀態。大腦很累、巴不得「一個頭兩個大」-多一顆腦袋可用的感覺難以形容。
最難的是,身體累了還可以放下在做的事情休息,大腦累了可無法自動停止運轉啊啊啊~~就算睡覺,還是感到大腦不停轉,無法要他關機。
(如果有人知道怎麼讓大腦休息的方法,請告訴我)
雖然如此,自行創業一年的我,有爆棚工作量的時刻沒什麼好抱怨的。老闆我可真是樂呵呵,員工我可真是…崩潰並感恩著。
好了今天其實想提那天職訓的部分內容,講的其中一個題目是「就業市場/產業趨勢」-聽起來很硬,對吧?而且還要講三小時。
未來工作世界趨勢_by 艾莎解結
我收到這題目的一瞬間,想的是硬知識含量高的東西要怎麼讓聽眾很自然容易地接收,而另一部分的我,其實有些欣喜。
因為在平常寫文探討企業缺工、世代工作態度的轉變和職場觀察時,我就一直想要系統化的搜尋、整理出產業、就業市場的趨勢變化,以及相關數據。但其一是這太耗時耗力,真沒那麼多時間;其二對於一個免費產文給大家看的部落客而言,cp值著實過低。
但現在,非常巧,機會來了。
整理了政府機關發布的最新產業趨勢、佐以企業界的看法、人力銀行、獵頭公司的報告相互佐證,這些資料統整、該呈現什麼和捨棄什麼才夠清楚,對我而言已經駕輕就熟,比寫論文、做企劃書的蒐集資料簡單太多了。
過程中也大量地與學員互動,測試一下大家對產業和職業變化的敏感度。當然,中間一定要穿插一些我擅長的心理測評,不僅提高趣味性,也讓學員有機會了解自己、了解對心理測評的正確觀念和如何應用。
「教學相長」這件事,在我的工作生活當中一直不斷被印證著。
為了演講工作和學員整理的內容,其實也是為了自己。在過程中收穫最大的,一定有自己。中間驗證了寫文章方向、經驗想法和被量化出來的結果一致,也很開心。
雖說文章通常只能代表個人意見,無法代表真理,但因為知道自己血液中有著嚴謹的特質,我一直很在意不要帶偏讀者、給人錯誤的價值觀、能找得到證據的東西就儘可能精確、能否給人具體有效的解決問題方式、不要自以為是的給出絕對的、片面的想法…
感謝這批可愛的學員們,雖然是線上,雖然是第一次接觸,但互動起來挺熱烈,大家也都很願意討論或試著回答問題,學員愈有回應,講師愈了解對方,後來我在中午休息時間還火速的添加了幾頁素材,讓他們吸收起來更完整,是很良好的互動;
一路在線上陪伴支援的主辦方也很溫暖,學員尚未進來時聊了一會。得知對方的專業工作曾接觸到人因工程,和我研所修習的課程有共通處,還蠻有親切感的。
印象深刻是主辦方一邊開著視訊同時須處理公事,但講到某些主題我會看到對方頭湊過來看螢幕,在聽了一段課程後開場時說:「老師講得很精彩,雖然我需要邊支援邊處理自己的工作,但楊老師講的內容聽得我是嘖嘖稱是啊。」
哈哈,這麼客氣的嗎?
(無論說的是客氣話還是真心話,我都謝謝你。)
對方的反應也讓我想到在德明科大演講時,那一排老師們的回饋,有異曲同工之妙。
得到學員或聽眾的正向回饋是講師基本須追求的,學員沒有反應、沒有收穫、沒有學到東西,就是講師的失職;而主辦方或同行的回饋,可以讓自己了解本身的準備和功底大概在什麼水平,有個參照點。
身為知識工作者,回饋非常重要,不同立場的回饋都需要收集,這是避免講師淪為自嗨或自以為是的最佳借鏡,和自我調整修正的參考點。
<題外話>
在顧問公司工作時,你問我什麼人最多?
答案是講師、顧問最多。
自己本身也需要上台,接觸、談合作的講師也是多如牛毛。當自己聽過的課、看到的講師、辦過的講座量大到某種程度,一個好講師應該是什麼樣、一個德不配位的講師是什麼德性,心中的輪廓就會自然而然的勾勒出來。
在與人大量接觸的工作領域中,神與鬼等量齊觀,也是很有趣的歷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對「工作」的想法是什麼?想要了解萬惡的職場世界嗎? 想知道身為資深職場工作人,在外商及知名本土企業走跳,看盡職場百態之後,對於業務、行銷、客服領域的解讀,以及職場亂象的八卦嗎?艾莎解結以本身心理學背景和始終不滅的文青性格,與你分享職場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生產者和消費者身分互換時,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能換位思考,自我提醒。犯錯並不可恥,但,犯很低階的錯誤,又毫不自覺,就連基本的工作素養都談不上。
如果,擁有一身好本領的你,也是個人品牌剛起步的同好,歡迎和艾莎一起認識交流喔! 一路上,我們都需要夥伴。
You are what you believe in. 沒有嘗試,只是做白日夢;沒有驗證,只是自以為是。
充分準備該給聽眾的東西、適切的表達,是演講者的責任,但主動性,才是決定聽者能不能學到東西的關鍵。
當生產者和消費者身分互換時,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能換位思考,自我提醒。犯錯並不可恥,但,犯很低階的錯誤,又毫不自覺,就連基本的工作素養都談不上。
如果,擁有一身好本領的你,也是個人品牌剛起步的同好,歡迎和艾莎一起認識交流喔! 一路上,我們都需要夥伴。
You are what you believe in. 沒有嘗試,只是做白日夢;沒有驗證,只是自以為是。
充分準備該給聽眾的東西、適切的表達,是演講者的責任,但主動性,才是決定聽者能不能學到東西的關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在當前的知識經濟與個人品牌浪潮中,「職業講師」這個職業變得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要成為一名成功的職業講師,並沒有想像當中那麼容易,就算真的當上了職業講師,業界也有一句流傳甚久的傳言:「不是忙死,就是餓死」。是以,職業講師並非僅僅依靠專業知識和教學熱情就能夠達成的。孫治華老師的這本......
Thumbnail
承接上篇職場故事3|教務(上),本篇繼續聊一下教務的經歷辛酸史。 會議 雖然本咚是兼職,領的是時薪超少,但沒有中間的正職可以做溝通橋樑,需要直接面對主管,除了壓力山大之外,還經常要遇到本咚最最討厭的一個環節---開會。 本咚在第一間補習班的時候就很排斥開會,畢竟那時的老闆只聽他想聽的,還每週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教務工作的經驗與見聞,介紹了補習班教務的工作內容和經歷,在文章中提到了補習班教務的辛酸與負能量,以及製作講義的過程與困難。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心得,讓讀者深入瞭解教務工作的內容和挑戰。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來說說補教界教育學子與職場的關係,其實人世間很多事都是相通的……
今日舉辦企業內訓,廠商的人資主管今日來跟課,他一來就很熱忱的與我打招呼及上課的學員話加長,真的是很合適當人資的特質。 課程中也課拍照和錄影學員演練,一點也沒有主管的架子,課程後去高鐵途中一起搭程,聊到他目前工作已兩年,剛來時這人資的工作,荒廢已久,空有制度沒有執行,稽核主管跟他說,去年的稽
Thumbnail
這學期有一份職業專題訪談的報告,教授沒有限定要找哪一個產業、哪一個職業,就只要求找一位有兩年工作經驗的人進行訪談,詢問有關工作內容、薪資、人格特質適不適合等等的問題。我就剛好想到,去年某堂課上,有一位學姊回來演講,她的職業是我感興趣的,所以我當時有向她取得聯絡方式,前幾天就透過這份報告和她聯
Thumbnail
趁記憶猶新趕緊記錄下來。 最近完成了一個大任務!——當講師。 雖然過去偶爾也有一些幫忙上課、介紹講說之類的經驗,並不會害怕在台上說話或表現之類的,但這次需要至少三小時的時間,且也有一定的人數,真是讓我苦惱和焦慮了好久,因為課程主題雖然還算實用(應該),但真的很枯燥乏味…
Thumbnail
師資培訓的課程主要都是開在白天,因為大部分的學生就讀日間部。可是,今天聽完課程要求和要繳交的作業,就覺得煩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在當前的知識經濟與個人品牌浪潮中,「職業講師」這個職業變得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要成為一名成功的職業講師,並沒有想像當中那麼容易,就算真的當上了職業講師,業界也有一句流傳甚久的傳言:「不是忙死,就是餓死」。是以,職業講師並非僅僅依靠專業知識和教學熱情就能夠達成的。孫治華老師的這本......
Thumbnail
承接上篇職場故事3|教務(上),本篇繼續聊一下教務的經歷辛酸史。 會議 雖然本咚是兼職,領的是時薪超少,但沒有中間的正職可以做溝通橋樑,需要直接面對主管,除了壓力山大之外,還經常要遇到本咚最最討厭的一個環節---開會。 本咚在第一間補習班的時候就很排斥開會,畢竟那時的老闆只聽他想聽的,還每週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教務工作的經驗與見聞,介紹了補習班教務的工作內容和經歷,在文章中提到了補習班教務的辛酸與負能量,以及製作講義的過程與困難。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心得,讓讀者深入瞭解教務工作的內容和挑戰。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來說說補教界教育學子與職場的關係,其實人世間很多事都是相通的……
今日舉辦企業內訓,廠商的人資主管今日來跟課,他一來就很熱忱的與我打招呼及上課的學員話加長,真的是很合適當人資的特質。 課程中也課拍照和錄影學員演練,一點也沒有主管的架子,課程後去高鐵途中一起搭程,聊到他目前工作已兩年,剛來時這人資的工作,荒廢已久,空有制度沒有執行,稽核主管跟他說,去年的稽
Thumbnail
這學期有一份職業專題訪談的報告,教授沒有限定要找哪一個產業、哪一個職業,就只要求找一位有兩年工作經驗的人進行訪談,詢問有關工作內容、薪資、人格特質適不適合等等的問題。我就剛好想到,去年某堂課上,有一位學姊回來演講,她的職業是我感興趣的,所以我當時有向她取得聯絡方式,前幾天就透過這份報告和她聯
Thumbnail
趁記憶猶新趕緊記錄下來。 最近完成了一個大任務!——當講師。 雖然過去偶爾也有一些幫忙上課、介紹講說之類的經驗,並不會害怕在台上說話或表現之類的,但這次需要至少三小時的時間,且也有一定的人數,真是讓我苦惱和焦慮了好久,因為課程主題雖然還算實用(應該),但真的很枯燥乏味…
Thumbnail
師資培訓的課程主要都是開在白天,因為大部分的學生就讀日間部。可是,今天聽完課程要求和要繳交的作業,就覺得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