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IPO 前夕事件簿】可解的競爭動態,難解的潛在市場規模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TAM 越大固然會帶來越多競爭,但 TAM 不夠大,規模化的問題往往變得難解,站在投資人的角度問題更大。
看了台灣滿多網路軟體的 pre-IPO 公司,老實說有些標的讓我真心覺得還是早點被併購比較好,走上市櫃這條路沒有什麼好處。
你不能說這種公司不好,過去到現在甚至未來 3-5 年內,他的核心技術和目前的產品線催下去,可能還是有不錯的營收獲利成長率,只要繼續從自己的利基市場取得市佔率即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2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紀錄一個投資分析師參與台灣新創公司 IPO 過程中,看到那些值得學習的人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覺得 D 這間公司怎麼樣?」 在討論過一串我覺得很不錯的台灣新創公司後,前輩點到一個我很有印象的公司名稱。有點失態地嘆氣後,我緩緩給出答覆。 「D 是一間很可惜的公司。C 這個大股東就是讓我覺得哪邊不對勁。」 前輩回我一個苦笑說: 「你知道,這就是我後來沒有成為他們早期股東的原因。」
「你覺得你們跟 M 社 DNA 的最大差異是什麼?」 訪談快要結束,我最後隨口問了一句。 「我們是科技公司。」 P 社的某高階主管眼睛盯著我這麼說。 2022 年的今天,M 社成了 B2C 電商的龍頭,S 社到現在還是主流電商。自詡為科技公司的 P 社則在懸崖邊求生存。
「你覺得 D 這間公司怎麼樣?」 在討論過一串我覺得很不錯的台灣新創公司後,前輩點到一個我很有印象的公司名稱。有點失態地嘆氣後,我緩緩給出答覆。 「D 是一間很可惜的公司。C 這個大股東就是讓我覺得哪邊不對勁。」 前輩回我一個苦笑說: 「你知道,這就是我後來沒有成為他們早期股東的原因。」
「你覺得你們跟 M 社 DNA 的最大差異是什麼?」 訪談快要結束,我最後隨口問了一句。 「我們是科技公司。」 P 社的某高階主管眼睛盯著我這麼說。 2022 年的今天,M 社成了 B2C 電商的龍頭,S 社到現在還是主流電商。自詡為科技公司的 P 社則在懸崖邊求生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微利的意思是指獲利非常少,甚至接近於沒有利潤。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 微利時代的特點: * 競爭激烈: 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同類產品,消費者選擇多樣化。 * 利潤薄弱: 企業為了爭取市場份額,往往不得不壓低價格,導致利潤空間縮小。 *
Thumbnail
這個筆記整理並摘錄自 Gooaye 股癌 EP477 | 👽,時間是 01 分 30 秒到 22 分 56 秒。文字產自 AI 與我本人的少量編修,內容相關的權利完全為癌大所有,如果癌大有提出下架的需求就會立刻下架。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好的投資策略需搭配個人不同的屬性,舉例而言:如果你是分析型的高風險承受者,較適合投資市值型ETF,相對的,如果不擅長市場分析,且相對的規避風險,適合的投資工具便是高股息ETF,這兩派的擁護者水火不容,我是認為只是適合不同屬性的個人罷了,兩種投資都能賺錢,套句市場先生說的:要搞清楚你是賺市場的什麼錢。
Thumbnail
併購一盤生意,除了大集團有可能的“惡意併購”以外,一般都是圖一個成熟生意平台,來遂行更遠大的投資計畫。我手邊的這一攤就是希望通過併購;取得穩定的基礎,進一步轉型,再做後續的生意發展。 我其實是分幾個步驟在進行接手經營的計畫,首先,是人力資源的議題。再來是營運平台和生意流程,最後才是產品配套和生意發
Thumbnail
買進個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譬如:看好它的營收成長、看好它資本支出可以帶來營收增加,看好它逐年EPS的穩定成長,看好短線的獲利爆發......等等。不論是甚麼,如果你買進一檔個股有一個明確的原因,那已經做對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是記得這個原因,然後在它消失的時候處分就這檔個股。
Thumbnail
臺灣和美國的證券市場在投資者結構和公司股權分佈上存在巨大差異。美股公司偏向分紅和回購,而臺股更傾向大額再融資。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絕大多數是臺灣公司的創始人,而美股則由大型基金控制。本文深入分析了兩個市場之間的行為差異和未來展望。
Thumbnail
美國經濟還是自由市場的典範嗎 任教於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的頂尖經濟學家 Thomas Philippon 用各種數據 統計分析研究 和經濟學家的研究 指出 美國的產業結構出現越來集中的現象 而產業集中的成因是好是壞呢 本文有充分的數據 和圖表可以得出明確的結論
Thumbnail
投資人找的是某種概念股,而不是追究企業長期的營運競爭力,也不在乎股價是否合理,對於股價的影響是想像力比風險或實質報酬率更重要,中短期是可能藉投機而獲利,中長期卻有不低的風險。
Thumbnail
在價值成長股的評選條件中,有提到一個重點,就是要洞悉公司未來有沒有大成長的契機。(參考:【價值選股】價值成長股的選股與投資策略 (vocus.cc)。畢竟我們要投資的主要標的,不是一般的價值股,而是具備飛躍成長的[價值成長股]。 而要看出一家公司未來會不會大成長,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深入觀察該
Thumbnail
微利的意思是指獲利非常少,甚至接近於沒有利潤。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 微利時代的特點: * 競爭激烈: 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同類產品,消費者選擇多樣化。 * 利潤薄弱: 企業為了爭取市場份額,往往不得不壓低價格,導致利潤空間縮小。 *
Thumbnail
這個筆記整理並摘錄自 Gooaye 股癌 EP477 | 👽,時間是 01 分 30 秒到 22 分 56 秒。文字產自 AI 與我本人的少量編修,內容相關的權利完全為癌大所有,如果癌大有提出下架的需求就會立刻下架。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好的投資策略需搭配個人不同的屬性,舉例而言:如果你是分析型的高風險承受者,較適合投資市值型ETF,相對的,如果不擅長市場分析,且相對的規避風險,適合的投資工具便是高股息ETF,這兩派的擁護者水火不容,我是認為只是適合不同屬性的個人罷了,兩種投資都能賺錢,套句市場先生說的:要搞清楚你是賺市場的什麼錢。
Thumbnail
併購一盤生意,除了大集團有可能的“惡意併購”以外,一般都是圖一個成熟生意平台,來遂行更遠大的投資計畫。我手邊的這一攤就是希望通過併購;取得穩定的基礎,進一步轉型,再做後續的生意發展。 我其實是分幾個步驟在進行接手經營的計畫,首先,是人力資源的議題。再來是營運平台和生意流程,最後才是產品配套和生意發
Thumbnail
買進個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譬如:看好它的營收成長、看好它資本支出可以帶來營收增加,看好它逐年EPS的穩定成長,看好短線的獲利爆發......等等。不論是甚麼,如果你買進一檔個股有一個明確的原因,那已經做對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是記得這個原因,然後在它消失的時候處分就這檔個股。
Thumbnail
臺灣和美國的證券市場在投資者結構和公司股權分佈上存在巨大差異。美股公司偏向分紅和回購,而臺股更傾向大額再融資。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絕大多數是臺灣公司的創始人,而美股則由大型基金控制。本文深入分析了兩個市場之間的行為差異和未來展望。
Thumbnail
美國經濟還是自由市場的典範嗎 任教於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的頂尖經濟學家 Thomas Philippon 用各種數據 統計分析研究 和經濟學家的研究 指出 美國的產業結構出現越來集中的現象 而產業集中的成因是好是壞呢 本文有充分的數據 和圖表可以得出明確的結論
Thumbnail
投資人找的是某種概念股,而不是追究企業長期的營運競爭力,也不在乎股價是否合理,對於股價的影響是想像力比風險或實質報酬率更重要,中短期是可能藉投機而獲利,中長期卻有不低的風險。
Thumbnail
在價值成長股的評選條件中,有提到一個重點,就是要洞悉公司未來有沒有大成長的契機。(參考:【價值選股】價值成長股的選股與投資策略 (vocus.cc)。畢竟我們要投資的主要標的,不是一般的價值股,而是具備飛躍成長的[價值成長股]。 而要看出一家公司未來會不會大成長,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深入觀察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