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唐王現身】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儒聖王劭的過世,對於楊廣來說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交替的工作很快完成,新任的儒聖崔君肅,也上呈了王劭最後的報告。
一切都在算計之中。
唐,已經在關中出現了。
扶風人唐弼聚眾造反,立李弘為天子,自稱唐王。雖然時間點不是那麼準確,但整體來說也不脫天官團的預言。
而過世的王劭終於算出,李代桃僵之計,交由新一代儒聖。
以隋之李唐,接引唐虞之氣,續大隋於千秋萬世。
「在朕面前不要弄那些玄虛,該怎麼作你就直說吧。」
楊廣日理萬機,雖說心繫大隋氣運,但每次聽這些人高來高去的他頭也很痛。
崔君肅忙道:「先聖的意思是,請唐國公李淵平此唐亂即可。」
楊廣一愣,這麼簡單?
「那有何難。李淵正坐鎮弘化,只要將隴西總管之職交付於他,朕的天下就會太平了,是嗎?」
崔君肅道:「正是。」
儒家自然不會把真正的計劃交給楊廣。
崔君肅的手中,現在有幾個關鍵。
唐之將興,眾人皆知。但要加速唐虞之亡,夏商之起,還有一個關鍵:秦。
上古之時,秦朝始祖「益」與「禹」並肩治水,同時取得繼承天下之權。禹將退位之際,本應傳位於益……
這些往事,就讓它們淹沒在歷史中吧。
崔君肅要的,只是在西方把唐跟秦都誘出來、消滅,那麼「東方重啟夏后」,自然能水到渠成。
論算計,崔君肅無庸置疑是一把好手。只可惜他對於人性的掌握,太過薄弱。忘了狗急會跳牆,窮鼠能噬貓。
忘了看似一切都被蒙在鼓裡的傀儡皇帝楊廣,是一個生性多疑之人。
更忘了楊廣身邊,那低調行事數十年,看似毫無建樹的黃門侍郎:裴矩。
在崔君肅眼中,裴矩不過是個儒家下層弟子,負責通風報信的而已。哪裡知道,先聖王劭事裴矩如師友。
王劭更是知會過裴矩,如果自己「壯志未酬身先死」,那必然表示儒家內部分裂。請裴矩放下儒家,完成屬於裴矩自己的志業即可。
儒家的那些算計,裴矩是一清二楚。
雖然清河崔氏之前瞞著儒聖,進行「立竇建夏」的計劃,但並沒有逃過人在楊廣身邊的裴矩法眼。
凡是皇帝看得到的報告,裴矩一律都看過。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墳籍博覽諸家的裴矩,看到崔氏的清河剿賊表,立刻就明白了。
他沒有通知王劭,只是請楊廣調動兵馬,先平江東。
夏禹卒於會稽,以夏為命格的天子,絕計不可渡過長江。在各地叛亂中先定江東,即使儒家落入清河崔氏的手裡,裴矩也能再多爭取一些時間。
同樣,在裴矩的建議下,楊廣確實送出了詔書,要唐國公李淵負責指揮隴西平亂。但前提是,李淵必須親自來河北,向楊廣領命……
李淵已經五十歲了。
在大隋的重臣大將中,李淵還算年輕。
李淵的父親,本是前朝後周唐國公,英年早逝,時由七歲的李淵繼承爵位。直到後周禪讓,李淵這個年輕又沒有勢力的唐國公,就給廢了。
幸好李淵的母親,是大隋皇后獨孤氏的姊妹。十七歲的李淵,也因而得以入宮擔任禁衛。也就在獨孤皇后的親信下,李淵涉入了大隋的皇太子之爭。
爭皇上首肯,爭群臣支持,爭天命所歸。
一連串錯綜複雜的算計,李淵其實搞得不是那麼清楚。但他知道,大隋氣運,缺唐不可。
開皇十六年,李淵得復唐國公爵位。
楊廣的奪嫡行動,也跟著展開。
關於這個表弟楊廣的為人,李淵也是很清楚的。
每次楊廣進宮晉見獨孤皇后,以及離開後與李淵等弟兄飲宴,或與楚公楊素議事,楊廣都是判若兩人。
說真格的,李淵也分不清,哪個才是楊廣的真面目。但他絕對敢肯定,楊廣不是一個可以全心信賴的人。
楊玄感之亂後,李淵知道楊廣跟他的天官團,已經到了某個緊要關頭,一時間不會再返回首府大興。李淵索性讓長子建成把家屬帶離大興,自己則攜次子世民、三子玄霸赴任隴西。
對於天命之事,李淵雖然不是那麼清楚,但也是信之不疑。
世民跟玄霸,比建成小了將近十歲。
李淵本來以為,自己一生人應該就只會有建成這個兒子了。
得復唐爵是意外,緊接而來的一胎雙生,更令李淵驚喜。
這對雙胞胎出生的時候,李淵在外征戰。回來之後才聽說,當時有老僕見到雙龍戲於門外,忽而失其所蹤,夫人便誕下二子。
二子相貌極為相似,李淵也時常分不出哪個是哪個。
夫人竇氏則言:「老二聰睿而寡言,老三機警而好辯。只要隨便問他倆一個問題,長幼立判。」
不過這對雙生兄弟很快就知道,大家區分他們的方法。
有時,老二會故意搶先回答,讓三弟保持沉默。每次只要看到家人弄錯誰是誰,兩兄弟就會開心得不得了。
年長為嫡子,分外持重的建成,相當不喜歡這對頑皮的雙生子。
母親竇氏熟讀史書,對於兄弟鬩牆之事,亦多有所聞,故更要求雙生子習練武藝,將來盡到拱衛家族之責。
沒想到一修習弓馬刀槍,兩人的區別更明顯了。
老二不善騎馬弄槍,老三則是無一不精不通。
雖說竇氏仍是擔心,這機靈古怪的兩個小子又是故意為之,但李淵卻認為大業之世,文有文長,武有武行。兩子只要能各司其職,互相扶持,不分長幼也不是什麼要緊事。
故為次子起名「世民」,取「濟世安民」之意。
三子則名玄霸,是「玄談稱雄,武藝稱霸」。
誰也看得出,李淵對於玄霸,是更寄予厚望的。
既做分別,兩子的人生,也就逐漸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時為大業十年,收到皇上詔書,應往涿郡領命的李淵,找來了兩個兒子商議。
一如往常,李玄霸搶先道:「皇上有命,我們做臣子的遵從便是,父親有何疑慮?」
李淵還沒回答,一旁李世民已經搖了搖頭:「天下大亂,往來豈是易事?且兵凶戰危,哪有統帥先離戰線之理?若非皇上為奸臣蒙蔽,只怕這詔書也是偽命。」
「詔書不假。」李淵接口道:「但皇上身邊充斥奸臣小人,怕是無庸置疑……這些人召為父前去,定是不安好心。」
李玄霸一拍桌子:「那就不去!」
李世民又嘆了一口氣:「傻,今隴西無總管,我們雖還能支持,但局勢必傾向唐賊,日久難料。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雖不知是誰人設計,用心著實狠毒。」
李玄霸:「那我們就去也不去。」
兩兄弟一搭一唱,李淵也是看得慣了,微一蹙眉,道:「你兩個有話就說,少在那裡故弄玄虛。」
李世民一拱手,先道:「去,就是父親此詔必應。」
李玄霸在旁打了一個響指:「不去,就是除非我軍能同往照應父親,否則不去。」
李淵沉吟了半晌,方道:「你們的意思是,帶兵面聖?」
雙生子齊聲道:「正是如此。」
「不妥。」李淵搖了搖頭。
李淵此時駐紮於逆唐北方弘化,勉強與隴西關中諸鎮保持聯繫,將逆唐叛賊壓制在扶風郡內。
雖如世民所說,久持不利。可若是防線鬆動,皇上開罪下來,也是抄家滅族的大事。
「要是犯此大罪,就算帶著弟兄們,我們也難以自保。」
雙生子交換了一個眼神。
父親居然想到「以軍勢自保」?這可是大逆不道的言語啊。
李世民跟李玄霸雖然聰明伶俐,但畢竟只是十五六歲的少年人。他們以為,帶兵面聖,就是宣示忠誠無二。哪裡知道歷經三朝的李淵,早已有了養兵積糧,靜待天下之變的準備。
這些工夫,自是交由長子建成來處理。
李玄霸忙道:「世民的意思是,先應詔,再破賊,後出發。」
李世民點點頭:「父親應詔,雖無符節,但軍情緊急,想必有不少隴西軍鎮會願意配合協同作戰。我們先給唐賊一次迎頭痛擊,再挑選副軍鎮守,父親便可出發領命。」
此計不差,唯一關鍵便是時間。
李淵略一思索,很快擬定了三條藉口,用來拖延搪塞楊廣。
「好,說服隴西一事,就交由你二人了。為父,一定會等你們回來。」李淵的語氣,緩慢而堅定。
即使李世民跟李玄霸年紀尚輕,也知道這次戰略風險奇大,基本是把全家性命都給賭上了。
但又能怎麼辦呢?
很顯然,父親也想不出什麼好法子了。
李世民突然感受到責任的重擔,壓在了自己的肩膀,不禁有些微微發抖。
李玄霸見狀,一巴掌拍在了李世民的背上。
「放心吧,你的點子從沒出過差錯。這次也不會有問題的。」
弟弟如春風般和煦的笑容,讓李世民安定了下來。
是的,只要兩兄弟同心協力,事情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只可惜,這時候的李世民還不知道。自己很快就要跟這張溫暖的笑臉,永別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6會員
901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身為儒家的領袖,王劭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但他總是要記著,身上所背負不能被記錄的使命。 數百年來,河內老山家一直肩負著這個任務。 不,或許還要更早,早到山家還不是山家的時候,他們就迎接了軒轅黃帝打敗蚩尤。又迎奉了周武王討伐商紂。 可世事難料,誰會想到,那一年,老山家的兒孫,成了皇帝。 國號晉。
很少人知道。 楊廣當了十年皇帝,但留在大興城的時間,很少。 人們都說,他是一個喜歡享樂的皇帝。 很少人知道。 楊廣奔走於各大離宮之間的真正原因。 長時間跟隨楊廣行動的,不是親信的大臣。美麗的嬪妃、宮女。 很少人知道。
張須陀大敗長白山賊的戰報,迅速地向全國各地散播。 同一份戰報,大家關注的部分大不相同。 隋帝楊廣特別在意的,是戰士們奮勇殺賊的畫面。 收到報告之後,楊廣還特別要宮廷畫師趕赴前線,將張須陀、羅士信等人的英姿繪製下來。 更多的地方官,則是擔心長白山賊遭到擊破,將會向何處流竄? 除了江都丞王世充。
齊郡,郡丞府吏在街上奔走著,敲鑼打鼓,張貼著告示。 皇上有旨,下令討賊。 張郡丞正在招兵買馬,希望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歷城裡的廣場上,堆滿了食糧,兵器,鎧甲。只待部隊編制完成,就要出發去打長白山賊了。 早幾年,長白山上聚集一些繳不出賦稅的鄉親,靠著打獵採果過日子,大家也都是知道的。
關於搭海船這件事,來護兒已經有點習慣了。 中國之大,懂海的,非三吳人莫屬。話是這麼說,出海的風險對三吳人而言,風險還是相當高的。 饒是如此,隋帝三征遼東,仍是將海路水軍的重責大任,一次又一次的交付在來護兒手中。 就跟三十年前一樣。 想起年少輕狂時,來護兒不禁露出了微笑。
大業九年,由楊玄感所引發的全國性叛亂,越演越烈。特別是山東王薄與江南天子劉元進的結盟,更是震撼了所有立意抗隋的豪傑們。 說是豪傑,其實就是土匪。 看熱鬧的,紛紛想要加入這最大的東南聯合。只有真正懂行的,才會選擇低調發展自己的勢力。
身為儒家的領袖,王劭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但他總是要記著,身上所背負不能被記錄的使命。 數百年來,河內老山家一直肩負著這個任務。 不,或許還要更早,早到山家還不是山家的時候,他們就迎接了軒轅黃帝打敗蚩尤。又迎奉了周武王討伐商紂。 可世事難料,誰會想到,那一年,老山家的兒孫,成了皇帝。 國號晉。
很少人知道。 楊廣當了十年皇帝,但留在大興城的時間,很少。 人們都說,他是一個喜歡享樂的皇帝。 很少人知道。 楊廣奔走於各大離宮之間的真正原因。 長時間跟隨楊廣行動的,不是親信的大臣。美麗的嬪妃、宮女。 很少人知道。
張須陀大敗長白山賊的戰報,迅速地向全國各地散播。 同一份戰報,大家關注的部分大不相同。 隋帝楊廣特別在意的,是戰士們奮勇殺賊的畫面。 收到報告之後,楊廣還特別要宮廷畫師趕赴前線,將張須陀、羅士信等人的英姿繪製下來。 更多的地方官,則是擔心長白山賊遭到擊破,將會向何處流竄? 除了江都丞王世充。
齊郡,郡丞府吏在街上奔走著,敲鑼打鼓,張貼著告示。 皇上有旨,下令討賊。 張郡丞正在招兵買馬,希望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歷城裡的廣場上,堆滿了食糧,兵器,鎧甲。只待部隊編制完成,就要出發去打長白山賊了。 早幾年,長白山上聚集一些繳不出賦稅的鄉親,靠著打獵採果過日子,大家也都是知道的。
關於搭海船這件事,來護兒已經有點習慣了。 中國之大,懂海的,非三吳人莫屬。話是這麼說,出海的風險對三吳人而言,風險還是相當高的。 饒是如此,隋帝三征遼東,仍是將海路水軍的重責大任,一次又一次的交付在來護兒手中。 就跟三十年前一樣。 想起年少輕狂時,來護兒不禁露出了微笑。
大業九年,由楊玄感所引發的全國性叛亂,越演越烈。特別是山東王薄與江南天子劉元進的結盟,更是震撼了所有立意抗隋的豪傑們。 說是豪傑,其實就是土匪。 看熱鬧的,紛紛想要加入這最大的東南聯合。只有真正懂行的,才會選擇低調發展自己的勢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武則天的預言後,不知如何面對,聽完李淳風的分析後,決定臣服於命運,扮演好皇帝的角色,順其自然。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且看蘇秦悟道後的戰國歷史在同一個期間如何快速演變:公元前314年,齊宣王乘燕國內亂派兵攻占燕國,「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燕王 嘩也被齊軍殺死。 燕國幾乎滅國,直到西元前311年,趙武靈王才決定要派兵護送燕公子職回國即位復國,是為燕昭王(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11-前279年)
Thumbnail
袁紹在做了冀州牧後,以廣平人沮授為奮武將軍,使監護諸將;魏郡審配為治中、鉅鹿田豐為別駕,南陽許攸、逄紀、穎川荀諶皆為謀主。 袁紹的起步,士族圈子助力很大。 河北、南陽、潁川全都在起步階段加盟。 這也和當年劉秀剛起飛時一樣。 不過,即便長袖善舞如劉秀,後來在團結各方面勢力時仍然玩砸了一些環節,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岑彭死後,太中大夫監軍鄭興暫時統領全軍,等待伐蜀二把手吳漢的到來。 與此同時,當初岑彭留在平曲的臧宮在東部取得了大突破。 臧宮統率東部兵馬與降卒5萬多人與延岑軍對峙,在兵多糧少即將斷糧之際扣下了劉秀派往岑彭處的七百騎兵,隨後命令部隊星夜進兵,多張旗幟,登山擊鼓,大造聲勢。 右路步兵,左路騎兵,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Thumbnail
從周平王晚年打算削減鄭莊公的權力以來,到周桓王執政的第五年,終於任命虢公忌父為卿士。鄭莊公自然知道桓王想以虢公來取代自己,同年,鄭莊公就引領齊僖公一起朝覲天子了。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武則天的預言後,不知如何面對,聽完李淳風的分析後,決定臣服於命運,扮演好皇帝的角色,順其自然。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且看蘇秦悟道後的戰國歷史在同一個期間如何快速演變:公元前314年,齊宣王乘燕國內亂派兵攻占燕國,「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燕王 嘩也被齊軍殺死。 燕國幾乎滅國,直到西元前311年,趙武靈王才決定要派兵護送燕公子職回國即位復國,是為燕昭王(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11-前279年)
Thumbnail
袁紹在做了冀州牧後,以廣平人沮授為奮武將軍,使監護諸將;魏郡審配為治中、鉅鹿田豐為別駕,南陽許攸、逄紀、穎川荀諶皆為謀主。 袁紹的起步,士族圈子助力很大。 河北、南陽、潁川全都在起步階段加盟。 這也和當年劉秀剛起飛時一樣。 不過,即便長袖善舞如劉秀,後來在團結各方面勢力時仍然玩砸了一些環節,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岑彭死後,太中大夫監軍鄭興暫時統領全軍,等待伐蜀二把手吳漢的到來。 與此同時,當初岑彭留在平曲的臧宮在東部取得了大突破。 臧宮統率東部兵馬與降卒5萬多人與延岑軍對峙,在兵多糧少即將斷糧之際扣下了劉秀派往岑彭處的七百騎兵,隨後命令部隊星夜進兵,多張旗幟,登山擊鼓,大造聲勢。 右路步兵,左路騎兵,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Thumbnail
從周平王晚年打算削減鄭莊公的權力以來,到周桓王執政的第五年,終於任命虢公忌父為卿士。鄭莊公自然知道桓王想以虢公來取代自己,同年,鄭莊公就引領齊僖公一起朝覲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