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防疫破口讓新冠疫情再亮紅燈,雙北防疫等級提升至三級,下令禁止室內5人、室外10人的聚會。雙北市民紛紛開啟宅人模式,昏睡救亡,追劇圖存;我也因此得閒能處理早該籌畫的「科技人文六堂課」線上課程,讓我猶豫百回的是課程收費,該實施月費制呢,還是一次買斷的終身會員制?難道終身會員制就沒有限期嗎?
記得20年前,那個還沒有Facebook和instagram的時代,「無名小站」幾乎是每個國中生抒發心情、狂曬美照的祕密花園。嚴格說來也不秘密,每日的訪客數和照片點擊數就是暗中較勁人氣的依據,當時所有的美好與不堪都保存在雲端,以為它「永遠」是年輕歲月的守護神。不料2013年,飛揚的青春宣布打烊,無名小站發出消息:關站後所有文字、照片全數刪除,眾家站主必須快快備份。也不知哪來的自信,我竟以為上傳的照片與文字,應該都留了底吧,沒想到關站後的第六年,才一時興起想溫習記憶中那個傾城傾國的女孩,殊不知檔案東缺西漏,一個疏忽,竟讓我永別了花樣年華。
令人氣結的是,數位世界中有些終身會員制竟結束得悄無聲息。像是你曾花3,000元買斷圖庫,或是做報告時偷懶付費買下簡報模板,你以為雲端永遠會停在原地,所以也懶得全下載;其實不然,當公司經營收益不如預期,也不願苦撐時,就是線上終身會員制的死期,誰叫你信任了一個不該信任的人?
同樣的概念也出現在實體世界:物品的「永久保固」。一些高單價的原木傢俱、自行車以及一些房屋建案,在出售時會提出永久保固方案;但試想,公司或供應商捱不過時代巨變,關門大吉,屆時物品有問題,卻再也找不到保固提供者了,這與數位世界的終身會員制一樣,終究是如夢一場。
人間所謂永恒的價值,以商場販售的實體用品而言,就是永久保固;而在數位世界裡,就是「終身會員制」了。上述的三種型態又有哪一種不是跟隨時代消長呢?買東西如同備份資料,還是別被「終身會員制」蒙蔽了,一旦拔掉網路線,珍貴的資料一如鏡花水月,呼天搶地想必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