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經濟/Web1.5的逆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電視上某個談話者吸引了我的目光,提到印度神童當年預言2020年世界會歷經毀滅性災難,而同樣的預言也見於推背圖與地母經,有趣的是,他再加碼最近星象逆行,預測這波災難持續到11月。
從神童、預言再到星象,他究竟是什麼背景?定眼一看,竟然是財經專家!令人不解的是,另一台同樣也是另一個財經專家,正和觀眾解釋阿富汗塔利班的劣行及阿富汗發展史,這實在大異於我們過往的認知。
Web1.0描述的是網路剛崛起的年代,數位內容不多,網路聲量競爭也不激烈,養養蕃薯藤裡的小番薯就是最紅的網路遊戲,紙媒和電視還是民眾主要獲取資訊的管道,那個階段由經紀公司、電視台打造的大主播、名家和巨星,因Web1.0落幕,再也沒有後浪推前浪,當時捧紅的大咖至今都是閃閃發光的星星。
Web 2.0貫徹「以人為本」的概念,能在網路上馳騁的單位不再限於新聞台或政府機關,發聲管道比比皆是,部落格、社群網站Facebook、Youtube和人人可編輯的wikipedia都是Web 2.0下的產物,這些自媒體捧紅大批Youtuber和網紅,舉凡有創意、有臉蛋、敢聊敢露者,只要能匯聚人氣,一夜暴紅不是傳說。
我認為Web 1.0和Web 2.0紅人屬性的最大差異是:Web1.0年代鮮少見到「跨界」發展案例,節目製作發通告,星象專家就講星座運勢,財經專家就講股票投資,一切按部就班絕不越界;而Web 2.0的自媒體情境,化學背景講生物理論,工程師聊聊天文地理,只要有趣吸睛,自然收穫一票粉絲。
但在Web1.0的情境下做Web2.0的角色扮演,就卡在中間成了Web 1.5了。
這樣的情勢也可以說是與時俱進。
其一,年輕族群是自媒體的愛用者,若要打入下一代市場,Web 1.5似乎是好選擇。
其二,當前的制度體系僵化,需要不同的思維重整殘局,打破Web 1.0框架的Web 1.5,正提供了這樣的想像。
所以2016年政治素人川普以商人之姿躍升美國總統,2019年同為政治素人的喜劇演員澤倫斯基當選烏克蘭總統,這都是跳脫原有框架、展現「自我」的跨界大秀。
跨界發展旨在加分,延伸原有的特質是良策,若扮演相悖的角色,反而產生負面效果。Web 1.5的策略不是不能用,用得成功,當選總統的大有人在;用不成功,連講星象的財經專家都說那是硬背製作單位給的資料,不是自己的觀點,豈不貽笑大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99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薇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0堪稱Podcast元年,每個月都有幾百甚至千檔節目上線,教學課程和小撇步隨處可見;然而一年過去了,線上的節目總數沒有大幅度的增加,新節目只是彌補了「斷更」(中斷更新)節目的缺席──台灣的Podcast產業是時候升級到2.0了。
2022年全球科技業可說是歷經了一場浩劫:虛擬貨幣崩盤、NFT泡沫化、科技股狂跌、巨頭反壟斷大戰、中國政府打壓、半導體斷鏈等。我曾和身邊幾位知名經濟學者聊過相關議題,有趣的是,實體經濟跟數位經濟專家的論點不太一樣。 以往我們認為經濟衰退多伴隨兩個特徵:一、經濟產出萎縮;二、失業率上升。
瀏覽網頁時,不時會跳出如何經營品牌、提升品牌行銷力的廣告,也有許多廠商熱情私訊,禮貌詢問我是否需要品牌行銷,這不禁讓我思考:數位世界真的有「品牌」的概念嗎? 核心原因是競爭者太多。Web2.0打開了自媒體大門,自架網站並非難事,品牌競爭無遠弗屆,更超越時代的限制。
回顧2021年的數位科技新寵——聲音社群媒體ClubHouse、非同質化代幣NFT、元宇宙(Metaverse)等,確實引燃了一片火樹銀花;至於2022年,它們又將如何左右數位科技的發展呢? 追逐元宇宙成為顯學 次世代網路應用興起
2021年祖克伯提出了元宇宙的概念,為險陷停滯的數位經濟注入了活水,其後更帶動了:虛擬實境穿戴裝置的需求、元宇宙平台熱及平台上的內容經濟。 大齒輪還未定位,卻已見許多元宇宙分流的蓬勃發展了,如非同質化貨幣(NFT)、虛擬/數位貨幣和去中心化商業。其中,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元宇宙社交維度的商機。
2021年9月,Facebook創辦人祖克伯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全世界爭相闖進這塊科技處女地,究竟Facebook 2.0的Metaverse會不會是數位經濟3.0呢?
2020堪稱Podcast元年,每個月都有幾百甚至千檔節目上線,教學課程和小撇步隨處可見;然而一年過去了,線上的節目總數沒有大幅度的增加,新節目只是彌補了「斷更」(中斷更新)節目的缺席──台灣的Podcast產業是時候升級到2.0了。
2022年全球科技業可說是歷經了一場浩劫:虛擬貨幣崩盤、NFT泡沫化、科技股狂跌、巨頭反壟斷大戰、中國政府打壓、半導體斷鏈等。我曾和身邊幾位知名經濟學者聊過相關議題,有趣的是,實體經濟跟數位經濟專家的論點不太一樣。 以往我們認為經濟衰退多伴隨兩個特徵:一、經濟產出萎縮;二、失業率上升。
瀏覽網頁時,不時會跳出如何經營品牌、提升品牌行銷力的廣告,也有許多廠商熱情私訊,禮貌詢問我是否需要品牌行銷,這不禁讓我思考:數位世界真的有「品牌」的概念嗎? 核心原因是競爭者太多。Web2.0打開了自媒體大門,自架網站並非難事,品牌競爭無遠弗屆,更超越時代的限制。
回顧2021年的數位科技新寵——聲音社群媒體ClubHouse、非同質化代幣NFT、元宇宙(Metaverse)等,確實引燃了一片火樹銀花;至於2022年,它們又將如何左右數位科技的發展呢? 追逐元宇宙成為顯學 次世代網路應用興起
2021年祖克伯提出了元宇宙的概念,為險陷停滯的數位經濟注入了活水,其後更帶動了:虛擬實境穿戴裝置的需求、元宇宙平台熱及平台上的內容經濟。 大齒輪還未定位,卻已見許多元宇宙分流的蓬勃發展了,如非同質化貨幣(NFT)、虛擬/數位貨幣和去中心化商業。其中,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元宇宙社交維度的商機。
2021年9月,Facebook創辦人祖克伯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全世界爭相闖進這塊科技處女地,究竟Facebook 2.0的Metaverse會不會是數位經濟3.0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個貼文,大意是說, 簡體中文網路資訊正在「斷崖式銳減」。 連馬雲這樣的人物,2005年之前的相關資料也都沒了。 他說, 原因當然是跟政治審查有關, 但另一個理由是,很多提供網路服務的公司都消失了。 或許這樣說:新形態的影音服務出現, 從前的文字資訊的服務,不敵競爭,
今早聽到廣播在講川普的預言,說川普以前的話有部份實現了。 我突然想到川普剛當選的年代。 那時其實全球人心思動,不少國家都選出讓人預外的敢說總統。
  雖然這不是一個具有共識的說法,但從這裡要討論的角度來說,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Web 2.5(或後2.0)的時代。如果要找一個關鍵詞來說明從Web 2.0到2.5,那個關鍵詞會是「使用者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簡稱UGC)。
Thumbnail
Web 2.0興起後,聲量和流量成為重要的商業及社會貨幣,改變了文化、音樂、文學與政治等領域。流量不僅賦予平民話語權和商業機會,也影響社會參與方式。但流量文化的盛行可能忽視專業知識,短視化和情緒化占上風。如何適當平衡專業與流行性,把握聲量與深度的協調,成為當前挑戰。
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進化は止まることを知らず、Web1.0からWeb2.0へと移行することで、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ウェブ体験が一般的となりました。この記事では、Web2.0の時代について詳しく探求してみましょう。 Web2.0の定義 Web2.0は、2000年代初頭から中頃にかけて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進
Thumbnail
インターネットの歴史は、その進化と共に私たちの生活を大きく変えてきました。最初の段階として、Web1.0は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黎明期を象徴するものであり、静的なウェブサイトの時代を築きました。この記事では、Web1.0の時代について詳しく探求してみましょう。 Web1.0の定義 Web1.0は、
Thumbnail
你心目中夢幻的職業是什麼?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這應該是所謂的富二代,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負二代」。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以及社群媒體的興起,再加上2019年爆發導致全球封鎖待在家,宅經濟興起,工作的產業及模式也出現巨大變化。就像之前寫部落格的格主,可以從觀看人數發展到業配文,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下,人們如何使用信息差,利用自己一知半解的信息在媒體平臺上移花接木或者造假,而最終反映在經濟投資行為上。同時也提到了陰陽水的話題作為開場白。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個貼文,大意是說, 簡體中文網路資訊正在「斷崖式銳減」。 連馬雲這樣的人物,2005年之前的相關資料也都沒了。 他說, 原因當然是跟政治審查有關, 但另一個理由是,很多提供網路服務的公司都消失了。 或許這樣說:新形態的影音服務出現, 從前的文字資訊的服務,不敵競爭,
今早聽到廣播在講川普的預言,說川普以前的話有部份實現了。 我突然想到川普剛當選的年代。 那時其實全球人心思動,不少國家都選出讓人預外的敢說總統。
  雖然這不是一個具有共識的說法,但從這裡要討論的角度來說,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Web 2.5(或後2.0)的時代。如果要找一個關鍵詞來說明從Web 2.0到2.5,那個關鍵詞會是「使用者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簡稱UGC)。
Thumbnail
Web 2.0興起後,聲量和流量成為重要的商業及社會貨幣,改變了文化、音樂、文學與政治等領域。流量不僅賦予平民話語權和商業機會,也影響社會參與方式。但流量文化的盛行可能忽視專業知識,短視化和情緒化占上風。如何適當平衡專業與流行性,把握聲量與深度的協調,成為當前挑戰。
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進化は止まることを知らず、Web1.0からWeb2.0へと移行することで、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ウェブ体験が一般的となりました。この記事では、Web2.0の時代について詳しく探求してみましょう。 Web2.0の定義 Web2.0は、2000年代初頭から中頃にかけて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進
Thumbnail
インターネットの歴史は、その進化と共に私たちの生活を大きく変えてきました。最初の段階として、Web1.0は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黎明期を象徴するものであり、静的なウェブサイトの時代を築きました。この記事では、Web1.0の時代について詳しく探求してみましょう。 Web1.0の定義 Web1.0は、
Thumbnail
你心目中夢幻的職業是什麼?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這應該是所謂的富二代,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負二代」。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以及社群媒體的興起,再加上2019年爆發導致全球封鎖待在家,宅經濟興起,工作的產業及模式也出現巨大變化。就像之前寫部落格的格主,可以從觀看人數發展到業配文,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下,人們如何使用信息差,利用自己一知半解的信息在媒體平臺上移花接木或者造假,而最終反映在經濟投資行為上。同時也提到了陰陽水的話題作為開場白。